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探究论文_魏玉影

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探究论文_魏玉影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供应室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 目的:探索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选取的120件需清洗的医疗器械为探查对象,将医疗器械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清洗流程和持续改进清洗流程,两组各有60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目测法达标率、放大镜检查达标率、菌落检测法达标率、棉签检测法达标率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持续改进清洗流程在医疗器械清洁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清洗质量。

【关键词】 清洗流程;持续改进;医疗器械;清洗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376-02

对于需反复利用的医疗器械需加强对其清洁工作,若清洁卫生未达标,可增加交叉感染率,影响患者病情恢复[1]。本文旨在探索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120件需清洗的医疗器械为此次探查对象,所有医疗器械均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选取,对120件医疗器械进行动态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持续改进清洗流程)和对照组(传统清洗流程),两组均为60件。

观察组:38件为手术室器械,12件为外科器械,10件为门诊器械。对照组:39件为手术室器械,11件为外科器械,10件为门诊器械。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相互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清洗流程,将所用器械收集至供应室后,进行统一清洗,根据器械种类进行超声清洗、机器清洗、手工清洗,清洗完成后,对所有器械进行消毒,随后进行包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实施持续改进清洗流程,主要内容包括:(1)制定专职医护人员:将收集的已用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由专门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完成对医疗器械的清洁,包括接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等步骤,避免因人多手杂而出错;(2)加强医护人员的专职培训:对清洁医疗器械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了解器械用途、供应厂家以及器械识别图,从而加强医护人员对器械性能、结构、名称、用途的掌握,同时在接收器械时,需将清洗流程做到程序化、标准化;(3)改进清洗流程:在器械送来前一天,需了解器械来源,对于传染科器械,应送至CSSD去污区,当天与外送器械人员进行清点,核实器械数量、种类,将小件器械用篮筐装好,再放入多酶清洗液中浸泡数分钟,根据器械种类、大小选择相应清洗毛刷,最后将其放入超声清洗机中清洗、消毒;(4)加强对质控人员的检查:在对器械进行包装时,检测器械清洗质量,做到监督作用,从而使器械处理流程常态化。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医疗器械在不同检测方式中的清洗合格率。

目测法检查方式:肉眼观察器械表明有无血迹、污垢、锈迹等,且器械表面是否光洁,若发现异常现象,即为不合格。

放大镜检查方法:将器械放置放大镜(5倍)下观察,若器械表面出现血迹、污垢、锈迹等现象,则判定为不合格。

棉签检测法:使用无菌棉签蘸取少量酒精,在器械表层擦拭,若棉签变色,则可判定为不合格。

菌落检测法:将棉拭子浸入生理盐水中,在器械表层擦拭,完成后放入无菌试管中进行培养,若检验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则视为不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持续改进清洗流程后的观察组,目测法达标率为100.00%(60件)、放大镜检查达标率为95.00%(57件)、棉签检测法达标率为96.67%(58件)、菌落检测法达标率为90.00%(54件),实施传统清洗流程后的对照组,目测法达标率为93.33%(56件)、放大镜检查达标率为58.33%(35件)、棉签检测法达标率为63.33%(38件)、菌落检测法达标率为53.33%(32件),观察组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若医疗器械清洗不当,可发生较多危险事件,比如增加环境污染、交叉感染率、临床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等,为防止以上事件发生,应加强供应室器械清洁医护人员的危险意识,规范其器械清洁操作方式,禁止废弃物和重复利用器械混合摆放[2]。

若要完善清洁医疗器械处理流程,应从源头进行,对此我院实施持续改进清洗流程,主要措施包括:(1)首先对清洗医疗器械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而提高医护人员清洁器械意识;(2)大部分科室在使用完器械后,没有对其进行专业处理,导致使用后的器械无法得到及时的清洗,对此,应加强使用器械者知识宣教,嘱咐其用药后,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医用成本;(3)需告知供应室清洁医用器械医护人员,应将病菌感染患者使用过、器械损坏、变钝情况进行标记,而对于存在较难取出污垢和血迹,可多喷多酶清洗液,从而减少其污垢组织,在清洗完成后,需进行灭菌、干燥处理,同时使用润滑油涂抹将其保存[3]。总而言之,持续改进清洗流程不仅可保证患者使用安全性,还可有效提高医疗器械清洁效果,延长器械使用时间,减少医疗成本[4]。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发现,观察组清洗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持续改进清洗流程在医疗器械清结中效果确切,其可有效延长器械使用时间,提高清洗质量,减少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

[1]张红利.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流程达标及质量合格情况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4,57(12):121-122.

[2]何伟芳.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流程达标及质量合格情况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60-61.

[3]廖春华.组合式医疗器械清洗流程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78.

[4]李永秀,周忠安,刘伏姣等.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设施流程及质量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4):54-55.

论文作者:魏玉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探究论文_魏玉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