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基础管理思路与探讨论文_于显永

油田基础管理思路与探讨论文_于显永

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采油管理科

摘要:采油厂作为油田开采的基本单元,必须在精细化管理上挖潜力、降成本,在基础管理上谋发展,要通过明确一个目标,理清两个界面,梳理两种关系,治理五种问题,以此进一步巩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基。

关键词:油田;管理;思路与探讨

一、明确一个目标

形成精细管控理念,强化基础管理建设。理解精细管理的意义。通过强化基础管理,控制老区综合递减低率;通过低成本投入,实现高效益产出;以管理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内涵式、集约化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突出人为要素,既提高上游管理水平,实现队伍发展建设,资源优化配置。

二、理清两个界面

(一)优化地面资源组配,保障举升中转顺畅

1.细化举升方式。全程跟踪记录布井完井方式、井眼轨迹、产能预测等数据,论证装机载荷,确定合理的电机负载率,把好校抽关,提高地面传动效率,优选无功补偿装置和自动调参设备,保障地面举升系统高效平稳运行。

2.优化集输管网。在老区调改、产能建设与油田二次开发过程中,秉承“优化集输系统,简化工艺流程,缩短集油半径,增大输油管径”的理念,论证地面工艺流程方案,持续推广集中加热、自动计量、油气混输、平台阀组等关键技术,节省地面投资,降低系统回压。

3.简化中转模式。改造运行负荷远小于设计能力的计量中转站直输,减小外输泵所占系统能耗比例,减少中转站运行节点,规避安全环保隐患点源,控制生产成本投入,确保结余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引入适应油品性质的外输机泵与变频器,促进地面集输集约化。

(二)细化地下资料研究,产能挖潜并举建设

1.深化地质研究。强化勘探开发业务的主导地位,整体实施勘探开发统筹协调,提高整体运作效率。细化稀油注采关系,减少注水无效循环场、提高有效注水驱动效果;细化稠油吞吐开采,提高投球选注、吞吐引效、轮注同采、间歇注汽、集团注汽等效果。加强三次采油技术引入与自主创新研究,加大科技产量规模。

2.强化管理挖潜。建立区块供液能力评价体系,以“措施提效、控套提液、降压增产、降参提效”为手段,实现管理层面与技术层面的有机结合,加强突出增油效果好、利于油田长效发展的关键技术。不断优化措施结构,加强过程监督和专业性评价,依靠管理寻求生产经济效益,确保挖潜效果和综合效益。

3.精化三抽组配。利用机采优化设计软件执行待作业井机采优化设计,加强多级管杆组配,降低悬点载荷;建立井筒工况档案,记录“狗腿度”、套损位置,尝试应用加重杆,缓解摩擦阻力;建立区块开采与泵型配伍性评价数据库,全程跟踪评价“三抽”设备质量,以“提高系统效率、提高泵效,降低无功损耗、降低泵筒漏失”两提两降为目标开展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梳理两种关系

寻求注采平衡发展与减缓老区综合递减的关系

1.精细管理挖潜。推广“一块一策、一层一措、一井一法”举措打开降本增效空间,寻找经济产量增长点。进行“三老”资料复查,加强非目的层等遗漏层的研究对比,合理编排计划实现复产间开增油;采取补层、压裂防砂、助排、微生物降粘等措施改善油层纵向和平面开发效果,提高单井产液量;通过掺油(水)、井口加热、日常维护等管理降低集输阻力挖潜增油。

2.探求多元开发。在低速稳产期,强化三次采油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二元驱井组动态分析,适时调整注采参数,保证试验区注采平衡;严格实施动态监测方案,完成压力、吸水剖面和井底取样等测试;论证二次整体调驱方案,为下步地层强化水驱与表面活性洗油奠定了基础。同时充分发挥混相驱弹性势能的气举、助排作用,改善地层原油渗流孔道,降低原油流动粘度,提高低渗透层原油采收率与采油速度,增加可采储量。

3.精细注水驱油。持续“五卡、一图、二跟踪”的注水管理,加密“三点二线”水质监测,执行“分段监测、分段控制、分段达标”管理,减少无效、低效注水循环场。加强注采对应,完善注采井网,实施转注、复注、分注、重组等工作量,并逐步从地面源头目标转为对井口、对受效油层注水指标的要求,大力推广智能测调一体管柱,加强注水管线清理、注水井作业、洗井等基础工作,把治理措施从油井增产向油水井兼顾转变,把常规注水工艺向测调一体化转变。

四、治理五种问题

解决好油田常规问题,实现老区持续稳定发展

1.防砂治砂。应用成熟的配套压裂防砂、机械防砂、化学防砂等技术。宏观评价泵型与区块开采的配伍性,尝试扩大泵筒底阀,提高携砂能力,增加泵筒充满系数,避免砂卡。

2.清蜡防蜡。针对易结蜡油气深井,现场因地制宜制定单井清防蜡方案,机械清蜡主要针对套压高、油压低的自喷气井清蜡效果较好;化学清防蜡方法已成为生产现场主要的清蜡手段,主要有套管直接加药和连续点滴加药两种工艺,能够满足大部分区块油井清蜡的要求。同时,精细油井热洗管理,以“两升一降”判断油井是否需要洗井;以“四个阶段”划分洗井过程,明确洗井介质温度、洗入排量标准;以“三对比”进行对比检验热洗效果。平台稠油井配套应用注汽井初期的高温度高液量热洗同平台异常井,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3.水淹治理。优化高含水区块和严重水淹油井的机采方式,规模推广螺杆冷采技术,提高泵筒充满系数,降低采出液含水,提高单井日产量。同时论证单井稠化油堵水、调剖、分注分采措施,解决稠油重水淹区吞吐后期开发效果差等问题,提高生产经济效益,节省注汽量,提高了原油商品量。

4.降粘开采。利用掺采曲线拐点法,合理调控掺采比,减低地层、举升和集输过程中的原油粘度。自主研究蒸汽驱三合一底水回掺回掺工艺,根据汽驱采出液高温特性回掺地下,既保证了回掺液量与地层液量的配伍又满足了回掺温度的需要;即保证了稠油开采的抽汲能力又满足了低回压生产的需要。同时,应用微生物采油、降粘剂等措施分解沥青质等重组分,降低油水表面张力,增加原油流动性,保障吞吐末期地层连续供液能力。

5.低产低效治理。加强地质措施论证,实施闲置层系井分采、更新井分采、报废井侧钻分采,改善油层纵向受效不均现况;补射小层,实施高温三相泡沫调驱,改善驱替效果提高汽驱动用程度;规模实施高温调剖、投球选注、分层注汽等措施,强化吞吐引效,提高稠油采出程度。同时,制定合理的间开制度,一方面增加间开井总井数,一方面缩短间开时间,组织大规模小间开,提高油井单井产液量、提高机采系统效率。

论文作者:于显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油田基础管理思路与探讨论文_于显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