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菇立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高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花菇是菌盖上带有龟裂纹的香菇,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畸形菇。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其龟裂纹越多越深、越宽越白则香菇的菇质越好。花菇立体栽培可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选择优质菌种 形成花菇的季节一般在冬季的晴天,因此要选择单生、朵大、肉厚、朵形圆整、不易开伞的中低温菌株作菌种。
2.选择上乘原料 选用果树木屑最好,杨树、柳树、桑树、槐树、桐树等阔叶林木的木屑以及棉籽壳、玉米芯、棉秆、豆秸经过粉碎后也可使用。但要求原料一定要新鲜。凡含有芳香性物质的树,如松树、柏树、杉树等一般不能直接用作原料。
3.选择栽培适期 最佳的接种期为9~10月份,这时期的日平均温度在28℃以下,有利于室内发菌。经过60~80天的培养至室外出菇时,日平均温度不低于12℃。
4.选好场地搭架 菇场要选择背风向阳、近水源的地方,将地整成宽90~100厘米、长8~10米的南北向畦,畦间留宽60厘米的作业道。按常规搭建菇棚,也可搭多层立体栽培架,架宽80~90厘米、高1.6~1.8米,用竹或木作支柱,间距1.5~2米,使之牢固竖立于畦沿,竖柱间隔25~30厘米处加设一横档,横档上纵向平行排列并扎紧4根长竹竿或木条,用于排放香菇菌筒,架顶的薄膜要固定,防止刮风吹走。菇床两侧悬挂的薄膜要活动,既可放下保温、保湿,又可升起通风透气。
5.搞好菌袋培养 装袋培养基含水量要求在60%左右,装袋时装料要紧实,水分含量要比常规高,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和培养均与常规生产相同。菌袋在培养后期,要注意及时用针扎孔以供应氧气,但扎孔不宜过大、过多和过深,以防止菌袋脱水干缩。
6.讲究菌袋排放 当菌袋表面形成棕红色菌膜并分泌部分黄水时,表明香菇营养生长已成熟,要注意及时选择15℃~20℃的晴天,把菌袋搬进菇场,横向排放在架上,与常规栽培不同的是不脱袋。利用昼夜温差变温催蕾,待菇蕾长到1~1.5厘米时,用刀割破菇蕾周围3/4的薄膜,使其裸露于袋表,每袋留6~10朵菇蕾,其余菇蕾除去,以保证有充足的营养,利于提高花菇品质和产量。
7.香菇培育管理 要培育好花菇,首先要培育好香菇。香菇接种后菌袋培育的具体措施与操作方法是:接种后的1~6天,菌丝处于萌发定植阶段,一般不通风,不要翻动菌袋,室内温度控制在28℃以内。7~10天,菌丝已吃料开始生长,温度控制在26℃左右。第7天开始第一次翻堆,翻堆时要轻拿轻放,检查菌袋及杂菌感染情况,发现杂菌要及时处理。以后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11~15天,菌丝进入旺盛生长期,室温要控制在24℃以下,加大通风,进行第二次翻堆。接种16~20天,菌丝大量增殖,室温应控制在22℃~24℃。这时要及时将菌袋的套膜脱去,适当加大通风疏散菌袋,防止高温烧袋、感染绿霉。21天后,接种穴菌丝逐渐连接,此时袋温比室温高5℃~10℃,除要散堆降温外,可在菌袋发菌部位依次用牙签、毛衣针、竹筷等刺孔增氧。一般每隔10天刺一次,逐渐加大加深。发菌30天后,开始出现瘤状物,45天布满菌袋,50~60天瘤状物突起,菌丝中开始分泌出水珠,这时要注意刺孔排出积水。当瘤状物由硬变软,菌袋表面出现棕褐色,这一阶段叫转色。转色是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10~15天,这一时期温度应控制在2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0%~90%,适当通风,并去掉门窗遮荫物,给予光照刺激。发菌经60~70天,菌丝长满,转色结束,即可转入出菇期管理。
8.花菇培育管理 花菇是在香菇的基础上培育起来的。花菇的主要培育措施是:当菇蕾长到三成熟时,及时掀开薄膜让微风吹蕾。当菇蕾长到四至五成熟、尚不见花菇时,及时让阳光透进菇棚内,并加大通风量,促使花菇形成。当菌袋含水量不足菇蕾缺水或风速大菇蕾易脱水收缩形成花菇,此时要及时盖膜,让其生长发育。在出菇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50%~70%之间,防止湿度过高,难以形成花菇。形成花菇后要停止喷水,遇阴雨天要及时盖好阴棚和薄膜,对未成熟菇蕾任其长成普通香菇,对接近成熟和已经成熟的花菇要在雨前采收,并及时烘干,防止花菇裂口愈合。花菇分明花和暗花两种,以明花品质为佳。
为了使采收花菇后的菌袋能再出菇,要及时补足水分,一般可采取浸泡或注射的方法,让其达到原含水量的96%以上,然后再用透明胶布补好原长菇的孔洞。经过5~7天保温培养后,待菌丝恢复正常生长时,再按前方法催蕾,进行再出菇管理。前三潮以培养花菇为主。如再及时补充营养,增强后劲管理,还可采收2~3潮优质厚菇。
联系电话:0791-8524186
标签:香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