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师观念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苏立康访谈录_鲁迅论文

转变教师观念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苏立康访谈录_鲁迅论文

改变教师理念是语文课改的头等大事——苏立康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改论文,访谈录论文,语文论文,理念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晓(以下简称“文”):感谢您能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您从事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师培训工作几十年了,您也经常到中学听课,并多次担任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的评委,对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现状一定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请您先谈谈总体的感受。

苏立康(以下简称“苏”):很愿意跟你交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总体上还是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新的教育理念和相关的学术成果不断被引入中学语文教育领域,语文教材不断推陈出新,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涌现和完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张富等一大批语文教育专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长时间地发挥着引领的作用。但其间也有一些挫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已得到解决,有的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比如: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教改问题,首先是教师问题。如果教师的思想修养、专业素养不提高,语文课改的进程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文:是啊,教师是课改理念的落实者,教学任务的执行者。教师的知识不更新,理念不革新,语文课改很可能会成为一句空话。

苏:的确是这样,教师思想或认识出现了偏差,那么课改就会走入误区。请看下面某位老师执教《外国诗歌三首》最后一节的诗歌研究汇报教学案例:

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课前各小组就所研究的问题已经做了一定准备,如对所研究问题的设计,分工、查阅资料,汇报的顺序及所承担任务的安排等。三个小组所汇报的题目分别是:第一组——外国经典爱情诗歌;第二组——诗歌的翻译;第三组——各国诗人介绍。整节课,从课的开始到小组汇报完毕之后对这节课的总结,都是学生做的,老师没有讲一句话。老师说:前一天看过学生的发言稿。

这节课,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时间和空间),学生确实“动”起来了;课堂上,学生有兴趣,积极性比较高。但问题是:第一,学生发言所涉及的诗歌作品与本单元不一致,他们的发言彼此之间也不一致,本单元似乎没有确定的教学内容;第二,学生的发言中有错误,读诗也有错误,说明对诗句不理解,到最后也没有得到纠正;第三,把诗歌的翻译作为学习的重点之一,显然是不恰当的。

这则案例是很有代表性的,它所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是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以为,首先,要有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是一个目标明确、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过程。外国诗歌有单元的目标,每节课有每节课的目标。语文教师既是“人师”,又是“业师”,一定要从三个维度来确定目标(而不能仅仅是“激发兴趣”),而且要把确定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学生情况都考虑进去来确定目标。教学目标如果大而化之,就会使教学失去方向。其次,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两者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不能因为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更不能使自己“边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越好,给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越多(如学生在发言中就提到“政治诗”和“爱情诗”,理解又很褊狭),教师只能更深入地备课,更细致地了解学生,研究他们提出的问题,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才有可能把课上好。

本节课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教师片面地理解“学生是主体”,从而导致整个教学内容不确定,目标也不明确,教学质量更没有得到保证。

文:师、生是一对矛盾,正是这两者的矛盾运动在推动着教学过程的发展。片面理解两者的关系,其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的。教师认真学习和正确体悟课改理念,才不会走入误区。

苏:不光理念要吃透,语文基础知识也要扎实。语文学科不像其他学科有一个上位知识的概念理论系统,比如:物理科上面有物理学,生物科上面有生物学。语文学科不同,它涵盖的内容广,从大的方面来看分为语言和文学。语言又分为语言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文学又分为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语文教师不必对每一门学问钻得有多深,但相对其他学科教师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要宽得多,所以做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很难的。在掌握专业知识方面有薄弱环节,教学上就可能出问题。比如,某老师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

片段一:

师:你看鲁迅这句话(指“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句话。——笔者注),反映了鲁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

生:表现了鲁迅失望的心情。

师:同意是“失望”的心情吗?

生(大部分):同意。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失望?你从哪个词中体会出来的?句子中的“这样”指什么?

生:鲁迅对东京失望,从“也”字上可以体会到失望的感觉。

师:对!“也”字作为语气词,如果在句子中间,往往有(此“有”字应改为“表达”——引者注)一种失望的情绪。

片段二:

师:仙台最先给鲁迅的是希望还是失望?

生:是希望,因为他受到了优待。

师:你能把关于“优待”的那句话读一遍吗?(生读句子。)

师:你是什么感受?

生:他受到了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还让鲁迅“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

师:有同学有不同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鲁迅很“失望”。“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中间就有一个“也”字,就含着失望的情绪。

师:再说具体些。

生:虽然他们“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但他睡的地方有蚊子,后来换了地方,则又“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师:说得太好了。

在这两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前面认定“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也’字作为语气词,如果在句子中间,往往有一种失望的情绪”,后面学生则将教师教的知识进行了正迁移。然而,这里教师教的是错误的,学生的迁移当然也是错误的。“也”在这里是副词,不是语气词。“也”作为副词,表示跟前面说的有相同之处,有强调的作用,它本身并没有“如果在句子中间,往往表达一种失望的情绪”这样的规律。同“也”相比较的事物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相比较的事物没有出现,但从对东京人和物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是失望情绪。在“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饭食也不坏”中相比较的事物出现了,前者出现在前面,后者出现在后面,作者对于在仙台能受到优待和有不坏的饭食感到出乎意料,感到有些惊讶,而非教者所肯定的表达了作者“失望”的情绪。因为语言知识的错误导致了对鲁迅、对课文理解的错误,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当然这里也有语感问题,我就不展开谈了。

文:这则案例说的是已有知识掌握不扎实对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那么,是不是知识掌握扎实了,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呢?

苏:目前,教师的文体知识、写作知识、阅读知识、评价知识等需要更新。许多老师在大学时学的教材知识本已陈旧,到了中学以后,很多教师也没有主动去更新相关知识,而中学语文教材知识体系也相对陈旧,教师培训也很少关注这个问题,这就导致了教师知识陈旧,结构不合理,比如:一谈到议论文,就是论点、论据、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一谈到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这种状况不仅会导致对课文的误读,而且必然会让学生对语文厌倦。这样单薄的知识结构,必然使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张力和吸引力,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也是低效的。

文:的确是这样。您能结合具体例子来谈谈吗?

苏:比如一位老师教吴晗的《谈骨气》,过程如下:

1.整体感知课文

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什么是骨气?

孟子是怎么说的?

2.分析三个论据

分别概括三个论据的内容

认识三个论据的典型性(文天祥——士大夫,不食嗟来之食者——平民,闻一多——学者)和顺序安排的合理性,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这是一篇阐释性议论文字,其重点在第四段“但是”之后的话:“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人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句话在文章最后又强调了,是为当时的现实服务的。文中的“文天祥”“不食嗟来之食者”“闻一多”三个事例论据与论点之间,不是论证的关系,而是阐释与被阐释的关系,三个论据不是论证“为什么”,而是说明“怎么样”。

文:您的分析,纠正了我多年来的错误啊。当年我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教的就是文天祥等三个典型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论点。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看来,尽信师,不能说“不如无师”,但对老师也不能迷信啊。

苏:是啊,教师不是圣人,出现一些错误一点也不奇怪。其实,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培养人独立思维能力,培养人树立“自我”意识。这对人的发展很重要,对社会、对国家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关于议论文、散文的知识,您能再介绍一些吗?

苏:好的。比如论证方法,除了上面介绍的常说的那几种外,还有诠释论证法、历时论证法等。历时论证法,即对某一事物进行追根溯源,理清其发展脉络,并对其功过得失加以辩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种论证方法其实在我们中学教材课文中也有的,比如贾谊《过秦论》、欧阳修《伶官传序》。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以“史”为证,增强说服力;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2007年江西省高考作文题目,“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就可以采用这种论证方法。孩子们并不是天生就讨厌语文的,是在后天的环境中渐渐对语文失去了兴趣。那么,考生如果能把自己原来是多么热爱语文,因为一些典型事件逐渐消磨了他对语文的热爱,甚至讨厌的过程叙述出来,最后总结分析并得出结论“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这样的构思就很好。当然叙述的过程中,能有些曲折会更加精彩。

再如,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其实这种说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容易找到一些没有这个特点的例子,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其实关于“形散神不散”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界就展开过一次大讨论,予以批判。比如林非《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从历史和现时的高度,深入分析了“形散神不散”主张产生的背景及其危害;彭其韵《散文“散”字说的弊端》具体论证了“形散”和“神不散”的荒谬,并指出,“散”字说各家,实际上把主题和结构混为一谈,把“神不散”的“神”从文章的内容滑到了形式。总之,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学样式,贵在自然、自在,抒真情写真意。

文:您的讲解让我对议论文、散文有了新的认识。那么,您认为教师怎样来改变现状呢?

苏:语文教师要读书。目前很多老师在独立阅读能力上有很大缺陷。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没有把学生当语文老师来培养。做语文老师最基本的能力是自能读书,能自读书。自能读书,说的是教师的主动读书,而不是别人强压的;能自读书,说的是教师在阅读中有独立性,不人云亦云,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感悟,能对书作出客观的评价。只有主动读书,才能扩大知识视野,丰富情感,增加“阅历”,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读出了自我,读出了感动,你才有可能感动学生,感染学生。但现实教学中,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走上讲台后,不会读书、缺少自我的并不鲜见。他们往往只会照搬教参,甚至明知教参是错误的,也照教不误。一堂课上下来,平平淡淡,寡然无味。一堂课,有“自我”,不一定是好课;但是,一堂好课,一定是有“自我”的。

文:语文教师因工作量大,系统读书有一定的困难,在这方面您能否提些可操作性的建议呢?

苏:教师可以从备课的需要来读书,以教者当前要讲的课文为中心来读书,“滚雪球”式的读书和做学问,这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比如某位老师备教《孔孟》一文时,文中说孔子对饭菜很挑剔,“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剪裁都合式”,这与他心目中的孔子不一样,产生了疑问。于是,他查《论语》,得知此内容出自《论语·乡党》,而《乡党》讲的是孔子严格守礼,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严格按照“礼”的要求行事。那么周礼的这些内容又有什么意义,他又去查找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比较、研究,该老师对相关背景和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后形成了文章,发表在刊物上。这个过程,就是老师读书、研究、提高的过程。另外,教材因篇幅限制,有些课文是节选的,所以一定要读原作,了解节选部分在原作内容和结构上的地位。但也有问题:今天读《论语》,明天读鲁迅,不成系统,支离破碎。所以读书还是要有中心,譬如在一段时间里,把课文中的先秦诸子散文作为重点来备课,扩展阅读,收获会比较大。读书有中心才能有兴趣;有中心才能成系统,才能读深入。

教师要养成读书习惯,首先是有计划地读起来。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文:是啊,您的话与培根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相得益彰呢。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呢?

苏:一要读好书,读经典;二要读与专业相关的书,以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日趋合理。朱光潜说过:“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记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根据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做出发点。如果抹杀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帐,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总能在学问途程上,去发现新的世界。” (《谈读书》109页)

文:以上您谈的是读书,还有其他的途径吗?

苏:教师教学后要反思。即教师上完一节课或教完一篇课文,坐下来稍作反省回味,把教学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想想其中的顺与不顺,想想其中的得与失,撷取其中有启发的写下几笔。于漪老师已给我们作出了好的榜样。

于漪老师在《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篇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教学有其连续性,教过不是了结,不能边教边丢,教后清醒地回顾一下走过的脚步,可使下一步走得更稳、更扎实。教师课前的准备,不管怎样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考虑,写成的教案毕竟只是书面上的设计,将它拿到课堂上,付诸实施,师生共同活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学中会出现不少意想不到的情况。及时地择要记一记,有助于知教知学,知自己知学生,有利于总结和积累经验教训。

这段话也说明了为什么要反思。

那么,教学反思,反思什么呢?

反思教学内容,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教学策略,反思教学细节,反思遇到的问题,反思教学中的亮点……

于漪老师对教记叙文的规律的探究过程对语文教师很有启发。

教记叙文,最早总是用“平推”的方法,别说学生感到无味,就是自己也教得没劲。于老师就试着先拎出其中表现主题思想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理解、咀嚼,然后扣紧这一点设计几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观全文,理清记叙的脉络,体会篇章结构的安排。实践证明,这样教比“平推”效果好,学生既有兴趣,又意识到读书要学会抓住要点。教学实践给于老师以启发,她记下了自己的心得:“教”和“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一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有其特有的逻辑顺序,这个顺序受作者的写作意图制约,为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服务。教文章,目的在以文章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听、读、说、写能力的训练。“教”有自己的目的要求,不能和作者“写”的意图混为一谈。“教”有自己的逻辑顺序,不能照搬“写”的逻辑顺序。善教者应该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写”的逻辑顺序为“教”的逻辑顺序服务,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要求。

有了这点认识,于老师又有意识地进行多次试验,发现有的文章用“平推”的方法效果也不错,有的文章可对部分段落的顺序作适当的更动,有的文章甚至可在一个段落里将某个重要的句子作妥帖的安排。把这些零零星星的认识记录在案,翻阅,琢磨,领悟到:看问题不能形而上学,不能不加分析地判断“平推”的教法好还是不好,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这个“异”不是标新立异、主观臆断,而是建筑在深入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在反思基础上再反思,深化认识,发现教学规律。

在反思中前进:反思——认识——积累;反思——头脑清醒;反思——增长智慧;反思、积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于漪老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确实值得每一位教师借鉴。全国中语会在中学语文界是很有威望的学术团体,而您作为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请您谈谈全国中语会在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方面有哪些举措。

苏:第一,中语会下面有二十几个课题组,这是中语会为广大基层教师服务的一种教研组织形式,最早的在80年代初期就成立了。每个课题组所研究的问题侧重在一个方面,如果从整体来看,课题组所研究的内容几乎覆盖了语文教学领域的全部。每个课题组又有一些子课题及实验校,通过边研究边实践,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高效阅读”就是中语会的一个课题组,最近《人民教育》用相当大的篇幅对它的一个子课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内蒙古宁城“高效阅读策略研究”做了报道,影响比较大。第二,中语会每年都举办一次课堂教学大赛。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展示和研究、评价,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引领和推进作用。许多在教学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成了各地语文教改的带头人。第三,成立专家工作室,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语会专家工作室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中学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期限为三年。目前,已进行了三次培训,并取得了初步成绩。教师的精神面貌已有明显变化,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在前不久鄂尔多斯市中考一模中,该校成绩从市里排名第七位上升至第三位。大家都很欣慰。第四,如果时机成熟,我们还打算召开一些专题研讨会,以推动语文学科建设。

文:时间过得真快,已至正午了,虽然我还想聆听您的教诲,但时间已不允许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向您当面请教。

苏:好,以后我们再聊,再见。

标签:;  ;  

转变教师观念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苏立康访谈录_鲁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