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托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安徽省涡阳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蒋勇
摘 要: 如今,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成了我国农业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在进行了各种尝试与总结后,农业托管模式成了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前最符合国情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该模式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广泛地实行,但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因此在推广以及成熟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就以土地托管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为基础,为土地托管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新模式;土地托管;农业合作;农业机械化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小农经济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近些年来农业部门多次强调要探索农业经营新模式,充分带动小农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农村劳动力人口不足,“土地托管”模式的出现,给了农村新的希望。
1.1 土地托管模式的概念
土地托管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制度改革进程中产生的新成果。广义上是指农民在不放弃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将土地委托给一个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例如农民合作社),该组织为农民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农业生产服务,农民需向组织提供服务费用,而土地的收成仍然归农民所有的一种新的形式。
生源地为城市的大学生内隐自杀意念得分显著高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与之前一些研究者通过外显问卷测量得到的结果相一致[37],原因可能在于与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相比,家住城市的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相对不够,情绪易受外界影响而产生自杀意念.本研究发现,不同家庭类型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存在显著差异,普通家庭类型大学生内隐自杀意念得分显著高于多代家庭类型的大学生,原因可能在于多代家庭类型大学生家庭成员较多,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沟通、交流与支持,因而更加积极乐观.
土地托管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1)全程托管,即托管方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售全套服务;(2)劳务托管,即托管方负责农业生产的全部劳务项目,农户负责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投入;(3)订单托管,即农户将农业生产的某项管理环节的劳务委托给托管方。
1.2 土地托管模式的积极意义
土地托管是针对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农业生产模式的缺点,反复实践、修正,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商业模式,具有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本的优势,可在不改变现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提高了管理和经营水平以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实现农业大规模生产之前,是最适合我国现有国情和农业生产的新模式。
2 现行土地托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托管组织少且服务能力有限
2.1.1 农机化水平低
1.3 统计学方法 培训前后原始数据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统计分析方法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t检验。
引渡本应是反腐败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由于实际操作上的障碍而难以发挥作用。我国目前已与多个国家缔结了双边引渡条约并且参加了不少含有引渡条款的多边国际公约,但遗憾的是,由于掺杂着战略关系和外交关系的考虑,伴随着司法观念、人权理念的冲突,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缔结的引渡条约数量偏少。此外,很多国家规定,他国就腐败犯罪事宜向其提出引渡等请求时,要受到双重犯罪原则、特定性原则、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或死刑不引渡原则的限制,从而为引渡腐败分子带来了困难。因此,我国在积极缔结引渡条约的同时,要不断探索引渡的替代措施,利用多种途径实现对外逃腐败犯罪分子的有效惩处:
最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知识的产生与发生过程,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学习数学不应该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更是为了把数学本身的学科意义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操作、认知情感中,深入理解数学的生活意义及其具体应用.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除了教知识,更要去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2.2.3 利润分配
2.2 缺少成熟的模式
农业生产极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遇到自然灾害,轻则减产重则绝产。因此,在托管服务过程中一旦遭受自然灾害,责任很难判定,处理不当则会造成农户与托管方的双重损失。
由于规模小且粮价持续走低,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极为有限,托管服务费用高则影响农户的积极性,费用低则影响托管的服务质量,且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农业托管如何进行利润分配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2.2.2 自然灾害
目前,农业托管方多为当地农业服务合作社,但由于各种问题真正有经营实力的合作社数量并不多。托管方在进行土地托管服务时首先要保证的是农业生产质量,因此,托管方拥有较强的农业生产服务能力是基础,然而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价格不菲,一般合作社很难拥有全套的农业机械设备来提供服务,更不用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质量。
2.2.1 资金问题
2.1.2 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且智能化程度低,因此农业生产的大部分环节仍然需要人工辅助来完成,合作社的社员一般多为带机入社的农民,农忙时统一联系作业,实行单机核算按作业多少分配,农闲时则各自为战,缺乏科学的市场管理机制,且部分社员对新型农业设备信心不足,对农业发展信心不足,这制约了先进设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业生产是一种高资金投入、劳动力强且抗风险能力弱、利润低的产业,因此托管方提供服务时需要大量资金来维持,而一些农民习惯在结束服务、接收收成时再缴纳服务费用,因此这极容易给托管方造成资金运转困难的问题。
3 对于发展土地托管模式的建议
3.1 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大对托管方的扶持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农业补贴、农机补贴对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农业主管部门可利用政策以及项目在农业基础设施、农机具的配套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对重点托管方进行扶持,形成“政府补贴、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使托管方在为农业生产服务过程中得到实惠,逐步发展壮大合作社的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During their first winter, over half of the settlers died of starvation. With the help of Indians[印第安人], those who survived learned hunt[狩猎],fishing[捕鱼] and plantingcrops[作物]. They got used to the new life and built their new home.
3.2 引进金融体系,加强抗风险能力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农业金融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因此,托管方可积极引入农业金融,进行农业生产贷款、引入农业生产保险,使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充分保障托管方与农户的利益,实现金融、托管方、农户的“三赢”。
3.3 转变发展思路,引进先进技术
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只是一种方法。为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提高农业收入,托管方还应与农业技术部门合作,加强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例如可利用现代化设备对土壤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对症下药,既提高了产量,又避免了农资浪费,一举多得;又例如利用现代化基础设施以及种子、化肥,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
4 结语
目前土地托管模式在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地托管模式势必会在我国广泛实行,因而土地托管模式必须要得到农业部门的重视以及推广。通过本文的分析,土地托管模式要想突破瓶颈,获得快速发展,唯有政府、社会、农村三方面通力合作,社会也应意识到,农业生产除需要农村与政府外还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袁淑娟.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托管规模化经营的效益分析——以玛纳斯县乐源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4.7.
[2]迟超楠,王志彬.制约农户土地托管的因素分析——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标签:新模式论文; 土地托管论文; 农业合作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安徽省涡阳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