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焉耆医院 841100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血透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及护理后SAS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透室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血透室;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清除患者体内积累的代谢废物及多余水分,对于肾病患者治疗意义显著[1]。而血液透析过程中不少患者心理压力过大,紧张、焦虑感强烈,影响血透治疗的依从性。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完成血透治疗。在本次调查中我院重点分析了优质护理服务在血透室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组男78例、女22例,患者年龄为30~78岁,平均(58.9±2.0)岁。对照组男76例、女24例,患者年龄为31~75岁,平均(59.0±3.2)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情况如下:
1.2.1健康教育
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血液透析过程,告知患者血液透析的意义与作用,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2.2心理干预
耐心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帮助患者缓解内心紧张、焦虑的情绪,对患者进行鼓励,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体征监测
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选择合适的血管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并在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联系医师为患者进行相关处理。同时透析过程中需保证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每次透析后需对患者进行体重测量,控制患者两次透析期间的体重增长在5%以内。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适,若患者有发热、冷汗、眼花等,及时给予患者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
1.2.4透析后护理
血透完成后,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血情况,若渗血严重,需延长穿刺部位的压迫时间。给予患者营养密度较高的食物,注重蛋白质的补充。注意病房内环境清洁,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本次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及护理后SAS评分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
2、结果
2.1护理满意率比较
我院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3、讨论
血液透析对于肾病患者治疗意义显著,血液透析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后吸附出血液中的杂质与代谢废物,纠正紊乱的电解质。血液透析对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心理压力较大,透析前过度紧张,往往对透析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本次调查中我院重点分析了优质护理服务在血透室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需关注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在透析前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向患者介绍血透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体征观察及透析后护理等可使患者获得全面、连续、优质的护理服务[3]。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在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对血透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利于血透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红梅.优质护理服务在血透室的应用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67-269.
[2]田恬,刘叶.优质护理服务在血透室的应用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477-478.
[3]梁燕微,余俊英,姚欣等.优质护理理念在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4,(3):69-70.
论文作者:杨伟宁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7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我院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