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导向”模型有效周期缩短分析_比较优势论文

“出口导向”模型有效周期缩短分析_比较优势论文

“出口导向”模式的有效周期缩短现象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导向论文,周期论文,现象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7年7月以来,东南亚诸国及日本、 韩国等相继陷入经济危机,这表明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有效周期已呈现出日益缩短的趋势。因此,深入分析“出口导向”模式有效周期的缩短现象并加以修正,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出口导向”模式有效周期缩短现象的实证分析

1.“出口导向”模式有效周期的内涵

“出口导向”模式有效周期的经济学含义,是指以比较成本学说为基础,通过扩大具有比较成本优势产品的出口来改善生产要素的配置,进而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并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时期。对于一个缺资金、缺技术、国内市场规模狭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出口导向”模式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早已被“东亚奇迹”所证实。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出口导向”模式的有效周期表现出明显缩短的趋势,从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可见一斑。

2.亚洲诸国“出口导向”模式的有效周期

亚洲最先采用“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国家是日本。从60年代开始,日本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基本方针,通过大规模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带动本国的经济增长(见表1), 从而使日本最终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大国。然而进入90年代后,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日本的出口增长率呈下降态势,同时经济上出现了二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步弱化。

表1日本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进出口贸易差额GDP增长率(%)

1966 25310.5

19762426 4.8

1986

82743 2.5

1997

77000-0.7

资料来源:[日]通产省《通商白皮书》,1998年版。

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极强的示范效益。70年代以后,韩国遵循日本模式,走上了“出口立国”的外向型发展道路,在较短的时期内从一个经济不发达国家发展成为令人瞩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的出口贸易额1971年仅为10亿美元,到1977年则上升到100亿美元,1988年达500亿美元,到1995年已高达1000亿美元;而且从70年代至90年代韩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高达9.6 %(注:《世界经济统计研究》1997年第1 期。),“出口导向”模式对韩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极其显著。但由于经济的暂时繁荣掩盖了“出口导向”模式的固有缺陷,因此使人们忽视了对它的修正,进而使韩国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民经济全面衰退,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80年代后,东南亚诸国争相仿效日韩模式,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从而使东南亚诸国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经济取得了较快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1985~1992年7年间, 泰国的出口年增长率高达16%,马来西亚为12.5%,印尼为5.4%; 且同期各国的经济增长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泰国为8.5%,马来西亚为6.3%,印尼为5.8 %(注: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东南亚地区概览》(1996年版),第58页。)。同日本、韩国一样,东南亚诸国同样没有认识到“出口导向”模式存在的缺陷,因而在经济繁荣的过程中积累下许多深层次矛盾,最终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其国民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日本、韩国和东南亚诸国的贸易及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出口导向”模式对日本经济的促进作用持续了30年,对韩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持续了20年,而对东南亚诸国经济的促进作用仅维持了10年。由此可见,传统“出口导向”模式的有效周期正呈现出日益缩短的趋势。

二、对“出口导向”模式有效周期缩短的理论与现实探索

1.传统比较成本学说的局限性

传统“出口导向”模式的理论基石是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成本学说。该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各国应按照各自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从事生产,并通过对外贸易获得各自的比较利益。尽管比较成本学说能较好地解释各国对外贸易的起因,但在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问题方面却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一,该理论的六个基本假设中,没有一个是符合发展中国家客观现实的。一般认为,比较成本学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明确或隐含的假设:(1 )各国间所有生产资源在数量上是固定的,在质量上是不变的,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存在流动性。(2)各国生产技术是固定或相似的,可以自由获取。 (3)各类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没有不确定性。(4)政府在国际关系中不起作用,从而国际市场价格完全由供求力量决定。 (5)各国贸易总额是平衡的。(6)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或固定, 且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可见,上述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极不相符,因此,比较成本学说难以正确指导现阶段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而单纯以其为理论基石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必然存在着极大的理论缺陷。第二,按照比较成本学说的要求,发展中国家为了大规模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必然密集使用自身拥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但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规律,当密集使用某一要素生产产品时,其边际收益则呈递减趋势,从而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最终会被对其密集使用而产生的边际收益递减趋势所抵销,进而导致“出口导向”模式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第三,比较优势的概念是相对的,静态的,一国在某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另一方面必然具有比较劣势。这种理论指导实践的结果必将是,任何国家都应安于现状、保持现状,因为这样可以在国际贸易中使本国获利最大。第四,传统的比较成本学说仅仅考虑了成本——价格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却忽视了非价格因素的重要意义。同时,由于作为“出口导向”模式理论基础的比较成本学说强调发展中国家应依靠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追求自由贸易的比较利益,其结果将使发展中国家陷入单一的产品结构和畸形的经济结构中,并由此导致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和“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后劲不足、周期缩短。

2.现实环境对“出口导向”模式的约束

尽管东亚经济发展的历程已证明,发展中国家选择“出口导向”模式是较为明智的,但这一发展模式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现实环境的约束。事实上和其他任何发展模式一样,只有具备了必要的现实环境,这一模式才能奏效。第一,70至80年代间,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致使发达国家大量退出传统产品市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腾出了空间。第二,80年代之前,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衷于采用“进口替代”模式,而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国家还比较少。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传统产品市场为这些首先实施“出口导向”模式的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容量。因此,日本、台湾等较先选择“出口导向”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本国(地区)经济。第三,进入9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对低档次传统产品的需求日益减少,国际市场中低档传统产品的市场比重呈现出日益下降趋势。另一方面,90年代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实行了“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国际市场上传统产品的供给能力,国际传统产品市场上发展中国家间的恶性竞争不断加剧,严重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能力,从而缩短了“出口导向”模式的有效周期。正如美国学者米德所描绘的那样,“当着眼于出口的‘彩车’挤满了人时,车速必将减慢”(注:1998年10月2 日《经济学消息报》。)。

三、延长“出口导向”模式有效周期的理论与对策

1.寻找竞争优势论与比较成本论的结合点

对于如何发挥“出口导向”模式的积极作用,延长其有效周期,许多经济学家在理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较有影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于80年代提出的国际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在于该国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即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国在国际经济领域兴衰的根本原因是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其主导产业拥有优势,建立优势产业的基础则是提高生产效率、引入竞争机制和创新机制。

在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只要企业勇于创新,积极竞争,一个落后国家也有可能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反之,如果发达国家的企业失去了进取精神,则可能导致发达国家逐渐丧失其原有的竞争优势。同时,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又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一国的竞争优势可由它所拥有的比较优势表现出来。如果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处于同一技术水平,则两国的国际竞争力是相同的;否则,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国家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比较优势创造竞争优势。一国既可通过大量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获取贸易利益,为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行必要的资金积累;又可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创造出差异化的比较优势产品,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最终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既要看到自身比较优势的潜力,又要认识到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从而改变过去单纯依赖比较成本学说的做法,而把比较成本学说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共同成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模式的理论基础,以达到延长“出口导向”模式的有效周期、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

从理论上说,发展中国家把比较成本论和国际竞争优势论相结合的关键,在于如何顺利地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目前比较优势存在陷阱的主要原因是比较优势产业一旦形成就产生了难以转向的刚性。今天生产葡萄酒的国家50年后一定还生产葡萄酒,从而使已有的比较优势不断削弱。可见,要跳出比较优势陷阱就必须打破比较优势产业发展的刚性。发展中国家应在利用和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的过程中大力增加智力和高科技的投入,并引入竞争机制和创新机制,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增强“出口导向”模式的生命力。

2.延长“出口导向”模式有效周期的对策

(1)发展中国家应明确其对外贸易的战略目标。一方面,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比较优势仍具潜力,比较优势贸易有利于充分利用经济资源,解决就业压力等现实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利用比较优势来扩大出口仍是其贸易发展的近期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应以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发展竞争优势贸易作为贸易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以竞争优势产业替代比较优势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增强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发展中国家目前必须正确处理比较优势产业与竞争优势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促使二者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目的。

(2)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产业必须进行第二次创业。当前, 随着世界各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富有特色的高档次传统产品的需求出现了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然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传统产品大多品种单一,档次较低,难以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为此,发展中国家应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有特色的产品。传统产品的差异性大、种类繁多,高档次的智力型传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前景更为广阔。所以,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优势产业必须进行第二次创业,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传统产品,注重产品的高档化、多样化、特色化,增加产品中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挖掘其比较优势产业的潜力。

(3)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竞争优势产业。 当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高科技、高生产率已成为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大力增加智力开发和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应积极、合理地从国外引进先进产业和高新技术,弥补自身技术的不足,从而不断增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发展竞争优势产业和贸易。同时,发展中国家还应努力促进高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加快传统产业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过程,进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此外,跨国公司的实践表明,多种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出竞争优势。为此,发展中国家可通过组织大型企业集团,使各种比较优势在集团内有机地结合起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4)注重发挥政府的应有作用。 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国内竞争环境,通过适当的倾斜政策,鼓励企业竞争和创新。同时,政府应对有发展前途的产业进行适度保护,这种保护必须是暂时的、积极的,必须与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结合起来。等这些产业成熟到足以与外国产业抗衡后,政府则应撤去保护,并积极把这类产业推向国际市场。总之,发展中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功能,对于提高国际竞争优势,延长“出口导向”模式的有效周期,意义极为巨大。

标签:;  ;  ;  ;  ;  

“出口导向”模型有效周期缩短分析_比较优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