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企业数量的增加,“以人为本”的电力企业管理原则不断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本文从现如今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出发,根据“以人为本”在企业安全管理实践,提出增强生产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投入、精细管理以及建立安全应急体系等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为今后企业的安全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以人为本
引言:在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之中,随着我国电力实业的不断发展,“以人文本”的思想受到更多电力企业的重视,在实际的电力企业的工作中,人的生命安全需要放在第一位,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是电力企业运行的基础所在,所以对“以人为本”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探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由于电力企业在运行时存在高压电、高温等危险情况,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安全风险认识
相关电力工作人员难以正确认识安全风险,例如:在维护电力设备时,维修工作人员与带电设备距离过近,且缺少保护装置,容易产生电弧,造成为维修事故;工作人员在进入油区时所穿的鞋中有金属,容易出现火花,进而引发爆炸。
(二)制度不能落实
在实际的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之中,安全制度不能严格落实。检修设备人员不能严格按照维系流程进行设备维修,缺乏实际的责任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并且相应的管理人员未在维修时到实际的工作现场,主要有以下表现,例如:在进行电力设备检修时,与之连接的水、电没有及时隔断,阀门开关没有仔细检查,或者设备维修结束后未对设备进行预运行就直接投入到生产之中。这些都可能威胁到工作人员实际的人身安全,给整个电力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1]。
(三)存在习惯违规
在实际的电力生产工作中,常常出现生产施工不带安全帽、高空施工不系安全带,接触带电设备缺少绝缘手套等现象,究其缘由,其中既有施工人员的侥幸,也有施工人员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性违规,施工人员缺乏对后果的考虑,此外,相关的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也不足,不能切实落实安全作业的相关规定。
(四)安全应急制度不完善
现如今,虽然大多数企业之中制定了相关的应急制度,并且也定期进行了事故演练,但是应急制度很难适合实际的生产环节,只做表面工作,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其应急制度不能派上用场,进而使得处理事故不能及时,反应不够果断,给电力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害。
二、“以人为本”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
(一)重视以人为本
层员工是企业可以正常运行的基础,电力企业也不例外,电力企业要对员工的人身安全加以重视,在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基础之上进行整个电力的生产运行,只有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得到保证,企业才可以有高效益产生。所以员工是整个电力企业的灵魂所在,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是一个公司的基础所在。
(二)关注基层员工
企业使员工的生存途径,而员工是企业的基础,所以相关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对基层员工加以重视,及时了解基层员工的工作状况,询问基层员工工作时产生的问题,第一时间将所产生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提出解决方案,加以解决,保证基层员工可以顺利的完成电力作业。此外,还要加大对基层员工安全措施方面的资金投入,选用质量较好的绝缘手套等,保证员工的工作安全[2]。
(三)落实以人为本
电力企业应当了解员工不同的心理需求,对现有的安全教育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使用现如今最先进的管理手段对人员进行管理,实现企业整体的人性化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的企业运行过程之中,不仅要鼓励员工对待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要以人本的态度对待员工的基础权利,不能将员工只当做一个单纯的劳动力,而是需要将员工的工作追求和潜在价值激发出来,进而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之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相关管理人员应当使员工将自身利益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员工注意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建设,进而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现如今的电力企业的管理高层需要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出和谐亲切的工作氛围,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避免员工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减少出现施工事故的风险,使得可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整个企业之中。
三、在电力企业中“以人为本”安全管理措施
(一)增强生产安全管理
电力企业在实际的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当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定期检查基层员工的工作情况,对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加以严查,一旦发现违规现象,及时加以制止,并且记录汇报,避免施工事故发生的风险。此外,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基层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对施工规章的认可度,保证员工可以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企业的施工规章,健全责任落实制度,强化管理,必要时可以对员工进行适当安全考核,使其可以真正了解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二)提高安全投入
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安全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具体措施为:
1.增加基础员工安全保护设施的资金投入,例如:绝缘手套、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服等。
2.加大企业内部的安全宣传的资金投入。例如:安全施工流程的条幅,施工安全的详细资料、安全标语的设置等等。
3.注重企业用电安全的资金投入。例如:线路的及时更新换代、安全电闸的使用、电器防漏电装置的使用等等。
4.重视对员工安全培训教育的资金投入。电力企业在选择施工人员时,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安全标准考核,考核通过之后在进行聘请专业的安全员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并且及时检查培训效果,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考核,对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员工及时进行重新安全教育的过程,对考核成绩较好的员工在物质或者精神上加以适当奖励,激励员工学习施工安全知识的积极性。此外,对已经参与工作的老员工定期进行检查工作,并且在检查工作时及时进行现场的安全知识提问和安全事故演习等活动,全方位提高员工的施工安全意识,保证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得以保障。
(三)精细管理
安全管理要做精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两会一活动”。“两会”指的是上班之前的早会和下班之后的晚会,“一活动”指的是安全活动。
2.“两票三制”。“两票”指的是施工时需要严格把控的工作票和设备操作票,“三制”指的是巡回监督制、轮班制以及设备轮换制。
3.“四个凡是”。即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依、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
(四)建立安全应急体系
电气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对企业之中的安全应急体系加以重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安全应急体系,进而可以实现对事故的预警,一旦出现紧急事故,可以第一时间拟定出是固定解决办法,在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保护企业内部的电网设备,有效开展事故救援行动,尽最大可能降低事故产生的损失,保证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
结论: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思想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企业中的员工安全问题应该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企业要加强生产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投入、精细管理以及建立安全应急体系等安全管理,保证员工的施工安全,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宝,韩冰.以人为本理念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神华科技,2012,10(02):70-72.
[2]范红斌.管理在“以人为本”中增效——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论述“以人为本”的贯彻执行[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21):59-61.
论文作者:王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员工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以人为本论文; 工作论文; 事故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