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些年来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迅速,这些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既改善了工程建设质量,又使工程建设效率得到了提升。本文将重点探讨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以期能有助于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导流施工;水利;运用;工程;技术
导流施工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的一项基础性施工技术。进入新时期后,各项新的建设技术也获得持续开发,要求技术工作者需要对这些新技术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对导流施工开展深入研究,以此促进导流施工技术的不断推广。
1导流施工技术
该技术属于一项引导性水利施工技术,一方面可以避免影响正常的施工过程,同时还可以在开展正常施工期间,把上游水流高效引入下流,方便使用过程。进行水利施工期间,导流施工技术发挥着重要价值与引导意义。从组成结构上可以将导流施工技术分为节流、基坑排水与下闸蓄水共三部分,以此确保之前的设计方案可以被正确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导流施工技术还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施工期间需结合实际施工条件,通过导流施工技术提供辅助,将各项工程指令快速准确传达到各施工环节,使工程进度能够按时完成。
2在水利工程中运用导流施工技术的方法
大部分水利工程在应用导流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都是选择全段围堰或者分段围堰的处理方法。使水流偏离施工区域,防止影响施工工程并将其顺利引入下游。采用全段围堰法时,则可以将其分成明渠导流与隧洞导流共两类。在施工期间把水流引到坝体内,之后利用缺口与底孔的结构将其排出,属于分段围堰方法。
2.1闸坝混凝土施工
通过多卡悬臂模板来配合构建坝体混凝土结构,在浇筑之前需对浇筑部位进行精确测试,并将混凝土配比设定在合理范围,满足使用标准的情况下再进行开仓浇筑。浇筑闸墩混凝土结构时,可综合运用小型钢模和传统立模,并通过平仓机来实现平仓的目标。在施工期间需对外掺剂加入量与水灰比进行严格设置,确保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2.2基坑排水
截取特定水流后,再根据原船道实施过流,并抽光基坑中的存水。进行排水的时候,需将基坑内的渗水与降水最大程度排出,同时合理选择闸坝过流的形式,使基坑渗水减小到最大程度。通过抽水机进行排水也是一个较为实用的方法,同时在基坑附近安装3台功率等于20kW的抽水机,保持二台同时工作的状态以达到更高的效率,剩余一台作为备用,可以防止当某一台发生损坏时而造成工期延误的问题。
2.3船闸施工
船闸工程的结构较为复杂,通常由上游导航墙、闸室、下游导航墙、下闸首、上闸首组成。考虑到此部分包含众多内容,而且整个系统也非常复杂,导致水利施工进度受到明显限制,同时也明显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开展船闸施工的过程中也要提前规划图纸,使施工团队根据图纸标准完成施工。为充分确保船闸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可通过专人来监管施工过程,对现场的施工秩序进行有效管理并确保材料获得规范使用,从根本上提升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在施工期间合理设置主体结构的中心位置,精确测定各辅助结构的尺寸,充分满足船闸的施工质量与使用条件,另外还应全面筛选各项不利条件与不能满足的各项因素,实现施工流程的充分优化,确保在复合施工原则的前提下,满足施工任务要求。
2.4隧洞导流
此方法被广泛用于一些较窄的河谷以及具有坚实山岩与陡峭地形的山区。应注意隧洞导流具备优异的排水性能。同时进入汛期后还应充分考虑如何泄水的情况,当基坑被淹没之后能够快速导出水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隧洞导流时应对位置进行精确测试,该方法的优点是对水体流量的要求不高,遇到狭窄河床以及地形险恶的区域可以优先选择隧洞导流的方式。
2.5明渠导流
为防止水流即进入基坑内,可为基坑上游与下游区域都构建围堰,并挖设专门的渠道,把水流从滩地引出,避免对基坑造成影响,该方式属于明渠导流的类型。选择明渠导流模式时,应对周边地形进行细致观察,可以在宽度较大的滩地或具有平缓岸坡的平原河道运用此方法。如果此该位置含有老河道,也可以不同额外挖掘渠道,以原先的老河道来实现渠道导流的功能,从而提升整体效率并降低建设成本,使整个工程快速推进。对于特定区域,如遇到深度较大的河床覆盖层或出现河床宽度太小的情况,选择导流技术将无法满足预期要求,此时选择明渠导流方式应充分考虑各项影响因素,例如,将宽度较大的废旧河道设置在河床的边缘区域,形成明显台地;也可能出现引导水流量过大的问题,施工现场条件不满足隧洞开挖条件;施工期间应确保满足通航、过木、排水的需求;施工时间过短,施工现场不能满足挖洞条件,不能按照原先经验完成挖洞。使用导流技术需充分考虑导流进出口部位以及明渠的导流轴线布置情况。设置明渠导流轴线的过程中,应选址在具有较大宽度的废旧河道或台地,确保上下游的导流主线符合围堰外坡角的要求。另外,对明渠导流的设置结构需符合防冲性能要求,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预留充足水平距离,防止由于导流失败而引起施工危险。将明渠长度设定在合适范围,并选择合理的挖掘深度。
2.6主体工程的施工
对两岸坡相对位置进行深入分析,选择分层挖掘的方式,控制层间厚度介于4~6m的合适范围内。采用分层开挖方式时,可通过微差挤压爆破、人工间隔装药与潜孔钻造孔的方式来实现分层的目标。首先应构建围堰,将基坑渗水全部抽干,再开展开挖施工。在开挖基面岩体位置时,应适当预留保护层。将拱坝混凝土拆除的过程中,避免建筑基础受到破坏,使施工现场获得更高的安全性,减小投入成本。
3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3.1增加技术创新投入
进入新时期后,水利工程建设获得快速发展,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满足要求,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进行导流施工时,应选择可靠的技术方案,提升管理效率,利用规范化的技术管理模式来促进导流施工技术的快速进步,由此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通过实际分析可知,进入新时期后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提高科技创新投入,以此促进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有效保障施工企业达到更高的施工水平。除了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以外,还应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及时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根据市场动向,持续提升企业的施工水平。应关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融合发展,以此实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快速进步。
3.2重视培养水利人才
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需积极引入人才来促进导流施工技术的提升,尤其应关注挑选各类高技术人才。进入新时期后,企业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才能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并通过提升技术能力来更快占有未来的市场。这就要求施工企业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引入各类新的施工工艺并培养能力突出的管理人才。施工企业还应重点培养骨干人员,充分发挥骨干人员的作用。进行水利工程技术创新时,施工企业应为引进人才提供创新平台,实现经验的共享与提升,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来促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
结语
本文重点探讨了水利工程导流施工的内容,对该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相关技术工作者应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梁霞.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4):114-115.
[2]贺豫奇.关于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9,5(02):116-117.
论文作者:胡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基坑论文; 明渠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围堰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