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治理改革_电子政务论文

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治理改革_电子政务论文

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治理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子政务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电子政务的实施不但使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在发挥政府职能和政府管理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而且使政府的行为方式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电子政务的实施将降低政府运作成本,使政府运行更加开放和透明,增强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2.电子政务建设打破了传统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将会使部门林立、条块分割、等级森严的结构关系发生改变,使得政府工作模式的重构得以实现。3.电子政务使得公众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获得政府的在线服务,在线政府没有“门”、没有“墙”、没有时间限制,公众不需要直接到政府的办公场所,不需要知道哪个部门、哪个层次的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他们只需要通过政府的一站式网站和网上链接就能获得政府所提供的服务,而无须知道这种服务是由谁提供的、是由哪一个部门提供。4.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人们带来的最直接的益处,就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公众更接近信息、更了解政府的所作所为,使政府“黑箱式操作”进一步转变成“白箱式操作”,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更为拉近,网络成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参与政府管理和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渠道。5.通过电子化手段获得信息和提供服务,使得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平等的关系,公众不再是政府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政府不再是公众行为的单向控制者,政府与公众将建立新型的合作协同关系。

二、电子政务与行政改革

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成为许多国家行政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电子政务推动的政府行政改革是一个由浅至深的过程,表现为从外在的技术形式到内在的组织关系、从表层的政务方式到深层的制度建设的变革,是从“用”的变革转变到“体”的变革,是技术革命所推动的行政改革和政府再造。电子政务先从改变政务流程开始,进而逐步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以及决策过程、调控途径、行为方式等等,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

政务流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作业流程,指日常的公文流转与处理,会议、日程等事务安排,文件、资料、数据、档案等管理,信息沟通与发布等过程;二是常规行政流程,指政策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政策方案的研究与论证、政策的制定、执行、反馈及修正等过程;三是危机管理流程,指对突发问题、重大事故和灾难性事件的处理过程。信息与互联网技术在政府部门的运用,将使政务流程建立在信息网络通道和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大大提高流程的速度、效率和准确性,并不断促进政务流程的重组和再造,使政务流程发生从技术性变化到实质性变化的变革。政务流程的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有纸化办公转变为无纸化办公,人工处理降低、自动化处理提高,大大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信息的垂直历时性传递转变为信息的水平共时性传递,信息共享程度大大提高,大大缩减信息传递的周期;突破部门间信息沟通与工作协同的传统界线和范围,实现一体化的远程交互和跨部门的协调办公与管理;提高信息资源的挖掘、利用和处理能力,扩展视野和对情况的掌握;促进政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社会各界参政议政和参与社会经济事务管理的程度;减少中间环节,节省费用、时间与精力,更方便、更快捷地为企业、居民服务。从基础作业流程而言,形成各类信息的综合管理与运用,可以很方便地提取、传递、存储和利用信息资源;从常规行政流程而言,建立信息的共享与互动传递机制,提高政策决策参与的广泛性、执行的透明度;从危机管理流程而言,信息的迅速传导与回应,提高对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与及时处理。

电子政务的深度发展必然在再造政务流程的同时,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信息网络使大量复杂的信息能够迅速、及时地传递和处理,从而大幅度减少中间环节,扩大管理幅度,推动组织结构从传统科层制向扁平网络化转变。传统政府组织结构是一个刚性化的机械式组织,有固定的职位、严格的层级关系和层层传递的信息渠道;领导权威建立在组织框架中的职能、级别和各种规定的基础上,权力比较集中;组织机构多以功能导向为主,组织职责明确、边界清晰又相对封闭,组织之间静态连接、缺乏互动,工作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协调;并且往往需要通过开会、谈话、发文、通告等实体性接触开展工作。这种组织结构引发了一系列弊端,突出表现为:会多、开会成风,文件多、文牍主义盛行,办事程序多、工作效率不高,本位主义严重,拖沓、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严格的层级关系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基于电子政务的组织结构重构,使政府机构趋于扁平化,呈现为一种柔性化的有机组织,纵向与横向的信息沟通同时发生,技能、威信及相关制度在组织中的作用日渐突出,权力集中性下降;组织机构以功能与项目为导向,既有为完成经常性任务、比较稳定的组织单元,又有为完成创新性任务和临时性工作、具有较大动态性的组织单位;组织之间的边界是开放的、互动的、动态连接的,通过网络实现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减少不必要的层次环节,减少会务、文件等实体性活动,代之网上的虚拟性活动,大大提高组织的反应能力和工作效能,逐渐形成一种弹性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跨功能的、效率高的“无缝隙政府”。

电子政务使决策过程建立在信息网络平台的基础上,使信息网络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协调机制,实现各种管理与服务的虚拟整合和综合集成,使政府服务更为直接、更为便捷、更为畅通、更为公平。电子政务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政府活动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办事程序的透明、政务活动的公开,将减少腐败滋生的土壤,降低寻租现象的发生,促进政府自身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推动廉洁政府、法制政府和民主政府的建设。电子政务不只是一场技术运动,而是一次涉及政府组织与行为模式深刻变革的行政改革,是一个政府再造过程。它为减少政府管理的中间层次、精简机构、建立高效精干的公务员队伍和提高政府效能创造了条件,通过改变政府工作方式和行为取向、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与社会价值,不断增强政府能力。

三、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实现电子政务过程中政府管理创新的方向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网络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信息网络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智能化、联结性和超时空等。信息网络技术是扩展人类信息器官的技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采取和利用。信息网络把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地域联结成一个整体,产生网络聚合和扩散的双向作用,使信息的沟通方式、资源的配置途径发生巨大的变化。信息网络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信息资源能够在同一时间传输到世界各地。这些本质特征决定了基于信息网络的电子政务的各种社会效应和政府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1.系统集成效应与无缝化管理。电子政务将使管理与服务资源的组合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事务处理和业务工作发生虚拟整合,表现为政府系统运行的整体性与连续性,产生系统集成效应。政务活动的系统集成将改变传统的部门分割运行的状况,消除政府管理与服务的间断与空白点,显现出政府运行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为实现没有断层、没有间隙、没有阻滞的无缝化管理创造条件。系统集成突出反映在部门集成和过程集成两个方面。部门集成是各个分立部门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相互关系的重新组合,改变传统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不连贯的独立工作机制,使部门间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功能密切衔接,达到管理与服务的增值作用。过程集成使社会各界的政策建议与政策方案的研究、有关方面对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建立一个共同的信息平台上,使垂直的政务活动过程水平化。

2.耦合协同效应与一体化管理。信息网络改变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渠道,使得政府各部门之间、各环节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能够直接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政府部门在网络中具有无障碍的信息即时沟通能力,形成新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政府各部门相关联的各种业务和管理职能的耦合协调效应。信息网络化使分离的政府部门关系发生从业务关系的耦合到功能效应的耦合,从而形成从业务关系到功能效应的协同,使政府活动并行化、系统化,表现出工作流程和系统功能高度协调的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管理将改变传统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时空范围和边界限制,把政务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因素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政府组织的刚性边界弹性化,政务活动将具有跨时空、跨功能、跨部门的一体化特征。

3.无限扩展效应与代理化管理。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信息内容具有广泛的扩展性,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同时使用同一来源的信息资源。政务信息的全方位扩散突破了传统政务运行的相对封闭性,形成无限扩展效应,弱化了政府的信息特权,扩大了市场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行政权力的分散和下移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趋势,推动一部分政府职能将分解、授权和委托给社会组织进行代理化管理。政府管理的部分权力与职责将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转移。上级通过权力的适度下放可以调动下级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使下级政府能够更加灵活、机动地应对信息社会多样、动态的发展变化;政府可以将一些常规性的管理和服务项目转交给社会组织和团体,形成政府与这些机构的新型合作关系和运行机制,共同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责。

4.动态交互效应与参与化管理。互动特征是互联网络最大的优势。电子政务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交互方式,使政府以电子方式广泛而深入地伸向机构、公众和所有服务对象,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并快速做出反应;同时各种服务对象也以电子方式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政务活动中来,使公民具有更多的政务信息与参与途径,从而构建起一个全新的、双向沟通的参与化管理体系,形成政府与公民之间更为密切的动态交互效应,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新的推动力。如在政策的形成与执行方面,有利于政策出台前的充分酝酿、政策出台后的顺利实施和政策执行实际情况的迅速反馈,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在日常的社会经济事务管理过程方面,网络将改变政府与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地位,削弱官僚主义和政府本位倾向,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责任共担;在政府活动的人事参与过程方面,可以为政要竞选与民众参选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为加强对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创造了更便捷的途径。

5.开放公开效应与企业化管理。互联网络所带来的开放性大大加强了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与公开程度,使社会能够全方位地对政务活动和官员行为进行评价、监督和考核,使政府行为更为直接地置于社会舆论的评判之下,这种开放公开效应要求政府必须迅速回应社会的需求,改变传统的社会主导者和控制者的角色地位,向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的职能角色转化,这将导致政府内部管理机制的变革,形成以政府实际工作绩效为导向的企业化管理。

6.网络催化效应与知识化管理。信息网络技术带动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生产要素、生产方式发生重新组合,使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正在催化出一个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信息网络时代电子政务的构建必然使政府资源利用方式和人力资源管理发生深刻转化,需要对人事制度、信息管理、工作方式等进行适应性革新,通过政府知识化管理,建立一种学习、开发、维护与共享知识的机制,整合利用政府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构筑知识共享平台,以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集体智慧。

标签:;  ;  ;  ;  ;  ;  

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治理改革_电子政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