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堤的礼赞
李继锋
来到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参观的游客,会注意到馆藏的一块沧桑厚重的“宋公纪功碑”。碑文为抗战时的阜宁县副议长杨芷江所撰,他用570 字记载了20 世纪40 年代初新四军在苏北发起的最伟大的水利工程,记录了阜宁东部沿海一段(今属滨海)捍海大堤修建的艰难历程,介绍了当年阜宁县长宋乃德组织动员民众兴修海堤、抵抗海啸的故事。
据《阜宁县志》记载,1939 年农历7 月15 日发生了一场破坏力惊人的海啸,造成万余人丧失生命,有的全村、全家无一生还,牲畜田舍损失难以计数。海啸不仅给民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直接损害,而且留下严重的后患。海水浸泡后的土地因盐分太重,五谷不生。当地民众迫切期盼能修建一条预防海啸的堤坝。阜宁著名士绅杨芷江等人为此到处奔走,单滞留兴化就达到4 个多月,游说国民政府所属的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当时正处在抗战的胶着期,民穷财尽。韩德勤勉力拨款20万,而实际用于修建海堤的经费只有一半,其中腐败情形不难察觉。结果,海堤修成不久,一场新的海啸将这个高度不够的海堤冲垮了。当地百姓戏称这海堤为“韩小堤”。
1940年10月,八路军第五纵队黄克诚率部南下盐阜地区,建立了中共领导下的阜宁县抗日政权,他麾下的供给部长宋乃德出任县长。宋乃德为山西沁园人,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履职之后,为了让百姓免受海啸之苦,宋乃德于1940年冬天主持召开了当地士绅座谈会,他将修复海堤作为救灾恤难的头等大事,以造福人民。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宏愿没有赢得预料中的追随者,反倒听到一片质疑声,士绅们认为共产党跟国民党一样,就是找一个理由掏老百姓的腰包而已,座谈会无果而终。华中局得知这一情况后,指出修筑海堤关乎人民利益,经费问题是次要的。宋乃德因此大受鼓舞。
1941 年阜宁县第一届参议会召开。宋乃德锲而不舍地表达了民主政府修复海堤的决心,而且议定修堤的经费不由民众来承担,为此有几项重要决定:其一,以盐税作抵,发行100万筑堤公债,作为修堤经费,归政府偿还;其二,实行“以工代赈”,民工每做一方土,按二角七分钱付酬,并在公示牌上公布,让他们自己核对。其实,阜宁财政状况相当窘迫,但出任修堤委员会主任的宋乃德咬紧牙关坚持,他的做法得到了刘少奇、黄克诚等领导的全力支持。
修堤工程分北堤、南堤两段进行。北堤工程于1941年5月15日正式开工,刚开工就遭遇了民工粮食和饮水困难。宋乃德四处游说,动员沿堤七个乡的田主从30 里外运来淡水,新四军第三师官兵将12万斤军粮贡献出来,弥补一部分修海堤民工的口粮,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修堤民工情绪稳定,专注挑方,抓住难得的15 个晴天,挖土83 万方,一举修成了北堤。这个消息让民工们士气大振。
在修筑海堤的过程中,宋乃德的随身物品都被海水冲走。当地的开明士绅捐赠了一条毛毯和怀表。(宋乃德的夫人后来将这两件物品捐赠给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7 月初,一场海啸再次肆虐盐城沿海,修堤工地难以作业,面临停工。重病中的宋乃德得知此事,无法入眠。新政权尚未巩固,而海堤的修建是和当地民众建立相互信任的关键工程。宋乃德不顾医生再三阻止,强忍病痛赶往工地。在行进的途中,他几次从马背上滑落,但依旧坚持到了工地。见此情景,士绅与民众感动不已,纷纷重回工地。
为了实现对电机进行矢量控制,需精确测量电机转子的转速及磁极的位置(相位),为此安装了解析器(电机转速位置传感器)。解析器采用旋转变压器的结构形式,由3个定子线圈(励磁线圈、检测线圈S、检测线圈C)和转子(随电机转子同步旋转)组成。
修建南堤时,民工队伍从初建时的0.8 万人扩增到1.5 万人,几乎翻了一番。与北堤相比,南堤的修建更为困难。6月23日,也就是南堤开工的第四天,工地上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尖头洋惨案。工程处监工员、县粮食局科长陈景石遇害。后来区长陈振东等也惨遭杀害。宋乃德的生命也受到严重威胁。他听到同事遇害的消息,发出了《为尖头洋事告工人书》,阐明真相,以正视听。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立即派出部队进驻海堤保障安全,稳定了民工的情绪,确保南堤工程正常推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工业产业升级逐步加快,传统的制造加工企业、能源企业等在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努力寻求新的突破,同时大量的新兴行业快速出现,如新能源行业、互联网行业、信息行业等。其中,技术创新是推动各行业产业升级与创新的本质因素,各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是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且应了解对应行业发展趋势,掌握一定前沿概念,积累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并具备创新能力[1-3]。
竣工的第二天夜晚,一场罕见的大海潮就席卷而来,水位比1939年还高6寸,持续时间亦长20分钟,某种意义上,算是大自然对新海堤的最严酷的工程验收。结果,想看共产党笑话的人失望了,新筑大堤顶住了汹涌而至的巨浪,岿然不动。一直忐忑不安的沿海居民终于不再恐惧可怕的海啸。1941 年冬天,当地士绅特地购置一块巨石制作“宋公纪功碑”,以作纪念。他们还将这条海堤与宋代名臣范仲淹领导修筑的范公堤相提并论,称之为“宋公堤”。
在熬过20天的雨天后,一万多民工抓住了10天的晴好天气,完成了工作。1941 年7 月31 日,长达18公里的南堤工程正式结束。这样,一条纵深45公里、底宽21米、高7.8米的海堤终于竣工。
我敢说:有了这样的认识,这样的追求,这样的境界,这样的人生定力,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我们就可以做到:金刚不败,巍然屹立于世人群中。
为记录修筑宋公堤这一壮举,1942 年底,作家阿英在实地采访后,完成了近两万字的《苏北伟大的水利工程建设——宋公堤》长文。他在文中赞叹道:这是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在苏北(也可以说是在华中)最早的最伟大的为提倡生产运动所进行的水利建设工程事业。在滨海、阜宁沿海一带,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从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到阜东。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闻潮声思宋公。”
其二,罗塞蒂坚信:人人皆可成为艺术家,非但能从事一门艺术,只要愿意,一个人可以在各种艺术形式中游刃有余。他本人就践行着自己的思想,基于深厚的家学修养(父亲老罗塞蒂在其祖国就是令人敬重的文人,妹妹克里斯蒂娜也是著名的诗人)和广博的知识涉猎(不仅精通意大利文化,对英国远近时代的文学也兼收并蓄),罗塞蒂诗画兼工,他也曾经表示自己首先是一个诗人。陈嘉先生在其《英国文学史》当中论及罗塞蒂诗人兼画家的双重身份时说:“他的绘画具有叙述的特征,而其诗歌则具有画面的质感。”[2]独一无二的诗性气质和浪漫的玄想构成了他的艺术价值,也限制了他在绘画的技术层面上的爬升。
当年的宋公堤早已悄然退役,如今寻找其遗迹已不容易。但阅读阿英等人关于宋公堤的文字,触摸沧桑斑驳的《宋公堤纪功碑》,仍旧会为新四军的为民情怀、廉洁操守、决策能力、奋斗精神送上一份衷心的礼赞。
(编辑 韩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