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与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565(2015)11-0059-06 中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原有粗放型增长模式的潜力已经殆尽,正在全面进入新常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可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可持续性,可以说,创新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但创新与就业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是相互排斥还是相互促进,尚没有达成共识。中国能否同时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创新驱动”与“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将面临挑战。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而扩大就业则是必须解决的社会民生问题,如何理顺两者之间的关联?创新对就业的总量和结构影响如何?这一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细分创新活动类型的Jordi模型,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对创新的就业关联机制与结构效应进行分解,并通过国际和区域比较,为制订促进就业的创新和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从已有文献来看,创新与就业的关系并不明朗,不同学者运用不同数据、方法,从不同视角得出不同结论:一是促进论,即创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对就业增长有积极作用。二是抑制论,一方面,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需求,产生“劳动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导致传统部门衰退、催生新兴部门,引发结构性失业,两者共同导致就业减少,失业率上升。三是综合论,即不应单独、孤立地研究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就业不仅与创新等技术因素有关,还与文化、政治、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具体如下: (一)技术创新促进就业的相关研究 Pissarides(1990)[1]认为,技术进步由于对生产力增长的促进作用所产生的“资本化”累积效应,最终必然增加就业。Brouwer(1993)[2]基于荷兰创新调查的面板数据,对“就业补偿”效应进行检验,发现产品创新对1980年代荷兰的就业增长具有促进作用。Smolny(1998)[3]利用德国企业的面板数据检验工艺和产品创新的影响,同样发现创新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朴之水等(2009)[4]研究发现,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在促进高质量就业、改善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技术进步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增强社会吸纳就业能力,扩大就业更依赖于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这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所在。而在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马云更是强调“科技没有消灭就业,而是创造更多就业”。 (二)技术创新阻碍就业的相关研究 随着中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中国理论界逐渐关注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张军[5](2003)认为,技术创新使得企业资本密集程度迅速提高,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失业压力日益严峻。姚战琪等(2005)[6]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截面数据研究发现技术进步造成就业的减少。张晓旭(2007)[7]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因素对就业增长起主导作用。叶仁荪等(2008)[8]研究发现,虽然技术进步有助于就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但现阶段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朱轶等(2009)[9]研究发现,中国第二产业创新对就业影响不显著,第三产业创新不足制约了其对就业的贡献,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对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周世军等(2012)[10]研究发现,高层职业存在高文化门槛,而低层职业又存在城镇户籍门槛,“双重门槛”的存在使得城乡就业出现分层,抑制了产业升级中的就业增长。 (三)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的细化分解与综合分析 Entorf和Pohlmeier(1990)[11]分析了德国的微观企业数据,发现了产品创新的正效应,而过程创新没有显著的效应。Greenan和Guellec(2000)[12]基于法国创新调查数据研究发现,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对就业增长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产品创新的效用更大。Peters(2004)[13]基于德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产品创新促进就业增长,而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过程创新对就业有负向影响。Harrison等(2008)[14]比较了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英国的创新就业效应,研究发现过程创新的替代效应和补偿效应在这些国家普遍存在,而创新整体上具有就业促进作用。Stefan Lachenmaier和Horst Rottmann(2011)[15]基于20年德国企业数据使用GMM面板模型估计,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创新投入还是创新产出,均对企业就业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过程创新的就业促进效应比产品创新更强。 (四)现有研究述评及未来研究方向 现有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有待改进: 1.国外研究主要针对发达国家,而国内已有研究多数从整体层面进行分析,总体性研究不够深入细化,难以厘清创新与就业关系的内在机理与深层机制。 2.现有研究对创新影响就业已经达成共识,但对如何影响,不同类型创新的影响强度有多大,则研究不足,需要对创新要素进行定量细化研究。 3.现有研究侧重于技术创新,对于非技术创新研究不足。2005年新版《奥斯陆手册》对创新范围进行了扩展,增加了非技术的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因此,需要对创新进行更加全面的测量。 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拓展:①非技术创新的测度与实证。非技术创新有助于提升生产和经营效率,提升产品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中国主要技术来源是西方产业技术的扩散转移,而如何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的产业技术特征符合中国劳动力丰富且多层次的资源禀赋特征,需要进行组织、管理、文化、市场等非技术创新。本文基于中国数据对非技术创新进行测度与实证。②不同创新类型的就业增长效应分解。为了深入研究企业创新行为对就业的影响,本文对不同类型创新活动进行细化分类与实证研究,按照创新类型的不同将就业增长的来源分解为旧产品扩大再生产、新产品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劳动生产率的替代效应五大部分的贡献,以找到创新促进就业的源泉与阻碍。③细化实证研究,提供充分的政策依据。创新主体与扩大就业的源动力是企业,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在细分地区、产业、规模、所有制类型的基础上,微观实证中国企业的创新规律与劳动力需求特征,提供更加细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依据。 三、技术创新的就业创造机制研究 (一)研究思路 创新和就业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具有复杂的传导机制。本文建立创新对就业影响的综合分析框架,对不同类型创新进行分类计量,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两大类。具体而言,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产品创新是指新产品的开发或原有产品的质量升级,而过程创新则是指改进现有产品的生产方法或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创新活动。非技术创新包括组织、管理、文化、市场等非技术环节的创新,通过提升产品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而产生经济效益,提升生产和经营效率。创新对就业影响的综合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企业固定产出需要的劳动力大幅减少,即创新对就业的替代效应,而非技术创新改善了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强化了替代效应;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使得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新产品因价格优势或新特性而需求上升,而市场创新进一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容量,即需要更多劳动力进行产品生产,即产生创新对就业的补偿效应。那么,这两种效应哪个为主导,能否实现创新与就业的协同?本文利用Jordi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二)模型推导 考察就业与创新关系的Jordi模型,其理论依据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分解,基本原理为:企业在某一年度生产的产品,可以简单分为两类:在外形或生产工艺上没有改变的产品,称为旧产品,记作i=1;采用新技术、新设计研发生产的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有明显改进,显著提高产品性能或改善使用功能的产品,简称为新产品,记作i=2。由于本文考察的是年度就业增长率,所以假设企业生产行为发生在两年之间,则将前后两年分别记作t=1和t=2。因此,t年的旧产品和新产品产值分别可以记作。假定t=1年为基准年,在这一年里生产的产品全部为旧产品,也就是说=0一直成立,而在t=2年,如果企业在该年没有创新,也可以为0。 因此,企业第i类产品在第t年的生产函数可以写成式(1)的形式,主要基于两个假设:①新旧产品的生产是相互分开的,并且有效率高低之分;②新旧产品的生产都具有资本、劳动力和中间投入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 在式(1)中θ代表每种产品各自的效率,K、L和M分别代表资本、劳动力和原材料。为了理清就业增长与企业生产的关联机制,本文重点关注Y和L,对式(1)取成本最小化,可以得到企业的成本函数: 其中,边际成本c(w)是要素价格向量w的函数,F代表固定成本。根据Shephard引理,可以得到: 假定两年间,投入要素的相对价格大致稳定,而且对于新旧产品,同样的投入要素价格相同,那么,式(3)可以转化为式(4): 至此,企业就业增长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①旧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变化,即过程创新;②旧产品生产的增长率;③新产品扩大生产引致的就业增长,即产品创新的就业增长效应,该效应大小取决于旧产品相对于新产品的相对效率系数如果新产品比旧产品的效率系数更高,该相对系数值小于1,表明就业的增长赶不上企业技术创新的增长。 将式(4)表示为回归模型形式,即式(5),用于实证检验。 其中,gl代表就业增长率,go和gn分别代表价格调整后的旧产品增长率和新产品增长率。本文尝试将组织创新及市场创新等非技术创新要素的增长引入模型,作为对Jordi基础模型的一个扩展。组织创新的增长主要以企业的组织管理变化是否更有效率为衡量标准,而市场创新方面则以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来衡量。因此,得到如下的模型形式: 同时,本文还对所有的价值指标变量进行了合理的价格调整。我们应用每个产业的各年度GEI(gross ex-factory index)指数,对本文所有的价值量指标根据不同行业的价格指数进行价格调整。在实证中,本文加入4组虚拟变量,分别是区域虚拟变量reg(5个)、行业虚拟变量ind(4个)、所有制虚拟变量own(3个)和规模虚拟变量sca(3个)。 在实证研究之前,首先进行数据可比性讨论。欧盟创新调查以3年为一个创新周期,而中国新产品统计口径以一年为周期,为了国际可比,本文分别以1年、2年、3年为周期测算中国新产品增长率,分别定义,以进行不同时间跨度的国际比较。 四、实证与研究 (一)基础数据及描述 本文基础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调查数据库,共包含31个省区市、26800个企业样本、134000项观测数据。由变量描述性统计可知,在26800个企业样本中,22657个为非技术创新企业,占84.5%,4143个为技术创新企业,占15.5%。总体来看,非技术创新企业规模较小,平均就业人数400人,而技术创新企业平均1014人。从动态来看,非技术创新企业就业增长缓慢,增长率仅为0.7%,显著低于技术创新企业的2.8%,总产值增长率也低于技术创新企业,两者分别为16%和19.2%。非技术创新企业的显著特征是旧产品生产高速增长,增速高达16.0%,而技术创新企业产品更新换代较快,旧产品以18%的速度被淘汰,新产品以37.3%的速度高速增长。相对而言,非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明显高于技术创新企业,分别是1.1%和3.2%,表明非技术创新企业更加依赖提高企业效率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扩大市场份额的市场创新,所以非技术创新活动较技术创新企业更为活跃。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从劳动生产率角度看,技术创新企业与非技术创新企业的整体劳动生产率基本持平,但从就业角度,技术创新企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明显高于非技术创新企业。 (二)实证分析 1.模型分解:就业增长缓慢、粗放特征明显。 从模型分解来看,中国制造业企业就业增长较为缓慢,仅为1.01%,其中,旧产品生产带来的就业增长占主要地位,达到10.73%,表明中国就业增长的粗放型特征比较明显,就业层次和质量有待提升。劳动生产率增长引发的替代效应比较显著,高达14.66%。从创新要素来看,新产品生产带来的就业增长仅为4.88%,组织创新的就业替代效应为0.02%,市场创新的就业促进效应为0.08%。由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创新的就业拉动效应仍比较有限。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潜力和空间逐渐缩小,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采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用工需求。 2.创新的就业关联:拉动效应显著,质和量的全面提升。 从模型结果来看,就业增长率以及旧产品增长率无论是采用1年期的常用口径,还是采用2年期的欧盟可比口径,其相对于新产品的就业促进效应都小于1,这表明,新产品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大于旧产品。随着新产品增长率的定义由1年期向3年期转变,系数进一步减小,新旧产品的就业效应差距逐渐拉大,创新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更明显。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持续,不仅带动量的上升,也带动质的提高。模型J2_1、J2_2、J2-3与J1_1、J1_2、J1_3的估计结果无显著差异,的系数有所上升,但均小于1,表明随着企业创新周期从1年期延长到3年期,旧产品的就业拉动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累积,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维持现状的路径依赖所致。 3.非技术创新:符合现实国情的升级路径。 本文将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引入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总体而言,的系数大于0且小于1,表明新产品生产的就业劳动效应强于旧产品,技术创新更加强劲地拉动就业增长。goi的系数小于0,表明组织创新对就业有挤出和排斥作用。组织创新所带来的企业生产组织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通过比如削减企业冗余部门或人员等手段,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升了员工稳定性,降低了流失率和招聘率,因此,对就业的增长有显著的替代效应。gmi系数大于0,表明市场创新发挥就业促进作用。 4.国际与区域比较: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为了更加准确地认识企业创新状况,本文进行区域比较,并与外国学者[14][15]基于欧盟创新调查数据(CIS4)的研究结果进行国际比较(详见表2),所用模型均为Jordi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基础数据均为制造业微观数据,周期均为3年,具有较强可比性。研究发现: (1)从国际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缓慢,2004-2006年增长率仅为4.2%,明显低于1998-2000年大多数欧洲国家和2004-2006年的德国,仅高于1998-2000年的意大利和2004-2006年的荷兰。中国企业主要以旧产品生产拉动就业增长,旧产品的拉动效应明显高于各样本国家,并由于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替代效应,抵消了新产品和旧产品生产带来的就业增长,这是造成就业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2)从我国不同地区来看,就业增速由高到低分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珠三角地区就业增长快主要是由于劳动生产率替代效应低,而中西部地区就业增长慢,主要是劳动生产率替代效应高。一个重要发现是,市场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劳动生产率替代效应较小,增长更加包容,与发达国家特征更为接近。 (3)总体而言,中国新产品生产的就业拉动与各国基本持平,甚至我国的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均领先于欧洲,这表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拉动就业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但导致中国就业增长缓慢的原因,笔者认为是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的不协同。数据显示,非技术创新企业,新产品生产基本为0,技术创新企业的非技术创新微乎其微。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而软技术进步,即非技术创新,比生产过程中的硬技术进步对经济和就业具有更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张国初,2003)[16]。因此,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需要协同推进,不能成为制约创新驱动的短板和瓶颈。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民生视角,实证考察创新对就业的关联和影响,并进行国际与区域比较,研究发现:①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缓慢,增速低于创新发达国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过高的劳动生产率替代效应;②中国技术创新拉动就业增长明显,但简单粗放的就业增长模式仍然居主导地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劳动生产率替代效应小,就业排斥效应较小;③中国创新的短板不仅仅表现在创新质量和水平偏低,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缺乏协同,这制约了创新对就业的拉动和吸纳作用,也制约了劳动就业质量的提高。 从国际经验来看,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需要协同,不能偏废。通过非技术创新与创新系统建设,可以改变中国制造业企业很多都是业内名牌,但却缺乏整体名牌和有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的问题。中国制造业的利润不能再单纯依赖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要通过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的协同演进培育长远竞争力。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研究_劳动生产率论文
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研究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