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爱国主义是科技进步的强大蒙登斯力量)_爱国主义论文

爱国主义是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爱国主义是科技进步的强大蒙登斯力量)_爱国主义论文

爱国主义是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Patriotism Is the Strong Montents Force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 Progress),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论文,科技进步论文,强大论文,动力论文,Patriotism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论述了爱国主义是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提出了科学爱国主义的命题,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爱国主义 科技进步 动力

翻开任何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历史,都不乏科技工作者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献身祖国的生动事例。英国科学家戴维谢绝拿破仑的厚爱,不肯留在条件丰厚的法国科学院供职;苏联大物理学家卡皮查,舍弃世界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副主任的职位,回到祖国艰苦创业;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遭到反法联军的侵略,法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勇敢地与人民一道,同仇敌忾,保卫年轻的共和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古往今来,科技工作者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爱国主义事迹更是可歌可泣。远的不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海外科学家与留学生中产生强烈反响。1949年8月,钱保功等留学生几经辗转、历时4个月回到北京,拉开了海外学子大规模归国的序幕。截止1957年春,建国初期回归祖国的科技人员达到5000人之多。他们怀着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冲破西方敌对势力的重重封锁,不顾路途艰险,行程遥远,颠沛流离,万苦千辛,谱写了一曲举世空前的学子归国的壮丽篇章。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新中国科技事业重要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力量,1992年前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有1/3以上是建国前后回国的专家学者。由此可见,爱国主义与科技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进步的强大动力。

首先,科学的精神气质内在地蕴涵着爱国主义。科学社会学将科学活动的社会规范称为科学的精神气质。著名的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将其概括为:1、普遍主义;2、公有主义;3、不谋私利精神;4、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用我国读者容易接受的语言将其约化,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奉献、求真和创新。求真和创新是它的价值取向,奉献是它的功利取向。一般说来,科学是无功利的,如果说它有功利的话,这种功利取向就应该是爱国主义。因为尽管普遍主义深信科学的真理具有普遍性,对科学成果的评价不受阶级、种族、宗教、民族等社会因素的制约,但作为真理的科学,即科技成果总是具体的,一项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若不是用来为科学家或工程师个人谋取私利,而是把它奉献给社会、让社会所“公有”,那么有权享受这种奉献的首先是养育了科技工作者本人和孕育了科技成果的祖国。

其次,科学劳动的特点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科学劳动是通过两种外化实现的。一是科学物化在非生命载体上,形成书刊、磁带、光盘以及工具等知识产品,这主要是信息的生产过程;二是科学活化在生命载体(人的大脑)上,增长了科技人员的知识,这是人才培养的过程。科学劳动的继续增殖只有当科技人才把握了足够的信息,再一次外化才能实现。由此可见,科技人才在科学劳动中占主导地位。创造信息产品的科学劳动,无所谓民族和国籍而言,但作为科学劳动主导的科技人才都是有民族和国籍之分的,而且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背景,社会观、价值观等社会因素必然会对科技进步产生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科技工作者都愿意选择自己祖国的语言和文字,都愿意选择与自己祖国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相同或相近的地域从事科技工作的原因所在;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海外科技人才,当他们学有所成时,能毅然回归祖国、报效祖国的原因所在。

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爱国主义也绝不等同于法西斯蒂的“种族科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有93名著名科学家发表《文明世界宣言》,为德国的军国主义势力的侵略行径张目,诋毁交战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两位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勒纳德和斯塔克居然成为纳粹分子,公然为希特勒的法西斯暴行出谋划策,打击进步科学家,叫嚣建立“德意志物理学”和“日耳曼优生学”等。这些都不可与科学爱国主义同日而语,也是与科学的精神气质背道而驰的。即使前苏联李森科之流划分的“苏联科学”、“西方科学”种种,也只能是科学上的民族主义,而为科学爱国主义所不齿。

如果把科技人员的爱国主义信念称作科学爱国主义的话,科学爱国主义也不同于一般的爱国主义。科学爱国主义包容在一般爱国主义的框架内,但比一般爱国主义更具体,更切合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事业的实际,更有利于促进全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因而,要用一般爱国主义的原则去规范、去指导科学爱国主义,但是不能用一般爱国主义的条条框框去苛求、去限制科学爱国主义。在民族危难,救亡图存的紧要关头,许多有良心的科学家,没有趋炎附势、随波逐流当汉奸,也没有沉溺于风花雪月之中,而是响亮地提出了“科学救国”的主张,认真从事科学技术工作、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种科学爱国主义的精神,实属难能可贵。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却教条主义地去苛求他们,指斥他们不是唤醒民众、战斗到第一线,而是走改良主义的路,麻痹广大民众,结果伤害了一大批有爱国主义热情的科技工作者。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动员大批科技人员投身于四化建设,也必须汲取以往以极左和教条主义的态度宣传爱国主义的教训。

还应看到,现代科学技术日益走向国际化,科学爱国主义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科学的国际化是由于从小科学走向大科学引起的。大科学时代把整个世界编织成一个紧密的网络系统,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科技——经济——社会”多元体系,所属的原料、信息、耗资、技术力量和市场等常常超出了单个国家的承受能力,必然形成广泛的国际合作。连美国这样的科技大国也认为,科技进步越来越依靠世界各国协同研究。无论是“星球大战”、还是“尤里卡”计划,抑或现在正风起云涌的各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无不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广泛的国际合作。但是,竞争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合作是相对的,竞争是绝对的。国际合作越加强,对抗与封锁就越严重,各国在国际合作中都严格防止关键技术和高级人才的外流,这就是大科学时代科学的国际主义与科学的爱国主义的辩证法。对此,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在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时,不得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那么,什么是科学爱国主义呢?科学爱国主义主要是科技工作者以其特殊的职业特点、行为方式报效祖国的思想情操,也是几代科技工作者所经历的一种特殊的人生实践。科学爱国主义的核心与一般爱国主义的核心是一致的,这就是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无论是建国初期归国的老一代科学家,还是改革开放后学成归国的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当问及他们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时,他们的回答可能千差万别,但一个共同的心声就是: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新中国成立不久,面对“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的国际形势,党和国家作出了我们也要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在那段艰苦的攻关岁月里,许多科技工作者为了祖国的需要,听到祖国一声召唤,他们别妇离雏、抛家弃业,有的甚至含着眼泪放下了就要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科研工作。朱光亚、王淦昌、汪德昭、邓稼先、王承书……等老一辈科学家在一片荒漠上隐姓埋名几十年,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不惜献出宝贵的青春和生命。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崇高的爱国主义境界呢?

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事业,赋予了科学爱国主义崭新的时代内涵:科技兴国,科技强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大抓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深化了对科技工作重要作用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江泽民同志号召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显然,党和国家领导人是把21世纪中国的繁荣昌盛同科技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年来,随着科技意识的普及和强化,“科技兴市”、“科技兴业”、“科技兴则国兴”已经成为全国各阶层人士的强烈共识。中华民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梦想就要在我们这一代成为现实,这既为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宽阔舞台,也是我们报效祖国、献身祖国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科学爱国主义还要求科技工作者勇于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科技进步的历史表明,封闭的科学是“病态科学”,不能到国际舞台上去交流和竞争的科学是没有生命力的科学,正常的国际交往是保证科学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科技工作者,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代表祖国参加日益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学习他国先进的科技知识,提高本国的科技水平,增强祖国的“综合国力”,同时,把本国优秀的科技成果带给国际科坛,促进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提高祖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声誉,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可见,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操的科技工作者是可以在祖国和科学两个方面求得统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爱国主义推动科技进步是科技事业发展的主旋律。正是科技工作者的爱国主义热情,凝聚和激励他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全人类的文明进步而献身于科学技术事业。因而,我们在普及和强化全民的科技意识,造成全民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爱国主义教育。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四化建设的需要,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教育。第一,要有强烈的历史感。中华民族有因科技落后而挨打受辱的历史,也有从“实业救国”到“科学救国”,直至明确提出“科技兴国”的几代人的不懈追求,可见,科学爱国主义在我国是有传统的,要通过弘扬和光大,使之成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一种行为规范。第二,要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有悠久而灿烂的科技文明,历史上对世界科学技术作出过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建设起一支规模宏大,具有很强的科技攻关能力的科技队伍,取得了一大批举世公认的科技成果,因而,作为一个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是无比自豪的。第三,要树立光荣的使命感。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历史地成为跨越两个世纪的科技工作者,四个现代化的千秋大业又把科技强国、振兴中华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肩上,我们背负着历史的重托、民族的希望,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用爱国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会更加勤奋工作,自强不息,为中华腾飞,为全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无愧于炎黄子孙的贡献。

收稿日期:1994-10-17

标签:;  ;  ;  

爱国主义是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爱国主义是科技进步的强大蒙登斯力量)_爱国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