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论文_黄泽耀

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论文_黄泽耀

云南今禹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24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使得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了破坏,导致了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生态系统功能减退,土地资源急剧锐减,土地生产力衰退等等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在极度恶化之中。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已经严重超出了我国环境的承载能力,加之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得水土资源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使得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

1.1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技术方法,来改变或切断不利于生态系统进化的因子或过程,并为其配置和优化内部及其与外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来达到生态学尽快的恢复或进化为更高级的水平。生态修复的主体仍是自我,在某个限定的区域内,减少人为干扰,令其自身来进行调整实现生态群落修复。

1.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指的是在该水土流失区域进行管护和人工辅助,帮助自然界自身修复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并实现生态改善,进而实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这种良性发展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当前所指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指的是除去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愈功能来修复,最终实现一个健康、平衡的状态。这是一种新型的水土保持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措施。

2生态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必要途径

生态修复的提出,提出了关于当前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路,这种回归主体,将自然演化作为主体的想法,进一步明确了自然演替的主角──自然。这种方法能够及时地制止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快速修复受损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

第一,我国的人口密度非常大,人口压力也非常大,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负荷也是巨大的。另外,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也是巨大的,甚至有加剧的趋势,依靠人为控制难度较大,在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耗费的人力物力也是巨大的。

第二,实践证明,利用自然系统的自身愈合能力来控制水土流失是有用的。近几年来开展的退耕还林、人工造林种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对于自然系统已经有了全新的认知,对于生态系统中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内部的适应和进化能力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此同时,发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具有一定的动力特性。在这个生态系统当中,不同物种之间有着很复杂的关系,这种错杂的关系造就了自然生态的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自组织性以及有序性。人为地进行生态环境改善是无法同自然生态相提并论的,其功能也不足以应付生态防护。例如云南某地区由于种植过于单一化,使得出现了大面积的杨树林病虫害,产生了很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进行生态改善其结果通常是始料未及的,投入也是巨大的,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十分低廉。

第三,近几年来云南地区开展的封山育林、封山禁牧等活动,已经证明了自然生态的修复效果惊人。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封闭,发现其生态环境已经大幅度地恢复了,物种的数量也得到了大量地提高,水土流失现象也得到了改善。大量的实例证明,通过一定的人工引导,可以实现生态系统自身修复,遏制环境恶化,达到低投入、高回报的最终效果。

3目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

3.1思想意识淡薄

当前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不够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所以在现阶段首要的任务就是让生态环保意识在每一个人的思想中得到深入,从而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地位提高。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进行大力宣传,并加强执法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还要对于执法人员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生态环保知识一旦有新的内容,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更新,做到知识与执法一体。

3.2植被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通过查阅相关的公报发现,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非常之大,而且还有继续恶化的现象。多年以来,人为的过度放牧和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和损坏地表,导致了植被开始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迫使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压力逐年变大。

3.3科研不够成熟,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生态修复工程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工程,虽然之前在对其的研究中取得了有些进步,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出现在生态恢复重建之中,现阶段还没任何较为成熟的恢复重建理论体系被建立。在进行相关研究时,也是只侧重一点或一方面,不能兼顾全局,使得生态效益较低。

4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

4.1加强宣传,提高认知

现阶段,在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主要采用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自然修复为主要手段。这样使环境得以改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这种观念还没能得到普及,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没有深刻的认知。因此,为了提高大家对人工治理和自然修复关系的认知,必须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使人们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的错误思想得到纠正,用实际案例说明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让群众了解并接受生态修复的好处,使群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4.2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要在相关技术的研究以及创新方面多下功夫。生态修复工作的实现是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的,因此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需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不断的创新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丰富生态修复的理论,提高生态修复的科技含量。要开展多方面关于生态修复专题的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及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来总结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然后创建属于我国生态修复工程的具体可行的科学体系,从各方面研究的结果丰富我国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基础。

4.3生态修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

生态修复的主体是自然环境,所以还是要以自然为基础,在进行生态修复时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开展。我们应当将硬性植物生长的首要因素水作为主导因素,将其他各种因素作为辅助来实现生态修复。不同的区域具备的生态修复能力是不同的,例如在南方,先天条件良好,有利于植物生长,生态修复速度比较快。而在北方,植被则较难恢复,低降水量使得大部分的植株难以生存。

4.4生态修复需因地制宜,同时制定人工辅助

生态自我修复主要是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的。实施生态修复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基础条件,但并非所有的地区都适宜一样的方法。当然,实施生态修复仅仅靠自然基础并不够,因为单单依靠自然的力量是难以恢复植被原有原生态面貌的,还必须依靠制定各种人工措施,以提高生态修复的效果。因此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修复,还要正确对待生态自我修复与人工治理的关系,既要让生态环境在良好的环境自己主动的恢复,又要添加必要的人工辅助,两者合二为一,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在自然原力无法实现自我修复时,需要依靠人工措施来实现。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这个长期且系统的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以丰富自身,另外,有必要将新的思路与方法应用到这项长期工程之中,对于生态修复科学还应该大力发展并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忠.川中丘陵区资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研究[J].中国水利,2014,02:42-45.

[2]张坤,周祖煜,徐化冬.城市水土保持建设探索[J].治淮,2016,07:58-59.

[3]王鹭松,徐敬华.浅析城市建设中的水土保持问题[J].陕西水利,2016,S1:227-229.

论文作者:黄泽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论文_黄泽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