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学进党校 促进干部学国学
张俊娟
国学文化经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国内外兴起了国学热,大中小学教育增加了更多传统文化内容,孔子学院在国外也遍地开花。
本研究对SAP10-2视野每个位点进行分析发现,最易出现视野缺损的位点大部分位于上方,颞侧和鼻侧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在进行I、IT、IN、SN、ST、S这6个区域统计后,同样是上半侧和上方区域视野缺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Traynis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该文献报道24-2视野MD值比-6dB好的青光眼患者的10-2程序检测上半侧视野缺损(59%)略比下半侧视野缺损(47%)的眼数多。
在此背景下,国学并没有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进入党校课堂,党校课堂偶有国学课也只是作为选修内容,这使得党员干部学国学仍停留在自发状态,学习效果不佳。为推动国学进党校,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学国学用国学,笔者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2009年4月2日,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座谈会上,朱炳仁委托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主席高美斯转交给圆明园鼠首、兔首持有者皮埃尔·贝尔热一封信,承诺若对方将鼠首、兔首归还中国,他将制作一对完全意义上的复制品赠与法国友人。
党校开设国学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推动党员干部践行承诺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因此,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便是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表率,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国学进党校可以激发党员干部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推动党员干部履行传承传统文化的职责使命。
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国学进党校,在内容选择上必须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通相融的内容。要让党员干部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既适合中国实际又具有时代特点的指导思想。新时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不断发展的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帮助领导干部提升执政能力的需要。国学经典中有很多关于士大夫从政为官的论述和生动案例,涉及从政为官之道。比如,国学中提倡的风骨、官箴,既讲如何修官德,又讲做官的具体办法。这可以为当今领导干部提升执政能力提供有益启发。从这个角度讲,在党校开设相关国学课可以成为提高领导科学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补充。
在《冷水水表检定规程》中[1],指出正常使用条件下,水表的检定周期为2年。但在实际应用中,检定工作可能没有如期进行,一般是企业或用户感到计量不准确后,才把水表送至技术机构进行检定。检定周期超限后,难以保证水表的计量精度,就会出现计量误差现象。
帮助党员干部修身立德的需要。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士大夫修养的内容,核心就是“修身正己立德做人”。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案例,可以成为党校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良好素材。同时,用国学教育党员干部,也可以调动党员干部学国学的热情,从而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思想精华,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党校开设国学课应坚持三大原则
增强党员干部文化自信的需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自觉。党员干部只有学国学用国学才能真正了解体悟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才能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意,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并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
坚持“与时代对接”原则。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应始终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既一脉相承,又随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新的实践和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党校国学课必须坚持传统文化与时代对接的原则,引导党员干部在学国学用国学时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融合现代元素,进行时代创新。
坚持“取其精华”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党校开设国学课在教材的选择、讲义内容的编写上必须谨慎斟酌并经层层审核把关,授课教师必须增强责任意识,确保党员干部学到国学精华。
党校开设国学课需破解难题
破解“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目前,党校师资队伍缺乏国学专业人才,国内培养国学专业人才的高校也不多,国学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还需要一个过程。现有的国学专业人才多选择高校任职,很难成为党校教师,党校现有教师的师资培训涉及国学内容也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推进国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多举措选育优秀国学师资人才。
假如“其父善游”理论成立,那么姚明的儿子,生下来就能打篮球;潘长江的儿子,一出生就会演小品;体操运动员的儿子,一出生就能接二连三地翻筋斗;杂技演员的儿子,一出娘胎就应该跳到吊灯上荡秋千。果能如此,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应该关门大吉,只需各种“善游之父”多多生儿育女,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供给人才。
破解“教材体系不完备”的难题。国学进党校必须有较完备的教材体系。目前,党校国学课在教材选择上随意性比较大,大多参考畅行国学书籍及作品,缺乏党校教学的针对性。尽管一些高校及相关部门已开始着手研究,但还没有形成适合党员干部系统学习的比较完善的国学教育教材体系,制约了国学进党校的进程。当前,党校系统应增强教学针对性,选取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国学内容,进行系统教材的整理和编写工作。
破解“培训时间不充足”的难题。国学内容博大精深,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国学需要较充足的时间支撑。党员干部群体与国民教育对象不同,国民教育对象为大中小学校学生,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系统学习,而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繁忙,党校开设长期班不多,如何统筹规划党员干部有效时间系统学习国学还需要研究。党校开展国学教育,既可以打“歼灭战”开展国学主题教育,也可以打“麻雀战”,化整为零,培养党员干部学国学用国学的日常习惯。
(作者单位:中共通河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韩建平
标签:国学教育论文; 党员干部论文; 干部提升论文; 中共通河县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