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在高职院校的基本应用研究_发展能力论文

科技创新在高职院校的基本应用研究_发展能力论文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中不可忽视应用基础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创新论文,不可忽视论文,基础论文,高职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699(2010)02-0001-03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R&D活动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三类。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应包括知识创新(基础理论)、技术创新(应用技术)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将应用研究细分为两类,即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功能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求,更多地注重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加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历史短,科研力量较弱,大多是从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升格而来,对应用基础研究存在先天不足,这与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有着明显的距离,同时也制约了高职院校创新潜力的挖掘,创新环境的优化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笔者通过对全国和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立项情况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申请与专利授权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在科技创新中,高职院校在发挥特色继续推进应用技术创新研究的同时,不容忽视应用基础的创新研究,而且,这已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R&D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 高职院校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对高职院校能否进行科技创新,主观上存在三种倾向:一是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整体学术水平不高,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二是认为高职院校是培养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师只要有能工巧匠的熟练操作技术就行,无须进行科技创新;三是认为如果搞科技创新,就失去了高职院校特色。这三种倾向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就高校的三大社会功能来讲,高职院校没有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是不完整的。从培养可持续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言,如果一个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只会熟练的机械操作,而不能针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那与职业中学培养的学生没什么差别。从教师自身发展而言,教师若不能进行科技创新,就很难培养出具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活动,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项目立项年度统计来看,2002年开始至今高职院校获得国家基金资助的项目立项共有15项,主要分布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获得立项10项。由此可见,部分高职院校在某些高端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从浙江省基金资助项目立项情况来看,近五年来,在自然科学领域,全省高职院校共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7项,主要分布在5~6所学校,其中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获得立项15项。从上述统计情况说明,全国高职院校中的部分高职院校,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技创新基础,已成为了所在区域的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在一些领域内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另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网公布的近三年专利授权数据,高职院校目前已拥有的职务发明专利512件。也说明高职院校在应用研究领域具有很好的创新潜力。

二 高职院校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可行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都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和市场需求。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作为地方性高校在发展中非常需要校企之间的合作,即产学研合作,教师在深入企业实践过程中不但可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生产的情况,还可以学习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情况,这为高职院校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关系更加密切。甘子钊院士曾说过“研究室和实验室中纯学科性的研究转变为重要的应用技术,实际生产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有基础学科意义的研究课题,两者关系愈来愈密切,周期愈来愈短。与之相应,在现代杰出的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和优秀的应用技术开发人才科学素养上的要求变得更加一致了。”科技创新过程由原来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转变为应用研究→基础研究这样一个逆向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为了应用技术开发目的而进行基础研究,也有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成果来源于技术开发过程。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就是利用其在技术创新中的优势,在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中更加注重对基础理论的应用研究和探索,只要将技术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凝练提升,就有可能成为应用基础研究的课题,从而进行知识创新。

三 高职院校开展基础研究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一个长期积累与沉淀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并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客观上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而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又紧密结合,并服务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区域化特点使高职院校具有特殊的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这种天然的“亲缘性”使地方政府非常关心与支持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社会各界也日益重视与高职院校合作,通过建立紧密型职业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急需的不仅仅是技术型人才,更重要的是拥有具备职业创新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建立紧密型实践教育基地,寻找适宜的应用基础研究途径。

(一)在科技创新中进行知识创新的提升研究

因为高职院校教师在校企合作中经常深入企业一线,在为企业技术服务过程中,非常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所存在的问题,有较多的获得技术创新机会,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在技术创新上比本科院校教师更有优势。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特点优势,对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让教师在科技创新中进行理论探索,结合经验进行理论提升,从而实现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新突破。剖析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以来所获得立项的15项省自然科学院基金资助项目,其中有7项就是经过应用技术研究后申请成功的。这是高职院校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与名校名院合作、请名师指导

高职院校要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有所突破和收获,可以与名校名院进行合作、请名师指导。一是高职院校教师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单凭高职院校教师本身可能难于完全解决,需要依托研究性大学或研究院的科研力量,特别是试验设备或名师,才能解决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二是高职院校教师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名校或名院的合作平台,只有高职院校教师利用名校或名院的研究平台,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与水平,汲取名校或名院名师的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名校或名院的研究平台,减少高职院校研究平台的重复建设,有效提高科研院所研究平台的使用效率,把更多的研究经费用于科技创新活动,使高职院校教师在应用基础研究中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三)强化特色学科建设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从知识体系而言,一个学科可以组成若干专业。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学科以知识形态的成果服务于社会,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一线高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许多高职院校十分强调专业建设,而普遍认为学科建设是研究性大学的工作,与高等职业教育无关。笔者认为,社会分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专业建设必须依托高水平的学科,学科的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强调专业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特色学科建设,当然这与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在内涵与外延上都有所不同,高等职业教育重视特色专业建设,而支撑专业建设的知识体系归根结底是学科知识,学科水平决定学校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高职院校在抓专业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学科建设,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完善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促进特色学科建设的形成,促进优势学科的发展。

(四)引入复合型领军人才、培养特色团队

引进复合型领军人才,强化创新研究,培养几个具有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特色团队。由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研究力量薄弱的现实,要进行科技创新就要加大复合型领军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复合型领军人才,在其带领下,培育出一支科技创新的团队。剖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科技创新情况,可以验证上述观点,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从中科院和国内外名校引进了一批研究员和博士,在他们的带领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取得了一定数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立项,逐步培养了一支科技创新的特色团队,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五)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管理激励制度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社会需求上,都应当把“产学”合作办学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只有真正将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日本的“产学官”结合模式,使得日本经济取得快速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时日本的产学官合作创新的战略与制度。因此,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管理激励制度,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的科研管理激励制度,如:科研业绩考核、奖惩引导的合理激励机制等,可以从组织上、制度上给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人员提供制度保障,促使高职院校形成一种人人爱科研,个个搞创新,齐心协力搞创新的良好氛围,使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研究来带动提升基础研究,从而带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高职院校在知识创新领域中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标签:;  

科技创新在高职院校的基本应用研究_发展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