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论文_刘建香

数学课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论文_刘建香

山东省青岛朝城路小学 266000

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达到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树立主体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

一、让学生自己发现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爱因斯坦也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我们应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发现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

在学习“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节的时候,我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每一厘米的空间都有10个小格,从而得出了1厘米=10毫米这一结论。因为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的,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非常高涨。

二、让学生自己尝试

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这就为学生的直接尝试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放给学生自己解决。

我在执教“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都能解决问题,只是有的同学方法简便,有的同学方法麻烦,但是通过他们自己比较得出简便算法,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消除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增强了自信心,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新知识的,所以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学生的迁移能力,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新知识。

三、让学生自己创造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是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在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这两个面积单位后,我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或1平方分米的模型去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并问学生有什么感觉,以激发学生寻求更大一些面积单位的欲望,这时我并没有让学生看书找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这个更大一些的面积单位请你们自己来创造,好吗?”许多同学不约而同地回答:“平方米!”这时,老师马上给予“真了不起!你们创造的这个面积单位和数学家创造的一个样”的鼓励。接着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制高点”:“老师不讲,你们也不看书,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平方米?能在空间比划一下1平方米的大小吗?”这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好多同学都把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意义迁移到平方米的意义上来,在迁移类比中由学生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面积单位——平方米。

四、给学生创造参与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给学生创设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和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在学习“毫米与分米的认识”一节时,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1毫米、1分米到底有多大,我让每一个学生带来了1分硬币、1角硬币、带子,通过自己的动手测量,建立了单位长度的概念,以便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单位名称。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参入空间,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加入到学习行列中。

五、提高学生参与效率

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绝不是放任自流式的学习。因为在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时会“中断”,有时会“偏离”轨道。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设计适当的坡度,架设必要的桥梁,帮助他们寻找思维的突破口,不仅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条件,而且还要加强参与方法的指导。

如:在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教学时,我进行了这样两组练习,一组是:8厘米=( )毫米,9分米=( )厘米,3米=( )分米,2米=( )厘米;另一组是:80厘米=( )分米,70毫米=( )厘米,60分米=( )米,400厘米=( )米。练习结束后,我让同学们比较两组的异同,目的是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前一组是由高单位向低单位化,后一组是由低单位向高单位化。可是让学生谈自己的发现时,有的说:前一组的得数比原来的数大,后一组的得数比原来的数小;有的说:前一组的得数都是几十、几百,后一组都是几……总是回答不到正题上去。当学生的思维出现了“中断”和“偏离”时,我不再让学生漫无边际地争论,而是适时地给予指导,启发学生观察每一个等式左右两个单位哪个大,哪个小,从而发现了规律,总结出了方法。

总之,营造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可以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就应该备好课,全方位地考虑到怎样才能做到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论文作者:刘建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  ;  ;  ;  ;  ;  ;  ;  

数学课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论文_刘建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