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论文_赵志飞

现代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论文_赵志飞

赵志飞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1900

【摘 要】桩基础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建筑安全和上部结构稳定的重要基础,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控制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主要就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当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钻孔灌注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崛起,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同时也由于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加之土地的价格也日趋高涨,所以既能节约土地资源、又能体现城市形象的高层建筑逐渐成为了房屋建设的主力。但是,高层建筑对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施工企业要做到科学有效的控制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提高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保障高层建筑的质量。

一、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重要性

桩基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对整体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关乎到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而在某些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的地区,桩基工程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根据建筑工程所在地地质情况的不同,施工工艺、桩基结构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施工技术的控制也比较难,现代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控制必须针对工艺特点、桩基结构、地质情况等进行质量控制,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施工科学、合理的开展。

二、钻孔施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防治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因其优良的特性广泛应用于桩基工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但是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也非常的多,在施工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出现质量问题。

(一)钻孔偏料

钻孔的偏斜是钻孔施工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引起钻孔偏斜的因素较多。所以在钻孔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应做好钻机垂直度和稳定性的检查工作,并做好钻机钻进过程的监控工作,一旦发现出现偏差,需立即停止钻进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若施工现场的土质的软硬不够均匀,则会导致钻机的钻头也出现不均匀的受力。所以在地层的分界位置需严格控制钻机的钻进速度,同时降低钻机的压力。在钻进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体积较大的石块,要适当调整钻机钻头,然后立刻利用冲孔机在低速状态下将石块打碎;如果遇到倾轧的基岩,可以先用混凝土将基岩填平,等到混凝土晾干凝固之后再进行钻孔。

(二)塌孔

所谓塌孔主要指的是钻机在钻进的过程中,钻孔冒出很多细小的水泡,导致钻孔中的水位先下降然后突然上升,并且出渣量越来越多,造成钻机的负荷越来越重。引起塌孔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过快的钻进速度和过大的进尺;第二,向钻孔中加入过量的水分导致孔壁冲刷严重;第三,泥浆的水位较低无法承受孔壁的压力要求;第四,泥浆的配合比不达标,无法实现有效的护壁效用;第五,护筒的埋置深度不足,钻机振动孔口周围的土层,或者受到水分的浸泡等导致的坍塌事故;第六,人为因素,错误放置钢筋笼或者在提升钻头的时候,刮坏孔壁。为确保解决塌孔问题,施工人员首先应确定塌孔的位置。若塌孔问题较为严重,可以利用砾石土或者砂类土回填钻孔。若没有这种土,可以用4%-9%的水泥砂浆中掺加粘质土,利用这种混合材料来回填钻孔,待其晾晒一段时间后再重新钻孔。若塌孔不大但是深度较深,可以运用弹性材料来回填塌孔位置,改善泥浆的质量,然后继续进行钻孔工作。

(三)缩径和扩孔

造成缩径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层中包含了大量的泥质页岩或者是软塑性土,这些材料遇到水之后极为容易出现膨胀,此外如果钻机的钻头磨损较为严重的时候也会导致孔径缩小。扩孔则主要是由于钻机在钻进的过程中摆动过大,或者是因为孔壁中存在很多小塌孔等导致众多小细孔连在一起而引起孔径不断扩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缩径问题,可以在钻孔位置用钻机反复进行扫孔从而促使孔径扩大。而对于扩孔问题,则可以灌注优质和失水率较低的泥浆于钻孔中,以此来保障钻孔孔壁,同时做好钻机的维护工作,以此来提高钻机头的光滑度。

三、灌注施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堵管

引起灌注施工中出现堵管的因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影响因素:第一,开始灌注的时候导管距离孔底的距离太近,防水栓导致堵管;第二,混凝土的级配或者是水灰比不正确,导致混凝土出现流动性、和易性差及离析等现象;第三,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的粒径太大;第四,未连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导致混凝土停留在导管中的时间太长,或者由于导管中进水等等。针对堵管现象,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第一,有效控制水下混凝土质量,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第二,有效控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适宜选取小于导管直径和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4的粒径,且直径应小于40mm;第三,严格控制水灰比,可以适当掺入外加剂,确保混凝土具备优良的流动性和和易性;第四,控制导管底和柱孔底的间距为0.4m,避免隔水栓造成的堵管现象;第五,在使用导管之前,必须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避免导管因进水等因素引起的离析和堵管问题。

(二)钢筋笼上浮

钢筋笼被导管挂住是导致钢筋笼上浮的主要原因,一旦导管的底部被混凝土冲开,就会形成一种托力进而导致钢筋笼逐渐上升。为有效解决钢筋笼上浮问题,在钢筋笼和混凝土的顶面间距为1m左右的时候,应该逐渐降低混凝土的灌注强度及灌注的速度,当混凝土的顶面上升至骨架底部4m以上的时候,应该将导管提升,促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之后,然后在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灌注速度即可。

(三)断桩

断桩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最为严重的质量事故,造成断桩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灌注时间长,表层混凝土失去流动性,形成硬盖,而继续灌注的混凝土顶破硬层上升,将混有泥浆砂砾的表层覆盖包裹;对孔深及导管的埋置深度量测不准,使导管提出混凝土面;混凝土堵管或导管严重漏水造成断桩;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坍孔,无法清理或清理不彻底,造成断桩;导管发生埋管或导管挂在钢筋笼上,采取强制提升造成导管脱节;由于机械故障导致混凝土灌注无法进行。针对这种情况,要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均匀,和易性、流动性良好;导管使用前必须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防止导管漏水;由专人负责测量导管埋置深度,专人指挥提升导管,防止导管挂住钢筋笼和导管拔脱;及时检修机械设备,拌和楼配置备用发电机,防止机械故障造成断桩。

四、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的注意事项

要确保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同样需要关注几个方面的事项,其一,可靠的施工需要施工人员来实施,因而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十分重要,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考察和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其二,施工责任落实,将每个施工环节落实到具体的岗位,这样就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保障各个细节都能到位;其三,施工质量考核,对桩基工程的施工要点进行质量考核,以便控制施工;其四,桩基工程施工的工艺改善,随着技术的进步,施工的工艺也在不断改善,因而研究最新的施工工艺,并应用到桩基工程施工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的质量。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桩基施工技术已经愈加成熟。桩基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提升桩基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施工技术的全面进步,才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成铭.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5

[2]黄国涛.桩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3,02

论文作者:赵志飞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现代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论文_赵志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