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改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了,现如今已经渡过了盲目追风、只求气氛不求效率的阶段,转而追求和谐高效的小数课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已逐渐成为每位教师都力求去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越来越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山东省优秀教师詹晓伟老师前一段在枣庄举行的全省小学数学名师大课堂研讨会上说过这么一句话:听明白不算明白、讲明白也不算明白,把对方问明白才是最高水平。课堂提问不仅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方式,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引领自己课堂走向和谐高效。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问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追求高效课堂的步伐。因此,怎样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结合自己的上课与课后反思以及我校组织的校内交流课活动,谈几点关于小数课堂有效提问的看法
一、提问的问题目标指向不明确
案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中教师设计了一同学过生日的情景:师:今天是小丽的生日,她的小伙伴与她一起过生日,教师出示情景图。师:看,小丽准备了什么好东西?生:有苹果、饮料、蛋糕……师:听,门铃响了;看,来了哪些朋友?出示小丽迎接客人的情景图。生:来了小花和小美。师:客人来了后,小丽会干什么?生1:小丽会分苹果给客人吃。生2:小丽会分饮料给客人吃。生3:小丽会分蛋糕给客人吃。生4:她们会一起玩。……
在案例中,第二个问题“客人来了后,小丽会干什么?”这样的提问虽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但明显偏离了本节课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思考无从入手,加上低年级的孩子本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导致课堂教学偏离了轨道。因此课堂提问需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同样这节课如果改成这样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出示情景图后:师:看,小准备了什么好东西?生1:有苹果、饮料、蛋糕……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把你看到的说一遍?生2:有4个苹果,3瓶饮料,一块蛋糕。师:比较刚才两位同学说的,哪位同学说得好?生:生2。师:以后我们就应像生2那样用数学的语言来说。师:听,门铃响了;看,来了哪些朋友?出示小丽迎接客人的情景图。生:来了小花和小美。师:小丽拿出苹果,把苹果分给两位客人,会怎么分?
这样提问目标指向明确,既有效防止了数学教学活动内容偏离教学目标,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数学思考。因此,我们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指向性明确的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促进高校课堂的创建。
二、提问变成少部分优秀生的舞台
案例:《分数的意义》课结尾阶段。师:这节课,哪些同学发言了?请站起来。发言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我请还没发言的同学来回答。师:刚才发言的这位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我们全校有1600名学生,他占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 我们全县有2万名学生,他占我们全县学生数的几分之几?(分别指名没发言的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同样是这位同学,你们说的分数却一直在变? 师:现在发言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没发言的又占多少?(下课)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来。而如今的课堂提问却变成了只是为小部分学生准备的舞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一节课下来都没有张口说话的机会。课堂提问要注意面向全体,既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差的学生发言,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上面案例中这样的问题设计,既给坐了将近一节课冷板凳的学生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借此了解了学生的新知掌握情况,而且还使全体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更加深刻,真可谓是“一箭三雕”。
三、提出的问题太笼统,学生无从下手思考
案例:《面积与周长的应用》一节探究周长一定时,面积与长方形长、宽的关系:张叔叔用20米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菜地,他可以怎么围?
学生完成此表格后,教师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观察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你有什么发现?生:长方形的长越来越短;生:长方形的宽越来越长;生:长方形的面积越来越大;……老师发现,学生就是说不到正点子上:长方形周长一定,长与宽的差越大,面积越小,差越小,面积越大。但我们想想,就这样的问题得多么神奇的学生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提问太笼统了,让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弯路,因此可以通过缩小思考空间,直接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变化与长、宽的关系来考虑。例如:可改进为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围成菜地?2.观察图表发现自左向右长方形面积的慢慢变大,观察长方形面积的变化与长方形长、宽之间的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这样两个问题在调动了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的同时,也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
要掌握有效提问这一项优美的教学艺术,我们就应该去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分析、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让自己的课堂提问能问出学生的创造力、问出高效的课堂。
论文作者:孙建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长方形论文; 小丽论文; 来了论文; 面积论文; 高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