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与主体_虚拟现实论文

“虚拟现实”与主体_虚拟现实论文

“虚拟现实”与主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虚拟现实论文,主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电脑运行经多媒体展示的立体信息传播技术,译自英文“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 在译文中也有译作“实境技术”、“人工现实”、“模拟现实”、“虚拟实境”的,本论文采用“虚拟现实”之译法。虚拟现实技术以高性能计算机为内核和驱动,结合传感器、光学仪器并利用人们的认知心理等组合创建出虚拟环境系统,人可以沉浸于其中,并与之交互作用。

VR技术反映和传递以往的经验,经过主体的随意组合来模仿创造新的现实,便于主体介入、互动,对主体感官刺激由弱变强,由单独感官到感官集成,由部分趋于完整,主体对客体的认知也由间接转为直接,使认知对象新鲜活泼,具象反映。

虚拟现实技术的首创、制作主要来自美国,6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利克利德(Lick Lider)教授预言:“用不了多久,人脑和计算机将会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结果将使两者之间的关系变成人类意想不到的样子,处理数据的方法将与今天我们所知道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完全不同”。20世纪60年代末,研究生艾凡·萨斯兰(Ivan Souther land)发表了名为“终极显示”的博士论文,提出VR 技术的窗口为计算机屏幕,此论文被公认为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里程碑。70年代初,美国犹他大学博士生克鲁创造出第一个虚拟现实技术系统。80年代初,美国加州大学迈克尔·麦格里威(Michael Megreevey )博士在美国军方资助下创造了飞机场虚拟环境,获得成功,并轰动科学界、工业界和军事界。

虚拟现实技术以美国的军事工业需要为开端,逐渐应用到其他领域,并以其巨大的商业功能向工业、服务业等全方位渗透。该技术由于计算机性能的限制,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但已经初步成型并走上市场的产品崭露出了巨大的潜力,如在娱乐业方面,1997年达到5.7 亿美元销售额。托夫勒就此预言道:“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最大的工厂和办公大厦会人去楼空,变成鬼魂出没的货栈,或改作其它生活起居之地”。虚拟现实技术的全方位渗透引起了人类文化的虚拟现实现象,我们就称该现象为“虚拟现实”(VR)。围绕虚拟现实也引起了对于人、社会、心理、哲学问题的研究。

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9期的“虚拟现实与现实”文章中,就客观的层面我对虚拟现实现象作了一番思考,指出虚拟现实对现实时空、社会组织的影响及趋势。下面将从主观人的角度,分析虚拟现实对主体的浸没和反作用,指出虚拟现实中主体精神的两极走向,以及对主体与工具客体颠倒可能性的警醒。

1 主体精神的两极走向

1.1 主体精神的解放

“人对物质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与资源的需求一样,终究是有限的,而精神的需求是无限的”(注:吕乃基.对知识经济的哲学思考.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VR就是针对人精神世界应运而生的,“从网络到虚拟现实的转变是不可改变的,这是现阶段的中心思想”(VR专家迈克·海姆),下面探讨主体精神因VR的作用而得以解放。

首先是主体借助VR传播和接受信息的途径变得形象化和普及化。传播形象化,使每个人都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VR媒体的普及化则消除了主体财富、地位所形成的不平等占有知识的状态。VR媒体的形象化和普及化还使主体生活品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日常生活艺术化。其次,VR的普及化在一定意义上使主体的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不仅VR的内容是创造性的,VR的创造制作也是创造性的,以使主体能够参与互动,而参与互动的本身就是创造性的表现。

在一定范围内主体的认知也会由被动转为主动,知识的取得变成了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主体信息传播由单向变为双向,主体也因此兼有了双重身份,虽然是虚拟的。VR的虚拟体验为主体开拓了实践领域,扩大了认知范围,因而VR“为各种文化,为每个人,为其善与美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可能,通过对知识的自主选择而走上独特的富于个性的发展道路。作为反馈,文化的多元和个性的发展又成为新知识的源泉,从而把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推向新的高度”,使人的创造性、智慧在新起点继续前进,“我们的生活因富有创造性而有了意义”(海德格尔)。

再次,VR世界无中心、无边界,是开放的、平等的,主体自由交流,平等对话,因而VR又是民主的象征。权威被摧毁,精英与大众的鸿沟被填平,政治的等级结构将转化为NGO(Not Goverment Organization )的非政府管理组织模式。

在未来虚拟社会中,VR技术将检测、预示物质生产走向,提前为顾客预演刺激感、新奇感及个性展示和梦想表达的产品及生产体系,顾客可以参与设计和预订,采购也将着眼于情感的需要。为情感付钱,这种情感可能有关独立性、青春力量、怀旧等价值观念。“虚拟社会”贫困的概念很可能是指不能满足物质需要以外的需求。

从宏观上看,“21世纪将进入意识研究的领域”(吕乃基),其中VR技术无疑起着支配和诱导的作用,“愿意的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走”(古罗马演说家昔尼迦),技术推进一往无前,人类正走向用技术表明心灵和社会的道路。这类技术的目的是要反映与我们自己和我们人类同伴的心灵联系的力量。VR技术让我们意识到身外现实的广大,这种意识也形成一种更强的自我感受,意识到个人能力的无限性。所有这一切组成了广泛的信念,即我们所需要从事的是集中力量按我们要求的方式塑造现实。

事实上,人们正在创造新的现实,还有一些不曾预料的概念,社会发展出现了不连续性,伦理、人性开始振荡,然而“正是由于DNA变种,才使我们现在不是细菌”(注:刘易斯·托马斯.水母与蜗牛.科技出版社,1996,200.)。不连续性使世界变了样,不连续性使我们跳进而不是爬进未来,不连续的变化需要我们进行不连续的思考。

1.2 主体精神的堕落

在对VR主体精神的积极作用进行欢呼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直面VR的负面影响和至今令人因惑不解的一些问题。

(1)联网后VR信息泛滥的问题及对主体精神的负面影响。

“初学者将现实世界纳入心中,潜心地思考它。在经过一番咀嚼后,将这些思考倾吐出来。信息进入他内心的时候是生活,从他内心出来的时候是不朽的思想……它所来自的那颗心灵有多么深沉,它的飞升就有多么高远……(爱默生)”(注:转引自李河.得乐园·失乐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80.),而虚拟时空变换了现实, 信息更加庞杂、无序,反而排挤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使主体丧失了思想。早期的电脑GIGO法则是: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必是垃圾!这同样适于VR技术——电脑并不会把信息变成思想。更何况VR信息影响主体如此之深,在输入时占据了人的视、听以及所有认知感觉器官。在信息滚滚涌来的时候,主体思想时间减少了,直至不思想。“我思故我在”(法国笛卡尔);当主体不思想了,主体还存在吗?

其实“超量的信息消费往往是深藏的心理积淀和社会灾难的一种象征”(齐默尔曼),当然是对主体而言;反过来讲,思想着的主体与麻木不仁的头脑在超文本信息面前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一块大理石被一个农民拥有,很可能只是作为猪圈的围栏,而在米开朗基罗手里就会变成一尊不朽的雕塑。在VR中邋遢无知的人不会变得有修养,那种仪表和散乱意识的充斥会让人觉得简直是VR的罪恶。在潮涌的信息面前,我们应该呼吁:“我(们)的头脑,不是别人的跑马场”(尼采)!

同时VR世界在提供给人大量机会时也蕴藏危机,比特时代所遇到的风险决不亚于工业时代,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我们拥有的信息越来越多,可我们生活的不确定性反而增加了。

VR的超量主体信息也使教育的陶冶作用难以发挥,三维信息的即取即得,经由吟咏陶冶人格的成分就减少了,没有人会面对虚无屏幕,头戴头盔,摇头晃脑吟咏诗词或佛经。主体在虚拟世界中迷失;从前庄子骂惠施,说他是“逐万物而不返”,而我们现在是逐VR而不返,浸入感官刺激而不能自拔。

(2)虚拟时空的美伦美奂也使主体产生一种“自闭”的心态。

在主体交流上,远距离拉近而眼前的事却被拉远。最严重的可能是对夫妻忠诚的挑战,它使婚外恋(机)演义达到高峰,在网络中最深重的感情背叛不是性,而是内心世界,而在VR中就二者兼有了。尽管微机芯片不断更新,人类的爱与恨却丝毫未变,夫妻之间的责任、义务、忠贞、爱幕依然是人类公认的美德。

VR的“自闭”心态,使主体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也漠不关心,走出虚拟现实则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甚至对现实产生极端的反感与抵触情绪,社交能力下降,家庭温情丧失,这引起医学界和心理学界的重视,称之为VR错乱症。

VR的“自闭”心态应该是由VR的内容的丰富性,尤其是娱乐游戏的诱惑性所引起。VR是到达极乐世界的一项最好的技术,而它所提供的“极乐”在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将可能引起精神分裂,人格谵妄。虚拟空间是一个真正的后现代的舞台,无政府主义猖獗的场所。在这个空间中,传统意义上的忠贞、正义、真理、成规等都被解构,历史被颠过来倒过去地进行无穷次的改写。所有的界限都变得动荡和模糊,唯一看到的是汹涌的欲望,对无限可能性的追索,无止境的选择,跨历史的狂欢,以往拥挤在各种传统艺术形式有限空间中受到阻扼的欲望,如今仿佛从所罗门的瓶子里全部释放出来一般,一股脑儿冲进VR空间。

联网的VR在不断完善,也在不断地摧毁时空的界限、行业的界限、社会群体的界限、男人与女人的界限、理论与实践的界限、现实与理想的界限,甚至还试图摧毁灵魂与肉体、生命与死亡的界限,而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为主体追求无穷的快乐、最大的自由。

(3)VR世界的黄毒、犯罪也同时沉渣泛起。

通过网络传至终端的犯罪,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严重的甚至危及使用者的生命。这也是一些传统人士、团体、组织极端仇视VR技术的一个原因。针对于VR技术,英国的Bowl组织(旧世界勇敢同盟的缩写)就是一个激进的反对者,它声称对英国各家VR技术公司在1997年所收到的邮寄炸弹事件负责,并历数VR技术的罪恶,其中一例是一个叫乔纳森·伯杰的加州男孩在玩了一整夜的虚拟现实游戏后而死去。Bowl组织认为虚拟现实技术有可能成为社会现存权力结构操纵大众的另一种手段。他们显然是受赫胥黎(1894—1963)《勇敢的新世界》关于政府用“可感觉艺术品”去控制无产阶级的思想的影响,而他们自称是无产阶级的代表,自然是反对VR技术的急先锋。

对美国密西根大学数学博士卡赞斯基的世纪审判更引人注目,他在过去17年中16次邮寄炸弹,炸死3人,20多人受伤, 受害者无一例外是有争议的生物工程和计算机VR专家。卡赞斯基思想被称为“铁窗里的美国文化批判”,他认为:“科技的发展使人的尊严受到挑战,造成广泛的心理创伤,技术比自由更强大,科技的进步来源于力量的角逐而非人的幸福……”

另外还有很多反科学组织如罗马俱乐部、绿色和平组织等对VR技术都持反对态度。

总之,反科学活动本身是受人谴责的,然而他们的思想是值得关注和研究,正反两面才能看透一事物,悲观也许比盲目乐观更能预测到一些真实的东西。针对VR技术“虚拟犯罪”及反科学活动,有人提出VR立法的问题,而在网络的立法还没有完善和奏效之时,又如何谈VR立法呢?根据NET netipuette(网络礼仪道德)倒可以演绎出VR netipuette ,但愿VR netiputte能够规范主体的行为。

2 主客体的重建

在本节工具客体论述中将包括网络、智能机和VR,这里以VR为主。

2.1 主客体的颠倒

狮身怪物司芬克司卧于忒拜城外的路口,他对每一个过路人都提出同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这个关于“人”的谜语迷倒了多少人,无从计算,这个故事正如高更(19世纪法国画家)的画标一样令人回味无穷:“我们从哪儿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儿去?”

在高科技的今天,对主体自身的认识、生存意义的探讨显得颇为重要,而对主体与工具客体的地位探讨则更为迫切。

(1)早在80年代初,国内学者曾对“computer ”译为“计算机”还是“电脑”进行过讨论。有学者认为“电脑”的译法将暗示着“电脑将取代人脑”这一重大课题。在电脑作为工具客体与主体关系的考察中,就出现过最早的主客体颠倒的忧虑。

(2)在成年人脑中,现实是过去性的、事实性的, 因此他习惯于按照“拷贝式模拟”的方式,把游戏当作现实之外的“虚拟世界”,但这个虚拟世界恰恰就是孩子的现实生活,他会把过去和未来发生的一切都当作游戏的模拟,而孩子就是未来。因此未来的“现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现实”观念上的颠倒才仅仅是一个序曲。

(3)在以电脑工具为核心的智能机、网络、VR发展过程中, “工具是感官的延长”一说受到质疑,它讲述的是工业社会的苦难史。“感官是工具的延长”开始倍受青睐,主体根据“感官愉悦”原则改造工具客体,使工具拟人化,使客体工具“界面人性化”,使主体对客体流露出恋人般的感觉,此刻主体与工具客体呈现融合共生景象。

(4)电脑网络、智能机、VR机功能愈来愈强, 它满足主体各种懒惰、安逸,甚至追求毁灭性的要求,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种机器能够离人这么近,能够如此全面包揽人从物质到情感的各种需求。然而,“人所拥有的一切并没有使他满足。因为他一旦拥有,对他来说也就失去了意义……这道并不丰盛的食物只能唤起他更大的饥饿感。他还没来得及在自己生命的顶峰上树立偶像就已经厌恶了它,它树立偶像只是为了再次推倒它”(德国莫里斯·布朗代尔)(注:转引自李阿得乐园·失乐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27.)。

主体借助科技脱离了自然,脱离了动物界,甚至脱离了上帝的控制。他总要追求自由的最大值,这个最大值就像系在猫尾巴上的老鼠模型,引逗得它不停地追逐。现代社会的梅菲斯特要出现了,而浮士德是谁呢?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奴隶将比主人先获得自由”的预言是否不幸言中了他的后代。当今社会,主人是谁,奴隶又指的是谁呢?

不仅如此,当人的大部分活动都被工具代理之后,主体与全能的工具相比就沦落成一个有缺陷的、无能的有机体。从形态学方面看,火箭制造者的身体与穴居人的身体几乎没什么差别。从工具的角度看,人是保守的、没有进步的、陈旧的、不可修改的,是工具进步中的一个累赘。人是一个“有缺陷的有机体”,这正是人类将自己与自己的产品进行对照后得出的结论。人通过工具代理自己的活动,克服了自己身体的局限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然而,工具代理者的出现恰恰是对人自身的否定,随着庞大工具世界的日益进步和完善,我们日益发现人的天然身体和头脑简直原始得让人不可容忍。主体与工具客体地位开始颠倒了。

那么作为工具客体的设计者科学家是什么态度呢?首先,他们是理性的(注:吕乃基.论当代反科学思潮.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3(10).)“如果有一种测量人的内在热情的温度计的话,我们将发现,培根(科学家)的内心的温度非常接近零度。“当科学家把人的生命和精神作为客体来研究,它自然会破除对人及其智慧的各种迷信,用冷冰冰的理性和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谈论人的缺陷、人的过失或人类的死亡”;“有些专家已经不屑于与人类为伍了”(香农)。这些事实告知,人们可以信赖科技专家的智慧和创造力,但并不能无条件地信赖他们的道德和责任能力,科学家并不天然地等同于人类的良知。

2.2主客体的重建

在以上论述中对主体地位的担忧是必要的,悲观使人清醒,使人能够科学地认识到主客体重建的艰巨性。

首先,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人是最高级的生灵,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人的尊严是神圣的,人的主体地位是牢不可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普卢泰弋拉)。

地球上出现生命已有35亿年的历史,生命的主要特征就是自我复制,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信息编成密码,由DNA携带, 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经亿万年后,生命信息不仅保存下来,并且演化成智能生物——人类。所以“自我意识”是生命信息长期积累的结果,就此而言,不论机器人、电脑VR有多么高能,它也产生不了“自我”。

“就智慧而言,我们将是较次要的一种生命形式,机器可以比我们更有智慧。但只要机器没有自己的意志,那可能并不是件糟糕的事”(尼葛洛庞帝)(注:尼葛洛庞帝1997年访问中国时答记者问。)。电脑机器有比主体更有智慧的地方,这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但是它没有荣誉感,没有尊严,生硬的情感也很滑稽;目前的电脑即使配上最佳的软件,它的智商也不会超过一个幼儿,它们决不会安然自得地充当人类的仆从,决不会造反要求充当主人,因为只有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才会有此类价值取向。

其次,作为主体,必须加强自己的责任感、义务感,在技术、法律都无能为力的区域,更要依靠主体的良心和道德,靠伦理的力量,一种为拯救人类整体的义务感和荣誉感。这是一种来自主体内心的力量。

坚信这种力量能够重建主客体的关系,能够促使主体与工具客体和谐共进,与被开发的大自然浑为一体,共同建设人类美好家园。

综上所述,我们看出VR技术是计算机本身及网络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也是人类精神领域的需求不断提升的需要。VR应用于社会的生产、医疗教育甚至是政治军事,对社会组织机制及人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是无庸置疑的。而新技术的负面社会作用有些是严重的,或者潜滋暗长,累积成患,因此对VR技术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的预测格外迫切和重要,趋利除弊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VR技术对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而多重的。以下几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关于VR娱乐型暴力的道德和社会问题,有人认为凡在虚拟中所做的一切,很有可能会在现实中如法炮制(注:艾·佛罗姆.人心.商务印书馆,1989.)。“这种娱乐型暴力行为尽管不受破坏的意愿驱使,但在这种毫不含糊的逻辑中,潜在着无意识的攻击和破坏动机”。因此应该规范游戏编程,不惜牺牲隐私权以监测网络VR。笔者认为,网络由于其抽象性很强,很难满足攻击欲很强的黑客(Hacker);而在VR中,其逼真度足以以假乱真,足够满足毁灭性的欲求,而对现实并没有造成任何危害。

虚拟现实由于人的参与和控制而构成虚拟实践,人可以通过虚拟实践改造现实,它能够证实或证伪一些命题,在某种程度上虚拟实践检验来得更快,更直接明了。现实的黑箱可以变为VR的白箱,而现实实践检验理论也有它的相对性、历史性和不确定性,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实践与理论之间,又多了一个虚拟实践,它正日益构成我们的生产生活,这是马克思时代所无法想象的,令人困惑的是虚拟实践等于实践吗?虚拟实践与理论到底有什么关系,虚拟实践能够检验真理吗?

另外,由于技术发展和认识能力有限,目前还不能够深层次透视虚拟现实与现实和人的哲学内涵,还有对从虚拟现实和现实中取得知识的分析比较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笔者盼望有兴趣的读者一同来探讨,文中管窥之见,只能作为抛砖引玉之用。

收稿日期:1999-07-14收到2000-01-03收到第3次修改稿。

标签:;  ;  ;  ;  ;  ;  ;  ;  

“虚拟现实”与主体_虚拟现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