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发展的现状与一般特征_英才学校论文

民办学校发展的现状与一般特征_英才学校论文

私立、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与一般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办学校论文,私立论文,发展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私立或民办学校是指在国家、政府办学之外,由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的学校。由这些私立或民办学校组成的一种教育形式通称为私立教育。

中国的私立教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消失至1992年重新出现,其发展之热犹如火山喷发一样,席卷整个中国,学校数量不断增多,学校层次不断扩展。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面对其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显然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来不及对私立学校的运行做出科学具体的规范,由此而使私立、民办学校的发展受到影响。中国教育的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私立教育作为公立教育的一个必要补充,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重新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但是,私立教育到底该怎样发展?国家怎样管理?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利弊如何?意义和发展前途如何等都急待研究并给予回答。基于此,我们对吉林省的私立、民办中小学校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查,以期能够通过这一“点”的研究,为我国私立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为私立教育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吉林省目前有私立,民办中小学校18所,民办中专职业学校15所,大学1所。这些学校主要集中在长春、吉林两市。调查采用问卷、走访、座谈、听课的方法,获得了一批第一手资料。现根据这些资料将私立、民办学校的一般发展情况及其特点概述如下。

学校类型:事业性为主、功利性为辅者居多,少有纯粹的事业型或功利型。

私立、民办学校自1992年重新在中国兴起之后,由于一些学校令人咋舌的高额收费,在社会上形成一股激荡全国的冲击波,结果从其诞生便为自己铸就了一个直观的社会形象:私立学校即高学费学校,即文人下海赚钱的学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吉林省的18所私立、民办中小学校中主要由两种类型的学校构成。一种是功利性的高收费学校。这样的学校把收费、赚钱看成是办学的主要目的。它们以各种名目,如高质量、外语专长等吸引学生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中来,年收费6000元左右。如学生入学后发现学校管理不好、质量不高、提出转学时,有的则采取人走钱留的办法,逼着学生只好硬读下去。这种纯粹功利型的学校虽是极少数,但其单纯赚钱的办学动机有碍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第二种类型是事业性为主、功利性为辅的学校。以事业求功利,以功利养事业。如吉林市英才学校,长春市吉慧学校,长春市威特学校。这些学校虽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年收费3000元左右),但其办学动机主要不在赚钱,而在成就一种事业。对校长来说,是为了实现一种人生价值追求。这些学校不仅有着严格的教学管理,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更把教育、教学实验看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吉林市英才学校进行的“磨砺教育”,长春市威特学校,利用暑假带领学生到农民家坐客的生活能力锻炼等等,都说明这些学校的主旨在于追求学生的更好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在自己能够控制的教育环境中完成在以往其它的环境中不能完成的教育实验或教育理想。第三种类型是功利性为主事业性为辅的学校。这类学校通常收费高,学校条件好,教育质量亦高,其办学动机是以响当当的质量和学校特色让家长心甘情愿地为其儿女付出,理直气壮、堂堂正正、问心无愧地赚钱。做到与学生有利,与国家有利,与自己有利。第四种类型是纯粹的事业型。这种类型的学校是把教育完全当成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是以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办学校。如:长春市天源书法美术学校[1],这种类型的学校目前在我们调查的中小学中尚是空白。

运作方式:先租后建,初期变动频繁。

按照一般常规,开办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首先要有校舍、设备、教师等先决条件,然后才能招生入学。然而,私立学校的运行则采取了一种超常规的方式:先招生后建校舍。在我们调查的学校中,目前只有四所学校拥有自己的校舍,余者均为临时租借其它单位的房屋作为教学场所。这种情况是我们调查前不曾想到的。有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几易其址。最初我们按照省教委开列的注册登记时的校址前往调查,但学校却早已不知去向,经询问附近群众才得知其早已迁往它处。座谈中,据这些学校校长称,目前都在筹划校舍建设,只是资金尚缺。其言外之意是建校经费还未凑足。由这些情况可知,这些私立、民办学校虽然申请批准时声称已具备办学条件,但实际上是借地生钱,是通过先招生收费的方式来启动的。有了学生便有了钱,只要生源不断,校舍迟早会有的。但实际情况是,有些学校收了大量学费后并不是急于改善办学条件,而是用在了个人的消费上。校舍设施等的临时租借,给学校教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如学生的课间活动、体育活动等都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家长对此深为不满。如家长对“你认为目前私立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项的回答中,例举“教学条件差”的占被调查的27%,例举“教学环境好”的不足1%。家长的反映充分说明了这方面的问题。

教师队伍:离退为主层次高,年龄老化流动大,队伍不稳。

私立,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不稳,流动性大,早有耳闻。这次调查,证实了这一结论。在我们调查的学校中,各类人员所占比例为:离退休人员占60.7%,兼职代课者占18.3%,停薪留职人员占9.3%,毕业后正式分配者占10.4%,毕业后待业人员占1.3%。由此看出,私立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是离退人员和兼职教师。

以离退和兼职人员为主的队伍构成,一方面给私立学校的教师队伍带来了学历与职称上的高层次,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年龄老化的突出问题。调查表明:私立、民办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99%强,中专学历占9.5%,大专学历占23%,本科学历占57%。有94%以上的人是正规大中专以上学校毕业。高级职称占75%(其中包括大学讲师、副教授、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教研员等),中级职称占8%,另有17%的人未填。由此可见,私立、民办学校具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具有较为深厚的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很强的教育工作能力。以这些久经沙场的老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为私立学校夺取教育的高质量和社会的高声誉,与公立学校进行质量竞争,确保自身生存提供了先决条件。私立学校所以招聘这部分人为队伍主干,除上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的原因外,其它的原因亦有:

(1)离退与兼职人员不需为他们解决住房、提职、升级等问题。很多学校目前校舍尚无,宿舍更无从谈起,提职升级更无计划指标。

(2)毕业后待业人员和应届毕业生愿到私立、民办学校者为数极少,难以招聘得到;即使招到,亦无在学校久留的打算。

(3)停薪留职人员,多为脚踏几只船,哪的条件好、给的待遇高往哪走。

私立、民办学校的教师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占7%,30—40岁之间的占7%,40—50岁之间的占2%,50—60之间的占57%,60—70岁之间的占21%。50岁到70岁两个年龄段的比例加在一起是78%。这是一个年龄结构极不合理的比例。一个富于生机和活力的教师队伍,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年龄结构。离退人员虽有他们的优势,但毕竟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教学的黄金年龄已过。要他们维持教学尚可,但要他们拼搏进取则是困难的。年轻教师虽有他们的幼稚和不足,但他们富于朝气和活力,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和时代观念,勇于学习和创新。拥有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年轻教师队伍,这才是一所学校的希望和潜力之所在。至于兼职人员由于均有自己的正业,兼职目的不外为赚点外快而已,亦不会将身心和精力倾注于此。

上述诸多原因汇聚一起,给私立、民办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直接障碍。可以断言,私立、民办学校的教师队伍问题不解决,要想实现高质量、高信度、久生存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生源构成:工人、个体户、干部子女居多

私立、民办学校的学生来源是多方面的,大致比例是:工人家庭的占28.7%,个体户的占25%,干部的占25%,企业领导的占10.8%,知识分子的占7.4%,私营企业雇员的占4.7%,其它的占10.8%。由这些比例来看,学生来源的主体是工人家庭、个体户家庭和干部家庭三个部分。工人家庭子女占私立学校生源比例首位的主要原因是工人家庭在城镇以上的社会人口结构中基数极为庞大所致。关于学生入私立学校的经费来源问题,家长和学生的回答基本是一致的。例如,学生对“你入私立学校的学费来源”一项回答是:父母的收入占80.4%,借的占3%,亲属赠送2.7%,不知道的占13.9%。父母对“孩子缴纳的学费”一项的回答是:自己承担占79.4%,父母赞助+自己占9.1%,父母、岳父母赞助+自己占3.4%,其它赞助+自己占4.1%。目前送孩子入私立学校的费用支出主要来自于自身的事实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有明显改善,经济承受能力大大增强。吉林省是全国人均收入水平居下等的省份,可能也因此而使得吉林省私立学校的学费数额在全国各省中是最低的。在我们调查的学校中,年学费超过6000元的几乎没有。

学校特色:小班授课、寄宿生活,强化外语

私立、民办学校的共同特色有三个方面:

一是小班授课。在调查的这些学校中,各学校的班额基本在20人左右,不象公立学校那样拥挤不堪。二是寄宿生活,私立、民办学校多数采取寄宿制的封闭式管理。寄宿制的好处是有利于业余时间的统一利用,如统一安排自己、活动等;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如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生活自理能力等;有利于统一解决了学生跨省、跨市、跨学区的交通问题;承担起了对学生的监护职能,解决了父母工作忙,不能照顾子女的难题。三是强化外语。多数私立学校把自幼对学生进行外语训练作为学校追求的一大特色,如长春市格致中学采用英语教学,新世纪小学、吉慧学校突出学生的外语强化训练,以此作为学校立足社会,满足家长需要的铁招牌。

学校层次:以小学、初中为主,少有高中阶段

吉林省18所私立、民办中、小学校中,有小学5所,以初中为主的中学10所,高中3所。在以初中为主的中学里虽个别设有高中班,但为数极少,如长春市格致中学教学班11个,其中,学前班1个,小学班一个,初中班8个,高中班1个。私立、民办学校以小学和初中为主的原因有三点:①开办小学和初中的费用较低,尤其是小学更容易些。进入中学阶段,物理、化学、生物等课需要试验,这既需要房间、教室、设备,又需要一笔相当可观的实验费用。②开办高中,直接面临高考的社会检验。许多民办中学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少,没有胆量和把握冒这个险,生怕砸了自己的饭碗。③小学、初中的师资较高中容易解决,选择面较广,而能胜任高中教学的人员相对较少,招聘较难,特别是教学组织必须慎之又慎。

学校规模:大者少、小者多

在已运行的学校中,多数规模较小,已具规模者寥寥可数。由于不少学校目前仍处在租借状态,其实尚无规模可谈。在已具有校舍的学校中。多数在3000[2,]左右。象吉慧学校那样,占地四万平方米,学校拥有一座庞大的教学楼和广阔的农田园地实为少见。

每所学校学生数量,多数在200—300人之间。少数学校的在校生较多,如吉林市英才学校在校生641人。

办学资金:学费+建校赞助费是主要形式

中国的私立、民办学校办学经费完全靠自筹解决。为了实现学校工作的正常启动和进一步发展,多数学校采取了对入学者同时收取学费和建校赞助费的模式。如长春市吉慧学校入学时一次性收取4000元建校赞助费,吉林市英才学校收取3000元建校赞助费。建校赞助费的性质是暂借,学生毕业时予以返还。

办学资金的第二种形式是私人捐资,但目前数量较少。第三种形式是企业的少数投资,这通常是一种象征性的资助。

私立、民办学校的办学资金,由于没有国家的支持,仅靠自筹解决,这无疑使收费成为必然。

学校管理:董事会制、聘任制及自主管理

私立、民办学校的办学主体有三类:一是民主党派,如民进、民革举办的学校;二是社会团体,如吉林市教育学院举办的英才学校;三是热心教育事业的公民个人,如长春市吉慧学校的刘靖慧。由于办学主体的非政府性,学校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权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1)多数学校成立了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一般由投资者,热心教育的知名人士,教育专家,学生家长代表,办学者组成。不过,目前看,多数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均不健全,学校的一切事务主要是校长负责,董事会不过是一个对上、对外应付门面或寻找经济、政治靠山的形式而已。

(2)教师实行聘任制,废除了公立学校的终身制。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多需多聘,少需少聘,不需不聘。从调查的情况看,私立学校的用人效率是比较高的,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的比例通常在五比一左右,如长春市格致中学,教学人员44人,非教学人员只有6人;吉林市英才学校,教学人员98人,非教学人员25人。这一点与公立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学校拥有管理的自主权,包括招聘教师,校内分配制度和标准,招生收费,课程建设及教学计划调整等。有了管理的自主权也就有了发展的灵活性。不象公立学校那样,受到层层教育部门的束缚,工作难以开展。

(4)多数学校的内部管理严而有序。如在学生管理方面,所有的学校都设有卫生制度,奖惩制度,寄宿制学校的就餐制度等。多数学校设立了学生会,团支部(少先队)等学生组织和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生活指导员等管理人员。调查中,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方式的反映是:认为非常严格的占73.5%,比较严格的占22.1%,两者之和为95.6%。教师的反映比例略低,84.7%的教师认为合理,15.3%教师认为一般。

私立学校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出现,这是历史的必然。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打破单纯由政府办学的传统格局,调动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的积极性,加速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长期来穷办教育的历史局面,完善补充公立教育结构的不足和欠缺,都有着积极的社会作用。作为试运行阶段,其优势和不足共存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概括其发展现状与一般特点,其目的正在于能帮助大家摸清情况,了解现实,看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以促使私立教育能够蓬勃、健康地发展。

注释:

*本文是柳海民主持的“吉林省私立学校调查”课题研究系列成果之一。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人员还有:陈旭远、邬志辉、王树生、江桂珍、裴春。

*该校主要招收家庭确有困难,又有一定专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实行免费教育。

标签:;  ;  

民办学校发展的现状与一般特征_英才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