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不同于房屋建筑及道路桥梁工程,在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应用得非常普遍的施工材料,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而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有效地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才能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所以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及使用过程中质量受到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
引言
水利工程在提升我国经济发展速率的层面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作用。混凝土是水利项目建设环节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建材,假若不能控制好混凝土的作业效益与质量,很可能就出现对应的施工缺陷。因此提升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以及其质量控制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首先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进行分析,然后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内容进行讨论,提出了有效控制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质量的措施,保证了项目的安全质量。
1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其对于原材料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常常会与水接触,而水对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在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选择时,就必须要注重对于原材料质量的控制,通过选择最为合理的原材料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镇江市引航道水利枢纽工程中,原材料对于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将使得整个枢纽工程混凝土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1.2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合理地确定混凝土中水泥、水、砂及石子的用量比例,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镇江市引航道水利枢纽工程之中,主要建筑、次要建筑及临时建筑对于混凝土配合比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部分的混凝土配合比加以设计,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2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内容
要想确保使用在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各项质量指标都达到工程的施工标准,在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严把每一个施工环节,做到工程的全程监管和检验,从混凝土生产到运输,最后投入工程使用,各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在对混凝土的生产环节监管的时候,要密切注意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是用很多材料进行比例混合搅拌的主要的原材料就是水泥、粉煤灰、骨料,所以要对这几种材料进行严格的把控监管。在混凝土比例调配中,因为都是人为的操作,所以对混凝土中的材料配合比例的影响比较大。材料的比例出现偏差的时候,也就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因此给主要材料的混合搭配比例是很重要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施工之前就要对建筑单位的结构和需要的混凝土结构强度进行了解,然后配比好适合工程强度的搭配比例,在以后的配比中,严格按照这个比例进行整体的质量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达到使用标准,也要相应的实行监管检验制度,如果出现了问题,将具体问题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身上,以此来保证人员的责任达到标准。保证在施工中混凝土的生产质量符合工程用料标准。
符合工程用料标准在混凝土生产过程里,很容易出现一些机械问题引起的生产故障,不仅耽误进程,还会影响混凝土的生产质量,给整个工程的施工带来严重的质量影响。因此在混凝土的整体生产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混凝土生产机械的工作情况,机械的故障问题会导致生产的缓慢,故障发生的时间长了会延误到整个工期,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完成了整体的生产后,为了更好的控制质量,要对混凝土成品进行检测,检查各项的材料对比含量,检查混凝土在硬结后的结构强度和整体抗压性、密实度是否符合要求标准,做到每一道工序都严格到位,为混凝土的出品把好做后一道工序。
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途径
3.1控制原材料
(1)水泥:在混凝土的制造过程当中最为关键的材料便是水泥,与水结合之后的水泥浆有着极强的凝结性能。在混凝土项目作业前,要求开展好水泥的检测试验,并检验其安全性能、固结时限,对材质开展规范分批次检验。无法达到混凝土使用的相关要求与标准,一律不得使用。(2)骨料:在选取砂石时,要求对其自身的比重、有机质含量等展开检验。在选取砂石之时要求对其展开比重、数量、筛选等多项检测,对半径差异较大的骨料则不能使用。(3)掺加剂:现如今,凝固剂、复合型外加试剂、高效益的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各种各样的混凝土添加剂是非常常见的。就市面上各种各添加剂,在选取时要求检测其质量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并且要求检验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检验以及骨料、水泥不同比重的相容性检测。投入到使用过程当中之时控制好混凝土自身的掺和量。
3.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效掌控
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监管,体现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的有效运用。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分析质量监控方法,要求工程施工人员,能够准确掌控每一项技术施工时中的关键点。例如:灌浆技术实施时,应按照初步灌浆封口、再次灌浆找平、最后灌浆完善的步骤实施,施工人员切不可为了提升工程速率,在技术实施时偷工减料,才能够有效发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从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协调度的角度进行分析,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有效监控,在于技术施工准确,为水利工程的下一步骤施工,预留足够的对接空间。举例来说,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浇筑的高度应控制在2cm之内,且纵向构件与底部之间,应预留50~100mm的细腻水泥岩浆流动空间。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应按照这一标准,从水利工程总体建设的视角,做好工程施工监控,达到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资源高效利用的效果。
3.3混凝土后期护养的有效控制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有效控制,也与工程后期混凝土护养工作的有效控制有着密切性关联。举例来说,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后,将施工区域温度控制在10~15摄氏度之间,并开展为期一周的混凝土外层护养工作,管理人员每天都要进行施工区域温度、湿度、以及混凝土融合效果的检测,在水利工程使用第二周,检测人员按照第一阶段对混凝土受力能力检测数值,进一步优化施工区域的受压能力,同时,也对混凝土施工区域中,已出现裂缝的区域进行弥补,这样,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就达到了混凝土质量额全面监控了。
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混凝土施工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到原材料、配合比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于原材料的质量加以控制,同时合理地设计配合比,并且加强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检测,有效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金陆.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J].水利技术监督,2016,24(01):35-36.
[2]郑昌伟.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3):254.
[3]张鹤翔.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要点[J].甘肃农业,2014(20):84+86.
[4]裴银花.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问题与对策的探析[J].门窗,2013(12):173+177.
[5]陶小平,付晖,朱培民,方波,胡才博.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质量声波检测数据处理[J].人民长江,2002(12):29-30.
论文作者:范笑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原材料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