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
——基于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的实践
刘 静,刘 乐
[摘 要 ]教育家型校长是拥有高尚人格、巨大贡献和持久影响的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科学的培养和合理的培训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过程的助推器。基于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的实践,对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当前培养中存在忽视对教育家人格与精神的培育、欠缺对教育家实践技能的有效提升、缺乏对凝结教育家思想有益的理论体系构建、培训模式有待创新等问题,应从加强对教育家人格与精神的培育、重视教育家实践技能的养成、加强对思想凝练方法的培养、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等方面入手,对培养模式进行改进。
[关键词 ]教育家型校长;内涵;改进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倡导教育家办学”成为时代发展的呼唤。为响应这一需求,各省市陆续启动了对名校长、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项目,如山东省“齐鲁名校长工程”、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等项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造就一批教育家”后,教育部于2015年启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项目,以期“加强我国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教育家型校长”。教育家办学,将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河北省于2016年启动“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本文通过对教育家型校长内涵的界定与对“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首期校长培训班学员的调研,分析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困境,并对教育家型校长培养项目的改进提出相应对策。
一、教育家型校长的内涵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时代之际,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享受公平、优质、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是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新命题。倡导教育家办学,“把教育还给教育家”,是教育发展的“福音”与“正道”,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1]提倡教育家办学,需要培养更多的教育家型校长,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校长才能称之为“教育家型校长”,因此,对教育家型校长内涵的界定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明确了教育家型校长的内涵,才能使培养工作有的放矢,使项目的评价有标准。
“教育家型校长”一词,有两个核心词汇,分别为“教育家”和“校长”。针对“教育家”这一概念,孙孔懿进行了多种类别的分类,其中,按照个人贡献的领域将教育家分为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论家、教育行政家、教育活动家、教育事业家、教育改革家、教育实践家和教育杂家等。[2](35-63)顾明远认为教育家要满足三点要求,“首先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其次在工作中敢于研究和创新,有自己的理论见解和思想体系;第三是经验丰富,有自己的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被广大的教师所公认”。[3]钟祖荣认为,教育家“是在他人或自身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较系统、新颖、先进的教育思想或理论,对教育事业和教育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在一个较大区域内或全国教育界乃至国际教育界有较大和较长的影响的人物”。[4]文东茅认为,教育家是“在教育理论或实践中作出杰出成就的人”,要让教育家成为一个“常人能够企及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5]针对“校长”这一概念,教育部的文件指出,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6]融合两个核心词汇的概念,我们认为,教育家型校长概念的内涵,至少应涵盖高尚的人格、巨大的贡献和持久的影响三个方面。
图 1 “教育家型校长 ”概念内涵
(一)高尚的人格
教育乃民生大计,关乎国之根本,为一国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础。教育家型校长深明教育规律与教育本质,对教育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意义了然于心,并将这种认知融入了教育工作之中。因此,教育家型校长具有崇高的教育追求,浓重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能够不囿于纷杂的现世而坚守教育本心。对教育理想与教育责任的追求,驱使教育家型校长以崇高的教育信仰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践行办学理念。
社会对“教育家”的道德标准期待较高,可以说,道德水准在评判“教育家”时拥有一票否决权。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周佛海,在担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期间,促进了江苏教育事业发展,[7]曾经的新文化运动“旗手”北京大学教授周作人,他们却都在抗战期间沦为汉奸。[2](89)即便是为教育事业作出过贡献,拥有过人的学识,他们也断不会被世人称作是“教育家”的。教育家型校长首先是一名教育者,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坚持用心灵塑造心灵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炮火中坚守教育理想的梅贻琦、于世界黑暗之时点燃了明灯的乡村教育实践家晏阳初……纵观被称之为“教育家”的校长,他们崇高人格中的相似之处,体现在坚守教育初心与教育理想,尊师重道,爱生如子,也体现在对上不畏惧不谄媚,对下不傲慢不放纵,更体现在对家国大义、民族兴亡重任的担当。
正像英国史学家阿克顿所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权力无所谓大小,都可能导致腐败,所以,遏制学生会“官僚气”,就像真实官场一样,都需要健全制度。要像官场“反四风”一样,对高校也要“反四风”。同时,还要加快推进大学去行政化,净化象牙塔,让大学校园远离官场陋习的不良影响。
教育家型校长既要有被社会认可的教育教学成果,又要有一定的管理智慧。由于培训目标定位为培养未来教育家,便认为培养对象已经具备优秀校长应具备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实践技能,在培养设计上力求突破基础性技能的培训。实际上,即便是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对象,也依然具有提升各类实践技能的需求。调研发现,校长们认为,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教师队伍的合格稳定、完善的学校管理机制等内部因素对其成长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教育行政部门的态度这一外部因素对其成长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大部分校长认为,自身管理水平是制约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与管理能力提升、公共关系协调等相关的实践技能的提升,是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紧要的学习诉求。然而,当前的培养缺乏对实践技能的有效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缺乏针对性强的系统课程。校长培训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培训课程缺乏系统的整体的计划,从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来看,在3年的培养方案中,由于任务繁杂,很难有针对某一方面的系统性课程安排。第二,实践性的学习难以深入。实践技能的学习不能过多依靠课题灌输,应主要依靠主体实践去提升。就目前的时间安排与目标设置来看,难以有大块的时间组织培养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跟岗学习与实践演练。第三,主体参与不足。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跟岗实践,如果能更多地增加互动与参与,引导培养对象变被动为主动,才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巨大的贡献
成为教育家型校长,首先要是一名优秀的校长,要在本校的办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就,获得师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并能凝聚为可推广的办学经验,打磨成个性鲜明的教育思想,最终形成带动一方、辐射一域的良好效果,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家的人格是教育家型校长群体所具有的趋于一致的社会人格,是教育家型校长区别于一般校长的根本所在。[2](119-164)调研发现,根据自身成长历程,大部分校长也认为,人格魅力、教育理想、进取精神、战略思维等教育家人格,对成为优秀校长具有核心影响力。教育活动是塑造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当前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方案缺乏对教育家人格与精神的培育。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第一,评价的导向作用。当前,对校长评价体现了重学校教学业绩轻个人人格与修养,重行政命令贯彻情况轻工作创新与改善。在这种评价模式的导向下,校长群体关注教学业绩与行政事务,自然无暇修炼与提升个人、人格修养。第二,一刀切式的培训方式。就河北省而言,目前有乡村校长提升、骨干校长培训和教育家型校长培养三种层次的校长培训工程,培训对象均面向同处某一层次的校长群体,培训内容为模式化的课程,难以关注个体在思想境界、精神信仰等人格精神方面的需求与差距。[8]第三,自我反思欠缺。评价的不良导向与培训的关注不足,使校长主体对人格与精神重视不够,加之人格属于内心精神世界的范畴,在缺乏自我反思的个体中,更难以形成提升人格修养的自觉需求。
(三)持久的影响
在对养路机械进行设备点检的过程中,为确保点检工作落到实处,应对点检结果进行查验,进而避免设备点检中出现虚假查验问题,保障点检工作的认真落实。在进行设备点检检查管理时,主要是对点检的结果进行查验,并利用赏罚分明的点检管理制度进行谎检问题进行严肃的处理。
综上所述,教育家型校长具有高尚的人格、深远的教育思想、巨大的教育贡献和广泛的影响,哪怕时光变迁,也依旧经得起推敲,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动人的光彩。
近年来,教育部和各省市通过启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与各省教育家型校长培训项目,开始了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实践。以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首期校长培训班为例,围绕着以引导凝练教育思想为核心,以激发树立教育家情怀为着力点,以遵循个性化培养途径与实践导向为原则,在3年的时间中,力求通过高层次、高水平、高标准的研究型培养,培养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型校长。为确保培养质量,该项目建立了全程导师组指导、任务导向的培养方式、“区域组”和“学段组”纵横双向分组结合等保障手段,通过基地引领研修、导师个性化指导、参训校长示范提升等方式,对参训校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现状与困境
在今后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防疫部门需要建立一个较为专业的疫病监测网络平台,不仅要重视对散养动物的疫病监测,还需要重视对集中规范饲养的动物进行疫病监测,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动物疫病监测网络的集中化[2]。其次,还要重视疫病诊断实验室的建立,以对动物疫病进行实时监测。
图 2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思路图示
调研组对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首期校长培训班28位学员进行调研,获得有效问卷26份。调研内容包括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的成长轨迹与学习需求,并将调研结果与目前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的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发现目前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存在如下困境。
(一)忽视对教育家人格与精神的培育
教育家型校长是校长中的优秀群体,是教育管理专家、教育教学专家、教育思想专家。教育家型校长拥有高明的教育管理智慧,能够处理好纷杂的日常行政事务,能够知人善任,才尽其用,能够妥当处理学校与周边人或相关单位的公共关系。教育家型校长精通人才培养规律,擅长教育教学工作,自身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的同时,还能引导教师如何教得更好,指导学生如何学得更好,并取得被社会认可的教学业绩。教育家型校长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在教学原理和教育规律的指导下,能够及时总结办学经验,通过打磨和提升,形成教学理念,最终凝练为值得借鉴推广的教学思想。因此,教育家型校长能够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思想方面有较高的建树,形成丰硕的教学成果,为时代、为社会作出一定的教育贡献。
中国教师:广州市目前也通过“走进广州好教育”丛书的出版,对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三个系列进行深度挖掘,这既是教育实践成果的总结,也是教育成果的展现和交流,特别是对发展进步快的学校和非中心城区的学校、校长、教师都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当然,轮岗制也会导致一些校长在学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会离开某所他为之奉献的学校,这些校长、教师会有遗憾吗?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二)欠缺对教育家实践技能的有效提升
散会后,大家一起到二楼的餐厅聚餐。席间,齐眉给每人分发了一个红包。高潮拿到红包后,心里直痒痒,瞅个机会跑到卫生间,偷偷地打开红包,一看,壹仟圆,心里美滋滋的。高潮不想喝太多的酒,就赖在小隔间,坐在马桶盖上把玩手机耗时间,反正这里也很干净,一丝儿异味都闻不到。不大会儿,就听到外面两个小便的人在交谈。一个说,乖乖,好大方,红包就装了贰仟圆。另一个嚷嚷道,这狗日的梅董也太狗眼瞧人低了吧,只给了老子陆佰块。高潮听第一人说的时候,心中就诅咒了梅宏图几句,待第二个人的话一出口,高潮登时心平气和了。
(三)缺乏对凝结教育家思想有益的理论体系构建
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是本省校长中的佼佼者,在教育实践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拥有能够影响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扩大培养对象的影响力,带动一方教育发展,急需将培养对象的实践经验推广开来。然而目前,培养对象的实践经验依然停留在“经验”阶段,尚不能称之为“教育理念”,更无法触及“教育思想”。调研发现,在回答“实现教育家办学的主要障碍”这一问题时,绝大多数校长将“自身教育理论知识的不足”列于首位。由于缺乏对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的系统学习和钻研,缺乏对实践经验的梳理和反思,阻碍了校长们对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提炼。与此同时,缺乏对教育思想内涵的认知,也使部分校长对教育思想凝练这项工作重视不足。要让培养对象深刻认识到,教育思想并非简单地对办学经验回顾与总结,并非蹈袭前人的教育思想,而是通过开展研究,系统思考办学行为,要凝练具有个人特色的创新教育思想。[9]
(四)培训模式有待创新
培养对象认为,当前的校长培训普遍存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等问题。在针对培训模式的调研中,排名前三的培训形式分别为导师引领指导、自主学习探索、同行交流研讨,比例分别为57.69%、23.08%、15.38%,比例较低的培训方式分别为专家报告讲座、学历进修、脱产培训、网络在线学习和境外拓展研修。培养对象普遍认为前辈、同行、导师、专家的指导对个人成长是有效的,但是培训的方式倾向于选择互动性强的研究型学习、观摩学习、交流研讨和挂职实践等,认为单纯地为学习而学习的讲座、报告形式有效性不足。教育家是不能培养出来的,但是通过科学的培养,能够促进优秀校长的成长,使优秀校长蜕变为教育家型校长成为了可能。构建科学高效的培训活动,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对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此项目所开发的变频电动机,转速范围较宽,最高转速较高,达2 000 r/min,因此必须进行临界转速的计算。
教育家型校长凭借高尚的人格、巨大的贡献,造就了持久的影响力。教育家型校长的工作领域虽主要在学校,其影响却不拘泥于学校教育。通过教育思想的辐射作用,教育家型校长不仅影响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辐射了周边学校的发展,也将带动家庭教育的发展与社会教育事业的繁荣。北京实验二小的原校长李烈,用“以爱育爱”的教育思想,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多年来,她以深远的教育思想和多年的办学实践,不仅帮扶了北京市及周边省市的弱校,还在全国布下40余所分校,“以爱育爱”的理念对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带来重大影响,也影响了全国各地千千万万的家庭。好的校长,如同一粒火种,不仅带给人信仰与希望,更将信仰与希望的光传递下去,这种薪火相传的传承精神,正是教育家型校长的使命与责任。
三、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系统设计与改进策略
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是一个时间跨度大、目标任务重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合理设置培养目标,科学安排培训课程,加强对培训机构和师资团队的建设,形成连贯的、可持续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10]调查显示,96.15%的培养对象认为,个人成功与校长培养有着重要的关系。针对目前教育家型校长培养中存在的忽视对教育家人格与精神的培育、欠缺对教育家实践技能的有效提升、缺乏对凝结教育家思想有益的理论体系构建、培训模式有待创新等问题,应从加强对教育家人格与精神的培育、重视教育家实践技能的养成、加强理论学习、凝练教育思想、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等方面入手,对培养模式进行改进。
(一)关注对教育家人格与精神的培育
第一,为培养对象与教育家交流学习搭建平台。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在第一年、第二年的学习中,分别邀请了教育家顾明远、教育家型校长李烈、教育专家石中英、国外著名教育实践专家等,与培养对象共同进行交流研讨,并聘请顾明远、石中英、李烈等作为专家或导师,指导或参与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实践。未来,应搭建持续平台,让培养对象获得直接与当代典型教育家交流学习的机会,在耳濡目染中参悟教育家的人格引领,激发培养对象提高人格素养的动力。第二,引导培养对象实现自我精神建构。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个体自我提升的过程,只有培养对象注重参与培养过程,学会反思并乐于反思,逐步形成学习自觉,才能建构和完善内心世界。[8]第三,在了解培养对象个性化精神成长需求的基础上,设计涵盖“心理层面、自我意识层面、思维层面、专业伦理层面、精神信念层面”[8]的课程,倡导课程选择的自由性,真正实现课程的按需供应。
(二)重视教育家实践技能的养成
在实践技能培养中要始终坚持以实践训练为主的培养方式,引导学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反思。通过系统地诊断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及其学校,总结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中的制约性因素与特色优点,有针对性地为培养对象开展教育实践技能提升训练。可采取的具体形式为:将有共同技能提升需求的培养对象进行组合,由具有该方面研究专长的理论导师或实践特长的实践导师开展小组形式的指导,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效率。与此同时,跟岗实践、挂职学习、教育考察等也采取按需求分组的形式,由实践导师对具有类似实践需求的培养对象进行集中指导。同时,利用“教育家型校长工作室”的平台,为培养对象构建体悟同行实践的平台,通过沟通交流,促进彼此教育实践的内化和共同改进。[11]如此以来,可以利用从理论导师处学习到的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和最新的教育政策,利用从实践导师处学习到的办学和教育智慧,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三)强化教育思想的凝练
构建区别于在校生专业学习的且有助于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教育理论体系,针对培训时间有限的情况,在培训过程中,不安排过多冗余的理论课程。通过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形成专著等研究活动的开展,有效引导培养对象总结办学经验,从凝练办学理念开始,通过小范围的成果交流、发表专题文章等多种形式,经过多次多轮的论证、打磨,在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其教学思想的雏形。建立“教育家型校长工作室”,以此为平台,促进培养对象教育思想的传播,协助培养对象将其办学经验和理念进行迁移,扩大影响力与辐射范围,并在实践当中,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教育思想。最终,通过举办更大规模的教育思想研讨会、高端学术会议等,形成被社会认可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创新性的教育思想。
(四)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
首先,抓住校长成长的关键时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调研发现,100%的校长认为,担任校长的5-15年期间都渴望得到专业的培训。同时,65.38%的校长认为,担任校长的5-10年期间是成为名校长的关键时期,19.23%的校长认为,担任校长的10-15年期间是成为名校长的关键时期。在实际的培训当中,应切实考虑不同阶段校长的培训需求,在不同层次的培训中,及早发现具有发展潜力的校长,关注其个性化需求,进行重点培养。其次,摒弃单一的培训形式,强化参训校长的主体参与。教育工作是实践性极强的工作,要为培养对象与双导师的交流、探讨建立平台,加强在理论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型学习,开展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挂职学习。第三,针对培训需求,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在对个人成长动力的调查中,“实现教育理想”和“自身专业发展”成为校长们发展的最大动力,针对校长的成长诉求,应设计涵盖教育理想与信念、教育知识与理论、教育管理实践与技能、教育思想与理念等诸多方面的具有丰富内容的培训方案,促进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
教育家型校长成长于自觉、自主的发展和科学的培养之中,教育培训工作者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校长们日益提高的培训需求,把握教育家型校长成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引领教育发展的教育家型校长。
参考文献 :
[1]曾天山,丁杰.强国时代制度化推进教育家办学[J]. 中国教育学刊,2011(2):1-5.
[2]孙孔懿.论教育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顾明远.新时期教育家的成长之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6):5-8.
[4]钟祖荣.中小学教育家的特征、类型与作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3):25-30.
[5]文东茅,林小英,吴霞.教育家成长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基于“教育家成长的政策支持”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2):1-4,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通知[EB/OL].(2013-02-04).[2018-08-03].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48/201302/147899.html.
[7]蔡德金.朝秦暮楚的周佛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91-105.
[8]王红霞.教育家型校长精神特质与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2(10):8-11.
[9]代蕊华.论教育家型校长培训的策略选择[J].教师教育研究,2009(5):19-23.
[10]代蕊华,李敏.教育家型校长的角色定位及培养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13(2):48-52.
[11]胡振京.奠基未来教育家的成长——基于天津的案例分析[J].教育学报,2014(6):50-55.
The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Educator -Type Principals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ng the principals of Hebei Province
Liu Jing ,Liu Le
Abstract :The educator-type principal is a professional who has high moral personality, great contribution and lasting influence to perform schoo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duties. Scientific training and reasonable training are the boosters for the growth process of educator-type principal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educator-type principals in Hebei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ssues related to the training of educator-type principal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re is neglect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family and spirit of education in the current training, 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training of educators’ practical skills is lac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beneficial to the idea of condensing educators, the training model needs to be innovated, and so on,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family and spirit of education,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skills of educators,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ideological concise methods, and innovate training models. We will start with the training content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mode.
Key words : educator-type principal; connotation; improvement strategy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目标定位及路径设计——基于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首期校长培训班的探索与实践”(SQ171040)
[作者简介 ] 刘静,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河北 石家庄 050024);刘乐,石家庄学院图书馆,讲师,主要从事数据分析研究(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中图分类号 ]G4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277-(2019)01-0055-06
责任编辑 :刘升芳
标签:教育家型校长论文; 内涵论文; 改进策略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论文; 石家庄学院图书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