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教学时要以新大纲、新课标为准的前提下,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探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教学,教师应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喜爱阅读、在阅读当中轻松、愉快的完成阅读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同时应适当加大课内外阅读量,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效果,最终达到阅读的目的。本文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师生怎样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7)09-0098-01
阅读是学生了解世界、开拓眼界、了解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文章就是与文章作者灵魂的沟通,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刚刚接触阅读的引路人,要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引领学生热爱阅读,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十分重要。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氛围的重要性
虽然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身体和心理状态都进一步发展,相对而言有了更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小学生的成长受环境的成长都比较大,特别是家庭、学校的环境。小学生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边度过的,良好的校风等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来说,学生的阅读状况直接受到环境的影响。例如据腾讯教育新闻报道的丰台时代小学,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该小学在“为每朵花蕾的健康成长提供最佳教育”的核心要求下,开始了以价值引导为核心,以书香校园创建为切入点,以课程为载体,从而引领师生“求真尽善”做事,作“求真尽善”之人,享受工作学习生活的幸福的文化创建,至今已经逐步形成了“浓郁书香,价值引领;求真尽善,共享幸福”的学校文化。这种文化就是一种良好的阅读环境氛围的文化,不仅在促进学生阅读学习方面有巨大帮助,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为阅读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阅读教学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阅读实践”放在重要的地位。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变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达不到预定的效果的。结合阅读实践,谈谈阅读的方法。
1、图文对照。《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课文插图精美,注重创设课文内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儿童情趣。插图与课文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使观察插图、理解内容相得益彰。
2、边读边想。读书不思考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那些富有创意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认识事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以画促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以演促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
5、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从小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段篇,学生终身受益,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内蕴的基础。结合教材特点与要求,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熟读成诵,把“背”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教学中,或引导学生看板书读诵,或借助图画(多媒体)读诵,或通过表演读诵,或由老师穿插揭示读诵,或假设情境读诵,还可积思广。
6、读后仿写。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
7、以说拓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重视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总之,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开放课堂和教材,使教学向多方延伸;同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重点不外乎也是阅读和写作能力,可见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那么阅读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学会字、词到句子的练习
要想更准确深入地理解文章,务必从 “字”到“词”,再到“句子”去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勾划出不能理解的字词,再勾划出整段句子去分析它的意思,想一想在整文段中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理解字词句子非常的重要,它将决定着我们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2)结合教材,拓展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之前有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书,那么看跟他们年龄不相关的书籍,也是不支持的。阅读需要联系实际,选择适合学生当前阶段的书籍是关键。
四、激励评价,激发兴趣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千方百计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语文阅读教学流程适用于中高年级的阅读课文,是一种便于操作的教学方法。但这种教学流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整体教学设计训练的需要而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运用?小学高年级阅读是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疼的事情,但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多读多练多思,我想,要提高阅读能力也是可以的。
论文作者:付美珍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语文论文; 评价论文; 能力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