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探索,冷静思考,科学分析——访《中国教育热点难点研究丛书》主编纪大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中国教育论文,难点论文,丛书论文,冷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问:纪大海同志,您主编的《中国教育热点难点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第一集已正式出版,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请您谈谈你们为什么要下大力研究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答:首先感谢您对我的采访。《教育研究》在教育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一份公认的学术理论刊物。为此,我感到荣幸!
所谓“热点难点问题”,就是在新形势下出现的社会热门话题和难于解决的问题。在这些热难点中,一些是新引发的问题,一些则是既有的“老大难”问题。问题即是矛盾。由此,便有两个基本动因促使我们下大力研究教育的热难点问题,这就是:一、回应社会变革对教育的挑战;二、克服矛盾,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关于第一个原因。我国目前正处在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引发社会的全面震荡,带来社会的全方位变革,教育也不例外。旧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变,使教育一方面获得变革和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也经受严峻的冲击和挑战。社会转型对教育的冲击和挑战,举其要者有:(一)价值观变化的冲击。社会转型引起社会一般价值观(或基本价值观)转变,作为根基的一般价值观的转变势必幅射及教育领域的特殊价值观,使其发生相应的变化。时下对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等方面的重新认识和调整,就是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二)利益重新调整的冲击。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它更是社会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在特定的转型过渡时期,利益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的行为或多或少地带上了“利益驱动”的色彩。不公正的利益重新分配,给教育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投入不足,教育难于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得不到落实;分配不公,教师大量出现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等等。(三)权力调整的冲击。实行市场经济,就必须改变高度的集权体制,简政放权。然而,由于体制的不健全,经济的非规范运作,使得权与利的非法结合在一段时间内得到强化,有权便有利。这样,本该下放的权力,放不下去;本该得到的权力,总也得不到。就教育而言,由是便产生出上级与下级的矛盾,行政与学校的矛盾,党与政的矛盾,部门之间、校际之间的矛盾,等等。(四)市场需求的挑战。教育有它相对独立的个性,但它避免不了社会经济生活的“纠缠”,它不能无视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市场经济的影响,使教育领域出现了诸如“选校生”、“议价生”等现象;市场需求,导致教育调整结构、改革专业设置、多渠道培养人才、办学模式多样化,等等。(五)消极文化的冲击。消极文化包括外来消极文化和新生消极文化。它弥漫于社会,渗透到学校,给学校教育工作造成巨大困难,也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诸如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功效、形成德育合力、培养学生批判能力等方面的挑战。(六)介入国际运行的挑战。坚持开放,就必定介入国际运行,一方面我们要去影响世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受世界的影响。发展我国教育不能不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教育评价标准、教改思路以及经验、教训、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同时,也应清醒地意识到与西方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与国外一些腐朽思想的斗争。
急剧的变化,使社会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过去不曾有过的问题发生了,过去不曾想象的事情出现了。新的现象、新的观念,不断产生出来,而旧的认同、旧的习惯依然存在,在这种难取难舍、捉摸不定的情形下,许多人因此陷入了迷惘、困惑、彷徨、焦燥和心态失衡之中。对此状况,理论工作者有责任给予科学的解释,澄清认识,指出方向,给人们一个清晰的思路。
关于第二个原因。由上可见,教育的确面临着诸多的困扰。不解决这些困扰,教育就难于继续发展。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决非是靠几条临时性的措施和规定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经过深入的研究,找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和对策。社会尚处在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不敢保证研究成果都是正确的,都可适用到将来。不管怎样,只要立足于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成果至少能起到启迪、借鉴、开拓视野的作用。教育的发展不是靠等来的,而是通过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来实现的。研究热难点问题就是解决矛盾的重要举措,当然也就是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积极呼应。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才花大力组织力量对教育的热难点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问:“丛书”认为,在社会转型中,学校关系正发生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裂变。请问,研究和探讨学校关系的价值意义何在?学校关系转型的基本内容和新型学校关系的核心是什么?
答:研究和探讨学校关系的价值意义,可先从宏观大背景来认识。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多半把精力放在对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权力结构和分配制度的调整、科教改革、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上,很难顾及甚至忽略掉由这些变革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变化。正如读者所言,这些方面我们视而不见,经常遇到,可就没想到去思考和研究它。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人际关系问题往往成为单位和个人工作与生活中的难题。具体地讲,研究学校关系的价值意义如下:(一)适应变革需要。学校关系的重建不仅是对教育改革作出的反应,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变革。(二)促进观念转换。新型学校关系是教育观念转换的产物,同时它又能促进观念转换,有利于把人们从观念转换的“阵痛”中解放出来。(三)推动学校改革。没有一个良好的学校关系氛围,学校的任何改革都难以进行,同时,新型学校关系需要借助学校一系列的改革来体现,它本身并不能独立表现出来。(四)促使学校摆脱困境。学校关系不良是学校目前最为沉重艰难的问题,研究学校关系并努力创建新型学校关系,能使学校尽快走出困境。(五)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不和谐的、畸形对抗的学校关系,必会对学生人格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研究它,就是为了扭转这种状态。
从更深层次来认识,学校关系的价值表现在学校教育的本质意义上,进而也表现在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意义上。
那么学校关系是怎样转型的呢?学校关系转型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权力模式转向制度模式转向合作模式。所谓权力模式,就是主要依靠权力来实现对学校关系进行调控的运作型式。权力模式是前工业社会亦即高度集权的宗法等级社会的产物,虽然这方面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在表现形式上有着较大差异,但毋庸否认,学校关系是深深地受到权力模式影响的。建国后,学校关系调控手段增添了诸如“思想政治工作”等重要内容,但由于经济不发展,社会进步较慢,观念依然陈旧,因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权力调控格局,仍然是权力集于一人或少数几人身上,由他或他们调控学校关系运作。权力模式有两个基本概念,这就是“命令”与“服从”。所谓制度模式,就是主要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利益分配来实现对学校关系进行调控的运作形式。制度模式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调控学校关系不再由一人或几人来决定,而是以各种人格化的法律和规章以及建立于之上的利益刺激为手段来规范学校关系运行。它不以权力为中心,但不否认权力的作用。制度模式有两个基本概念,这就是“规定”(或“刺激”)与“趋从”。所谓合作模式,就是主要依靠学校各主体的积极配合和协作以及自觉的自我调节来实现对学校关系进行调控的运作形式。它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这种模式的基点是相互尊重,高度参与,主动积极,它同时兼容制度调控。它的两个基本概念是:“民主”与“协作”。
目前我国学校关系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从“权力模式”转向“制度模式”。这种转变,与我国社会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是相一致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实际上也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模式”与“合作模式”都可共称为“现代学校关系模式”,即新型学校关系。
由上可见,新型学校关系的哲学基础是:民主与平等;它的核心是:尊重;它的准则是:法律与规范;它的目标是:和谐发展。
弄清了三种模式及其转变过程,学校各种关系间存在和出现的现象、问题及矛盾便因此能得到合理的解释。纪大海同志在其所著的《学校关系大转型--从传统走向现代》一书中,就是以此为逻辑起点,逐步展开对学校关系问题的分析。
问:实施“普九”工程中有哪些困难,解决困难的主要对策是什么?
答:实施“普九”工程的大头在农村,难也难在农村。概括地讲,难在两个大头上,即“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建设上的诸多困难集中到一点就是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投入不足,一方面是国家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地方财力有限,加上一些地方多年财政赤字,发展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一些财政状况较好的地方,由于认识不到位,也未必舍得多花钱办教育。不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其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党政主要领导的认识水平问题。张明才和刘大丰同志在《普九工程探难》一书中提出,“普九”的关键在于地方党政“一把手”的认识,他们通了,一切就好办了。“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软件”建设上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乡镇一级教育管理干部的培养和提高、初中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稳定、学校管理的改善、社区成员和家长的态度、流失生控制、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等方面。
实施“普九”工程,应抓好如下工作: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按《义务教育法》规定,依法督导检查,违法必究;给政策、给出路,促使地方用够出台的政策;“普九”工作纳入地方党政的重要考核目标之内;建立“普九”管理体制,制定管理方法,理顺内部关系;“普九”课程采取差异设置,教学采取差异要求。
问:请谈谈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答:教育的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教育硬件的现代化和教育软件的现代化两个方面。教育软件现代化相比较而言显得更为重要,而软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具体地讲,就是教育过程中各主体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者的现代化。教育者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一)现代观念,即具有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观念,换句话说,就是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先进的教育教学观、民主平等的学生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忠于职守的职业观等。此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超越意识。(二)现代能力结构未来的教育者应是通才,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不仅学历高,而且职能、技能和创造力也高。(三)现代人格,就是具有积极乐观的精神,不断改革创新的志趣,开明豁达诚恳待人的品性,高尚的道德,健康的身心。这里仅举其要者,还有其他方面,不作详说。谢家训等同志在《发展之道:现代化》一书中还谈到了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问:请谈谈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体改革的原则。
答:我在这里作简要的阐述。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应试教育是封建社会“仕途韬略”、“仕途经济”的产物。现代社会从本质上与仕途观念、仕途经济相对立。它大大扩大了人们向上流动的途径,不再是“仕途一条路”;它决定人们选择的价值观不再是“官本位”和“权力至上”。它对人提出的要求是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之于教育,就必须是素质教育。然而,长期形成的稳固的应试教育,在观念上难以扭转,在体制上也难于打破,因为它已成为一种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系统。可见,对它的改革,单从哪一方面契入,都不可能动摇其整个系统。对整体的变革只能从整体上动作。中小学这些年来的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认同“整体改革”的原因。当然,在此认识下,我们不否认寻找整体改革突破口和确定整体改革核心问题的重要性。此外,我们也不否认素质教育中事实上还会长期存在的考试和考核。
根据我不成熟的看法,中小学整体改革的主要原则应是:一、标的性原则。整体改革务必做到目的明确,目标清晰,不能以小标的代表总标的,不可以把局部改革看成是整体改革(这是当前的一种常病)。二、整体性原则。改革需要系统设计,全方位考虑,各环节相互衔接,措施和政策配套,力戒单打一,各自为政。三、差异性原则。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差异甚大,整体改革的设计、改革突破口和重点的选择等,不可搞“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四、评价性原则。整体改革不仅要有终结性评价,而且也要有阶段性评价,对它要达到的目的、实现的目标、所要获得的予期效果,给予科学的评价,以利反馈修正,总结提高。这是整改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五、过程性原则。整改要讲系统性,但并非是齐步走,应循序渐进,有阶段有过程,力戒一哄而起,不讲规律,以期达到减小失误和振动。
问:为什么说“现代化”是农村教育面临的尖锐课题?
答: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对农村现代化的回答。我国农村现代化不能仅仅限于过去认为的就是“机械化”和“电气化”,农村现代化应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的现代化。目前农村出现的现代化趋势,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1)产业结构变化。传统农业结构主要就是种养业,即第一产业。随着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单一的种养业迅速向一二三产业并举转进,形成“农林牧副鱼、工商建运服”多业发展的格局。小农经济已让位于大农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给农村注入了极其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带来了历史性变化。(2)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这批劳动力大多数向都市和现代企业转移。劳动力转移一方面使他们受到现代化熏陶,另一方面又解决如何使他们赋具现代性以适应转移的需要。(3)集镇发展。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全国各地都在加速发展农村集镇,一些乡村的集镇规模之大,足可以与县城比美。集镇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向都市生活方式靠拢,现代生活气息越来越浓。(4)“跳农门”趋势。不可否认,落后不发展的农村,“跳农门”、“脱农皮”的意识仍深深地植根在人们的头脑中。这种强烈的流动欲望,主要基于这样两种动因,一是摆脱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单调枯燥的生活方式,二是向往都市现代生活,做一个体面的“城里人”,应该说这种心态客观存在并且十分强烈。
面对滚滚而来的农村现代化发展浪潮,教育岂能等闲视之。按理,农村教育调整应先于农村现代化,然而,教育却落后于实践。时至今日,教育仍未对农村现代化发展作出应有的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拖了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后腿。故而,农村现代化是摆在农村教育面前的一个尖锐课题。赵家骥和杨东二同志在《农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一书中作了较详的阐述。
问:请谈谈基础教育中教学改革在整个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答:关于这个问题,邓立言和戴汝潜二同志在《中国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一书中作了很好的分析。这里,谈谈我的另一点认识。从宏观看,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已取得共识。然而,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中又处于什么地位呢?如果说体制改革是“突破口”的话,那么,教学改革就是整个改革的决定性“攻坚战役”。这也就是说教学改革是教育深化改革的核心和关节点。何以这样说?(一)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最终还是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来达到。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优劣成败,关系着学生质量的优劣好坏,决定着教育目的能否实现。(二)“两全”任务主要依靠教学过程来付诸实施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否得到体现,教育质量是否全面提高,一般都是通过学校教学过程来反映和评价的,离开教学这一环节,“两全”也就失去了基本的依托。(三)教学改革难度最大,可以说是全面“动真格”,一是触及教材改革;二是触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观念转变;三是触及教学方法改革;四是触及考试制度改革。而且由此引出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如教师的培养提高、师生关系的调整、学生的学法指导、心理咨询、新技术手段的运用等。这些方面都是十分困难和棘手的,多数问题不可能依靠政策规定和强制手段来加以解决。
应当指出,落实“两全”在当前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质量。一些学校,学生负担之重,已达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甚至已成为一种非人道现象。传统的教育质量模式是:高负荷(师生双方均高)→高质量(传统意义的高质量),也就是说:通过“拼命”来求质量。这种状况,严重地束缚着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解放学生、解放教师由此而响亮地提出来了。现代教育质量模式应是:低负荷(全面发展)→高质量(现代意义的高质量),也就是说通过全面发展而不是极端偏重“智”的发展来提高质量。要如此,就必须解决好三个关键性问题:一是教师素质问题。只有素质高的教师才能达到低负担高质量,教师素质低,没有理由不出现高负荷低质量。二是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如果多数课程都能做到随堂消化吸收、随堂完成作业,那么,课外负担就大大减轻了,并且各科教师争着挤占课余时间的现象也就大大减少了。具体地讲,如果每节课控制在25-30分钟完成,学生就有10多分钟至20分钟的支配时间,用来思考提问、消化、作业,教师也可利用这段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三是学生学习参与率问题。学生在课堂内上课,不一定进入学习状态,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如果学生学习参与率低了,即便教师教得再好,效果未必就好。影响学生参与率的因素,主要有: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具有抗拒心理;教师激励优生(抽问、表扬多半是优生),冷落中差生;教学呆板、枯燥、方法简单、语言表达差,缺乏吸引力;学生心理障碍。只有有效地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才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也才能使学校教育从目前的困境中走出来。
问:请谈谈多元化办学模式的涵义及其实践意义。
答:关于这个问题,王宗敏和张秀岩二同志在《多元化办学模式探索》一书中作了周密的分析。这里,仅列其要点。从涵义看,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指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二是教育投资渠道多元化;三是办学形式多样化;四是办学特色多样化。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这样一些:(1)多元化办学模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又是对市场经济的回应;(2)多元化办学模式促使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形成以政府为主多方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3)多元化办学模式有利于满足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各种复杂需求;(4)多元化办学模式将促进各类学校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问:教师队伍动荡的缘由何在?优化教师队伍有哪些主要对策?
答:建国以来,教师队伍发生过三次动荡,第一次是1957年反右扩大化引发的动荡,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动荡,第三次是8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动荡。前两次动荡显然都是由于政治原因,第三次动荡的社会背景与前两次已大不一样,造成动荡的原因也复杂很多。主要原因是教师“五子不登科”,即票子、房子、位子(社会地位)、帽子(职称)和儿子,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没得到合理的解决。总之,与其它社会系统和部门相比,教师待遇过低,客观上就必然引起流动。此外,也应承认,近些年来,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削弱了,人际情感淡漠了,学生越来越难教,学校平面式生活没有改观,等等,也是造成教师流动的原因。
教师队伍要能得到优化,至少需要这样一些政策措施:(1)制定鼓励进修的优惠政策。一般讲,学校不愿让教师脱产或半脱产进修和学习,因此要有政策保证教师进修和学习的权利。(2)提高教师学历档次,迈向高学历化的素质轨道。(3)提高师生比率。(4)实行优胜劣汰选择制度。(5)实行聘任流动制。对此,韦茂荣同志在《稳定、优化与改革》一书中作了精彩的分析。
问:在教育从“无偿”到“有偿”的转换中,如何何证教育权利平等?怎样实行有偿教育才叫合理?
答:有偿教育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苗苏菲同志在《从无偿教育到有偿教育》一书中作了很好的分析和论证。教育权利平等或称教育机会均等,包括这样三阶段内容:政治上教育权利平等的理想,受教育者之间入学机会的均等,受教育者之间教育成功机会均等。纵观中外教育权利的发展史,不难看出,教育权利平等从来就是个历史概念,它与国家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尤其与国家经济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相关。显而易见,教育权利平等程度与社会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即前者受后者制约,而不决定于教育是否搞有偿和无偿。当然,我们不否认有偿和无偿教育对权利的影响。教育有偿,是就教育整体而言的,一般不包含义务教育在内。九年义务教育,它表明国家所能达到的最高教育权利平等水平,超过这个水平,国家无力承受,也不属于国家认定的教育权利平等范围。在义务教育范围内,一般不搞教育有偿,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教育权利平等。至于私立学校收高价生,涉及的只是少数富裕之家,不影响一般人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这里,也应当对公立学校义务教育中出现的诸如“高价生”等有偿现象略作分析。必须清楚地看到,这种现象(一)虽然普遍,但涉及的学生数极少,不影响大局;(二)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客观差异和少数先富起来者对子女接受更加良好教育的强烈要求,不影响经济条件较差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三)国家要求的义务教育水平只能是一般水平,它不可能对高水平义务教育另行投入,接受高水平义务教育的学生,理应承担部分高水平投入的费用,优教优价,合情合理。当然,也应重视这样的问题:一是优教优价带来的连锁反应,比如引起众多学校巧立名目,乱收乱摊等;二是加强与社会和新闻媒介的沟通,增大透明度,防止宣传失误,造成社会误解。
高中、职高和大中专教育在当前不属教育权利平等范围。我们讲的有偿教育,主要就是指这类教育。但是,目前的有偿教育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有偿教育,准确地讲,应是“有限的有偿教育”。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对学生的收费低于(私立学校除外)受教育的全部成本折算,也就是说该学生未交够他们应交的钱。为什么要“有限”呢?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到多数学生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如果多数学生读不起书,那学校也就失业了。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到社会的稳定,不能因为收费过高而引起社会动荡。总之,收费,只有既考虑到学校赖以生存的基本需要,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支付能力,才算是合理的。但是,兼顾二者并非易事,中间可能出现差价,这种情况只能靠国家补贴来调剂解决。再者,考虑到一些地方在不远的将来可能要把教育权利平等水平提升到12年义务教育,因此,高中阶段有偿性收费标准应严加控制,尽量压低一点,以免今后给高中办学带来麻烦和困难。可见,对不同的教育阶段实行有限的、有差异的有偿教育,才算是合理的有偿教育。
问:“丛书”作者研究热点难点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我们在研究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丛书”顾问张健等同志的指导,尤其在研究方法上给我们很大的帮助,他们对“丛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尽管我们花了很大力气,但不一定达到了要求。
整观“丛书”,主要研究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核心问题定位法。“丛书”是对准教育热难点的,而教育热难点从大到小不计其数,如何抓着真正代表性的热难点,又如何在这些热难点中扣着要研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成了我们入手展开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我们首先罗列了几十个热难点方面,从中筛选出十个方面作为丛书第一集研究课题(后因两个课题作者未完稿,故只推出八本书),然后明确每一个课题要研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这样既利于研究者专注于研究方向,又可避免课题之间的重复研究。
2.定性一定量研究法。“丛书”系应用性研究,既要有充分说理的定性分析,又要有数据、比例和数学模型的定量论证。“丛书”力求在数量论证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定性结论。实证性研究是“丛书”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方法。据不完全统计,“丛书”第一集共收集、调查和引用数量统计类资料达500多则。
3.案例分析法。“丛书”注重对研究问题的群案和个案进行深入剖析,不少作者深入实践,在调查、选择案例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在选择案例上,注意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案例分析上,力求深入细致,多角度分析,使“丛书”带上了明显的社会学研究特点。当然,我个人认为,这方面似乎还不很理想。
4.比较研究法。人们对教育热点难点的认识差异很大,要使人们都认同某一观点、某一认识,非要有充分的说服力不可,非要有大量客观公证的比较证明不可。“丛书”在阐明某一观点上,进行了大量的纵横比较研究,把各国的状况,各地区的状况,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分析,全面地把握各种影响因素,辩证地认识问题。因此,“丛书”中一些类比归因的结果,似乎臻于非此不可的程度。
5.逻辑体系法。任何真正的理论著作,都必须首先建立起逻辑起点,换句话说,就是确定整个体系的哲学基点。没有哲学基点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概念体系,就不是严格意义的理论著作。应用研究则不一定非要构造体系不可,即便如此,“丛书”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有的研究明确地建立起逻辑起点,并初步形成一套特殊的概念体系,使应用研究与理论阐述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在对实践问题的研究中获得新理论,在新理论指导下找到解决实践问题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丛书”顾问们讲“有新的理论突破”,大抵就是指这方面。有的研究虽然在文字上没有形成十分明确的逻辑体系,但思路的逻辑体系是较明晰的。
此外,历史分析法、假设验证法、图表表现法等方法也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
问:一些读者希望“丛书”能继续编写出版,你们有何打算?
答:能否继续编写下去,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编写的质量要高,得到全国教育界的好评,并因此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得到出版部门的大力支持。顾明远顾问曾讲,希望这套丛书每年都出几本,长期搞下去,其价值和意义就大了。我们也希望多出几集,现在正在组织第二集的编写,打算把近些年来的热难点都梳理和研究一下,无论如何,总想给这个特定的时期留下点什么。
标签:社会改革论文; 科学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中国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