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正生[1]2003年在《TY420履带式推土机行星齿轮变速箱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行走车辆的设计中,变速箱为设计的关键部件,变速箱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整机的成败。通过本课题的设计研究,使我们能够真正把现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工程设计实践当中去,形成自己的产品,掌握工程设计的过程和设计的关键技术。 对行星式动力换档变速箱的设计研究,是通过对整机行驶档位的确定,发动机和变矩器及变速箱的匹配,找到合适的变速箱的传动比,使其满足整机的设计要求。并通过对行星变速箱传动方案的设计和综合判别,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简图,再进行配齿计算,然后确定行星变速箱的主要结构和主要参数,并对其中的关键零件进行校核。 同时,在现代工程机械的变速传动系统中,由于行星变速箱所传递的功率有了大幅的提高,但传递结构依然大量采用齿轮摩擦传动,其热损失不仅对系统的润滑和冷却有影响,而且对结构元件的工作强度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也需要对该系统进行热平衡校核。 然后进行技术的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最终制造出产品,并进行试验和改进。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设计出适合于420马力的履带推土机的行星齿轮变速箱。
赵腾云[2]2011年在《装载机行星式变速箱工作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行星齿轮传动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广泛,与其他齿轮传动相比,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传递效率高等优点。但在行星变速箱设计过程中,各构件转速、转矩变化特征,各挡位传递效率大小,各挡位功率流向以及是否存在封闭功率等问题仍值得重点研究。此外,轮齿啮合力变化特征、轮齿应力分布以及轮齿关键节点应力动态特性等也需重点关注。本文的行星变速箱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轮式工程车辆传动系载荷谱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50805065)的资助,以某型号装载机行星变速箱为研究对象,对变速箱传动比、转速、转矩以及传递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传动系统仿真模型,利用ADAMS和Simulink软件建立变速箱联合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挡位下变速箱的工作性能;对变速箱中关键齿轮进行柔性化,利用Hypermesh及RecurDyn软件建立变速箱刚柔混合模型,分析轮齿啮合力变化特征、轮齿应力分布以及轮齿关键节点动态特性。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如下:(1)通过查阅和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综述了行星变速箱国内外研究概况及选题背景和意义;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2)本文以某型号装载机行星式动力换挡变速箱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变速箱的工作原理,理论分析了行星变速箱各挡位下各构件的转速、转矩以及变速箱传递效率。(3)本文分别建立了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仿真模型,变速箱虚拟样机模型,驱动桥、整车仿真模型等。并对以行星变速箱虚拟样机模型为核心,以传动系统仿真模型为控制输入、变速箱各工况性能为输出的系统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为变速箱的理论系统研究提供基础。(4)针对行星变速箱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工作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主要分析了同一挡位下各行星排转速转矩变化特征、传递效率以及变速箱总传递效率;不同挡位下各排各构件转速转矩变化特征,离合器和制动器转矩变化特征,传递效率以及功率流向;分析对比同一挡位下各行星排传递效率以及功率流向;分析对比不同挡位下传递效率以及功率流向。结果表明,同一挡位时,第V排传递效率最低,其余各排传递效率均高于97%,前进挡比后退挡传递效率高,不同挡位时,前进Ⅱ挡传递效率最高,前进Ⅰ挡和Ⅳ挡传递效率最低。(5)利用Hypermesh及RecurDyn软件建立变速箱刚柔混合模型,分别在空载Ⅰ挡起步、满载Ⅰ挡起步及空载Ⅱ挡起步叁种工况下,对各行星排轮齿啮合力变化特征、轮齿应力分布以及轮齿关键节点应力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轮齿齿顶附近节点应力比节圆、齿根附近节点要大,齿顶两侧比中间应力相对要大。
参考文献:
[1]. TY420履带式推土机行星齿轮变速箱设计研究[D]. 康正生.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2]. 装载机行星式变速箱工作性能分析[D]. 赵腾云. 吉林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