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当前,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体制不顺畅,一些社会组织对开展党建工作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有的社会组织对于党组织建设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为此,本文认为要借鉴和吸收其它领域党建工作开展的成功经验,并根据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特点,不断加以完善。
关键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1当前社会组织工作呈现的特点
1.1机构不稳定。有的新社会组织已经按照规定到民政部门进行了注册,但还有不少社会组织未办理正规的登记备案,处于“潜伏”状态。登记备案了的有的也未按规定进行年检。部分社会组织没有办公机构和活动场所。
1.2人员流动大。有的社会组织会员入会标准比较低,有些都不需要交纳会费,报个名就行加入了,想去参加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这就造成了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协会会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差异很大。身份也不同,既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有个体户、农民工,还有学生和无业人员等等。
1.3管理较松弛。行政主管部门对社会组织管理较为松弛,会员之间关系平等,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关系,组织负责人一般由发起人担任。一些新社会组织,没有组织章程,也没有管理制度,没有纪律约束要求,更没有严格考勤管理。社会组织的凝聚力仅体现在相同的兴趣爱好或共同利益需求上,共同行动仅靠口头约定执行,执行效率难以保证。
1.4无固定经费。很多新社会组织,工作经费仅靠会费收入,或者是通过社会购买服务取得经费,但通过社会购买服务取得的经费大多用于项目的开展支出,没有多余经费开展其他工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运转受到阻碍。
2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下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工作难重视。有些社会组织负责人或会员,他们认为,成立协会或者参加协会的目的是为了在行业内更好地合作交流,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于要不要建立党组织,自己要不要向党组织靠拢,考虑得少。他们认为这不是协会内的事,是上级组织的事。
2.2组织难建设。当前有一些社会组织没有党员,使得要建立党组织存在一定难度。还有些社会组织虽然有部分党员,但由于其会员身份只是爱好者协会,平时偶尔参加活动,其党员关系在原来单位或企业,不在社会组织里。而有的社会组织,既有主管部门,又有管理(民政部门),党组织设置隶属关系难以统一和明确。
2.3管理难规范。一些社会组织的会员流动性大,会员来自各各行业,加之年龄、学历及职务差异,难以规范管理。不少社会组织负责人自己也不是党员,对党的认识不深,即使协会内有党员,他们没有进行过党务业务知识培训,开展党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受到影响。
2.4活动难开展。目前,还有不少社会组织没有固定的办公机构,集中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不具备基本条件。来自各行业的成员工作时间不统一,地点分散在不同的县市区,人员集中受到一定影响,党内活动开展也存在一定困难。有的党员对党的“三会一课”等学习活动兴趣不大,参与热情不高。很多社会组织办公经费有限,开展党建活动得不到保障。
2.5发挥作用难。社会组织里的对自己如何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认识不深,不知道自己的角色,不知如何在组织内体现党员先进性。还有一些社会组织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较弱,支部书记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工作的热情不高,创新党建工作工作方式方法不强,导致作用发挥不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加强新时代组织工作的对策
3.1注重设置,建强组织。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才能发挥出“强作用”,推动“强发展”,所以社会组织要强化组织建设,健全建强党组织。对于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可以采取“自建”的方式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可以采取“联建”的方式与其他组织共同建立党支部。党组织班子建设中,既要配强支部班子,也要选好党建业务人员。要在党员中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将作风正派、党性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选配为组织成员,尤其是党组织书记人选,真正发挥好“带头人”“领路人”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组织内的党建工作。同时,对协会负责人组织领导能力弱的,有关组织要介入,引导会员以选举、协商等方式更换负责人。此外,要强化队伍建设,加大党员培养,尽量把社会组织中的负责人、骨干、技术标兵等优秀的会员培养成为党员,让他们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2注重管理,建章立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组织,如果没有系列管理制度,都会是一盘散沙,凝聚力和执行力都会大打折扣。社会组织党组织同样要不断健全完善新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要建立一整套可操作、可约束、可规范、可激励党员亮其才、尽其能的制度机制,形成有效有力的管理体系。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评议、学习、党组织工作职责、党组织书记工作职责以及党组织活动制度、发展党员制度、党员示范岗制度等等,针对党员流动性多的组织,还要建立党员联系制度、关爱制度和帮扶制度,还要清理登记好党员信息,对组织关系进行正常接转。在内部管理上,要以协会或社团《章程》为总领,完善纪律制度、财务制度等,真正让党组织和党员动起来,作用发挥出来。此外,要完善党员考核评优制度,统筹考虑社会组织中贡献突出、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党员,通过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了党组织积极争创“五个好”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员积极践行“五带头”。
3.3搭建平台,创新活动。社会党组织要搭建好平台载体抓党建活动。只有搭建好党员活动的平台和载体,才能让党员的活力、能力显现出来、发挥出来。要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窗口等形式,积极开展党员公开承诺践诺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发挥社会组织人才、信息等资源丰富的优势,主动与社区和其他领域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发挥社会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组织党员在从业活动中,在服务群众中传播正声音、传递正能量;通过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展示社会组织的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4加强重视,保障经费。社会组织党组织能否建设好,党员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党员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出来,与社会组织的实力密切相关,归根结底在于需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问题。如果连基本的工作经费都难以保障,党建工作方面的经费就无从谈起,即使社会组织有党员、有建立党组织、有带头人,但是没有经费来源,活动依然会受阻碍,有经费才能开展工作。因此,上级部门在经费的来源上,可以考虑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必要社会组织党建经费支出。也可以考虑由业务主管部门划拨或会员自筹等方式来解决。此外,要把有限的经费用于党员的培养、教育、党务工作的宣传等方面,促进工作的落实,这样党员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巩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两个全覆盖”才能得以实现。
结束语
当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既是从严治党新常态下一项重大的课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真正把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家喜.我国新社会组织党建:模式、困境与方向[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2):36-40.
[2]林立公.试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J].政治学研究,2009(5):42-52.
[3]严宏.提高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以领导体制为视角[J].理论与改革,2010(4):57-60.
论文作者:齐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组织论文; 党员论文; 社会论文; 党组织论文; 经费论文; 党建工作论文; 制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