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物流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物流论文,商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商品性质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1963)第一章专门讲商品,第一节讲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价值实体,价值)。指出“一种物品的效用,使它成为一个使用价值”。“……商品有一个内在的固有的交换价值”,由此可见,商品具有两个属性,一是实体性,二是价值性。实体性体现为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性体现为交换价值,是商品具有的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作者研究认为,商品属性有两类,一类是固有属性有6个:物质性M、流动性F、主体性O、地域性R、时间性T和信息性I;另一类是非固有属性也有6个:主体性P、服务性S、管理性M、技术性T、经济性E和信息性I,见图1所示(徐寿波,2007a)。需要指出,信息性I在图中是以每个性质的影子表示,因为根据信息理论,只要是物质就有信息,信息是物质的影子,两者同时存在。
商品的物质性M。物质性包括实体性(功能性、重量性、体积性)和价值性,实际上就是马克思讲的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价值实体,价值),是商品最重要的固有属性。
商品的流动性F。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运动是包括商品在内的一切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①。这里物质的位置移动就是物流。所以流动性F也是商品的根本属性。流动性包含流量性、流向性、流程性和流速性。
图1 商品属性图
商品M和F这两个属性是统一在一起的,两者不可分割。由此可见,商品的属性与商品物流的属性一致,商品和商品物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商品的主体性O。主体性Owner是商品的第三个属性。任何商品和商品物流都有主体性Owner。主体有产业、行业、企业、部门、单位、家庭和个人。商品物质性(包括实体性和价值性)都有所有权属性,商品所有权是商品主体性的反映。商品所有权属于谁,谁就是这个商品的主人,对商品的使用和流动都起着支配作用。虽然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开,但是商品给谁使用还是由商品的主人(所有者)决定。由此可见,主体性Owner是商品最重要的属性之一。
商品的地域性R。每个商品无论是微观的物质还是宏观的物品,都占有自己的地域空间位置,因此具有地域属性。地域空间具有层次性,从世界范围考察,最高的地域层次是国际层次(包括五大洲,各大区域),其次是国家,然后是每个国家的各个地区和地方(包括省、市、郡、州、县、乡镇和社区)。对于商品来说,地域性是很重要的属性。相同商品,有的地区便宜,有的地区贵;有的地区这种商品丰富,有的地区那种商品缺乏,特别是自然资源类商品,无论数量和价格,地域属性都非常突出,众所周知,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最丰富,开采费用低,商业利润最大,所以为了争夺这个地区的石油,战争不断发生。
商品的时间性T。时间性是所有事物共有的属性,当然也是商品的属性。同样一个商品,时间不同,它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不同。有的商品时间长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都会下降,食品类商品特别明显;有的商品时间长了,越来越值钱,如邮票等收藏品。所以时间性是商品很重要属性,大有文章可做,特别像股票、期货等金融商品的买卖与时间关系特别密切。
商品的信息性I。信息性是商品的综合属性。按照信息科学理论,商品信息是指商品事物性质及其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商品信息既包含一切商品物质实体的信息,也包含一切与商品有关的商业活动现象的信息。在现今信息时代,研究商品的信息性具有特别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图2 商品固有属性
图2是商品固有属性图。
根据商品固有属性MFORTI理论,就可以对复杂的商品和商品物流现象进行科学分类。图3是商品和商品物流MFORTI属性及其分类方法图。当然,按照商品非固有属性PSMTEI理论也可以对复杂的商品和商品物流现象进行科学分类。
图3 商品和商品物流MFORTI属性及其分类方法图
二、商品物流新理论
(一)任何物流都是相应的物在相应的系统、网络和链中的流动——物流、物流系统、物流网络和物流链
大物流MF包括自然物流、社会物流和经济物流三大类(徐寿波,2005;Li Xu,2007)。作者研究认为,任何物流都是相应的物在相应的系统、网络和链中的流动。比如,自然物流是自然界存在的物在自然系统、自然网络和自然链中的流动;社会物流是自然界、社会界存在的物和经济商品的物在社会系统、社会网络和社会链中的流动;经济物流是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商品(徐寿波,2006,2007b)在经济系统、经济网络和经济链中的流动。
表1列出了自然界、社会界、经济界的物流、系统、网络和链的新概念。
(二)经济物流、经济系统、经济网络和经济链
从表1可以看到:(1)经济系统是由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商品的投入方、生产方、流通方和消费方等四方(徐寿波,2008a)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经济体。投入系统、生产系统、流通系统和消费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子系统。(2)经济网络是由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商品的投入方、生产方、流通方和消费方等四方组成网状的复杂经济系统。投入网络、生产网络、流通网络和消费网络是经济网络的子网络。(3)经济链是指经济系统或经济网络中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商品的投入方、生产方、流通方和消费方有关各方以一定形式结合成的利益共同体。
经济链根据驱动力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以厂商生产供应驱动力为主、以商品生产供应为导向的经济链,叫做“供应经济”链,简称供应链。“供应经济”是指企业生产供应受严重制约的经济。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商品生产供应严重不足,甚至凭票限量供应,“供应经济”占主导地位。因此,供应链是其主要模式,供应链这种模式适应于商品短缺的卖方市场。
第二类是以客户消费需求驱动力为主、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经济链,叫做“需求经济”链,简称需求链。“需求经济”是指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供应什么,不受生产制约的经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商品丰富,商品充分满足用户需求,“需求经济”占主导地位。因此,需求链是其主要模式,需求链这种模式适应于商品丰富的买方市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由商品严重短缺的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商品比较丰富的买方市场,需求链越来越发展。
第三类是以厂商和客户共同驱动力为主的经济链叫做“供需经济”链,简称供需链。“供需经济”是指市场的商品供应和需求相对平衡和互相协调的经济。在“供需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经济链的供应导向和需求导向特征都不非常明显,供需平衡是主要状况。因此,供需链是其主要模式。但是,由于商品的种类很多,新产品不断产生,总会出现个别商品生产供不应求和个别商品生产供过于求的状况,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极少量的供应链和需求链是客观存在的。
根据上述分析,作者认为,“供需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正常情况,“供应经济”和“需求经济”是经济发展两个极端的特殊情况。供需链是包含供应链和需求链在内的综合经济链,比较适合各种商品供求情况的市场。因此,在正常情况下,经济链的供需应该是大致平衡的,只有在商品供需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以供应方为主导或以需求方为主导的商业局面。
从国内外文献看,研究供应链的居多,而且研究商品实物的供应链多,研究商品其他的供应链很少,研究供需链就更少。作者研究认为,商品实物供应链只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链的一种。按照上述商品性质理论,商品经济链可以划分为商品实物链、商品价值链和商品信息链三种。再按照商品供求理论,商品实物链还可以划分为实物供应链、实物需求链和实物供需链三种;商品价值链就是商品资金链,可以划分为资金供应链、资金需求链和资金供需链三种;商品信息链也可以划分为信息供应链、信息需求链和信息供需链三种。
根据技术经济学生产要素六元理论(徐寿波,2006)和生活要素六元理论(徐寿波,2007b),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是人力(劳动力)、资产力(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物力(原材料、能源)、自然力(土地、水、矿藏)、运力和时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它们都是商品,也是人类物质财富。因此,经济界所有商品和物质财富可以划分为人力、资产力、物力、自然力、运力和时力六大类。表2是经济界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商品流、商品系统、商品网络和商品链的六大分类表。
根据商品运动规律(徐寿波,2008a),任何经济系统、经济网络和经济链都有投入方、生产方、流通方和消费方四方组成。表3是经济系统、经济网络和经济链的四方组成表。
根据上述商品性质理论,任何商品都有实物、资金和信息三种形态。商品三流是指商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种物流;商品三系统是指商品实物系统、资金系统和信息系统三种物流系统;商品三网络是指商品实物网络、资金网络和信息网络三种物流网络;商品三链是指商品实物链、资金链和信息链两种物流链。表4是商品三流、三系统、三网络和三链表。
下面分别讨论商品实物流、商品资金流、商品信息流(徐寿波,2008a)和商品三流之间的关系。
1.商品实物流理论
根据技术经济学生产要素层次理论(徐斌、徐寿波,2006),作者研究认为,整个社会经济是由各种各样生产要素组成。按照在社会经济中所起作用范围大小和层次高低不同,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见图4)。从图4中可以看到,最高层次是产业生产要素层次;第二层次是行业生产要素层次;第三层次是企业生产要素层次;第四层次是基本生产要素层次。
图4 生产要素四层次模型
表5是生产要素层次理论示例表。表中列出的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煤炭、电力、钢铁和信息业;第三产业通信服务业、教育服务业、文化服务业和管理服务业,代表了三大产业部门不同生产行业、不同生产单元的不同基本生产要素情况。
根据技术经济学生产生活要素六元理论(徐寿波,2006,2007b),人类社会在任何时期,任何生产生活行为都必须同时具备六个基本生产生活要素,缺一不可。从图4还可以看到,六个基本生产生活要素既是投入也是产出,有投入就有产出,而无论生产单元的产出是什么,都属于六个基本生产生活要素范畴(见图4)。当然,投入和产出是不同的,投入必须有六个基本生产生活要素,缺一不行,产出则可以只是其中某个基本生产生活要素(见表5)。
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社会经济系统是由“生产”“流通”“消费”三个不同环节组成。作者研究认为,按照生产生活要素六元理论,“投入”是与“生产”一样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时甚至比“生产”环节更重要。这个环节包括科学研究试验、设计、施工、建设、资金筹措、设备采购等等很多组成部分,它是“生产”环节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基础。为此,有必要把“投入”从生产环节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环节,这样,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就由“投入—生产—流通—消费”四个方面环节组成(见图5)。从图中可以看到,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商品②的投入、生产、流通和消费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需要指出,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商品的投入主要来自本国生产,利用本国储备,同时利用国外投入;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商品的生产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商品的流通,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产品的交易流通;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商品的消费,包括中间消费和最终消费两大部分,最终消费包含本国积累、增加储备和向国外输出等。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看,“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商品”的“投入—生产—流通—消费”和“再投入—再生产—再流通—再消费—再投入……”不断循环再循环,就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商品不断运动的过程。随着商品不断运动,社会经济就不断发展,人均物质财富不断增加,这就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商品运动规律。应该指出,由于商品是指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显然,商品运动规律就包括商品的实物、资金和信息三种形态在内的整个运动规律。
图5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商品运动规律
2.商品资金流理论
商品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反映为价格,价格都是以资金量计算,资金的实物是货币以及各种金融证券,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电子物质的货币——电子货币诞生了。因此,货币(包括电子货币)以及各种金融证券的流动就是资金流。
企业为了生产必须有资金,用于购买六大类基本生产要素。这个资金可以是企业自有的,也可以是从银行借贷来的。通常,生产资金有两种用途,一是作为固定资产,用于购置土地、建设厂房和购买机器设备,二是作为流动资产,用于支付工资、购买能源原材料等消耗物品。
家庭个人为了生活也必须有资金,用于购买六大类基本生活要素。资金除了生产和消费两种用途以外,还可用于积累、储备、借贷和救济等等。应该指出,资金作为资本是投入—生产—流通—消费整个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用途,能够使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得到发展。
根据马克思的资本流动理论,一个企业的资金通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进行不断反复的运动,不断增值。资金按功能划分有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商品资金三种。如图6所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资本的循环过程是通过三个阶段进行的;根据第一卷的叙述,这些阶段形成如下的序列:第一阶段:资本家以购买者的资格出现于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他的货币转化成商品,也就是通过G-W这一个流通行为。第二阶段:资本家用购进的商品从事生产的消费。他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的资格进行活动;他的资本通过生产过程。结果是一种商品,它的价值,比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更大。第三阶段:资本家以售卖者的资格回到市场;他的商品被转化为货币,也就是通过W-G这一个流通行为。所以,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G-W…P…W’-G’,在其中,那几个点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和G’则表示已经由剩余价值增大的W和G”(马克思,1964)。
从图6中可见,货币资本循环公式是I:G-W…P…W’-G’。从图6中还可以看到,生产资本循环公式是Ⅱ:P…W’-C’-W’…P;商品资本循环公式是Ⅲ:W’-C’-W’…P…W”。
综上所述,商品资金流与商品实物流是一起运动的,随着商品实物流的不断发展,商品资金流也不断发展;同样,随着商品资金流的不断发展,商品实物流也不断发展。
但是,如果由于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资金流完全脱离商品实物流,完全脱离社会经济生产生活要素商品实体而任意流动,就违反了商品物流客观规律,违背了商品物流理论,这是很危险的,严重时就会出现金融危机,影响商品实物流运动,影响商品经济实体。当今发生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的事实证明,商品运动中商品实物流是基础,商品资金流必须与商品实物流配合协调,必须符合上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整个商品的运动规律(参见图5)。
图6 资金的流动
注:图中:G——资金;W——商品;P——生产过程;G’——新的资金;W’——新的商品;I——货币资金的循环;Ⅱ——生产资金的循环;Ⅲ——商品资金的循环。
3.商品信息流理论
(1)商品信息概念
关于信息的概念和定义不下百种。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N.Wiener)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中国学者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1996)中从不同层次详细研究了信息的定义,提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作者研究认为,信息是指“客观事物性质及其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或者说是客观事物内在和外在性质发展变化的反映”。这个定义基本与上述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定义相似,“反映”代表了“主体所感知的”意思,所不同的是除了反映“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以外,还反映“客观事物性质”。但是这个定义与上述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定义不同,作者认为“信息”与“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本身”不能等同,信息只是后者的反映而已。事物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现象与物体不同,现象不是物体本身,但来源于物体,是物体发生的事。举例来说,商品是物体,与商品有关的事是现象,商业领域的事物就包括商品和与商品有关的事。
在经济界,最重要的是经济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商品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一切劳动产品都表现为商品,连人的劳动力也成为商品,商品关系形成社会的生产关系。由此可见,商品信息是经济信息的核心。
综上所述,商品信息是指“经济界商品事物性质及其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商品信息既包括一切商品物质实体的信息,也包括一切与商品有关的商业活动现象的信息。需要指出,目前流行的“信息是物质属性”的说法在理论上是不完整的,因为信息不仅反映物(物质实体)的属性,也反映事(客观现象)的属性,因此,比较科学的说法应该是“信息是物质实体和客观现象的共同属性”。对于商业来说,信息既是商品物质实体(物)的属性,也是源于商品的商业活动(事)的属性。所以,信息是商品物质实体和商业活动现象的共同属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1963)中从研究商品的实体性和价值性两个属性入手,着重研究了商品价值和资本的运动规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作者认为,在现今的信息时代,从研究商品的信息属性入手,全面研究包括商品实体、商品资本和商品信息运动规律在内的整个商品运动规律,具有特别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与马克思时代相比,现在已经具备了研究的客观条件,并且十分迫切。
(2)商品信源物质和商品信息载体物质
作者认为,从信息科学的角度看,世界上所有物质实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及其运动状态和方式的物质实体,叫做信源。信源物质商品有六大类:即人力、资产力、物力、自然力、运力和时力六大生产生活要素商品。另一类是反映除信源本身以外其他物质的性质及其运动状态和方式的物质实体,叫做信息载体。需要指出,信息载体物质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信息载体物质,同时也是信源物质。比如,信息载体物质电视机专门接受其他事物的信息,而电视机自身性能好坏也有信息反映,所以它同时也是信源物质。信息载体物质商品有3种类型:第一种是发送和接收信息的物质实体,如所有的生产者、服务者、消费者、邮电局、电视台、广播台、卫星、电脑、收发报机、传真机、电话机、电视机、收音机、照相机等;第二种是传递信息的物质实体,如人力输送、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电话线路、有线电视线路、光纤线路、光波、声波、无线电波、互联网等;第三种是储存信息的物质实体,如人脑、电脑硬盘、软盘、光盘、书信、资料、报刊、书籍、图片、相片、电影胶片、录像带、唱片、录音带等。
(3)商品信息形式有六种类型
人们普遍公认信息有五种形式,即人体五官直接感觉到的五种形式:一是眼睛“视觉信息”,如实物、文字、数字、颜色、图像、代码、密码、暗号、符号、手势、旗语等;二是耳朵“听觉信息”,如语言、声音等;三是鼻子“嗅觉信息”,如气味等;四是口舌“味觉信息”,如酸、甜、苦、辣、咸等;五是身体“触觉信息”,如皮肤、毛发等与物体接触时所产生的信息,冷、热、硬、软等。除以上人体五官可直接感觉到的信息外,有学者提出第六感觉,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具有的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以外的敏锐感觉。
马克思在《资本论》(1963)中指出,“对于商品体的具体性,它是没有感觉的。但是,商品所有者会用他自己五种及以上的感官来补足这种缺乏”。这就是说,商品的性质是可以依靠人的五种及以上的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即商品信息。作者研究认为,人体感觉器官除平常所说的五官之外,还有第六器官——脑子,第六器官脑子的感觉,就是第六感觉,可叫做“意觉”。脑子“意觉信息”,如精神(Spirit)、情绪(Mood)、灵感(Inspiration)、思想(Idea)、记忆(Memory)、理解(Understand)、梦幻(Dream)等,都是人体存在的信息,脑子“意觉信息”是最重要的信息,既包括人的直接感觉信息,也包括人的间接感觉信息,既包括人的感性认识,也包括人的理性认识,脑子“意觉信息”对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见表6)。
综上所述,信息(包含商品信息)形式共有六种类型: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嗅觉信息、味觉信息、触觉信息和意觉信息。由于商品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所表达的信息内容也就十分丰富。人类依靠人体六个感觉器官,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的信息活动来认识和改造经济界商品物流客观事物,为人类造福,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商品信息运动尽管不是第一位的,但却是整个商品运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参见图5)。
4.商品三流矛盾统一理论
商品物流的三种不同形态有着矛盾统一的关系:(1)商品物流三种不同形态存在统一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无论在商品的投入、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中都同时存在实物、资金和信息三种不同形态。商品物流三种不同形态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其中某个形态,缺少其中某个形态,商品物流就不存在。第二,在商品物流发展中三种形态有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商品实物流的发展必然带动商品资金流的发展,商品资金流的发展必然带动商品实物流的发展;同样,商品信息流的发展会促进商品实物流和资金流的共同发展。(2)商品物流三种不同形态之间也存在互相矛盾和发展变化的关系。如果商品实物流较快发展,而商品资金流发展跟不上,就会妨碍商品实物流的发展;如果商品资金流过分发展,而商品实物流发展跟不上,就会阻碍商品资金流的发展,甚至产生金融危机;如果商品信息流发展落后,就会使商品实物流和商品资金流的发展都受到很大影响。由此可见,正确处理好商品物流三种不同形态的矛盾统一关系是搞好商品物流的重要任务。举例来说,商品市场中资金流过多,实物流过少,就会出现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商品消费者的积极性。相反,如果商品实物流多,商品资金流过少,就会出现商品价格下跌,影响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我国欠发达地区由于商品物流发展落后,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三流的矛盾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处理好,矛盾关系就可以转化为协调关系,如果处理不好,矛盾关系越来越严重,就会产生地区性或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并且越来越严重。以上可以叫做“商品三流矛盾统一理论”。
三、商业理论
(一)商务与商业不是同一个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把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称为商业,英文名词是commerce;business。而商务是指有关商业的事务,英文名词是commercial affairs;business affairs③。由此可见,商业和商务不是同一个概念,两者有区别,商业的概念比较广,它可以包括商务,但是商务不能包括商业。20世纪90年代初作者曾经指导博士生采用技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徐寿波,1988)对商业技术经济问题进行研究,1993年出版了《商业技术经济学》专著(张汉麟,1993)。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电子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越来越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出现了“电子商业”新事物,被人们称为商业上的一次革命。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子商业”的发展。
在西方文献中,“电子商业”的英文名词是E-Business和E-Commerce,不是E-Business affairs和E-Commerce affairs。因此,如果把它翻译成中文,应该叫做“电子商业”,而不是“电子商务”,由此可见,目前流行的“电子商务”名词是有问题的。
作者认为,与目前采用“电子商务”名词相比,采用“电子商业”名词更好,有两个优点:其一是比较科学,电子商业能包含电子商务的内容,反之则不能;其二是能够与“传统商业”相对应,通常人们把流通业称为商业,从来没有人称为商务,相对于“传统商业”来说,“电子商业”当然是最现代化的“现代商业”,如果叫做“现代商务”就不能与“传统商业”相对应,对研究问题和实践都不利。为此,作者建议在中国应该采用“电子商业”名词,不采用“电子商务”名词,这样对外国人来说没有影响,对中国人来说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将来以电子商业为先导的现代商业的大发展。
从“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比较研究出发来研究商业理论是一个很有创新潜力的新思路。这方面作者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例如近年根据大物流理论,指导博士生采用技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理论问题,取得了原创性成果(宋耀华,2007;侯汉平、宋耀华、徐寿波,2006),2007年出版了《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专著。顾名思义,电子信息是技术问题,商业是经济问题,所以,电子商业问题就是典型的技术经济问题。为此,作者采用大物流MF理论和技术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对现代商业特别是电子商业进行了技术经济学研究,取得了一点成果(徐寿波,2007c,2008b)。
(二)商业基本原理
作者研究认为,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就是商品的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动。整个商业活动就是商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统一”和“三流合一”的过程(见图7)。
图7 商业“三流统一”和“三流合一”原理图
“三流统一”是指商业交易必须有商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个流,有了三个流才能进行交易,缺少任何一个流就无法交易,即使在古代交易,也离不开交易双方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所以,三个流相互依存,是统一的。“三流统一”是商品买卖交易的前提条件。
“三流合一”是指交易瞬间三个流合成一个流,达成交易,这个流就是“商业流通”,可以叫做“商流”。因为通过商业流通交易,商品和资金的主体(所有者)发生了变化,随着商品实物从甲(卖方)到乙(买方)的流动,与此同时,商品资金就从乙(买方)到甲(卖方)流动,虽然商品实物和资金的所有权本身不会流动,因为所有权不是实体,但是所有权是商品和资金实体的共同属性,商品的信息性能够反映商品的所有权属性,所以,商品和资金的所有权随着商品实体和资金实体的流动,也跟着流动和转移。这种所有权的流动和转移或许可以叫做“物权流”,但是它是不能和实物流、资金流脱离的。应该指出,商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是商品买卖交易的必要条件。
在实践中,商业交易双方主要是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易,所以三流中信息流最重要,是商业交易成功和失败的关键。
从图7可以看到商品物流三种不同形态及其相互关系:(1)图中商品实物流和商品资金流都有个影子,这个影子就是商品信息流(包括商品实物信息流和商品资金信息流),因为根据信息理论,只要是物质就有信息,信息是物质的影子,两者同时存在。(2)图中商品实物流、商品资金流与商品信息流之间都有两个方向相反的虚线箭头,表示有双向运动关系,一是商品实物和商品资金的信息向企业、市场信息部门流动,二是商品实物和资金的交易信息向商品市场流动,在市场中按照交易信息完成资金和实物的交换活动,这就是商业活动。由此可见,商品信息流在商业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信息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子商业就是突出的例子。
(三)电子商业新特点
作者认为,最适合新兴电子商业发展的是电子物品(包括各种软件、电子报章杂志书籍、电子化的商品模型、产品制造设计图纸、文化作品、金融产品股票证券等)的交易,它们除了具有“三流统一”、“三流合一”的特点以外,还具有“三流一体”的新特点。所谓“三流一体”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是指三个流的物质都是电子,具有相同的微观物质体,第二是指三个流在同一个信息网络体里面,第三是指三个流在同一个虚拟商业世界里面。
图8是新兴电子商业“三流统一”、“三流合一”和“三流一体”原理图。从图8可以看到,人们在经过电子商业市场进行交易活动的前和后,都是三个流的运动。买卖双方是直接交易者,它们控制着自己的电子资金流和电子实物流,电子商业服务者控制的电子信息流是为买卖双方提供服务的,电子实物和电子资金的所有者在经过电子商业市场服务后,原来电子资金所有者变成了电子实物所有者,原来电子实物所有者变成了电子资金所有者,造成资金流和实物流的主体发生变化,因此,由新主体控制的这两个流的运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电子交易服务者的活动也同样会发生变化。
图8 新兴电子商业“三流统一”、“三流合一”和“三流一体”原理图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91页。
②文中6种投入,6个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六大类基本生产生活要素商品的不同说法,实际内容都是相同的。
③《金山词霸》(电子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标签:商品价值论文; 物流网络论文; 供应链物流论文; 供应链系统论文; 供需关系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商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