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现实瓶颈及对策分析论文_李倩倩1,王宛瑛2

智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现实瓶颈及对策分析论文_李倩倩1,王宛瑛2

李倩倩1 王宛瑛2

1身份证号码:41022319850914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2身份证号码:41130319890911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2008年,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把智慧城市融入到IT公司利益中去,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比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电网等等,形成了最初的Smart City的原型。在IBM提出智慧城市以前,全世界已经有很多国家和城市在开展建设智慧城市的行动,比如伦敦、东京、新加坡、马来西亚、纽约等。中国最早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是宁波,2010年宁波市政府出台了政策,随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思路。到现在中国大概有超过10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关键词:智能城市建设;瓶颈;对策分析

1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

2我国智能城市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城市规模、空间人口、经济规模的扩大,传统城市管理治理的方式积累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再用传统方法解决已力不从心,于是“智能城市”渐渐兴起。现代化社会智能城市建设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解决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中难以攻克的问题,如各政府部门信息繁杂、沟通不畅造成的“信息孤岛”现象,百姓经常遇到跨部门、跨层级问题,导致证件、材料需要反复提交的现象等。而通过智能城市的建设,将会极大的提升政府的办事效率与服务智能,用现代的信息通讯手段将各部门的信息横向联络起来,让信息代替民众“跑”。现在很多智能城市试点地区的网上政务大厅就已经实现了这个功能,如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等等,极大改善了政府的治理模式。

2.2提升人们生活品质

智能城市的建设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运用新兴的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等,为民众提供了更加高效、更加高质的服务。如智能交通管理是为了节省市民的出行时间,环境监测管理是为了归还民众绿色舒适的生态环境,食品、药品追溯管理是为了提高老百姓饮食健康水平,社会治安管理是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等等。

2.3促进产业与经济发展

智能城市也催生新的业态,比如智慧交通、智慧家居、智慧物流等,都为改善城市治理结构、改变产业形态提供了新的手段。智能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依靠各个产业、行业的企业和组织,相互协同、跨边界合作,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3智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现实瓶颈

3.1建设模式单一,同质化强每个国家都有其国家的国情,城市的发展也不例外,城市的形成原因和发展模式也各种各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诸如城市的形成原因有政治因素、资源优势、交通因素、地理优势等多种,因此为城市发展设计蓝图时,也要考虑当地的特殊情况,矛盾是有特殊性质的。因为作为新生事物的智慧城市现在的状态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各种理论和实践都不丰富和完备,造成现在智慧城市发展还未形成完备成熟的发展模式,打算建立智慧城市的城市没有更多模式进行借鉴,这使得他们只得沿用以前城市所建立的模式,盲目的模仿其他城市,没有考虑自身特殊的情况和现状,从而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智慧城市模样。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千篇一律使得城市间的功能布局都大同小异,城市缺乏个性和特殊性,城市相互之间也不能更好的互相取长补短。

除此之外,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本基础和灵魂。智慧城市的发展的趋同,使得该城市独特的文化逐渐地消失,而趋向各个城市之间同质化,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此外,我国作为文化古国,每个城市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属于自身的城市文化和理念,对这些内容进行完全的删除和在建,往往会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此,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当地的文化、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等才能更好地形成具有自身特性的智慧城市,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3.2运营和維护上面的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到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诸如交通、医疗、环境、资源等,可以说已经渗透到经济建设的各个角落,所以要建设这么一个庞大的工程所需要的资金也是一目了然的。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依托于高技术,高技术必定意味着高投入,但是智慧城市虽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客观,而回报所需要的时间却很长,资金的投入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得到回报的补充,再者中国的智慧城市正处在发展初期,没有完善的盈利体系,政府的财政支持是智慧城市最为重要资金来源方式。此外,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目前我国并不具备全面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应技术,因此,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技术限制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4突破智能城市建设现实瓶颈的具体对策

4.1处理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集成共享的关系

重硬件轻软件、实用快上的问题长期存在于我国信息化建设当中,尽管当前大部分的城市都建设了地理信息化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但是这些系统之前都未实现信息共享,出现了信息孤岛现象。各个部门之间在运行和办公当中由于信息传递的不通畅而降低了工作的效率。智能城市中,信息技术设施以及集成共享是其基础前提。因此,在进行智能城市的建设当中要强化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从网络、业务以及终端等层次来有序的推荐互联网、电信网以及广电网三者的统合,构建一个安全、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此外,城市还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传统条块分割、部门分支以及独立建设的局面,对城市农村、水利、教育以及交通和市政等各个部门的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实现标准化,连点成面,建立一个面向各个行业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从而促进数据信息的共享,实现城市社会、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统一的发展。

4.2智能城市建设需“统筹兼顾、一城一策”

统筹兼顾是说国家针对各地的实际经济情况与发展情况,对智能城市的建设进行统筹与协调,从而促进城市资源共享和合理利用,推动智能城市协调发展。一城一策是说在统筹规划智能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特色,在进行智能城市顶层设计时,必须结合城市本身的特色、资源、现状、历史等多重因素,根据城市实际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智能城市建设方案。

结束语

在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当中还将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通过我们建设的经验和技术上的创新,从而更好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建设一个完美的中国,是我国摆脱雾霾的困扰,以后的城市当中不在堵车,雨天路面不在有积水,市民的各种基础公共设施得到完善,行政职能系统变得简洁。在我国完全有能力建设好智慧城市的时候,智慧中国也将在不远处。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智能城市建设的背景、内容和途径[J].社会治理,2016(4):12-14.

[2]陈军,于磊.当前我国智能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5(1):44.

[3]黄风华.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完善策略[J].大科技,2015(18).

论文作者:李倩倩1,王宛瑛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智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现实瓶颈及对策分析论文_李倩倩1,王宛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