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伊战后俄美关系走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势论文,关系论文,伊战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11”事件催生了“俄美新型战略关系”,而伊拉克战争则显露了双方的深层矛盾 ,突显了“俄美新型战略关系”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伊战后,俄美又力图搁置分歧, 修复关系,表明避免关系倒退、发展相对稳定的双边关系是两国致力追求的目标。今后 相当长时期内,俄美两国将保持一种既竞争又合作,既矛盾又协调,既非敌人又非盟友 的关系形态。
一
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严重冲击了俄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对俄美关系的进 一步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伊拉克危机中,俄美立场严重对立,彼此分歧加重。俄罗 斯同法国、德国结为反战同盟,反对美英对伊动武。伊战期间,美国指责俄罗斯向伊拉 克出售违禁武器,美战斗侦察机飞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边界,俄外交车队在伊拉克遭遇 美军袭击。俄美不断升级的紧张关系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俄美关系发展前景的高度关注。
2003年5月,伊拉克战争硝烟尚未散尽,俄美匆忙开始了修复双边关系之旅。中旬,美 国国务卿鲍威尔率先出访莫斯科,向俄罗斯伸出和解的橄榄枝,就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 与莫斯科对表,协调双方立场。鲍威尔表示伊拉克新政府承诺偿还俄罗斯80亿美元的债 务,并邀俄罗斯参与伊拉克战后重建;还说美决心取消对俄歧视的杰克逊—瓦尼克法案 。(注:http://www.strana.ru/stories/01/11/14/2017/181069.html)5月底—6月初, 美国总统布什应邀出席了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庆典活动。布什在圣彼得堡和艾维昂期 间一再强调与普京总统的牢固友谊。美国作出姿态,努力淡化美俄在伊拉克危机中的严 重分歧,突出强调发展双边关系的共同基础。关于美俄分歧,布什称,“朋友之间允许 时常有分歧”。(注:http://www.strana.ru/stories/01/11/14/2017/182499.html)俄 罗斯也积极回应,努力缓解双边紧张关系,普京称双边分歧并没有影响发展两国关系的 基础。为营造气氛,实现和解,俄罗斯在布什到访之前批准了为抗议美对伊动武一度推 迟的《俄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俄美峰会期间,双方互换了《俄美削减进攻性 战略武器条约》批准书,这标志着俄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得以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继续 发展。
伊战后,俄美双方努力弥合、掩饰分歧,强调发展双边伙伴关系的基础,着力维护双 方首脑2002年建立的“发展合作”、“互不为敌”的俄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可谓各具 心态,各怀苦衷。美国的主要考虑是:(1)美国尚处于“9·11”事件的阴影中,面临的 国际反恐任务还极为艰巨。维护国际反恐联盟,俄不可或缺;伊战结束,中东和平远未 实现;萨达姆的追随者、伊斯兰极端分子及其“基地组织”还在暗中活动;一个时期以 来恐怖事件毫无收敛之势,特别是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在利雅得和卡萨布兰卡发生的恐 怖爆炸案举世震惊;伊战后,中亚、阿富汗的动荡局势有升级之势;俄在中东、南亚和 中亚的地位与作用依然不容忽视。美国在这些地区急需俄的合作。(2)美英没有得到联 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对伊战争出师无名。美根据虚幻的情报,借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 伤性武器对伊进行战争讨伐。俄罗斯一直抓住这一把柄不放,威逼美国对此有个说法, 并拿出证据,进而指责美国对伊战争不合法。俄的坚定立场对美、英国内要求政府出示 对伊动武确凿证据是有力的支持。伊拉克战争在美国内日益成为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这 为布什2004年竞选连任带来不小麻烦。为避免“伊拉克克”事件,布什急于向普京示好 。(3)争取俄罗斯,分化反战联盟。伊拉克危机使美欧分歧加深,美欧关系出现双方关 系史上罕见的裂痕。伊拉克战争还直接导致了欧洲的分化。美国在指责、惩罚“老欧洲 ”,拉拢“新欧洲”的同时,努力缓解俄美关系,以削弱法、德、俄反战联盟联合抗美 的逼人锋芒,避免俄与“老欧洲”关系走近。(4)在联合国通过有关伊拉克决议问题上 争取到俄的支持,至少争取到俄不再威胁使用“否决权”。
俄罗斯急于修复俄美关系是因为维护稳定的俄美关系对俄具有紧迫的现实需要和长远 的战略意义。(1)俄美关系倒退必将使“9·11”事件以来俄罗斯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作 出的妥协、退让和牺牲付诸东流。俄美关系逆转对俄罗斯吸引西方资金技术、恢复经济 和重振大国地位的外交战略有百害而无一利。(2)缓解俄美紧张关系有利于俄参与伊战 后重建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和维护伊战前俄在伊拉克的经济利益。长期以来,俄同伊 拉克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俄卢克石油公司同伊方签署了价值400亿美元的油田 开发合同。俄还是伊的债权国之一。俄担心,美攻占伊拉克后,俄有可能失去对伊拉克 的传统影响和经济利益。伊拉克危机时,俄坚持反战立场是为了维护在伊拉克的经济和 战略利益;伊战后,俄急于弥合俄美分歧,同样是为守住在伊拉克的既得利益而努力。 美主导伊拉克战后重建事务的现实表明,俄若再执意抗美,其维护自身利益的目标显然 将化为泡影。事实上,从危机之初,俄就采取刚柔相济的外交策略,并使之发挥到了极 致;在处理伊拉克危机问题上,俄一边坚持原则、谴责战争,一边谨慎维护俄美关系, 使之“斗而不破”;俄巧妙地利用了俄美新型关系,因为不再是敌人,俄可以对美说“ 不”,但一直留有与之磋商的余地;威胁动用否决权,逼迫美英绕过联合国,以昭示世 界俄罗斯站在正义的一边;俄以坚定的原则和立场,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 3月28日,普京在呼吁尽快停止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时说,“同美国关系的伙伴性质使 我们具有继续坦率对话的根据”。随着伊拉克战事的发展,俄直面现实,及时调整了策 略。普京先是表示美英发动对伊战争是“巨大的政治错误”,后又说若美国在伊拉克战 争中失败“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这些话语均道明了俄务实而灵活的对外政策。
二
伊战后,俄美关系的主流是继续谋求“新型战略关系”框架下的战略合作。首先,在 国际安全层面上,俄美有着共同诉求,双方在维护全球安全、战略稳定、防止核扩散和 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问题上享有共同战略利益,可望长期合作。俄美同为当今世界两个核 武器大国,两国的合作直接关乎双边的安全,也关乎整个世界的安全与稳定。长期稳定 的国际安全环境对俄经济的发展与振兴至关重要。普京在2002年的国情咨文中指出,俄 罗斯“外交政策的最重要目标是保障世界的战略稳定。为此我们参与建立新的安全体系 ,与美国保持经常性对话,做工作改进与北约关系的质量”。
其次,在应对国际恐怖主义方面,不论是对俄还是对美均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俄独立 以来,一直为国内的车臣恐怖主义分子和南部地区的国际恐怖分子所困扰。“9·11” 事件后,美国国家新安全战略将保证本土安全置于首位,需要联合世界大国,开展国际 反恐合作。打击塔利班国际恐怖主义分子的斗争直接推动了俄美关系迅速改善。俄美首 脑在圣彼得堡会晤时,普京说“俄美相互协作没有遭受时局的影响,俄美相互协作过去 是并仍将是保证世界安全和战略稳定的关键性因素”。(注:http://www.russian.xinhuanet.com/htm/07051606122.html)
第三,在发展经济层面上,俄美共同利益和兴趣逐渐增加。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大规模吸引国外投资、加强俄美贸易,对俄经济重振具有迫切性。目前俄美贸易额不足 100亿美元,俄一直期望大幅度提升俄美贸易关系,推动两国经济合作。一年多来,俄 美在能源领域的合作逐步深化。随着美国能源安全政策的调整,美逐渐加大了对俄能源 领域的投入力度。俄罗斯正在加紧修建自西伯利亚通往北方摩尔曼斯克的输油管道,以 增加对美石油出口。为推进双边经贸关系,今年6月初,俄美首脑会晤时,布什再次许 诺美将尽快取消杰克逊——瓦尼克法案。美国许多政治家认为,定于今年9月举行的美 俄戴维营首脑会晤定将极大地推进两国贸易的发展,成为俄美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 起点。(注:俄罗斯《独立报》2003年6月23日。)
三
伊战后,俄美在一系列问题上的纷争和较量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俄美在伊拉克危机中 暴露出来的分歧是严重的。伊战后,俄美相互猜忌加深,互不信任感增强。如果说,“ 9·11”事件为俄美关系迅速升温提供了历史契机,俄美“相互视对方为敌人或者战略 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俄美关系进入探索建立“新型战略关系”的新阶段,那么伊拉 克战争则为俄美“新型战略关系”定下了基调,俄美关系步入了务实和理性的发展轨道 。伊拉克危机暴露出来的俄美严重分歧其实质是双方利益上和世界观上的巨大差异。这 些巨大差异是难以消除的,决非某次俄美首脑会晤或者普京和布什个人之间的“牢固友 谊”所能根除。伊拉克危机中显现的分歧对今后的俄美关系具有深远影响。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俄美在世界观上的重大分歧难以弥合。首先,俄美在建立国 际秩序问题上的立场背道而驰。苏联解体后,美国凭借其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实力, 试图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近年来,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抬头,“先发制人”理 论和殖民色彩的“新帝国论”相继出笼。伊拉克危机中,美国违背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 意愿,不顾安理会多数成员国的坚决反对,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悍然发动对伊战争 既是其强权政治、单边主义政策上升的突出表现,也是“先发制人”由理论到实践的突 破。美“先发制人”政策在伊拉克开创了恶劣的先例,对现行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格局 构成严峻挑战。
美国的单极世界与俄罗斯的多极世界主张相抵触。俄罗斯主张世界多极化,期望借助 多极化维护其在新世纪国际格局中的大国地位。在伊拉克危机中,俄坚持世界多极化的 原则立场,始终强调应以国际法为准则解决伊拉克危机。普京总统一再强调“如果我们 需要世界安全,它就应该是多极的”,他还认为俄同法国、德国的反战合作是“建设多 极世界的第一块基石”。
其次,联合国问题是俄美世界观分歧的另一焦点。伊拉克危机以来,主战国与反战国 围绕联合国问题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碰撞。美国对联合国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将自己 凌驾于联合国之上,或利用联合国为其全球战略服务,如不能利用则将其踢开,或将其 边缘化。俄罗斯和其他反战国家则主张尊重和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力图在联合国的框架 内牵制美国变本加厉的单边主义,用国际公认的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制约美国的“先发 制人”战略,通过强化联合国的作用推进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伊战中,俄罗斯同 法国、德国和中国一道力主在联合国的框架内解决伊拉克问题,主张联合国特别是安理 会应该在解决国际争端、应对新的威胁和地区危机的斗争中发挥主导作用。伊战后,俄 坚持主张联合国应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发挥核心作用。普京最近指出,联合国应在现有 的世界合作机制中发挥中心作用;可以也必须考虑联合国的改革,但与此同时不能降低 联合国工作的效率;国际社会应当采取共同行动来发展和完善国际法体系,促使国际法 体系成为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的有效工具。(注:《人民日报》2003年6月24日。)
建立多极世界和维护联合国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核心作用是俄罗斯外交战略利益的必 然抉择。多极世界战略格局有利于俄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大国作用,有利于维护俄的大国 地位。普京在今年4月11日俄法德首脑圣彼得堡会晤时明确指出,伊拉克战争的消极后 果之一是动摇了国际法体制,世界不需要“新的雅尔塔”。
从地缘战略角度审视,俄美在独联体问题上的纷争和矛盾在持续发展。伊战后,双方 加紧了对该地区的争夺。分化独联体,弱化俄罗斯,防止俄东山再起,是美国实现其主 导的单极世界的长期战略之一。通过北约东扩,美已将战略防线推进到俄西部边界。“ 9·11”事件后,美又突破了俄南部防线,实现了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俄战略空间受到 空前挤压。尤其是美在伊拉克“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行为更令俄安全威胁感上升。俄 国土防御和周边安全防范意识空前增强。针对伊拉克战争,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5月初 感慨地说,世界仍没有摆脱战争和冲突的威胁,军事力量仍然是达到政治目的手段。俄 《消息报》文章认为伊拉克战争的教训对俄罗斯军事改革具有直接的意义。(注:俄罗 斯《独立报》2003年6月6日)俄军队最重要的改革任务是阻止技术差距的危险性扩大。 普京在5月中旬的国情咨文中特别提到了加速俄罗斯武装力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伊拉克危机以来,俄加大了在独联体的工作力度,加强了同独联体国家的政治、经济 和军事往来,以巩固在前苏联地区的主导地位、加强周边安全,从而有效应对来自外部 的挑战。人们注意到,在联合法国、德国等世界大国坚决反战的同时,俄国家领导人频 繁出访中亚,频繁会晤独联体国家首脑。4月10日,普京总统在莫斯科同土库曼斯坦总 统尼亚佐夫签署了两国安全合作协定;4月15日,在俄南部的鄂木斯克市普京总统与哈 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讨论了加强两国边境地区安全合作等问题;4月底,独联体 欧亚经济共同体峰会和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相继在塔吉克斯坦举行 。俄大力推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机制化建设,决定建立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 该组织还准备在塔吉克斯坦建立军事基地,以回应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基地。俄认为,俄 罗斯在塔吉克斯坦的军事存在是独联体南部边界的安全保障。为加强独联体集体防御能 力,6月中旬,独联体防空部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跨国军事演习。俄联邦委员会主席米 罗诺夫在中亚访问期间称,伊拉克战争对中亚地区安全形势必然产生不利影响。中亚的 稳定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俄罗斯不会对中亚安全面临的威胁无动于衷。针对 美在独联体地区的蚕食政策,普京在伊拉克战争背景下的国情咨文中再次强调,独联体 空间是俄的“战略利益范围”。加强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仍然是俄对外政策的重点。
中东地区依然是俄美争夺的重点地区之一。俄在中东有着传统的战略利益、政治利益 和经济利益。地缘上,中东为俄南部周边地区,该地区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俄的安全 。政治上,中东国家同俄有着紧密联系。经济上,中东地区一直是俄重要的军火出口基 地,也是重要的能源合作基地。俄罗斯同法、德一起坚决反对美英对伊拉克动武的重要 原因之一在于维护俄在伊拉克的战略和经济利益。俄担忧伊战会导致周边地区的动荡, 使俄丧失在中东的影响和在伊拉克的巨大经济利益。伊战后,失去了对伊拉克传统影响 的俄罗斯一再强调要发挥联合国在伊战后重建中的中心作用;伊拉克必须按照相关法规 继续履行战前与俄签定的一系列经济合同,偿还欠俄的80亿美元债务。关于战后重建过 程中的投资项目分配问题,俄主张根据国际惯例予以公正处理。普京说,在经济与世界 越来越一体化的情况下,俄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注:俄罗斯《消息报》200 3年5月8日)
当前,在中东地区,伊朗问题日益成为俄美分歧的新焦点。伊拉克战争刚刚结束,美 国又将矛盾对准伊朗。美官方指责伊朗违反核不扩散条约,秘密制造核武器。美国内强 硬派又力主对伊朗动武,推翻伊朗政权。美官方对俄同伊朗的核能合作表示疑虑。布什 在同普京会晤期间,也要求俄罗斯停止同伊朗在核领域的合作。在失去了伊拉克之后, 俄不能接受在中东再失去伊朗的现实。俄官员表示,将继续同伊朗进行核能合作。俄公 司帮助伊朗在布什尔建立的核电站是轻水反应堆,属民用设施。普京明确表示,不能容 忍利用核武器问题把俄罗斯公司挤出伊朗的做法,说“伊朗是我们的邻国和伙伴”,“ 我们不想失去自己在伊朗的阵地”。
然而,出于战略抉择,俄不能也不会因小失大,在伊拉克、伊朗等问题上使俄美关系 重新交恶。伊战后,俄开始以冷静的态度看待俄美关系,对今后双边关系的曲折发展有 足够理智的认识。普京总统在6月22日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专访时说,俄罗斯愿意与美 国及其他国家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但是,合作伙伴关系要以双方对各自利益的认同为前 提,合作伙伴关系也并不意味着双方在所有国际问题上均能达成一致。
在伊战中,普京总统坚持原则与务实相结合的外交韬略,拓展了俄在美国与欧洲大国 之间的战略回旋空间。俄罗斯反战不反美的政策,使“俄美关系的基础”得以保留。俄 同法、德的反战合作使俄同西欧大国关系更为密切。伊战后,美同法、德等国矛盾加深 ,俄在俄美双边关系中的地位一定程度地提升,俄美在安全、经济和航天等领域的伙伴 合作也将进一步深入。
总之,合作与竞争依然是俄美关系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色调。审视伊拉克危机以来的 俄美关系可看出,俄美关系的现实是双方既存在共同利益上的合作,又无法避免世界观 上的分歧和利益上的碰撞。与此同时,这些分歧与碰撞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都不会影响合 作的大局,不会成其为双边关系的主流。在可预见的将来,俄美关系不会退回到冷战, 俄美之间的分歧与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双方“新型战略关系”框架内的较量,俄美关系的 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标签:伊拉克战争论文; 时政外交论文; 新型大国关系论文; 伊朗经济论文; 伊朗石油论文; 联合国论文; 中东局势论文; 乔治·沃克·布什论文; 苏联解体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