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钱清分院 312025
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于控制术后疼痛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近期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结果:经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行组间比对结果提示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同时降低其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普外科;精细化护理管理;术后疼痛;感染;效果
普外科中多为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在外科手术完成24h后,会令患者产生剧烈的痛苦,对患者术后的康复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同时,如果在围术期没有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还极易引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因此,为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工作不仅仅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还能够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保证了治疗效果以及康复效果。本文为了深入探究普外科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于控制术后疼痛和感染的效果,选取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纳入时间由2018年6月开始,到2019年5月结束,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0-65岁,均值(43.8±6.5)岁。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2-67岁,均值(44.2±6.8)岁。研究已将参与研究患者病历资料送入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同意,患者及其家属也支持研究;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符合对比需要。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后,积极配合医生操作,注意术中给患者做好保暖,观察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观察组则行精细化护理管理,具体措施为:(1)组建精细化护理管理小组,加强对小组成员的专业培训,增加护理人员对精细化流程管理的认识,消除其抵触情绪,增强其精细化管理理念,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多样化护理需求。(2)加强术中护理质量监管,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调节室内温湿度,保护好患者的隐私部位,并做好术中保暖,必要时可对腹腔冲洗液和输入液体进行预热,以免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定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持续质量改进。(3)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并定期打扫患者的病房,并保持病房内良好的通风,在患者修养期间,护理人员可在病房内播放缓和的音乐,缓解患者的压力,这样更利于病情的恢复。(4)心理护理: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往往会存在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这种情绪很容易影响到手术治疗的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对患者心理进行干预,提升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5)镇痛护理:评价患者疼痛的发生时间、部位与程度,对患者疼痛效果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来采取针对性的止痛措施,有效控制疼痛。给予患者疼痛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消除疼痛,在术前与术后都需要与医务人员经配合,及时采取止痛措施,预防疼痛,同时还可合理应用镇痛药物,对疼痛程度剧烈患者而言,需要弄清原因,按时服用药物,预防疼痛加剧,避免患者出现药物依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加强环境卫生及器械管理,进一步完善手术室环境卫生以及器械管理规章制度,每天严格按照要求对手术器械和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对地面进行彻底消毒。定期实施灭菌处理,检查空气中微生物情况,确保空气质量达标。在完成手术后,应及时将污染的器械和敷料等进行处理,合理放置手术器械,减少手术室内污染源,为下一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按照要求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对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运转正常,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
1.3评价标准
(1)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2]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
(2)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发生率进行记录并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借助了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上述数据统一由(x±s)的方式呈现,采用t检验,当最终结果显示P值小于0.05时代表该项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的疼痛评分比对
经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数据行组间比对结果提示具备显著差异(P<0.05)。
表1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
组别VAS评分
护理前护理后
对照组6.8±1.65.5±1.4
观察组6.9±1.72.7±0.8
2.2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比对
对照组20例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5.0%(5/20);观察组20例患者中,共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0%(1/20)。经比较,观察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行组间比对结果提示具备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普外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接触的患者大多需要接受手术进行治疗,手术风险较高,因而对普外科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要求也相对较高。随着现代医疗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常规的护理措施及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如何有效提高普外科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也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精细化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将其应用于医疗护理服务,能够进一步优化医疗过程,有效减少失误,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制定合理、有效的精细化流程管理方案[3]。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知,实施了精细化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上述数据行组间比对结果提示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同时降低其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春梅,江旭峰.普外科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控制术后疼痛和感染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04-107.
[2]潘红波.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9(5):639-640.
[3]罗福花.细化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2):154-156.
论文作者:戚维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精细化论文; 术后论文; 切口论文; 普外科论文; 发生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