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高中语文课上好论文_刘泉

怎样把高中语文课上好论文_刘泉

甘南县第一中学

一到大型或者小型公开课,常常会听到老师说:今天他的语文课上的好,很成功!也常常听到一些教研员评课时说:这堂课上得很成功。还听到有的老师抱怨说:一堂课有的老师说成功,有的老师说不成功。我认为上的很好的课,可专家说不行;我认为上的不怎么样的课,专家却评价很高,现在真的不知道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了!

其实,我们很多老师评价一堂课,往往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感觉好就说成功,感觉不行就说不成功。也有的老师因为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就认为课堂教学就很成功。

著名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她的名字叫做‘活’。”他还指出;“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如果不会活用,任何教学法都会变成一堆公式。”语文课要上的活,从教学过程看,必须打破程式化教学。因为僵硬的教学过程使课堂气氛如同一潭死水,没有波澜,学生毫无学习兴趣。要想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教师就要不断探索点燃的技巧,要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师者就要有一整套科学、民主、独具个性的上“活”语文课的方法。怎样把高中语文课上得好呢?本人根据从教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巧妙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激活课堂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程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时说:“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那么一堂课的开始,也应该如此。也就是说教师应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和思维活动,引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做到心动、脑思、口说、手写;同时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并有意识地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心理和知识上进入听课的准备状态,进而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当今学生好奇心强,拿到课本后,立即翻个遍,拣精彩的篇章看,加上教学前要求预习,所以到教师授课时,课文对学生来说已无多大的新鲜感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里,就需要教师精心导入,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淡无味的的导入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会起抵制作用。如果每一位教师走进课堂第一句话都是把书拿出来翻到第几页,尤其是在上了几节课之后,身心都已疲惫、昏昏欲睡之时,这样的开头无疑是催眠曲,特别是语文课,学生自认为课本看得懂,一两节课不听没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打破沉寂的局面。

二、善于设悬

高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悬念能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期待情景,产生学习兴趣和急于求知的紧迫心情。如教学《祝福》一文,课先提出“祥林嫂到底是怎么死的?”来设置悬念,由此引导学生学习小说中祥林嫂一生悲惨的命运:丈夫死了,要被婆婆卖掉;一个人逃到鲁镇做工;被婆家抢回卖到山里嫁给了贺老六;贺老六死了,自己的孩子被狼叼去了;再次回到鲁镇,却再也不像从前;灾后沦为乞丐;在人们的祝福声中寂然无声的死去。从而学生明确了祥林嫂是一步步走上走上死亡境地的,而在这背后就是封建的礼教,让她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这样导入新课,先声夺人,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起学生强烈的“乐学、乐知”的欲望。

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悬念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最佳教学境界,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觉得兴趣盎然。

三、民主和谐

营造一种宽容、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具有心理自由和安全感,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认识活动,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如何营造这样的氛围呢?

首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切忌“师道尊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教与学统一起来,师生双方都把对方看成是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这样亲密、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无疑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有益的影响。

其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鼓励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切忌“教师权威”。每个学生由于文化修养、生活经验以及思想境界等方面的不同,形成多姿着多彩的个性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每个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差异。

再次,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创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能及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呈现出一排生动活泼的学习景象。

四、活学活用

语文课上的活,从教学内容看,还要注重活学活用,知识的迁移。

有的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只局限于一篇课文,不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致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这是课上得呆板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挥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的优势,前后联系,新旧对照,使丰富的内容条理化。讲授新课时,应该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到新课中去,重视知识的迁移,以此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方法是多样的,如词语、句式的联系,文章题材的联系,写作技巧的联系,人物形象的联系,景物风情的联系,典型事例的联系,理论观点的联系,相关学科的联系,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时代背景的联系等。这些联系,可以促使知识迁移,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很好地发挥出来。这样的语文课堂也必然是生机勃勃的。

课程改革,是千万普通教师共同的任务,而不是几个素质“超长”者的表演和作秀。只有致力于常规教学的改革,课程改革才能走进无数学生的课堂,我们才真正把高中语文课上的最好。

论文作者:刘泉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  ;  ;  ;  ;  ;  ;  ;  

怎样把高中语文课上好论文_刘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