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可比国内生产总值和购买力平价的估算及其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一)_购买力平价论文

国际可比国内生产总值和购买力平价估计及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购买力论文,经济研究论文,平价论文,国内生产总值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论

人均GDP指标是评判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最基本的依据,是反映一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也是分析经济运行的重要参数。此外,它还是国际组织决策的重要依据,如国际组织成员国交纳会费、取得各种优惠条件(优惠贷款、外国援助等)的标准。因此对各国实际GDP水平的评估与比较已成为近四十年来国际组织机构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国际学术界的前沿课题,吸引了许多出类拔萃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进行潜心研究。

对各国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以及其他一些项目的国际比较,需要把不同的货币表示的经济变量换算为以共同的货币表示的经济变量。在国际上,使用最广泛并成为典型国际货币的是美元。因此,通常把对美元的现行汇率作为各种经济变量换算的尺度,对应的换算方法被称为“汇率法”。这种方法无论使用的是法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市场汇率都是比较简单的。然而,在换算经济变量,并进行经济分析时,若以汇率作为比较国间货币的换算比例,则汇率的波动会造成一种矛盾的现象,因此普遍地引起了经济学家甚至是政治家们的质疑。例如,按照世界银行各年《世界发展报告》发表的结果,中国80年代若干年份按汇率法换算得人均GNP数字如表1。

表1 中国80年代的人均GNP(按汇率法换算)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人均GNP(美元)287 315 258

277

234

248

239

275 344

数据来源:原始数据见世界银行编制的各年《世界发展报告》。

表中数据表明,中国的人均GNP一直围绕300美元上下波动,1980年人均收入为287美元,到1987年仍为275美元,没有任何增长。但是,按照中国公布的统计数据,从1980年到1987年中国人均GDP(按本币计算)的年均实际增长率为9.2%在80年代,中国的GDP和GNP数字基本相同),按这样的速度推算,1987年较1980年中国人均GDP应高出将近1倍。诚然,在1980~1987年间,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34.8%,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下降了,但在同期里,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37.9%,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比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下降的还多。很明显,汇率的变动是导致上述矛盾现象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在国际经济学界,经济学家们已达成这样的共识:汇率不适合作为不同国家GDP比较的货币换算尺度。因为决定和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非常多,汇率主要受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使得汇率在一定时期内波动频繁,且变动幅度很大。汇率经常处于变幻不定之中,汇率对相对购买力的偏离必然是一种常态,因而,汇率无法反映货币的购买力平价。毫不夸张的说,在实际收入国际比较中汇率长期、一贯的使用,已经造成对世界经济认识的诸多误解。

这里所涉及的问题基本是对中国国际可比国内生产总值和购买力平价的研究问题。这个研究涉及统计学,国民收入统计和经济学的多方面知识,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具体计算方面都比较复杂。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关于中国国际可比国内生产总值和购买力平价的一些有关问题和我们获得的一些研究成果。

一、什么是国际可比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由于成功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在同一时期内,中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作为衡量社会福利状况的指标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照世界银行图表法(Atlas approach)计算,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期,一直徘徊在300到370美元之间。这就产生了一个引起广泛兴趣的问题;即:个国际可比的意义下,中国的经济实力有多大(这可以用总量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中国的生活水平处在什么水平(这可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对于这一问题的科学研究与回答对于我国的宏观决策与长期规划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在谈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时,人们喜欢说某国是世界第几大国,这与该国的领土,人口直接相关,但并不说明该国的富裕程度。只是在运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说明某国的人民个生活水平时,才是指该国的贫富,即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因此,一个小国可以是一个发达国家,但不是经济大国例如瑞士,一个大国可以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一个经济大国,例如中国和印度。

首先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对任何国家进行国际可比的宏观指标的估计都需要通过两个相互关联的研究阶段。

1.在第一个阶段,有关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资料是在一个国际标准的框架下编制的,这样所采取的指标口径,数据搜集方法,汇总方法部是国际可比的,因此最终得出的数字结果在经济意义下是可比的,即它所包含的经济活动是相同的。

2.但仍然有两个因素的存在使得这些数字不可直接比较,第一个因素是不同的国家是在不同的价格结构下编制这些数字的,价格结构在国家之间是否存在趋同不可知。第二个因素是这些数字是用不同国家的货币表示的,在这个方面,只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折算系数,才有可能进行国家间的收入,生产的比较。国际比较研究多年来的努力就是集中在后面两个问题上。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了估计国际可比的国民生产总值有关数字的困难,正是这些困难使得任何这一类研究工作都需要对其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而对这一类估计结果也必然在承认其可能存在的误差条件下加以接受。国际比较研究的历史表明,最初的比较都是在工业化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当国际比较研究在国际比较项目下较大规模地展开时,有大量的概念,方法和经济理论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以保证比较结果的可信程度。显然不同体制国家之间的比较将更加困难。这也就是为什么关于中国的国际比较是如此的复杂,因为中国既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又是一个具有许多体制特殊性的国家。与中国有关的国际比较问题将是国际比较领域中最困难然而又是最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同际可比国内生产总值和购买力平价的意义

(一)为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与长期规划提供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世界上各国的经济发展存在某些共同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下,后发展的国家有一定的有利条件,人们谈论比较多的是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其实利用它们的经济发展经验也是很重要的。但只有科学的研究了我国的发展水平,这一借鉴才有意义,因为如果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400美元或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1000美元,我们所需考虑和借鉴的显然是不同国家的不同经验,或是同类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经验。在这方面的一个最著名的例子是钱钠里的“经济增长模式”,钱钠里试图找到一个普遍的经济增长模式,而且认为可以用美圆人均GDP来划分经济增长阶段,但他是使用的汇率,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在他的后期研究中,他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二)吸引国外资金流入需要使他们了解中国经济的真实规模和人们的真实生活水平

国外投资者在投资以前都要了解中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国际可比国内生产总值是他们参考的主要依据。所谓中国的“大市场”,实际就是总量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的数据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发达国家人们的概念里,人均400美元意味着饥饿,不会有任何维持生存商品之外的商品的购买力。

(三)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依据

国际上通常不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宏观经济指标来分析一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因为难以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同时,目前国际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汇率不能正确地将本国货币表示的宏观经济数据转换为国际可比的数据,购买力评价方法是目前广泛接受的较好方法。考虑到过去十多年,我国曾经几次将货币贬值,在国际场合继续引用汇率换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说明问题,会使人感到理由不够有力。考虑到我国公布的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这两个指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继续引用汇率换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会带来自相矛盾。例如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以上,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应该呈现相当的增长,而不可能停止不变。

根据多年来以国际比较项目为中心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汇率用于国际比较的误导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使用汇率可以造成数据之间的严重的不一致性。例如,根据汇率估计的印度在1970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10美元,而中国是130美元。由1970年到1990年,根据本国货币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国是5.5%,而印度是2.0%,也就是说平均每一年中国大约要比印度高3.5%,而根据汇率计算的以美元为单位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没有反映出这种变化,在世界银行的数据表上,1990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国是360美元,而印度是350美元,类似的现象还可以很容易地从许多国家的数据中发现。这也正好说明,研究更加准确的折算系数的重要性。

(四)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问题,特别需要国际可比的宏观经济数据。在研究国际竞争力问题时需要研究国家间的生产率比较,在这种比较中需要国际可比的产出,中间投入,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能源投入的国际可比数据,必须利用购买力平价折算数据。

在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中,曾利用多国数据验证新增长理论和新古典增长理论。数据的基础是建立在“国际比较项目”(ICP)基础上的PENN World Table数据。

三、国外国际可比国内生产总值研究情况

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力的国际比较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由本世纪开始,由于各国官方统计数据越加完整,从而促进了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数量化研究。这种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既可以由支出方进行,又可以从生产方进行,就象国民经济核算既可以由生产方进行,也可以由支出方进行。在理论上可以证明,这两种方法应该得到相同的结果。本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比较学术界的全部学术研究活动正是按照这两个方向展开的。

当人们从理论上以及实践中意识到汇率不是进行国际比较的适当折算系数之后,就开始考虑用购买力平价来代替汇率进行国际比较中的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第一个主要的研究工作完成于1940年(Clark,1940)。理论上考虑,与国民经济核算可以在支出,生产和收入三方进行一样,国际经济比较和购买力平价的估算也可以从支出,生产和收入三方进行。

(一)支出法

人们首先想到如何从支出方去估计购买力平价。在1950年代,由当时的国际组织——“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现在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支持的两个研究:吉尔伯特和克拉维斯(Gilbert 和 Kravis,1954)和吉尔伯特等人(Gilbert 和 Associates,1958)是支出法国际比较的奠基工作。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在联合国与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建立了国际比较项目。该项目至今已进行了六个阶段的比较,全世界已先后有90个国家参加直接比较。在ICP项目中,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利用“国际价格”的Geary-Khami多边比较方法(Geary,1958;Khamis,1970;1972;1984)和其它方法,双边比较方法最初也是在这个项目中发展起来的。方法论研究成果包括在克拉维斯等人对ICP在1967,1970,1975的最初三个阶段的研究报告里(Kravis,1975;1978;1982)。

支出法的基本方法可以概述古如下:

整个研究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采集一个价格的样本,并对相应的商品与服务进行质量比较。整个数据收集与质量比较是在ICP的分类体系的框架中进行的。第二步是对第一步得到的各项比率进行汇总。在理想的情况下,这种比较应该在进行比较的两国所公有的商品与服务的部分进行,而且质量相称的要求应该获得尽可能高的满足。但是实际的比较过程中,这些对精确度的要求必然要受到已有的研究条件的限制。在比较中,我们需要以下两种数据,第一种是用本国货币所表示的对每一细类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数据。第二种是在每一细类内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在ICP的方法体系中大约有150个细类(detailed categories)。而所使用的统计方法需要满足以下的统计分析原则:

(1)特征性(characteristic)。即所选择的物品,及其价格与支出数据部应该具有最好代表性。

(2)基国不变性(base-country invariance)。该性质也称“国家反向检验”即在一个特定的双边比较中,选择那一个国家作为基国将不会影响比较的结果。根据指数理论,这个性质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I[,j/n]×I[,n/j]=1

(1)

其中I[,j/n]为以国家n为基准国对国家j的比较指数。

(3)因素反向检验:即价格比率与数量比率的乘积应该等于支出的比率。这里的价格比率与数量比率的计算应该相互独立。

在双边比较中,第一步计算将在细类中进行,如果存在一种以上的价格,而且没有相应的权数,则利用不加权的几何平均数来计算这一细类的价格比率。在每一个细类中的计算给出了大约150个购卖力平价,我们即根据这些购买力平价去计算GDP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购买力平价。

在购买力平价的汇总过程中,拉氏,派氏和理想指数公式都要使用,在拉氏指数公式中美国的支出作为权数,在派氏指数公式中中国的支出作为权数,理想指数公式则是这两个指数的几何平均数:

在样本中的各个物品被选定之后,如何仔细地比较并保证两国选出物品的质量能够相称研究中所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某些商品,如食品,质量相称的要求比较容易达到,但对大多数商品,如何判断质量相称却不是很容易的事。在比较的过程中,需要征求各方面的专家的意见,同时以下一些方法及比较原则也是十分有用的:

1.实体相同:这一方法是在两国找到完全相同的商品,在某些情况下,相同的牌子的商品在两国都有出售,因此可以保证是完全的实体相同。

2.质量相当:在无法找到完全相同的商品时,可以采用这一原则去抽样,即所找到的两国的商品符合某些一般的规格要求,但在设计与构成上具有细微的区别是可以忽略的。

3.产品的复制:在质量相称比较中,主要考虑的是最终产品,因此无论在生产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只要最终产品是质量相似的,就可认为是满意的。

4.共同的用途:在一些情况下,产品在物理性质方面是不同的,但是可以产生相同的效用,这样的商品就是质量相称的产品。典型的例子是电灯泡,美国的电压是120伏,绝中国的电压是220伏,但显然这两种产品可以认为其效用是相同的,但显然这两种产品可以认为是用于相同目的的产品。如果可以设想这两种产品在同一国家中的相同的条件下生产,在生产成本方面也不可能有什么区别。

5.口味的相同:在少量情况下,在同一国家中一种产品比另一种便宜,而在另外一个国家中,价格的关系是正好相反的。我们可以认为这里起作用的是口味的差异,因此我们在一个国家选择较便宜的商品进行比较。

(二)生产法

随着国际比较项目研究的深入,人们也开始注意如何从生产方估计购买力平价,从而进行分产业部门的生产率国际比较和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59年的研究:佩奇和彭巴赫(Paige 和 Bombach,1959)代表了国际经济比较研究中生产法的重大进展,是生产法国际比较在方法论方面的一次巨大飞跃,形成了后续研究的基础。自1983年开始,在荷兰格林根大学建立了国际产出与生产力比较项目,(Maddison 和 van Ark,1988)展开了生产法(或称部门法)的系统研究,现在已对30多个国家的制造业和4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采用这一方法进行了比较。该方法是根据已计算出的单位值比率分几步计算购买力平价。第一步,所有的单位值比率以两国的产量加权的样本产业水平上加总。第二步,样本产业的购买力平价在分支水平(branch level)上加总,方法是利用增加值加权计算样本产业购买力平价的加权平均数。在这个比较中,制造业分支相当于ISIC中的三位数部门。第三步,分支水平的购买力平价可按照同样方法加总为制造业的购买力平价。上述加权方法可以保证给较大样本产业的购买力平价加较大的权。

在每一步,所计算的购买力平价都可以用于将增加值折算为另一国家的货币单位从而进行实际收入的比较。在双边比较中,在每一水平上都得到不同加权的两个购买力平价,我们使用Fisher指数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它是两个不同权数的购买力平价的几何平均数。

(三)支出法和生产法中的多边比较和指数问题

无论支出法,还是生产法的研究中都存在选择合适的指数公式进行多边比较的问题。在讨论多边比较中的加总方法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加总方法必须满足的基本性质:

1.基国不变性:基国的选择不影响单一国家的相对收入和价格水平,即基国的选择仅仅是选一个比较的基准。

2.矩阵一致性:指数获得的数量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对任何分类单元(category)所获得的数值在国家之间和分类单元之间是可比的。

3.因素可逆性检验:价格比较和数量比较的乘积等于支出的比率。

4.传递性:任何指数的两两比较在下列意义下具有传递性:

I[,j/k]=I[,j/l]×I[,k/l]

(2)

5.交易相等性:每个交易的重要性仅与其数量有关而与其发生国家的大小无关。

6.世界代表性:“国际价格”结构反映的是世界的价格和数量结构。

7.统计有效性:所用的多边方法应给出相应的数量和价格指数,而这些指数对数据收集中的抽样误差不敏感。

一般来说,人们无法保证比较中使用的指数能满足上述所有的性质,但基国不变性、因素反向检验、传递性和矩阵一致性是应该尽量满足的性质,这样就可以避免逻辑上的混乱。

Geary-Khamis加总方法

GK方法是广泛用于实际支出国际比较的主要加总方法。最初由Geary提出(1958),然后由Khamis详细阐发(1970,1972,1984)。方法的基础是两个概念:通货的“购买力平价”和商品的国际(平均)价格。GK方法使用下列联立方程体系对每种通货j(1,2,…,M)来定义未知的平价和对每种商品I(1,2,…N)来定义国际价格:

式中:P[,i]=商品I的国际价格;

 P[,ij]=商品i在国家j中的价格;

 Q[,ij]=商品i在国家j中的数量;PPP[,j]=对国家j的PPP;

GK方法得出国际价格的向量和PPP的向量。每个国家以每个分类单元在GDP中的份额作为权数。因此,在这个方法中大国比小国对计算结果有更大的影响。G-K方法满足:基国不变性,传递性,矩阵一致性和交易相等性同时不满足因素颠倒检验而且偏向于富国(Gerschenkron效应的空间版)。G-K方法是个可加程序,可计算一系列国际价格。对每个国家i可得:

上式左边是用PPP缩减后的本国货币数值之和。右边是以国际价格表示的总和。两个数值都是用基国货币单位表示的。Hill为UNSO,ECE和Eurostat撰写的著名报告(Hill,1981)详细讨论了在国际比较中使用GK方法和其他加总方法的有关问题。

拓展的Theil-Tòrnquist指数

拓展的Thekl-Tòrnquist指数由Caves,Christensen和Diewert(1982a,b)提出用于价格,产出和生产率的空间与时间的比较。这个指数分两步。第一步是做标准的TheilTòrnquist指数(TT)的双边比较。这个指数由Tòrnquist首先提出(1936),后由Theil详细讨论(1965,1974)。Theil-Tòrnquist指数以k国为比较基国可由下式得出:

式中v[,ij]代表商品I在国家j的价值份额。

指数是以价值份额为权数的价格相对数的加权几何平均。这个指数满足许多要求的性质包括国家颠倒检验,也具有要求的经济理论性质,既这个指数是“无比的”(superlative)和“严格的”(exact)(参见Diewert,1976以及Caves,Christensen和 Diewert,1982a,b)。然而,TT指数不具有传递性。Caves,Christensen和Diewert建议通过应用EKS技术得到一个拓展的TT指数。

EKS方法(Elteto和Koves,1964,Szulc,1964)在保持特征性(characteristicity)的前提下,由一无传递性的矩阵得到传递性的多边比较。这是在支出法国际比较中的另一多边比较方法。OECD在最近的比较中同时公布GK和EKS方法的计算结果。对国家j和i的个拓展的TT指数可由下式给出:

(7)式中的拓展的TT指数给出了国家j的通货和国家k的通货之间的PPP。对一对国家的TT[G]指数是国家j和国家k之间通过桥梁国家l的所有间接比较的简单几何平均数。

一个拓展的TT指数不能给出与G-K方法中的“国际价格”相类似的参考价格,因此不能给出可加性的结果。然而,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根据TT指数的平价导出国际平均价格(参见Pilat和Prasada Rao,1996中的详细描述)。首先可在G-K框架下根据TT指数的平价定义下述价格:

式中P[,i]是在GK框架下的商品i的国际价格,作为转换后的价格的数量加权平均数。

第二个是Prasada Rao(1990)提出的Rao型国际价格。这一类国际价格由下式定义:

在这个表达式中,每种商品的国际价格为那种商品在每一国家的价格,以价值为权数的加权几何平均数。

第三种方法获得国际价格是Gerardi-型的指数(参见Hill报告中关于Gerardi和Gk指数的讨论)。根据Gerardi指数,每个商品i的的国际价格是:

以上就是找们在1998年开始国际比较研究的时候,国际学术界在国际比较的方法论研究的现状。

四、关于中国实际国民收入估计的历史回顾

由于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位置,同时由于在过去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应用了不同的统计概念与标准进行国民收入统计(其间有一段时间,统计数据十分缺乏),因此如何按照西方经济学家所熟悉的国民收入概念去估计中国的实际国民收入在西方经济学界就成为一个持久的研究课题。众所周知,两种体系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服务的不同处理。随着中国国民收入核算统计的改善,在这一方面的距离在缩小,所出现的核算上的问题。这些研究的结果并未能解决如何估计用美元表示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问题。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统计方法与制度和国际上普遍实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之间的差距在迅速缩小,但如何估计以美元表示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产生这种分歧的重要原因在于,运用不同的方法可能产生结果差距甚大的估计。在我和我的同事开始估计以美元表示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时,已经有根据不同的方法对美元表示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估计,所使用的方法包括:以汇率为基础的世界银行图表集法,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的ICP方法和有限信息法,和一些不规范的生产法或收入法的变形。下面我们用一张表将这些结果比较地排列出来,其中某些结果相差几近十倍。

我们对这些结果及其所使用的方法做一简单的介绍:

克拉维斯在1981年利用以他为主创立的国际比较的方法进行了一次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美元)的估计。这一估计的数据是由他在1979年对中国的5个城市的大约三个星期的访问中搜集的。根据公布的数字,中国在1965到1985年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5%的平均速度增长,根据克拉维斯最初的估计,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75年已达到美国同一数字的12.3%(同一年份印度是6.6%),如果依据这一估计,再利用上述平均增长速度来加以推算,则在1986年这一比例就将上升到接近16%,根据对中美两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比较熟悉的多数专家的判断,这一比例显然是偏高的。考虑到过去10多年中,中国的经济结构与体制所已经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及当时克拉维斯所进行的研究的自身局限性,继续使用这一估计结果去外推中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容易产生误导的。

表2 根据不同方法对中国国际可比收入的估计

 1986年 单位:百万美元

国家

作者总量GDP

比例%

人均GDP

比例%

美国

世界银行 4,268,600

100.00  17,735

100.00

中国

美国宾州大学(4)

3,677,81586.163,448 19.44

美国宾州大学(5)

2,681,22562.812,513 14.77

克拉维斯 3,000,52070.292,813 15.86

戈顿 1,773,86641.561,663 9.38

阿玛德1,134,19926.571,063 5.99

美国情普查局840,70519.70 788

4.44

美军备控制与裁军署 442,92910.38 415

2.34

世界银行430,02810.07 403

2.27

美沃顿经济计量公司 348,323 8.16 327

1.84

注:详细数据和方法的来源参见Ren Ruoen,(1997)China′sEconomic Performance i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OECDpublication,Paris.

国际比较项目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将近30年。在这一最大规模的应用经济学研究中,前后大约有全世界将近90个国家参加过其数据的搜集。比较年的估计结果又由萨摩斯和海斯顿采用统计的方法外推到未参加国及非比较年,称为宾州大学世界表。宾州大学世界表对中国的估计是根据克拉维斯的估计外推而来的。作者也认为这一估计是偏高的。我们这里列出了宾州大学世界表的第四版和第五版。实际上在我们的估计结果发表后,宾州大学世界表的新版就采用了我们的估计。

戈顿在中国学者的协助下也按照购买力平价的原理,在统计支持较弱,所做假设较强的条件下对中国的实际国民收入进行了估计。

世界银行的阿玛德按照一种简化的标准模式——有限信息法比较了中国的价格与其它国家的价格,从而对中国实际的收入进行了估计偿试。

美国国情普查局的研究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详细的研究。在这个研究中,根据作者所搜集的在80年代初的大约200种价格去计算各个部门的购买力平价,然后进行汇总获得可用于国民生产总值折算的购买力平价。由于这个研究是从生产方法进行国际比较,因此它的方法与国际比较项目的方法明显不同,但是也与标准的生产法有所不同。

在美国军备控制与裁军署研究中,中国学者的研究所提供的价格比率是整个计算的基础。在这个研究中,他利用中国的进出口商品,分别计算其国内市场的价格以及世界市场价格,然后获得了一个在概念上相当于购买力平价的价格比率。这个2.23的比率曾在许多国外有关中国宏观经济指标的研究中被引用过。

世界银行的数字是一个根据官方汇率的估计,但在使用汇率时,考虑了比较国与基国(即美国)在过去三年中的通货膨胀率,然后求出其三年的移动平均,再进行折算。

沃顿经济计量公司的结果是根据零售价格的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而且使用了物质产品的国民收入指标。(接下期)

标签:;  ;  ;  ;  ;  ;  ;  ;  ;  ;  

国际可比国内生产总值和购买力平价的估算及其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一)_购买力平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