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论文_杜娴

某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论文_杜娴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需要从工业场地平面布置、竖向设计、运输方式、管线敷设、绿化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论述,才能对工业场地布置的主要因素作出合理设计和阐述。

关键词: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场内运输;管线综合;绿化

随着矿井建设规模逐渐加大,洗选煤设施的同步设计建设,地面工业场地需要的设施增多,工业场地用地面积也在加大。工业场地布置综合要素也越来越多,以下就几个重要因素进行阐述。

1、概述

本工程属于积家井矿区,该矿井位于宁夏灵武市东南约78km处,行政区划属灵武市(78km)、吴忠市(76km)和盐池县(82km)管辖。

马家滩至石沟驿公路由东向西从井田北部经过,在石沟驿与国道211线相接;东部马家滩至大水坑公路与盐(池)~兴(仁)公路相接,马家滩往北经古马线在古窑子与银(川)~青(岛)高速相连;盐兴公路由东向西穿过井田西北部,大水坑至惠安堡公路由东向西沿井田南界穿过,在惠安堡与盐兴公路相接,西部通过惠安堡的国道211线(吴忠~西安)距本区3km,通过211线往北80km可达吴忠;往东80km与银青高速相连,可达陕北、太原、青岛等地。正在建设中的双线电气化太(原)~中(卫)~银(川)铁路从本区中部东西向穿过,西可连接中(卫)宝(鸡)、包(头)兰(州)铁路,东可直达太原。该铁路预计2010年建成通车。井田交通网络完善,交通十分方便。

井田内无常年地表迳流,仅在井田中西部碱池子南端、南部陈家梁碱滩北段等区域有季节性水流,其水源主要是扬黄水灌溉后的农田渗水和降雨,其流量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流水基本都流进盐碱池,被蒸发或渗入地下。井田内为典型的半干旱半沙漠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较大。根据灵武市气象站1991~2006年气象资料,季风向多正北或西北,春秋两季有时有沙尘暴;年平均气温为9.4℃;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最大降水量为322.4mm(1992年),年最小降水量仅为116.9mm(1997年),而年最大蒸发量高达1922.5mm(1999年);最大冻土深度为0.72m(1993年)。全年无霜期短,冰冻期自每年10月至翌年3月。

井田位于毛乌素沙漠西缘,以缓坡丘陵、洼地地貌为主,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趋势,局部形成低洼湖地。最高点高度为+1476.19m,最低点高度为+1349.29m,井田内最大相对高差约127.1m,平均高程约为+1405.45m。井田内多为农田、人工林地和保护性草场及少部分低洼地区雨季积水成湖,冬季干枯为碱滩。全区地形相对平坦,地面起伏不大。

井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褶皱冲断带中部,属吴忠地震活动带,根据《宁夏地震裂度区划图》,井田地震裂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在0.15g。

2、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2.1、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原则:

1、符合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2、充分利用地形,结合主导风向,减少污染;

3、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利于安全生产,方便生活;

4、场内外布置协调,尽量压缩场内运输线路及管线长度;

5、尽量避开工程地质不良地段,并结合地形地貌,采取合理的竖向布置形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6、场内建(构)筑物布置紧凑、合理,并留有发展余地;人流、货流顺畅短捷;

7、功能分区明确;适当扩大绿化面积,改善小区气候条件,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2.2、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工业场地按功能分为三个区。生活福利区:以生产指挥管理综合楼、生产救护楼、食堂、灯房浴室联合建筑等组成,该区为矿井生产指挥中心,人员集散地。辅助生产区:包括矿井机修间、油脂库、器材棚、材料库、综采设备库。生产区:主要包括主立井、锅炉房、生产系统的相关煤仓、车间、输煤栈桥等。

本工程工业场地所处位置地势平坦,场地开阔,周边无边界限制因素,水文地质情况良好,交通便利。工业场地盛行风向是西北风,故将对干净整洁要求高的生产指挥区、生活区布置在盛向风的上风向,生产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辅助生产区将生产指挥区、生活区与生产区隔开,如此分区使场前区干净整洁,分区明确。考虑合理组织货流与人流,本设计将货流大的车间布置在场地东侧,把人流量多的布置在厂前区西侧,分设货流出入口、人流出入口,以减少人流和货流交叉。

3、工业场地防洪、排涝和竖向设计

3.1、洪涝现状

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根据现场提供资料,矿区地表径流常年干枯无水,仅雨季有短暂汇流出现,地下水含水层埋藏较深,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好,多为平缓的小型沟渠,无较大的汇流河沟。

3.2、防洪设计标准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防洪设计标准为:矿井井口设计频率1/100,校核频率1/300;工业场地设计频率1/100;场外截水沟设计频率1/10~1/25(本设计截水沟设计频率采用1/25)。

3.3、防洪排涝

本次规划矿井工业场地地势较高,较距工业场地1.5km处高21m,其防护设计以防暴雨为主,采取相应场地防护措施后,便可保证场地不受洪水威胁。

工业场地东约700m和东南500余米有俩冲沟。根据矿井总布置图工业场地东侧冲沟汇水面积3.5 km2,取:C=2.20、n=0.60,Q0=2.20×3.50.60=4.67m3/s,Cv=1.20、Cs=3Cv,模比系数K1%=6.10、K0.33%=8.12,因此,三百年一遇洪水流量为:Q0.33%=K1%×Q0=8.12×43.21=37.92m3/s。东侧冲沟沟底宽157m,沟底较工业场地低约13m,取:R=13,i=0.008,n=0.75,可排水量Q=WV=(157+750)×13×0.5×(1/0.75)×132/3×0.0081/2=3890 m3/s。流量大于三百年一遇洪水流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矿井总布置图工业场地东南侧冲沟汇水面积3.7 km2,取:C=2.20、n=0.60,Q0=2.20×3.70.60=4.82m3/s,Cv=1.20、Cs=3Cv,模比系数K1%=6.10、K0.33%=8.12,因此,三百年一遇洪水流量为:Q0.33%=K1%×Q0=8.12×46.57=39.14m3/s;东侧冲沟沟底宽79m,沟底较工业场地低约11m,取:R=6.6,i=0.010,n=0.75,可排水量Q=WV=(79+420)×11×0.5×(1/0.75)×6.62/3×0.0101/2=260.79 m3/s。流量大于三百年一遇洪水流量。井口及场地不受洪水威胁。

3.4、工业场地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的原则是确保井口安全,尽量减少土方,节省投资。工业场地竖向布置结合自然地形,结合不同分区的坡度要求,设计采用平坡式布置。工业场地东西向坡度0.3%降低,南北向0.5%坡度降低。

3.5、场内排水

因本区域降水量较小,结合本地区特点,场内雨水通过场内道路排至场外低洼处。

3.6、场外截水

矿井工业场地地处山区地段,为确保矿井安全,防止坡地雨水流入场地,设计在工业场地东、南侧设截水沟,将坡地雨水引至低洼处。截水沟设置标准为1/25。

4、 场内运输

场内运输应根据工业场地的地形条件、井口位置、工艺布置和场地功能分区等要求,合理的选择运输方式和牵引动力,并应与井下运输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场内道路的布置,应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检修、消防、救护及环境卫生的需要。

场内运输主要有:矸石59400 t/a;锚杆、网3000 t/a;坑木消耗:5000m3/a;混凝土材料(不含水)20000t/a。

煤与矸石运出场外采用汽车运输,锚杆、网、坑木、混凝土材料(不含水)等由副井下井采用窄轨运输。

地面窄轨铁路采用900mm轨距,30kg/m的钢轨,道岔为DK930-4-15,钢筋混凝土轨枕1500根/km,道床厚度200mm。轨道最大纵坡1%,最小平曲线(机车牵引)为15m。场内窄轨铁路长1500双米。

场内道路担负场内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及满足消防要求,场内道路主干道宽12.0m,次干道宽7.0m,车间引道宽为4.0m,均为城市型。路面结构层次为:沥青砼110mm;5%水泥稳定砂砾(级配)2X150mm;石灰土(8%)200mm。

道路纵坡最小0.3%,最大0.6%,道路最小内缘半径主要行车道9.0m,一般人行道6.0m。

5、工业场地管线综合布置

5.1、工业场地管线种类

工业场地内布置有电信电缆、电力电缆(沟)、热力管(沟)、压风及制氮管路、生产及生活给水管、井下排水管、生活污水管、消防水管道、照明及电力杆柱等。

5.2、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1、管线综合布置应尽量使各管线间及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在平面和竖向布置上互相协调,既要节约用地,又要满足施工、检修及安全生产的要求。

2、管线宜成直线布置,并与道路、铁路、建筑物轴线及相邻管线平行。干管宜布置在靠近主要用户及支管较多的一侧,以便减少支管长度。

3、尽量减少管线间及管线与铁路、道路的交叉,尤其是热力管沟与排水管、电缆的交叉。

4、管线至相邻平行布置的管线、道路、建、构筑物的水平间距,一般采用最小值。

5、管线综合布置中发生矛盾时,一般安下列原则处理:

(1)临时性的让永久的。

(2)有压的让自流的。

(3)可弯曲的让不可弯曲的或难弯曲的。

(4)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

(5)施工工程量小的让施工工程量大的。

5.3、管线敷设方式

矿井工业场地内主要的供电、供暖采用地埋电缆沟、热力管沟的敷设方式,其它管线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6、场内绿化

6.1绿化原则

1、因地制宜,搭配选择布置乔木、灌木、草坪和花卉等。

2、统一规划,形成体系。

3、全面考虑,紧密结合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4、突出重点,区别情况地布置各区段绿化

5、讲求实效,绿化必须达到应有防尘、降噪、美化的效果。

6.2绿化布置

本工程绿化布置考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植物生态习性与防污功能,以及工厂生产特点和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配合厂区竖向设计和管线综合设计进行绿化设计。绿化布置不妨碍生产操作、物料贮运、设备检修,并满足防火、防爆及卫生要求。为美化环境,在场区内尽可能布置绿化带,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善、傅达聪,煤炭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2]于为芹等,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论文作者:杜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某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论文_杜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