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共用系统:现代化物流发展的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托盘论文,模式论文,物流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我国制造产业面对的挑战
“如果无法衡量,你就无法管理”,这是寻求提高经营业绩的一句名言。企业在设计、执行和管理复杂的供应链时需要精确的衡量物流效率和成本。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组织不理解构成一条供应链基本成分的服务成本,因此也就无法精确评估提高业绩的其他方法。
生产管理部门所面对的复杂问题日益增加。早在30年前,当分析清楚企业的功能之后,人们把目光投向连接市场的商业过程上来。从市场和客户开始,设法诠释了依照何种程序将原材料加工成为投放市场的最终产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供应链理论强烈影响了过程管理方式。如今,人们不再关心单一过程,而是关注相互交错的过程。事实上,没有任何过程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将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地创新。制定一个有竞争力的流程。人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意识,供应链任何一个环节的企业,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或多或少地影响整个过程的发展。而这个意识的形成将导致众多企业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整体资源最佳整合模式和企业业绩的提高上。然而,目前固定的合作仍是合作的主要方式,但是将来产业中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合作方式。
当今产业环境和商业环境的特点是不确定性的不断增加。客户需求和季节潮流的变化在加快,顾客的需求也在增加。虽然根据客户的要求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然而产品的生命周期却在缩短。企业必须不断采取新的措施来维持活力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产品的优化参数包括质量、产品价格、投放市场所需时间以及产品创新程度。
随着不确定性的不断增加,会出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在未来事务的可预测性急剧下降的同时,市场需求变化的速度却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两种类型的组织(现实组织与虚拟组织)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依存,是企业或区域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现实系统的发展将具有竞争和相互合作的特点,并且伴随着新系统的产生和对原有系统的适应。
事实上,各区域产业间合作的增加是这种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转变的结果。在20世纪90年代初,企业重组方法更多地集中于单个企业,现在各公司则已准备面对更复杂的情况。在分析了内部过程之后,各企业在自己领域之外寻找潜在的最优的合作。由于不确定性和激烈的竞争将是决定企业境遇特点的两大主要因素。为了长期保持已经获得的市场地位并保证企业将来可以顺利地发展,企业必须努力提高资源整合能力以及相应的模式的转变。
没有一个企业是孤立的,因此,企业在制定工作过程时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必须考虑到全局的利益,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保证将来可以持续发展并且提高企业的实力以及减少约束决策的因素。因而,他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降低风险;增加柔性;增加知识;加速产品开发和订单处理;维持企业的增长;提高市场份额;维持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积极开拓新市场;提高企业资源最佳利用和提高企业形象。
著名的美国系统论学者Feitjof Capra,号召企业在工作模式和价值观念上进行转变。根据他的理论,维持而非盲目扩张,合作而非敌对,强调质量而非数量,以及最终建立伙伴关系而非统治与被统治关系,才是竞争中最有利的优势。而这种优势正是任何希望在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和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下来的企业所必需的。
在西方国家,许多企业正在建立合作关系(战略性资源合作)。而与此同时,跨国集团正在细化组织以确保更有效地处理各个子单元所需要的物流和信息流,确保组织类型和技术支持最适应这种需求。处于合作组织中的成员或相互合作的部门都致力于发挥自身核心能力来形成强大的优势。从全局上理解,建立合作关系将会促进建立亲密合作关系,促进达到相互信任以及技术共享和资源共享。而这些将有助于整个组织在最低的风险下运行并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物流基本上始于军事后勤,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已经升级成为今天一个关键性的经济发展问题。向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提出了巨大挑战,并且也吸引了众多优秀的人才。虽然物流已跃升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但是对它的理论重视程度和其发展速度却差强人意。
物流是一个跨区域、跨职能的课题。过去,它主要吸收来自市场营销、财务和公司战略方面的很多内容。
物流或供应链管理(SCM)主要集中在增值链的优化研究上。客户、零售商、生产部门、供应商及外包商之间建立起一个合作网络,其初始目标是为了通过信息手段来取代库存。这个目标是通过增加相互交换的计划与控制信息来达到的。通过供应链之间企业的合作,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快速响应速度,增加企业的柔性,从而使合作伙伴之间获得竞争优势。
尽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还没有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但是我们相信用崭新的眼光审视物流管理和战略的时代已经来临。用于实现供应链整合的工具和概念已经开始发挥着很好的作用,电子交易市场的发展在未来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明天的竞争优势并不会来自于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本身,它将来自于比对手更快地响应供应链终端客户的需求。物流在这种快速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运输和搬运效率。
全程托盘化运输模式
从西方发达国家在战略物流资源合作上的成功经验来看,建立区域或国家托盘共用系统是最佳整合资源和增强相互信任合作的关键。针对中国运输效率低成本高的实际情况,中国目前已经到了推进现代物流的关键时期,这就是要快速推进中国托盘共用系统建设。中国与西方国家快速发展的情况不同,中国有自己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托盘共用系统。
托盘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把单个物品放在一起的基台。一旦物品堆垛到了托盘上,叉车可以把托盘快速移动到恰当的存储位置。作为一种常用的装卸工具,托盘对提高搬运效率、降低货物破损率上起着关键作用。但是,托盘如果只在工厂和仓库里使用,是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的。只有以商品单位为搬运单位,运输到目的地后再连同托盘一起搬运,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这就是全程托盘化运输模式。
目前,大多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实现托盘共用系统和它的标准化,物流搬运效率和托盘资源利用效率都大为提高,降低了物流搬运成本。而我国由于现代化物流才刚刚起步,有上百种不同规格的托盘,无法实现托盘共用或互换,造成托盘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因此,要实现物流现代化,托盘资源的整合是必须要先做的。但由于托盘没有标准化,实现托盘交换并提高物流效率是不可设想的。如何整合百种托盘的迷局,建立中国特色的托盘共用系统,这就是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区域托盘共用系统网络交换模式
中国已经到了推进现代物流的关键时期,这主要是因为,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及快速响应的市场要求。因此,要推动现代化物流发展,建立托盘共用系统是必要的。
如果要实施托盘共用系统,就必须确定实施范围,基于什么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运营?这一系统应首先集中于哪些业务单位?初始目标是什么?利益将是确实的财务成本节约吗?总之,这些努力应集中于客户运用该系统后增长的收入或节约的成本上。
首先,要决定托盘共用系统的运营方式。根据发达国家托盘共用系统运营经验,大多采用联营方式,由有实力的大公司按股份制形式,运用庞大的资金购买大量托盘,在不同的经济区域设立托盘租赁、交换节点,从事托盘租赁交换业务,从服务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或租金。
从发达国家经验上看,托盘联营的概念早在1940年就已经在美国出现了。先是在耐火砖行业、肉食罐头行业,随后在钢铁行业都实行了托盘联营。后来,美国在澳大利亚和欧洲遗留下来的托盘作业形式,成为该地区实行托盘联营的开端。最早实行国家托盘联营的是瑞典(1947年),其次是瑞士(1951年)。国内托盘联营成功,对欧洲其他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导致了法国等许多国家纷纷组织各自国内的托盘联营系统。随后,又促进了欧洲各国之间的国际托盘联营体系的成立。目前世界众多工业先进的国家,都实行了托盘联营。在亚洲,比如日本发展托盘联营系统用了将近30年的时间,韩国完成联营系统也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托盘共用系统的联营给这些国家带来了节约资源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以及增加竞争力优势的好处。
由此可知,托盘联营共用系统对物流现代化起着关键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实行托盘联营,生产企业减少了自有托盘的保有量,减少了搬运装卸作业,减少了包装成本,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加快了产品的流通速度,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企业的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对于用户来说,收到的产品更易于搬运了,产品数量的检验更容易了,破损率降低了,产品的价格更低了。对运输企业来说,企业不必再保有大量的托盘占压资金,运输的效率也大幅提高,货物的破损率将大大降低。可见,托盘联营使物流的参与者都将获得显著的收益。
显然,这种租赁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以2000万个托盘提供运营的话,每个托盘的成本按150元计算,需要投入资金30亿元,加之托盘联营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按我们国家企业的实力,单凭几家企业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托盘联营又是一个微利的项目,共用系统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实现利润收入得3年以后,特别是我国托盘还没有推行标准化,企业目前使用的托盘规格相当多。据联合会调查,目前中国企业常用的托盘就有30多种,购买时各规格数量占多大比例难以预测准确,势必给经营带来很大风险,因此,这种运营方式是不适应我国发展托盘共用系统的。
要想建立中国托盘共用系统,就必须首先把企业拥有的闲置托盘利用起来。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托盘专业委员会2002年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到,目前我国托盘的使用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流通,企业间的货物运输必须经过多次的人工装卸搬运,降低了工作效率,相应的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只能说是基本实现了托盘化,距离托盘直达运输作业还差得很远,因此,利用企业的闲置托盘帮助租赁和交换,一方面可为企业收回托盘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企业搬运效率,实现直达运输,同时提高企业加入托盘共用系统的积极性,降低托盘租赁的风险。
第二步是逐步推行托盘的标准化。企业托盘加入系统,随着使用寿命的到来,原有非标准的托盘一方面收回了成本和实现了利润,另一方面补充到共用系统的新托盘就可完全采用标准化托盘,这样即利用了原有的资源,杜绝了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新进入系统的标准化托盘又合理配置了资源,并逐渐推动托盘全面标准化。
更为重要的是必须采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创新管理方式来运营,否则难以实现托盘共用系统及其实现联营目标。基于网络技术的托盘共用系统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实现运营和管理:
托盘标准化和统一编码
网络是一种新的信息经济,通过网络技术来运营托盘共用系统,数据处理就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库存储的数据替代了物质资源,对托盘的管理就变成对数据的管理和知识的挖掘,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准确度。但如果数据复杂没有规律性,就会增加数据的消耗和处理难度,因此,要节省数据资源和节约处理时间,就必须对托盘进行标准化的编码和抽象,它是控制托盘和对运营数据有效利用的关键。同时,它们还使沟通变得容易,由此也会加快信息在系统中的扩散,保证托盘联营运作的高效、准确和快速响应。
显然,托盘实现一种标准是最理想的状态。但目前,我国企业拥有的托盘规格30多种,数量1.2亿多个,而且材质也不一样,要推行一种标准,废弃其他标准就会带来资源的大量浪费,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补偿的。如果不能解决这一矛盾,实现托盘联营只能是一个理想。另外,针对这种情况要对托盘进行编码看起来也困难重重,即使能够编码,但需要处理的数据比特数相当巨大,耗费的资源也会相当庞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值得怀疑。这好像使我们陷入了绝地,无法解决这一矛盾。
但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虽然托盘规格很多,但常用的规格只有几种,而且占有很大的数量,用户在使用时只看重功能和强度。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进行科学的抽象,找出客户使用时最为关心的特征,然后对这些特征进行编码,就会大大降低编码的复杂性,减少数据的处理量,使问题得以解决。
建立托盘共用系统的交换节点和网络
按照区位理论,建立节点和网络位置,要考虑当地的人口、经济总量、与外区域的贸易量、节点和网络的辐射范围、服务对象;另外,交通的便利程度: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等交通要道,同时还要考虑土地价格和政府的各种政策限制等因素。即使土地能够获得,但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和设备投资,同时还要配备大量的人力,加之托盘又是一个微利的行业,是长线投资,需要很长时间收回成本,而且业务开展也有相当难度,其风险可想而知。显然采用这种方式建立托盘共用系统的节点和网络目前是不可行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根据对全国调查,我国现有物流园区40多个,区域配送中心不下100个,而且有些地区还在继续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如果在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设立节点,第一可以为园区内的物流企业服务;第二又可把园区内企业的闲置托盘利用起来,帮助企业相互租赁或交换,为企业出租托盘赚取租金,收回托盘成本;第三可实现不同区域间物流园区企业的托盘租赁交换结算功能,并以此为开端快速扩散到园区周边企业,实现区域间托盘共用系统的运营。
这样一来,企业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一是租赁闲置托盘给企业带来了好处;二是托盘在企业间的交换,真正实现了托盘的一站式服务,提高了搬运和运输效率,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三是节约成本的同时又降低企业风险,推动企业的合作,企业可外包一切可以外包的业务,专心致志地提高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物流的现代化。与此同时,也为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与基于B2B、B2C、C2C等与3PL集成化最优运输管理的无缝连接打下良好基础,使整合区域物流资源成为可能。一旦形成这一趋势将是不可逆转的,会大大推动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快速增长。
实现企业间托盘的租赁、交换和结算功能
根据发达国家实现托盘交换租赁的经验,目前,托盘联营方式有以下几种:
·及时交换方式。这种方式是以国家的主要运输机构为中心进行经营的。这种经营方式的原则是,运输部门从发货人处接受载货托盘时,交付同样数量的空托盘,并在向收货人交付载货托盘时,从收货人那里领回同样数量的空托盘。当然,为了能够顺利进行同样数量的托盘及时交换,周转托盘的质量及尺寸必须严格统一。其理想的模式对等交换,各自保有的托盘数量毫无增减,免去了运送空托盘的作业。这样就使各企业保有的托盘数量减至最少数量,从社会整体看也能提高托盘的利用率,使直达运输得以实现。
·租赁联营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联营用的托盘易于统一规格,即使在一个局部也能够建立联营,使用托盘的收货人或发货人,仅需在必要时借来必要数量的托盘即可。其缺点是在托盘流动过程中或在交付、回送、转送托盘时,计算租赁费用的记录比较复杂,并且需要很大规模的管理业务机构。日本和韩国就是采用这种运营方式。
·租赁与及时交换并用方式。这种双重方式的要点在于,使各自分别实行不同交换联营方式的众多运输企业,可以相互联系和集结。也就是说,在及时的交换方式中,只有一个主要的运输单位,并且限定用户,而在双重方式中,可以在许多运输单位、发货人与收货人互相之间,实现标准托盘的交换。各运输单位可以分别经营本公司独立的及时交换方式,同时发货人也能自己选择运输单位。
以上三种方式的托盘联营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对托盘没有进行编码,也没有实现基于网络化运营和数据处理。这样的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效率比较低,结算时又往往容易出错,托盘的管理费用高等缺点,显然不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同时也不能很好地实现资源的合理整合。
·共用系统实施会员制。对会员所持有的托盘进行统一编码,基于网络技术实现租赁与及时交换和结算并用的方式,同时还可通过网络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数据挖掘技术,生成统计记录单,为企业提供管理决策咨询。相对于前三种方式,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物流现代化的目标。
这种方式的要点在于,先对想加入托盘共用系统的企业托盘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统一编码,按照所属企业、规格、材料与用途来进行编码,编码后的托盘进入系统时通过扫描枪进行扫描并记录在数据库中。假设有A与B两个企业,其运营方式有以下几种可能形式:
一是A企业自有托盘,通过编码后,进入系统,并与B企业有业务往来,假设A企业此次交换的托盘数为20个载重托盘,要求B企业结转时返回同样规格和数量的托盘,那么,由于进入系统前进行扫描,这20个托盘的特征就会通过网络提前传给B企业,B企业如果正好有相同数量和规格的托盘,就可在车辆到达时顺利交换,如果没有相同数量和规格的托盘,可提前做好准备,向租赁公司租赁或交换所需规格的托盘,保证及时交换。
二是A企业没有托盘,需要向托盘共用系统租赁,进入系统时对托盘条码进行扫描记录,当载重托盘运到B企业时,B企业已经提前准备好交换用的托盘进行交换,这时,A企业对空托盘有两种处理方式:a)把空托盘运回当地交还给租赁公司;b)如果租赁公司在B企业所在地有回收节点,也可直接返还给租赁公司在当地的办事机构。
三是AB两企业都没有托盘,A企业向租赁公司租用托盘,进入系统通过扫描后,向B企业转运货物的同时,如果B企业需要托盘,A企业可把托盘向B企业移交的同时对托盘进行扫描,并把托盘转租给B企业,托盘系统同时记录A企业租用期结束和B企业租赁期开始时间,并自动进行租金结算。以上租赁交换及结算方式要求所有参加者必须是系统会员,并对进入系统托盘进行扫描记录,每次进出系统和发生交换时都要进行扫描记录,以便于系统正确及时进行管理。
四是由运输企业采用租赁经营方式。这样运输单位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和在需要的地方,从租赁公司借用或归还托盘。这种租赁联营方式除了例外的情况,发货人、收货人和联营组织都没有直接关系,只有运输企业才是联营组织的顾客。这时发货人与收货人既可以同运输单位直接交换载重托盘与空托盘,又能保持托盘的储存量。由于托盘的交换是在联营经营者与运输单位之间处理完毕的,因而业务手续十分简单。
五是当运输企业返程时需要装载货物时,可能会出现由于两次托盘标准或规格的差异,使企业间无法实现交换的一一对应,无法进行交换;这时,可由联盟办理交换手续,企业使用时可到联盟处领取所需要的托盘;如不使用则由联盟代为租赁,收取租金。
另外,托盘系统处理模块还可与企业ERP系统连接,主要通过RFID(无线射频技术)或条码数据采集器下载托盘作业信息,并根据作业要求进行托盘操作。托盘完成后将托盘实际情况反馈至系统,系统将自动生成托盘报表,系统能够根据货品情况,提出每次存放货品建议,通过组拍作业,可以提高托盘的使用效率,实现托盘、货品、储位的一一对应。
最重要的是,共用系统通过资源整合,利用企业的闲置托盘,以少量的资金投入就可把庞大的托盘资产运营起来,给社会和企业都带来好处。同时还可以对加入的不同规格的托盘进行科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