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分析论文_王玉召,曹鎏,王铀,赵涛

56例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分析论文_王玉召,曹鎏,王铀,赵涛

(解放军第十五医院骨科 新疆 乌苏 833000)

【摘要】 目的:探讨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骨盆及髋臼骨折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31例髋臼骨折按AO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选用适当的手术入路。结果:骨盆及髋臼骨折经积极的手术治疗及早期的功能煅练,无畸形愈合,术后随访8~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对骨折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手术方法可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手术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183-02

骨盆及髋臼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它大多是由高能量损伤所致,且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及其它脏器损伤,有较高的死亡及致残率。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往往复杂而严重,临床处理有一定困难,有部分骨折的病患,一些中小型医院多采用保守治疗,如骨牵引、骨盆悬吊等方法,骨折畸形愈合及致残率较高。近年来多数主张积极手术治疗。自2010年至今我院工收治该类病人56例,通过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本组56例,男41例,女15例。年龄17~62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32例,高处坠落18例,挤压伤6例。手术时间为伤后3d~14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骨盆骨折25例,其中,骶骨骨折并骶髂关节脱位6例,骶髂关节脱位并髋臼及耻骨骨折7例,髂骨骨折并骶髂关节脱位及耻骨联合分离2例,髂骨翼并耻骨联合分离的5例,耻骨上、下支骨折5例。按Tile分类标准[1]:B2型7例,B3型3例,C1型6例,C3型9例。骶髂关节脱位,据情使用前方或后方入路,前方入路通过骶髂关节的前面使用两个2孔或3孔的钢板固定;后方入路如已经复位良好,可采用中空松质骨螺钉经皮固定,对复位困难的,我们通过腰5、骶1椎弓根及骨盆髂后上棘处分别打入椎弓根螺钉,塑形连接棒后,复位固定,亦取得良好效果。髋臼骨折31例,按AO分类[2]:A1型4例,A2型3例,A3型1例,B1型5例,B2型6例,B型5例,C1型5例,C2型2例。并根据分类结果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手术入路髂腹股沟入路、髂后入路及扩大的髂腹股沟入路。

2.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25例骨盆骨折中,腿短大于2cm者2例(8%),均为骶髂关节脱位的患者;有不同和度疼痛者5例(20%);31例髋臼骨折中,解剖复位20例(64.5%),满意复位9例(29%);不满意复位2例(6.4%);髋关节功能依据D,Aubign标准评定[1]:临床优良率74.2%,可16.2%,差9.6%。

3.讨论

3.1 骨盆及髋臼骨折的特点

骨盆及髋臼骨折往往是由高能量引起的复合伤,常合并其它脏器损伤,发病急,且病情危重,致残及死亡率较高。骨盆及髋臼骨折后,因其特殊的结构,往往失血较多,失血性休克是威胁病人最主要的并发症,所以治疗上应首先救治危及生命的内肘损伤及出血性休克等并发症,其次才是骨折本身的处理。

3.2 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要点

(1)对于骨盆及髋臼骨折,何时做手术效果最佳,手术时机取决于患者的一般情况。一般来说,不稳定的骨盆损伤应该尽可能早地进行固定。由于这些患者中很大比例是多发创伤,因此,早期确切的固定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处理,而且有利于改善总体的预后情况。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伤后14d内,最好是伤后7d内,完成手术治疗,受伤14d后,手术解剖复位的难度显著增加,会导致许多患者复位不充分[3]。(2)骨盆骨折的手术适应证[1]:对于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的骨折伴有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5cm,耻骨支骨折伴有大于2cm移位,或其它旋转不稳定的骨盆骨折伴有明显的下肢不等长大于1.5cm,或不能接受的骨盆旋转畸形均宜手术复位各稳定,骶髂关节脱位大于1cm,髂骨、骶骨骨折移位明显,均应手术复位。髋臼骨折的手术适应证[1]:①骨折移位大于3mm;②合并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③合并关节内游离骨块;④CT显示后壁骨折缺损大于40%;⑤移位骨折累及臼顶;⑥无骨质疏松。(3)对于有些复杂的C2、C3型骨折,需选择两个手术入路,如一期手术则创伤大、出血多,且术中要改变体位,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则建议分二次手术治疗,第二次手术一般不应超过伤后14d。(4)对于新鲜的骶髂关节脱位是选择前方入路还是后方入路,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皮肤和软组织的情况,是否有结肠造瘘以及有无临近的髂骨或骶骨骨折,以及骨折的类型。虽然后方入路操作方便,但前方入路还是比后方入路好,前方入路通过骶髂关节的前面使用两个2孔或3孔的钢板即可达到牢固固定,但要注意骶骨一侧只能固定一枚螺钉,如果在靠近中央则可能会损伤腰5神经根,临近髂骨侧也只能固定1~2枚螺钉,因为髂骨向外侧突然变得相当薄。后方入路经皮用螺钉固定髂骨与骶骨翼时,进针点以髂后上棘前下2.5~3cm处较佳,同时一定借助C形壁定位。(5)髋臼虽为骨盆的一部分,但髋臼在致伤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术前诊断很重要,主要是借助骨盆的X线片及CT以确定骨折类型,依此为据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设计手术方案。髋臼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对于髋臼骨折手术时应力求解剖复位。髋臼位置较深给手术治疗造成的创伤大、出血多,术中还可能会有医源性血管或神经损伤,所以对术者的经验及技能均有较高的要求,对于骨盆及髋臼骨折有手术适应症的病人,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它不仅可以良好的复位,还可以在坚固固定的前提下早期进行功能煅练,以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884-913.

[2]荣国威,翟桂华,刘沂等译.骨折内固定(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49-351.

[3]危杰,刘幡,吴新宝等译.骨折治疗的AO原则(第二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527.

论文作者:王玉召,曹鎏,王铀,赵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56例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分析论文_王玉召,曹鎏,王铀,赵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