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三年级学生理解课文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论文_赵志波

培养三年级学生理解课文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论文_赵志波

赵志波 吉林省公主岭市岭东小学 1361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学生教育系统的基础,只有基础夯实牢固,才能取得更大进步。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掌握对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理解是三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对课文中的词句进行理解可以为以后学习古诗词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三年级小学生理解课文阅读能力教学内容优化的必要性,为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三年级 课文阅读 理解 做法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8-124-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课文课文阅读的理解能力是评定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高低的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识字及拼音是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以长春版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秋天来了》为例,分析了三年级学生理解课文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现状及特点

小学生认知能力比较低,对知识的总结能力和语文的基本能力的掌握能力较低,三年级学生对弄清所学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些问题时有困难,有阻力,就可视为隐者。而且小学生现阶段都处于好动期,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把握有所欠缺,阅读教学是培养三年级学生课文课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方式,通过这种科学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读写等的隐信息的能力,提升三年级学生课文课文阅读读写的能力。

二、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课文阅读教学策略

1.找近义词,区别比较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找近义词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就是利用别的相同或者相近的词语与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同义替换,以此启发学生思维,领略这个词特有的情味,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秋天在一年四季中是丰收的季节,同时也是充满了各种传统节日的季节,因此是大部分学生较为喜欢的季节之一。

如《秋天来了》一文中,“十分”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表示的意思不变,通过举例学生明白:“十分”和“很”、“特别”、“非常”、“多么”的意思相同,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变换句式

通过对语文课文中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利用合理的词句进行对课文中句子的原意进行有效替换,用合适意思的句子进行匹配,让学生可以通过同义句替换的方式去不断鉴赏课文中课文阅读的理解,让学生也能够在句式变换的过程中,去体会在原文中语文课文的含义,调动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力,加强对课文中原文含义的把握。如《秋天来了》一课中可以利用“秋天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秋天能够收获果实,秋天还会感受到优美动听的歌曲,仿佛带人进入一个优美的音乐世界” 这样的描述让学生更容易、更快速的理解句子的最基本的含义,通过变换句式,用修辞的语气去提出,这样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句子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句式的肯定含义,但是通过反问句更能够体现出课文的含义,语言的感情色彩也更加的浓厚些。在其中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句中重要的词汇,比如“秋意浓浓、美轮美奂”等。

3.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动态分析学生学习心态

从长春版教材的语文课程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情境氛围是让学生主动学习课文中课文阅读的主要方式,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没有很好的认知能力,这时就需要老师利用一些较为直观的,可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去进行演示,如出示挂图、利用映像机和投影等方式,用最实际和更为直接的方式来进行课文阅读教学,这样方便后续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思维的开发,用最直接的教学方式展开对每个学生语文课文课文阅读含义的理解,同时需要利用创新的授课方式,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充分把握,不能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补充。

三、总结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和书本知识进行紧密联系,例如在学习《秋天的味道》这一章节时,让学生动手叠小树或者代表秋天景象的直观景物,有效的将小学生在生活中愿意去接触的剪纸活动应用到课堂语文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有效积累学生在生活中的情感积累,最后的磁铁小实验,更让学生了解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美好时节带来的成就感,进而使语文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这些教学方式在生活中不断需要补充,不断充实的。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绘画。边读边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读书、品味词句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三年级语文课文课文阅读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要始终如一的坚持,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应时刻注意培养,且要常抓不懈,才能更好地完善它。

参考文献

[1]麻翠阁.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 .希望月报,2002(12) .

[2]郭宏旻,成继红.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文阅读有效教学[J] .教育与职业,2006,(33) .

[3]冯胜.小学数学三年级有效教学例说[ J] .中小学数学研究,2008,(12)

[4]张晓霞.小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49.

[5]刘忠君.对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 .教育艺术在线,2010(4):55-56.

论文作者:赵志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培养三年级学生理解课文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论文_赵志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