新时期我国中学生不合理需要探析及教育对策

新时期我国中学生不合理需要探析及教育对策

邱小莉[1]2001年在《新时期我国中学生不合理需要探析及教育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品德教育一直是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社会学家在品德教育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在考察国外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品德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许多具有实践价值的理论。对于尚处在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些经验和理论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中学时期是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学校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这些工作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却不近人意。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缺乏足够的针对性,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内心需求、愿望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这些现象表明,指导中学德育工作的已有思想和理论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 鉴于以上原因,本文将从中学生的需要这个角度,探讨影响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本文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对不合理需要进行界定,并概述人的需要与品德形成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陈述当前中学生的不合理需要、表现形式及可能导致的问题。 第叁部分论述当前中学生不合理需要产生的原因,以探寻新时期思想品德教育的合理依据。 第四部分论述对中学生不合理需要进行教育的可能途径。 第五部分为结语。

刘涛[2]2012年在《探析中学德育现状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论述了由于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科技高速发展时期,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大量新问题、新矛盾致使不和谐、不文明现象日益膨胀,通讯技术的发展为这些不良信息扩散提供了便利,中学生这一思想道德观念还不稳固的群体很容易受到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加之中学的德育工作改革力度不够,形式过于呆板,各地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中学“重智轻德”的现状令人堪忧。文中在对德育内涵及功能,尤其是中学德育内容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德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分析了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探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中学德育实效,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本文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德育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梳理。首先,对德育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和界定,由此引申出对中学德育的进一步理解和阐释。论述了德育的本质及功能,通过对德育功能的理解来加深对德育本质的理解,将德育的功能概括为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教育性功能最能体现德育的重要性,这一功能的实现实质上是整个教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其次厘清了德育对象和德育主体这两个德育的基本要素,一方面阐释了德育对象是德育过程中所有因素作用的焦点,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阐释了作为德育主体的教师在中学德育中的重要地位。最后6方面概括、汇总了当前中学德育的基本内容。第二部分对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4个方面分析了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即德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校、教师、家长或多或少存在着“轻德育”的思想;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主要表现在滞后于时代发展,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及现实生活存在一定差距;德育形式缺乏多样性,施教途径局限于教材、老师的说教和德育课堂;德育实效不高,学生中行为失范、抗挫折力差、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等现象较为普遍。其次从5个方面对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师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学校在认识上存在着错误倾向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多重因素作用下,给中学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第叁部分针对第二部分的德育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第一要提高学生自身觉悟能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动机和愿望,培养其进行自我教育的信心和兴趣;养成知行统一的道德习惯,认知与实践相结合,把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加强情感教育,沟通教育者和学生在心理上的融合,支撑道德认识和行为转化为信念。第二要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和自身素质:其中包括要增强德育意识,坚持教书育人;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知识水平,提升人格魅力。第叁要提高家长的家庭德育水平:重视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在良好习惯养成中形成健全人格;注重亲情教育、感恩教育,使其在实践中体验人性的本质;注意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第四要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即转变观念,树立“全员育人”观,强化全体教师的育人责任;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体系,加强对师生双方的约束力;促使德育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将德育思想渗透到各种活动中。第五要全方位为中学德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新闻媒体的正面舆论导向引导;规范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等。本文主要从学生自己、教师、家庭、学校和社会五个方面提出了改变当前德育现状的对策,以期能对提高德育实效有所借鉴。

黄集初[3]2016年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体系的省思》文中提出论文主要探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以下简称“华教”)体系的形成、挑战及反思。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除了外在抗争的矛盾外,还有内在分歧的矛盾。不过,在1990年代之前,在有关当局强硬的语言教育政策下,外部的打压是主要矛盾,内部分歧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多数相关的学术研究都集中探讨外在抗争这一面,甚少探讨内在分歧的这一面,如办学路线的规范、教学媒介语的争议等等。1990年代以后,国内外局势产生巨大的变化,马来西亚的语言教育政策也开始有所松动。在有关当局语言教育政策变得更有弹性的过程中,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这意味着家长也有更多的选择。在这种形势下,华文教育的主要挑战也从政府的打压,转向市场的竞争,华教内部的分歧日益凸显。这不但影响了内部的团结,也影响了外部争取的策略选择。如何公允地评价过去,整合内部的分歧就成为华文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换言之,需要有新的思维及新的论述。论文回归华文教育的初衷,以更宏观的视野去呈现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应有的全貌,论述华教体系——华文小学、华文独立中学和国民型中学——的形成和挑战。从梳理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深入评价战后至1962年华校改制的过程中,华社与政府之间如何博弈及其得失功过。对于1962年后的华文教育,则深入探讨华小与独中所面对的问题及内部的分歧,也首次全面调查及分析国民型中学的华校待征及其所面对的困境。在这个全面探讨及反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提出两个重要的建议:一、扩大华文教育的定义,把传承文化及华文科为第一语水平列为充分与必要条件,以涵盖国民型中学;二、成立教育政策与研究中心,一方面促使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能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让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研究“本土化”,让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扎得更深更稳。

魏玉梅[4]2016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文中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反映社会公平的风向标,高等教育肩负了调节社会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没有“教育小康”,也就难有“社会小康”,没有“西部小康”,更难有“全国小康”。因此,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及价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与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与要求,体现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与标志。人民群众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充分程度是反映社会公平和“五位一体”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标志,只有在西部高等教育公平的动力驱动下,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本研究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指导思想和研究背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为红线,以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视角,采取思辨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相协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对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现状与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研究主要包括六章内容。导论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重点、创新点以及拟解决的问题等逐一做了阐述,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其后各篇章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第一章是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围绕核心概念、相关理论基础以及研究视角叁方面进行了阐述。包括界定核心概念、明确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衡量指标、介绍本研究选择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叁种资本视角的缘由、明确每种资本视角的考察维度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本章同时还继承和扬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选择了较有代表性、解释力和适切性的相关理论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与教育观、正义论、文化再生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能够为本研究能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每种理论基础来源、对本研究的启示以及与本研究的契合性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脉络。本章从教育公平理念的源头——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观入手,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继承与发展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最后立足于教育公平理念的最新理论平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阐述了新时期教育公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认为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既是高等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规定。第叁章阐述了我国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本章对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中部、东北部叁个区域以及西部地区内部叁方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同时,从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小康社会的发展差距、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经济与教育发展差距两大方面着手,揭示了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困境和障碍。认为西部地区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要明确西部高等教育公平之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当代价值。第四章是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揭示部分。本章为论文的主干环节,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基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大背景,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状况进行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的详细考察,探讨了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现状,揭示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问题之所在。首先,分别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校在校生人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高校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高校区域布局和区域经济水平等几个维度分析了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总体现状,揭示了西部与东部发达省区之间存在的公平差距事实。其次,分别从不同家庭子女在各类高校中的分布、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以及专业选择的差异状况叁个主要方面,揭示了占有不同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第五章是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是论文的主干部分之一。本章主要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总结和归纳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导致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的内在机理,并构建了叁种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模型。分别从宏观原因和微观原因两大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宏观原因主要表现为叁方面: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之弊为直接性原因;招考制度“城市化倾向”之偏为主导性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困为发展性原因。微观原因主要表现为叁方面:经济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社会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文化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在归因分析基础上,本章将叁种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确定为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两大方面。第六章是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对策体系构建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和重点。基于所揭示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五项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公益性原则、机会均等原则、差别原则和补偿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对策体系,试图通过政府引领、社会应和、高教主导、家庭跟进以及技术推进五个方面推进西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一是政府引领,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局面,具体策略为: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健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统筹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增投基础教育,适度弱势文化补偿;合理规划布局,实施教育资源共享;建设“教育小康”,促进“社会小康”。二是社会积极应和,创建“社会文化繁荣”与“城乡资本均衡”的新生态,具体策略为:加强家校广泛联系,促进学社密切合作;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缩小文化资本差距;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完善贫困生资助措施;叁是高等教育主导,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具体策略为: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缩小家庭社会资本差距;构筑信息援助网络,提供全方位择校信息;加强城乡校际互动,实施教育文化交流共享。四是家庭积极跟进,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的新格局,具体策略为: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数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努力提升家长文化素养,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过程;切实增强家长信息意识,提高家庭文化资本总量。五是技术推进,促进“信息技术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具体策略为:借鉴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突出教育信息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现实价值;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教育公平。文章最后指出,教育非均衡发展无益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的解决需要在社会公平的语境中才能最终达成,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内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本质上是社会整体系统中不平等和不公平的投射和体现,随着人们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公平及正义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相信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将日趋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终将会实现。

何小忠[5]2005年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文中提出青少年偶像崇拜被凸显出来并受到人们的关注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情,但偶像崇拜却是一种产生于人类远古并延及现代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然而,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种对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的广义教育活动,教育学界的理论探索却极为缺乏。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在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全面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并通过实证调查和个案分析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问题置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传播学以及宗教学等学科视野中,进行综合性解读,并提出教育和文化的建设性构想。全文共七章,另加导论和结语。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历时考察、现实描述、多维解读和实践建构。第一部分由叁章组成,主要在历时维度上考察了“偶像”、“崇拜”和“偶像崇拜”在概念内涵和文化现象上的发生、演变历程及其意义,这是全文的基础。其中,第一章揭示了偶像是个体或群体自我选择和认同并受到极度尊敬、钦佩或极其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现代人心目中的偶像主要有“明星”、杰出人物、虚拟人物、宗教的偶像等。偶像与榜样存在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作为一种人格符号,在人的生存本体论意义上,偶像的产生具有其必然性。第二章指出,崇拜是指个人或群体对某一人格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极度尊敬、钦佩、欣赏、喜欢、向往等心理、情感及其引发的种种行为表现。在简析崇拜心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崇拜行为产生的根源,区别分出崇拜的几种对立性类型及其特征,如理性崇拜和非理性的崇拜、屈从性崇拜与创造性崇拜、表层性崇拜和实质性崇拜、抽象崇拜和具象崇拜等。第叁章首先从两个维度解释偶像崇拜:一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偶像崇拜是特定个体或群体对自我认同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极度钦佩、尊敬、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心理、情感及其行为。其主要类型主要有宗教偶像崇拜、杰出人物崇拜、“明星崇拜”、虚拟人物崇拜及其他人格形象崇拜等。二是作为社会认同与心理依恋模式,偶像崇拜是一种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它具有直接性模仿、全盘性接受、沉湎式依恋等特征。与其相对应的是以人物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与依恋,即榜样学习。然后以个案的方式考察了传统偶像崇拜和新偶像崇拜形成的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偶像崇拜具有社会认同与整合、规训和教化的社会功能以及寄托和抚慰的个体功能。第二部分即第四章,主要是实证研究。首先从流行的公众人物和影视中所塑造的青年典型形象两个方面,描述了20世纪后半期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演变。然后,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描述了新世纪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基本状况,包括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和特征。论述了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是一种与传统宗教偶像崇拜相区别的、以明星为主要对象的新偶像崇拜,并揭示新偶像崇拜的实质是信仰转向导致信仰悖论之后而产生的自我幻像。第叁部分即第五章,是在多维视野中对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进行的归因分析。得出

塔娜[6]2015年在《民族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自治区的双语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并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国双语教育的典范。这与内蒙古独特的教育背景密切相关,首先,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相互影响源于地理位置上的邻接,由于蒙古族独特的历史,加之各民族之间频繁的人口流动,使蒙古族具有一个双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其次,蒙古族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悠久的语言文字,使蒙汉双语教育获得了重要的语言和文化支撑。再次,内蒙古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也是最早实行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地区,使蒙汉双语教育积累了良好的实践经验。当然,内蒙古的双语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广人稀、地处边境、生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的严重制约,从而妨碍了内蒙古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内蒙古双语教育发展与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本研究选择了蒙古族人口比例较高,以牧业生产为主的锡林郭勒盟作为调研地点。因为,在地理位置上,锡林郭勒盟地处边境,北与蒙古国接壤,拥有长达1098公里的国境线,占内蒙古边境线长度四分之一,具有内蒙古双语教育的典型性。本研究调查的几所个案学校都处于该地区。在内蒙古自治区60多年的双语教育发展过程中,双语教师始终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当然,在各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上一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往往成为下一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同样,上一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制约此后的双语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对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演变历史的梳理、总结与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将蒙古族的双语教育及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置于我国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的背景中,将研究重点放在新时期内蒙地区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描述、存在问题分析和发展途径探索等方面。本研究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首先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其中主要针对内蒙古各个历史时期的双语教育政策、双语教育实践状况、双语教育特征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其次,梳理了内蒙古双语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此部分详细描述了蒙古族教师和蒙汉双语教师形成的历史背景,并从内蒙古双语师资的发展状况和双语教师培养培训状况两个方面对各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各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的时代特征。再次,以教育社会学的框架和视角,从双语教师结构、双语教师生存状况、双语教师工作状况叁个方面,呈现出了较为立体而全面的牧区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考察分析,其中主要对当前牧区小学双语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双语教师的社会声望被边缘化;第二,双语教师的职业声望被边缘化;第叁,双语教师的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匮乏;第四,双语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依旧不足;第五,双语教师文化身份上的茫然与迷失;第六,双语教师文化价值与现实利益之间的取舍困境。本研究在总结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改变以“规模、效益”、资源整合、绩效为原则的政策设计理念;第二,建立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经费预算管理制度;第叁,完善双语师资队伍的补充、激励与评价机制;第四,重视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文化向度,加强双语教师的职业归属感;第五,加强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第六,关注并改善代课教师生存境遇与专业发展现状;第七,发挥学校领导者对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领头雁作用。结论部分总结和分析了研究发现及不足之处,并进行了相关课题展望。

高彩荣[7]2018年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生态、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中国参与世界的局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深受其影响,这一现状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给社会成员的思想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思维较为活跃的中学生,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接受能力处于鼎盛时期,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克服因自身因素与环境因素导致的接受障碍,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近几年学者们较为关注的话题,它是以接受主体需要为起点、以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为接受客体、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受为目标的能动活动。只有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接受,才能使社会倡导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内化到接受主体的思想品德观念中,进而外化于行。在中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等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贴近中学生心理、生活实际,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效果。本文的研究融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利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学术研究方法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进行分析探讨。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文章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等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第叁部分通过对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在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及行为方面存在的障碍,主要表现为理性认知经验缺乏、情感逆反现象突出、抵御诱惑能力薄弱、理想信念意识淡薄、道德践行不尽人意,并从中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中学生面临的接受环境四个方面探寻其中原因;第四部分根据中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及原因从突出主导价值观教育地位,完善中学生理性认知;提高教育者素质,加强中学生情感认同;丰富学校教育方式,优化中学生接受效果;改善教育环境,引导中学生知行合一四个方面化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推动中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王世存[8]2013年在《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学习负迁移和教学诊断两大理论基础上,以中学一线问卷调查和班级实验为平台,以“负迁移评价量表”和“学习负迁移诊断模型”为工具,对高中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现状、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尝试找到矫正不同类型知识化学学习负迁移的方法。根据这种构想,文章将每个章节的内容作如下安排:导言。首先阐述本文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然后在分析了大量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对核心概念(迁移、负迁移、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教学诊断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和使用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框架和理论创新点。第一章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是开展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和条件支撑。首先对迁移的涵义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指出了迁移的方向、迁移的方式、迁移的效果等特征。其次,文章对诊断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说明,详细介绍了迁移的表征观、认知观和学习观等理论支撑。再者,本部分的重点是就化学学习负迁移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归纳出了化学学习负迁移具有广泛性、肤浅性、顽固性、自发性、特异性、表象性、隐蔽性、重迭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并对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进行了尝试性的拓展,提出了“负迁移度”的概念,构建了“负迁移诊断模型”,把它作为工具,对实证部分不同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量上的比对和分析。第二章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研究过程。本部分主要是对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与矫正的具体研究过程进行了梳理,主要叙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本文研究的对象和载体。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把化学学习负迁移和化学教学诊断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分析了针对研究对象实施研究的理论支撑和研究工具。二是介绍了作为本文研究载体的河南某中学的具体情况、对比试验选择的过程、以及实验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本部分还就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班级试验、出声思维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叁章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的特点(高度的概括性、有效的思维促成性和良好的科学教育性)。二是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比对。叁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四章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基础性、生活化和繁杂性)。二是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叁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五章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叁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的特点(抽象性、探究性和方法性)。二是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等方面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叁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给予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六章化学问题解决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四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问题解决的特点(理解的多元化、类型的多样性和机制的复杂性)。二是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叁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给予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七章研究总结。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文章的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文章研究的结论:隐蔽与顽固:化学学习负迁移普遍存在;试验与分析:化学学习负迁移诱因繁杂;策略与方法:化学学习负迁移可诊可矫;评价与标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依据。在研究反思部分,文章指出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与矫正今后努力的4个方向: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化学学习负迁移产生的心里层面的原因尚待进一步深入;化学学习负迁移试验尚待进一步深入;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尚待进一步开展。

张娣[9]2017年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叁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叁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叁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李玲琴[10]2012年在《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整个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江泽民曾强调“为了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我国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意义尤为凸显。加强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有利于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更是增强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爱国责任感的需要,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旗帜的引领下,培养民族地区中学生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长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把自身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这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实证出发,通过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六所初级中学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问卷调查,分析具体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研究的起点。从爱国主义的涵义、内容的分析出发,在对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概念作了界定。第二部分:从五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加强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意义。进而说明加强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第一、加强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的需要。第二、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第叁、增强爱国主义责任感的需要。第四、培养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后备军的需要。第五、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第叁部分:从分析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六所初级中学的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卷调查入手,具体对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究了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第四部分:集中探讨研究增强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从四个方面具体提出了增强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建议:第一,提高对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度。第二,准确把握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第叁,选择适合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方法。第四,拓展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我国中学生不合理需要探析及教育对策[D]. 邱小莉. 西南师范大学. 2001

[2]. 探析中学德育现状与对策[D]. 刘涛.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体系的省思[D]. 黄集初.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D]. 魏玉梅. 兰州大学. 2016

[5]. 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 何小忠. 苏州大学. 2005

[6]. 民族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塔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15

[7].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及对策研究[D]. 高彩荣. 太原理工大学. 2018

[8].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D]. 王世存.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9]. 童年的“消逝”与“绽放”[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

[10]. 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D]. 李玲琴.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新时期我国中学生不合理需要探析及教育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