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应注意的问题论文_俞佳技

老年护理应注意的问题论文_俞佳技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本科护理学1603班,山东 济南 250104)

摘要:探讨老年人常患的几种疾病及如何护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各国人口年龄发展趋向2个特点: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人口的增多。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也开始缓慢地衰退,进入老年以后,各器官生理功能衰退速度大大增快,因此,人到老年之后也就更容易发生各种疾病。而其中尤以高血压、老年痴呆症、冠心病、糖尿病为最,所以阐述之。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老年痴呆症;糖尿病

1.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已非胰岛素依赖性为主。老年和非老年糖尿病有很多共同点,但老年糖尿病还有其不少特点。老年糖尿病患者伴随多种疾病、应用多种药物、智力和记忆力减退,常无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甚至或被其他慢性疾病所掩饰。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势必增加,而老年糖尿病人的并发症较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故应重视其临床特点,及早防治。

1.1临床表现

(1)患病率高:40岁以下的患者发病率仅为0.04%,40岁以上即升高至2.5%,60岁以上患病率为4.3%。[1]

(2)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易漏诊,但超重及肥胖者占多数。虽然餐后血糖已有升高,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发力、视力模糊、外阴瘙痒、阳痿等,也常常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如高血压、脑血管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等的表现。

(3)易出现低血糖反映:可能与热量控制过的低有关,病重卧床、活动量不足、优降糖或胰岛素用量过大时出现。

(4)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心血管及神经病变、泌尿系统感染、肾病、眼病为常见,而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为严重急性并发症,多发生于原来轻症糖尿病或无糖尿病史者,病死率常高达50%左右。主要诱因为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停用胰岛素,或在对症治疗时补充过多葡萄糖、应用皮质激素等药物所致。

(5)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多数治疗不达标,常使血糖难以受到理想控制。要加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控制饮食,体育锻炼,更重要的是合理选择降糖药。

1.2护理

糖尿病饮食的第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控制饮食,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低糖其实就是少吃或不吃那些容易导致血糖上升的食物。比方说,加糖的食物,像糖果、汽水、可乐、蜜饯,及蜂蜜、加糖饮料,以及各种中西式的甜点都应该少吃;若是嗜食甜食的人,则建议以糖精或阿斯巴甜等代糖来调味。

糖尿病饮食的第二个主要的原则就是少吃太甜、太咸、太油的食物,最好是不吃:由于肥胖是糖尿病的敌人,而且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因此控制油脂的摄取量非常重要。

一些患者服用降糖药很随意,有的想什么时候服就什么时候服,有的觉得漏服一两次降糖药没关系,还有些患者漏服药物后,想当然地补服或加服。实际上,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口服降糖药有多种,其服药时间、漏服药物后的处理方法都不同,治疗方案一旦经医生拟定后,就应长期严格坚持。

2.高血压

老年指年龄≥65岁,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早期人们认为老年高血压是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生理现象,不必治疗,但长期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等重要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血压,使之尽量降至正常范围。

2.1临床表现

年龄≥65岁。除一部分病人为从老年前期的舒张期高血压演进而来,表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老年高血压中有半数以上是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是以收缩压增高和脉压差增大为特点的一种特殊类型高血压。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收缩期的弹性膨胀和舒张期的弹性回缩幅度减弱,缓冲能力降低,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所以老年人常常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2.血压波动大,血压昼夜波动的节律异常,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大;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而产生应激反应使诊室血压大大高于自测血压;易发生晨峰血压增高,即起床后2h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h的平均值),≥35mmHg为晨峰血压增高。建议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以便明确血压波动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提倡家庭自测血压。

3.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

4.老年人味觉灵敏度下降,往往吃菜很咸。而肾脏对水盐调节能力下降,血压对盐更敏感。摄入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降压药疗效降低,血压难以控制。

5.常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更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因多种疾病并存而用药种数多,易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易致药物不良反应。

2.2护理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降低体重、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盐和酒精摄入量、戒烟等。

对老年人要注意消除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避免情绪激动、戒烟、少饮酒,保持体重接近正常范围有益于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

老年性高血压一旦开始降压治疗,应坚持正规的服药治疗,不要随意减量或停药。

3.失眠症

长期的失眠很容易引起老人其它身体及心理上的疾病,老年人失眠怎么治疗是老年人及其家属应该重视的问题。老年失眠症不同于中青年的失眠特点,在病因病机方面与精神思想因素关系不大,不像中青年那样主要由精神负担沉重、思虑过度、心血耗伤所致,故其治疗如同于中青年之失眠,则效果多不满意。其实,老年失眠症是由年老带来的全身和大脑皮质生理变化所导致的,治疗应从改善老年人全身和大脑生理衰退状况为主。

3.病因

1、生理性因素:年龄越大,睡得越少,这是众所周知神经细胞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而睡眠是脑部的一种活动现象,由于老年人神经细胞的减少,自然就能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而失眠则是最常见的症状[2]。

2、脑部器质性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震颤麻痹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可使脑部血流量减少,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症状。

4小结

21世纪的老年患者的护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努力的方向,随着新世纪护理服务的发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年患者的疾病及护理将有更快速的发展和完善。护理人员不但要学会老年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巧,而且要掌握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更要关注、尊重、爱护、关心老年患者。

参考文献

[1]王文,马丽媛,向华:《重视正常高值血压水平及其伴心血管危险》,《现代护理》,2016,10.

[2]王淑芳:《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国护理研究》,2009,10.

作者简介:俞佳技(1998.8—),浙江省宁波人,护理学,医学类。

论文作者:俞佳技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老年护理应注意的问题论文_俞佳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