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动态观察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TBM患者20例,分析TBM的临床及时间。结果:TBM患者在临床经抗结核治疗前后CSF的各种细胞所占比例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F细胞学动态检测对判断患者治疗情况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脑脊液细胞学
【中图分类号】R5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054-0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结核性脑膜炎较为常见,这种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目前,对其的诊断方法较少,困难较大且误诊或漏诊的现象较为严重,在所有的诊断方法中,脑脊液检查是实验室检查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本研究主要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所收治的TBM患者20例,对患者应用CSF细胞学检测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TBM的临床特点以及持续时间,并观察CSF细胞学的演变过程,为TBM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有力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主要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所收治的TBM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6~34岁,平均24岁。所有接受实验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神经病学》中的诊断参考,并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胸片、头部CT检查以及CSF生化检查等综合指标诊断。所有患者均为全年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变化,并均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2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有发热和头痛,11例有脑膜刺激征,5例有恶心呕吐,3例有抽搐症状,另有1例出现意识障碍。2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有6例合并肺结核。所有患者在发病入院后均给予足量正规以及联合抗结核的药物进行治疗,急性期的患者加以糖皮质激素,分别对患者治疗后2、4、8周进行脑脊液采集进行检查。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以及分别在治疗2、4、8周后均行腰穿检查,采集CSF2~3mL,经玻片离心法将收集的细胞行MGG染色,油镜观片,采用侯氏法及粟氏法进行细胞学诊断以及分类,分析不同时期的TBM的临床特点以及持续时间,并观察CSF细胞学的演变过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TBM患者CSF细胞学分类
20例TBM患者在治疗前的CSF检测中发现,患者的CSF细胞主要由中性粒细胞(58.5%)、淋巴细胞(包括淋巴样细胞、浆细胞、转移淋巴细胞,30.2%)、单核细胞(包括激活单核细胞,11.3%)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还可发现激活单核细胞和多种免疫活性细胞。
2.2 TBM患者CSF细胞学的动态改变
TBM患者在临床经过抗结核治疗前后的CSF各种细胞类型所占比例详见表1,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激活单核细胞、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转移淋巴细胞以及淋巴样细胞周期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55、1.583、2.054、3.512、2.025、2.050,P<0.05)。20例TBM患者治疗前后混合性细胞学反应、淋巴细胞学反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57、3.145,P<0.05)。
3.讨论
TBM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结核性疾病,为细菌性非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为结核杆菌。目前在临床中对TBM的诊断是综合考虑脑脊液、脑影像学的改变以及临床表现。TBM的早期诊断依据主要是在脑脊液中检测是否有结核杆菌的出现,但在临床中脑脊液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率低于10%,脑影像学的改变亦非特异性,因此TBM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一直是临床中的一项难题。
TBM细胞学有其特殊变化,徐仿成等研究发现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的主要改变之一为脑脊液单核吞噬细胞及巨噬细胞反应,并且呈团块样分布形成类似组织病理的“无反应性肉芽肿”样改变,这些团块样细胞中分布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是结脑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另一特点。周永锦等研究发现结核性脊髓炎细胞学常表现为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细胞反应。刘建玲等研究表明结脑的脑脊液细胞学特征是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达50%~80%,为激活性单核细胞、浆细胞等混合细胞学反应,并可见淋巴样细胞。赵刚研究发现,仅有单核细胞和激活单核细胞比例的增高,也可以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唯一表现。本组病例未出现此现象。由于结核感染的特性,细胞学的正常化需时较长。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各学者不断的深入研究与实验,使用CSF细胞学动态观察来对TBM进行早期诊断,可以说是目前TBM患者临床诊断中操作比较简单、实用的一个方法。本研究选取20例TBM患者进行观察分析,通过对其应用CSF细胞学动态检测后发现,患者早期反应主要是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的混杂细胞,临床早期治疗后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而免疫细胞则增多,晚期治疗主要是激活淋巴细胞反应,粒细胞会得到消失,治愈后细胞学恢复正常;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变化,激活单核细胞以及激活淋巴细胞的数量明显地增多,可见不同时期的TBM患者中CSF细胞具有不同的分类及持续时间。
TBM患者CSF呈持续的混合性细胞学反应,则表示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恢复期或者慢性期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检查中再度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则代表患者的病情加重或者复发。可见对TBM患者应用CSF细胞学动态观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提示作用,能够有效地衡量患者的病情转归。另外,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都很重要,TBM患者在整个患病的过程中CSF始终会有不同数量的转移性淋巴细胞以及淋巴样细胞的存在,且所占比例变化不大。TBM患者临床应用CSF细胞学动态观察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患者病程不同时期的CSF细胞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TBM患者临床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CSF细胞学来进行观察,可以比较直观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同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万均成,林琼,文芳,等.脑脊液淋巴样细胞检出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价值[J].卒中与神经疾病.
论文作者:白永亮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细胞学论文; 患者论文; 细胞论文; 脑脊液论文; 脑膜炎论文; 粒细胞论文; 淋巴细胞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