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一节教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生产论文,教案论文,布局论文,工业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工业迅速发展的概况;了解世界工业生产布局的新趋向。
教学重点:世界工业生产布局的发展趋势。
教具准备:P121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异(课文放大图);世界主要工业产品增长图(根据P115表格绘制);高中地图册P24~26世界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图。
教学方法:从读图—析图—图表归纳中加强双基训练。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开始时间及主要标志是什么?对世界工业生产发展和布局变化有哪些影响呢?出示课题:
第三节 世界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引入新课:我们知道,自然条件虽为工业生产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但对工业发展和布局变化有巨大推动作用的乃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历史上的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会促进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并引起工业地区分布的重大变化,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发明和运用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工业的迅速发展。
一、世界工业的迅速发展(板书)
1、发展的原因(板书)
20世纪50~70年代,由于新燃料——石油的广泛利用,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世界工业不断迅速发展。其表现如下。
2、迅速发展的概况(板书)
引导学生看书P121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异(放大板图),并指导学生自学P114课文。然后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完成下面图表:
教师强调:世界工业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各主要工业国家工业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战前,其中日本增长的速度最快,并与当时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美国并列,成为世界工业最发达的三极。发展中国家在自己的民族工业的道路上有所前进。世界主要工业产品成倍增长(如下图所示)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差异悬殊呢?并进一步分析说明:这是新的技术革命的特殊性和新的技术的应用在地区不平衡所致。新的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是知识和技术的密集形态,它既应用于新兴工业部门,也应用于传统工业部门(基础工业),促进了传统工业的改造、扩建和新建。同时,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较之前两次技术革命短得多。因此,新技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技术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世界工业生产迅速增长。由于以往的技术革命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致使二战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就存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各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异,又导致新技术革命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同时发生。这样,工业国家优先应用先进技术,进而促使其工业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战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世界工业的高速发展,进而又给工业生产布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世界工业生产和布局的趋向(板书)
引导学生思考第二节所学有关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分析高中地图册P24世界工业分布图,阅读课文,了解世界工业分布的新趋向。
1、在新的燃料、原料基地,出现新的工业中心(板书)
师生共同读书,讨论,并由老师总结:由于科技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开发资源的能力提高,工业可以利用的原料、燃料种类不断增多,出现了一些新的原料和燃料,并且对其需求量也不断增大,所以在新的原料和燃料基地出现了新的工业中心。这也符合“工业布局接近原料、燃料地”的工业布局原则。同时用图表结构式说明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大型现代化传统工业发展趋缓,新兴工业多以中小型为主(板书)
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结合分析高中地图册P25~26“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工业分布地区的变化”等工业分布图,思考:各区分别有哪些资源?有哪些老工业部门?有哪些新工业部门?它们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提问学生,老师小结归纳得出结论,知识表解如下:
进一步强调:由于科技的发展,使得工业的规模逐步加大,工业部门间的互相依存关系越来越明显,结果使得工业布局越来越趋向集中。但在微电子技术发明和广泛应用以后,新兴工业则趋向分散,并多以中小型企业出现。
3、工业分布由集中趋向分散(板书)
在学生读图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在老工业区(如美国的五大湖区)继续布置新兴工业是否合理?将会出现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解决?启发学生读书自学并找出答案。教师提问,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教师深化讲解:有些新兴工业区的兴起既与老工业区工业过分集中的恶果有关,也与在新燃料、原料基地出现新的工业中心以及落后地区工业发展有关。总的说来,在发达国家,新兴工业有由大型向中小型发展,由集中向分散发展的趋向,这有利于环境保护。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工业时,则仍以大型、集中为主,这有利于技术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世界工业布局格局变化上的突出表现是:(转入下一个问题)
4、工业布局在“煤铁复合体型”、“临海型”的格局基础上,出现了“临空型”的新布局方式(板书)
总结巩固:世界工业生产和布局的这种变化虽然既受工业特点的影响,也受布局条件的制约,但归根结蒂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根本原因。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工业生产对原料、燃料的要求,从而使工业布局较多地侧重于部门结构的变化。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给予工业分布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这一布局原则以新的意义。因而对工业的空间分布产生新的影响,使工业出现向沿海布局的新趋向,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在“煤铁复合体型”和“临海型”的格局基础上出现了“临空型”新的布局格局。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工业结构在地域上出现了由集中趋向分散,由大型趋向小型。由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可利用原料燃料种类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新的原料、燃料基地,在其基础上出现了新工业中心。
作业:P22问题和练习2.3
标签:工业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