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政法工作实战化准备的几点思考论文

对加强政法工作实战化准备的几点思考论文

对加强政法工作实战化准备的几点思考

魏 浩

当前,部队正处在大抓练兵备战,积极向强军兴军聚焦的关键时期。政法部门作为军队这个“枪杆子”中的“刀把子”,如何围绕备战打仗这一中心任务找准职能定位、提升贡献率,是其面临的现实紧迫问题。对于基层部队来说,在政法工作实战化准备上主要有五个方面具体任务:一是在人员政治审查上。平时要对部队官兵进行政审,遇有突发任务还要对社会化保障人员、临时征召的预备役人员、支前民兵和战地记者等外来人员进行政审。这部分人员身份背景复杂,现有手段在挖掘考核对象深层信息上仍显不足,难以在短期内掌握,政审工作量将非常巨大。二是在隐蔽战线斗争上。境外情报机关加大渗透窃密力度,利用猎艳、网贷、赌博等手段进行勾连拉拢,复退人员、电子设备、APP软件、新闻报道等均可能成为敌人网络化渗透、大数据搜情、高精尖窃密的对象,隐蔽斗争工作任务异常繁重。三是在重要目标防范上。战时,作战指挥楼、码头、军械库、油库等重要目标必将是敌人袭击和破坏的重点,给重要目标安全防范工作带来更大挑战。四是在法理斗争建设上。随着战备形势日益严峻、使命任务不断拓展、敏感问题持续增多,对基层营连如何在重大突发情况下找法、释法、用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旦处置不当容易给政治外交大局带来被动。五是在预防违法犯罪上。战时自伤自残、临阵逃脱、违抗军令等案发数量会明显上升,给预防犯罪工作带来极为巨大的压力。

面对这些情况,工作中还面临五个方面困难:一是专业力量还配不充足。政法干部编制数量少,编配力量的不足与政法工作高专业化要求格格不入,尤其在战时案件数量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办案力量将明显不足;基层“两支队伍”、法律骨干“骨而不干”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关键时候拉得出用得上的人才严重不足。二是职责分工还划不清晰。按规定对参战支前的地方人员应当进行政治审查,但对这些人由谁审、怎么审、审什么都没有明确规定;战时军地隐蔽斗争协作机制还不健全,与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等部门,在联合开展敌社情调研、互涉案件查证、重要目标防范等方面,各自分工职责还不明确。三是方案预案还融不进去。尽管各级结合担负任务和驻地环境特点,制定了各类方案预案,但还不同程度存在预想预测不全面、应对措施不具体、缺乏实践检验等问题;制定的预案主要依靠部队内部防范,没有与地方国安、公安等部门形成对接,军地联防联治的网络还没有形成。四是心理防线还筑不牢固。随着社会转型和利益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受理官兵涉法问题、上报因大病重灾导致家庭比较困难人员逐年增多,尤其是利益调整、兵力行动密集、常态责任传导、正风肃纪纵深推进,观望心态、期盼心理、焦躁情绪、麻痹思想等在官兵身上不同程度存在,对稳心聚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五是技术手段还跟不上趟。近年来,各级普遍对政法方面软硬件建设十分重视,特别是在推进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方面力度大、发展快,“军队侦查协作平台”以及“护剑”手机检查设备等,为基层提供了很大方便。但与时代发展和地方部门相比,信息化程度还远远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建议。一是在充实队伍上。可进一步挖掘内部资源,合理编配、充实保卫委员和思想工作骨干队伍,依据新《预防犯罪工作条例》要求,搞好骨干培训帮带;同时,加强国际法、海洋法等培训,融入日常战备巡逻、联演联训等任务,提高遂行战时政法任务的能力。可进一步拓展外部资源,积极协调驻地国安、公安部门,完善军警民联防联治机制,比如安全机关可组成侦察队担负侦察敌情、传递情报任务,公安机关可组成巡逻警戒队担负作战重要目标周边巡逻警戒任务。可进一步发挥群众资源优势,聘请党政机关、驻地居民担任战时信息安全员、情报搜集员等,形成群众性预防网络,解决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在明确职责上。建议自上而下成立由军队保卫部门、国家安全机关等组成的军警民联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战时联防工作法规,明确人员政审、情报侦查、安全警戒、特情处置等工作分工职责,切实理顺关系,提升协作层次。比如,在重要目标安全防范上,建议部队负责内部预防犯罪、防间保密工作,地方国安、公安部门负责外围安全警戒,加强重点区域布控,形成工作合力。再比如,在参战人员政审上,应明确参战官兵由所在单位进行考核,预备役及支前民兵由人武部门组织实施政治考核,部队搞好政治复审和跟踪考察,确保内部纯洁巩固。三是在完善预案上。可针对作战任务特点,及时预测敌特可能采取的打击方式以及对我方可能造成的破坏等,拟制和完善战时反敌渗透窃密、安全警卫、执行战场纪律、军警民协作等预案,形成完整、配套的预警体系。同时,可结合平时重大演习任务,协调国安、公安等部门,组织针对性检验性联合演练,实现方案预案的对接,从演练中真实检验预案效果,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案内容。四是在心理预防上。要把工作聚焦战时、做在平时,充分利用驻地丰富的教育资源,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人员,为部队官兵进行心理知识辅导,定期组织心理测试,制定心理疏导方案。在建立专职心理工作岗位基础上,大力提升基层政工干部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能力,提升预测预警预防水平。五是在创新发展上。时代在变迁,政法工作的手段也要创新,需树立科技制胜的观念,加强对预防犯罪、案件侦破、信息技术、网络应用等技术发展的学习研究,综合运用教育、行政、法律、心理、文化、科技等多种手段,使工作开展始终处于先进水平,牢牢掌握主动权。

标签:;  ;  ;  ;  ;  ;  

对加强政法工作实战化准备的几点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