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的实践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 B023.3
知识创新是以知识进步为主导的改进现实世界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的认识与实践本质力量的典型表现形式。知识创新的力量存在于人改变世界(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的实践活动之中,其基础就是实践的创新与创新的实践。
一
知识创新是以自然和社会为对象的活动,它既要用知识的形态不断趋真地反映对象的性质与规律,紧密跟踪发展变化的对象世界并加以理论化,从而为人的实践提供一种既成的观念模型,并且现实地使观念模型实现或作为工具利用;又要以关于对象的新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加上人的目的和需要,把它们发展、组合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知识,也就是生产技术,通过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交往方式和新的社会行为。这种改进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但又是以物质世界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为自然本体基础的。
作为实践对象的自然界,不是从来就有、面貌不变的,而是由无数因素相互作用,在时空中不断演化、自创生的世界,并且永远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世界。无限宇宙中无数物质因素的运动,构成了世界物质形态及其演化的无限可能性空间,而生命及其人在地球上的出现,则使这无限可能性空间中接近于零的概率变成了现实。物质世界不仅具有无限可分性,这就产生了物质不同存在形式的无数性质与规律,而且具有无限可合性,即可组合性,这种无限可组合性又使新的物质存在形式的数量呈指数上升。知识创新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就在于物质世界这种不断膨胀的潜在可能性。知识既反映了对象的既成状态,又能够反映对象的各种潜在可能性,在观念中建构多种可能世界。知识创新并不能改变或违背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规律,只能在现实的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给定条件下,根据人与社会的需要,实现自然界的潜在的可能性,或者把自然存在的诸种可能性进行人工组合,制造出各种新的事物。
创新是存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的人的创造性活动,既包括生产过程的创新,也包括社会过程的创新。作为实践创新对象的社会,也有其具备无限可能性的社会本体基础。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更新;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经济的社会形态更替就是生产方式的根本创新。社会基本矛盾的产生与解决是永无止境的过程,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造就了历史,没有永恒不变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组织方式。如同恩格斯指出的:“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16、217页。)社会领域创新的可能性不仅表现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宏观领域内的不断变更、变革上,也表现在所有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行为微观领域内的改进与更新上。如教科书的发明,虽不是重大创新,却使普及教育真正地成为可能;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一项社会创新——现代方式的医院,对于保健事业的影响,比医疗界的其它许多进步更为重大。(注: Drucker,P.F.,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NY:Harper & Row,Publisers,1986,p.31、32.)知识创新在社会领域的表现依据对象、范围、方式不同而多种多样,都是社会各领域发展的矛盾状况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反映,并且通过理论的发现和实际的改进,完成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从精神力量到物质力量的转变。
知识创新是人运用自己的感性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马克思)的活动,它是人的本质属性的体现。关于人有多种定义,如社会性、理性、制造工具能力、符号能力与实践性等,这些规定的共同性就是人的创造性,是人创造出自然界不能自发产生的事物的能力。知识创新则是人的创造性与创造能力的典型表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创造性应用,知识进步导致的现实世界改进正是人的创造性的精髓所在。
人的创造性基于人在与外部世界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外部世界在人的活动发生之前还是自在的对象,而人则要掌握和利用它使之变为属人的世界,只有主体的创造性活动才能实现这一过渡。“这就是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55卷,第183页。)人正是在与外部世界交往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人类存在的一切条件”(马克思)。人的创造性在于人区分事物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能力。对于动物而言,没有“可能”,只有现实的才是可能;对于神灵而言,没有“不可能”,它所构想的一切都是现实,它在思考一物的同时就借助于这种思考活动本身创造和产生出此物;只有人才能区分可能性与现实性。(注: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76)、16(77)节。)在可能中实现现实性,在现实中发现新的可能性,在现实和不可能之间开辟创造性的空间。人的创造性依靠人的制造工具的能力。制造和使用工具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不断地放大,突破了人的生理的局限,赋予人以不断创新的条件。柏格森在他的《创造进化论》中认为,动物具有使用并构成有机工具的本能,人则具有制造并使用无机工具的能力,并且使这种活动永无止境地变化发展。动物自身的工具是自然形成、自我修复的,几乎保持一成不变的结构,只有特定功能,因此本能的活动只会形成封闭的圆圈。人制造和使用的工具可以采取任何形态,为任何目的服务,这就把人自身从生物的困境中解放出来,给人以无限的创造能力,为人的活动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领域。(注:参见柏格森:《创造进化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111页。)人的创造性不仅产生于人与自然的交往活动,也产生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关系。生产劳动的分工与协作,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现代组织内的知识管理,既是创新的产物,也是创造的激励。
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一是由于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人自身的潜力得到了发挥,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不仅改造对象,改变“身外的自然”,而且改造自我,改变“自身的自然”。“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地也更新他们自身。”(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6页。 )通过这种主体对象性活动的双重效应,人造就了自身新的素质、新的力量和新的创造力。人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把自然界本质的丰富性逐步转化为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综合为人的创新能力。随着属人自然的扩大化,是主体活动广度和深度的增加,是人的普遍性的发展。对象的愈益发展,成为人愈益发展的条件。这种循环使主体本质力量包括创造力的塑造与进化具有不可穷尽的源泉和动力。二是由于在主体的社会化过程中,随着生产的社会性发展而促成了人的社会性发展,形成了人的普遍的全面的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的创造性通过社会化而得到了放大与增强,社会化产生了个人所没有的、新的创造力,这就是社会的创造力。人的社会性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都受到历史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如自然经济中部落的界限,商品经济中市场的界限,但历史的演进总在克服、扬弃这些非社会化的因素,依靠环境的社会化来塑造社会化的人,使人的社会创造性的发展不断进入新的层次。三是由于在主体的自觉进化过程中,人不仅在创造着,而且创造力本身也成为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人意识到创造的意义与作用,就可以按照创造的规律研究、生产创造力,包括思维、工具、组织的创造力。人在创造对象化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有利于开发创造力资源的方法与机制。
二
知识创新以实践为基础,实践是知识创新的发生前提,是指知识创新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生、展开与实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创新成为可能。知识创新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创造,它不是以新知识产生本身为目的,仅仅停留在认识的范围内,而是要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创新知识的应用,转化为或导致现实世界的改进。知识创新的完成态不是知识物化于媒体中,而是物化为新产品,现实化为新关系、新行为。知识创新可以理解为从知识本身的创造(发现、发明)到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改进、变革)的过程,它的活动性质属于实践活动,是把知识作为内生变量的实践。知识创新是理性化、组织化、技术化的知识自觉运用、渗透于改变世界活动的实践,是一种知识含量高、富于创造性的实践。创新知识并不等于知识创新,创新知识是它的一个开端、环节和要素,而重要的问题“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毛泽东),使知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进步转化为经济增长,科学理论转化为社会进步。创新知识的理论主要考察“创新知识是怎样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知识创新的理论则主要考察“创新知识是怎样转化为实践力量、改变世界的”。知识创新内生于、从属于实践活动,是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它的活动规律也受实践活动规律的制约,它的发生机制、展开途径、作用方式、力量范围等也是实践活动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知识创新的规律不能脱离实践活动的规律。
知识创新不是知识圈内的自我交流与自我循环,而是有它的发生动因,这就是实践的需要。即使有的知识创新是创造了新的社会需求,如有的新技术产品是上市后人们才发现了它的效用,但实际上是已经存在着这种潜在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条件,是创新者开发性地满足了社会需求。知识创新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这就是实用性、功利性。要求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出贡献,把攻克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主要任务。(注:参见《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5年6月5日。)知识创新中的知识,有的可能来自于科学家的偶然发现、求知的冲动、好奇心的满足,没有直接的实践需要,但知识在经济与社会中的应用,即发展为创新活动,就不仅仅是心理原因,而是实践的要求,是适应与满足实践需要的活动。蒸汽机的发明,可以有若干种解释,但蒸汽机车和铁路的应用,则完全是市场经济扩大交换范围、加快交换速度的需要,是资本“创造交换的物质条件”,“用时间去消灭空间”(马克思)的需要。实践是解决主客体在现实中的矛盾,通过主体改造客体以达到目的与满足需要的活动。当世界不能满足人时,人就采取创新行动改变现状。知识创新产生于对它的实际需求。知识创新也是循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需要、满足需要的路径展开的。在经济学的世界中,人是“经济人”,遵循着资源的利润与效用最大化的市场理性。知识创新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活动,它的投入方向、数量和预期,不可能不顾及效果与效益。在市场机制中,知识创新的导向就是市场信息折射出的社会需求。就知识自身的产生来说,也源于人控制自然的需要,知识经常被人当作是控制自然的工具,是人在与自然交往中寻求确定性的手段。各种定义、公式、原理、法则等知识尽管高度抽象,与具体事物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控制自然最有用的工具、仪器与手段。(注: Kannegiesser,H.J.,Knowledge and Science,North Syney:The Macmillan Company of Austraiia PTY LTD.1977,pp.82—83.)知识创新是满足实践需要的活动,而这种活动的结果又会开拓社会生产与生活新的空间,引起新的实践需要。
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55卷,第182页。)这说明意识具有以观念、思想、知识的方式构建没有存在过的客观事物的能力,这就是意识、知识的创造力。卡西尔认为人具有使用符号的能力,人的符号力量使他超越了有限存在的一切界限,一种善于不断更新人类世界的能力。(注:参见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70、78页。)符号是知识的载体,可交流的知识都要存在于一定的符号中,符号的创造力实质上也是意识、知识的创造力。知识的创造力就是思维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因素与人的目的、需要、手段进行各种新的组合的能力,是原有生出新有,是“虚拟世界”的生产。但意识创造的还不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世界,要使这种创造现实地产生出来,只有依靠实践的活动、实践的力量才有可能。否则,只能使这种创造保持在“虚拟”状态。实践提供了转化知识创造力的物质手段。知识的创造力变成现实,需要物质的手段,这主要靠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马克思曾指出,尽管科学力量是不费资本分文的生产力,但只有通过使用机器,这种力量才能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被使用,资本才能占有这种科学力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87页。)而且知识、 科学生产本身,也是由于物质生产的发展,才为“从理论上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是资本主义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实践提供了应用知识创造力的社会关系。知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会产生不同的能量,这既与知识本身的数量与质量有关,更与激发知识能量的机制有关,也就是与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有关。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些中国的伟大发明,却成为资本主义市场创新的工具、社会创新的武器和科学教育创新的手段。在18世纪,数学、力学、化学领域的发现和进步,无论在法国、瑞典、德国,几乎都达到和英国同样的程度。发明也是如此,例如在法国就和在英国差不多。然而,当时这些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资本主义应用却只发生在英国,“因为只有在那里,经济关系才发展到使资本有可能利用科学进步的程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98页。)在这种实践条件下,科学得到了实际的利用,知识能量得到了真正的激发。
知识创新不仅它的结果、效果是创造性的——创造性地改变了原有事物和引入了新的事物,而且知识创新的过程本身也应该是创造性的——依靠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来使知识创新得以实现。实践的方式、方法与实践的目的、结果有密切关系。知识创新是要以知识进步为基础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产品、新的组织、新的关系,目标改变了,如果继续按照原有的组织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运行,很有可能实现不了创新的目标。因此,创造性的结果需要创造性的活动来保证实现,通过实践过程创新来完成实践结果创新。否则,再合理、再急需的知识创新,只能停留在“设计”上,或者夭折、变形。就人的实践本质来说,实践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是实践本身所具有的。但就具体的实践活动而言,有重复式的实践,也有开创式的实践。重复式的实践不断再生产出原有的事物,开创式的实践生产出新的事物。知识创新要解决的是新的问题,怎样才能解决,没有现成的方法与道路,只能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方法与道路。很多知识创新活动失败了,究其原因,有的或是主客观结合的实践手段还不具备,有的或是没有发现、找到新的实践手段,没有创造出实现创新的实践方式。日本的野中几次郎和竹内广孝在研究日本公司的创新经验后认为,日本公司的成功不在于其它外部因素,而主要归因于公司在“组织的知识创造”方面的专门技巧与技术,也就是公司创新管理的创造性实践。公司具有作为一个整体创造新知识,传播新知识至组织的每一部分,把新知识体现在产品、服务和系统内的能力。组织的知识创造是理解日本公司创新独特方式的关键,日本公司的专长就是推动持续的、增长的、螺旋上升的创新。在过去的年代里,日本公司的生存环境中唯一确定的因素就是不确定性。不确定的时代促使公司竭尽全力在组织外部寻求和积累知识,并使这些知识在组织内部广泛分享,作为公司知识库的一部分储存起来,由那些从事发展新技术和产品的人使用。这种知识创造的模式推动着持续的创新,使公司保持着竞争的优势。(注: Nonaka,I.,and Takeuchi,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New York O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p3 ——6.)知识创新无论是作为认识领域的活动还是现实地进行的活动,对它的真伪是非、成败得失的评价,都不是仅仅凭借逻辑标准、主观判断所能得出的,实践是评价知识创新的标准,是对知识创新效果的检验。知识创新的发生有自发与自觉两种方式,在自发的方式中,创新者并不一定意识到自己活动的性质,直到由此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进步与变化后,才由历史确定了其创新的地位。在自觉的方式中,主体理解了创新的意义与功能,有意地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现存事物或状态。但主体的创新愿望及行动并不一定被历史实践证明是真正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些情况实际是其理论与实践违背了生产力与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经过社会与历史实践检验的知识及其创新,在实践中显示了它的积极与进步作用,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知识创新,才是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的统一。知识创新的活动,既有成功的,也有在不同阶段上失败的。失败的创新尽管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没有产生实际的改进与效果。成功与失败是由实践结果来评判的。失败的创新未必都是由于理论、方法、实施的错误,而是因为创新面临着不确定性的空间,创新的路径是非线性的,任何创新者都不可能预测和控制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创新实践空间的这种性质,使得创新的实践检验成为复杂的问题。知识创新的活动,也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有的创新活动能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微软公司的软件开发,有的则相反。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成为很多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与裁判,成为具体的、直接的活动标准,这样,实践的非市场维度、超市场标准则容易被忽略。从历史上知识创新的效果看,很多创新既有善的效果,又有恶的效果,如污染严重的原因,无一不和科技创新、工业创新有关。所以,实践的效果与标准又指示了新一轮知识创新的方向与任务。
三
知识创新在实践中发生,它的基础存在于实践之中,同时,正是知识创新显示了实践的典型和本质特征,知识创新体现了人的实践活动的精髓。
马克思曾分析过人与动物生产的区别,指出人的生产可以按照任何一种物的尺度,并且懂得运用人自身的尺度到对象上去。(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尺度就是规律、知识,运用关于世界各种事物规律性的知识从事生产,是人的实践的本质特征。凭借这种能力,人能动地、自由地从事生产,不是像动物那样只是重复生产自己的世界,而是按照两种尺度(知识)包括美的规律来建造新的对象世界。由于能够能动地、自由地运用各种知识及其组合,以及不断更新的知识,人在生产过程中总是能不断创造新的事物,不断开拓人化世界的范围。可以说,人的实践是使用知识的实践,使用知识的实践是会导致创新的实践。生产劳动所创造的世界,既是知识的物化,也是物化的知识,是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的教科书。人们面对古代文明的遗迹,叹为观止的不仅是古代人使用体力、自然力和协作力的能力,更是他们所达到的知识和智力的水平。知识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在进化实践中生长出来的自然界“最高的精华”,知识使得在人身上“自然界获得了自我意识”(恩格斯),知识又给予人的生产与生活以新的方式、新的能力,使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明显区别开来,使人从本质到行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
人的实践是使用知识的实践,这种知识不是既成的、封闭的、不变的,而是增长的、开放的、变化的,因此人的实践是使用不断进步的知识的实践,是依靠知识进步的实践。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劳动资料测量的是人制造和使用工具、利用自然力能动地从事生产的能力,这种能力很大一部分包含着人的智力和科学、技术能力,反映着人的知识发展水平。人的知识水平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知识不断在新的领域取得进步,这使得人在与世界的交往中具有越来越强的力量。人的实践空间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也正是人依靠知识进步,制造出新的生产工具,产生了新的生产能力的结果。从手工工具到机器,从机械到电脑,既反映了知识的进步,也说明了生产实践的进步。生产实践的进步依靠知识进步,社会实践的进步也依靠知识进步。历史上的社会变革,都有思想家或某种思想为其先导,都伴随着新的理论与学说,都有知识分子作为其思想先驱。
当代实践的特征是,科学在生产力中的地位从“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提高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1988),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位置从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罗默,1986),知识创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一般因素发展成“主要依靠”(江泽民,1999)。实践的这种发展趋势说明了,人类正在经历的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推动着人类实践以更快的节奏、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更紧的联系展开着,人的实践发生了质的、重大的变化。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是依靠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对劳动力量的增加的利用,没有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可再生的、可重复使用的、扩散效益高的知识与信息资源。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中,知识和信息不能完全取代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但可以通过知识、技术、管理、制度的创新,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从而大量节约物质、能量、人力等资源,部分替代传统的生产要素。以知识创新为主要依靠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是当代实践的典型特征,是当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模式。知识创新的理性化、制度化也为推动与强化这一实践模式提供了思想与组织的保证。
收稿日期:1999-04-03
标签:世界历史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创造力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