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策略探析论文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策略探析论文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策略探析

霍纪超

(河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摘 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将非遗的文化、精神价值放在第一位,同时需要遵循非遗的传承规律。生产性保护和旅游开发是洛阳市非遗商业开发的两种重要途径。唐三彩制作技艺和青铜制作技艺由于与当今人们的审美生活紧密相连,可以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在非遗旅游开发过程中,可建立非遗主题公园和让旅客体验寺庙生活,为游客提供深刻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开发;生产性保护;旅游开发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洛阳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与此同时,洛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至今仍然是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洛阳市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8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5项。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如何平衡好非遗的保护和开发是亟待解决的一个实践问题。本文将在探讨非遗商业开发原则的基础上,寻求非遗的最佳商业开发策略。

一、非遗商业开发的原则

当今非遗的生态环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乡村的非遗首当其冲。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洛阳当地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乡村社会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朝气和活力,非遗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在乡村日益衰落的形势下,对非遗的不当开发或者野蛮开发,都将使非遗遭受更加严重的创伤。那么,如何认识非遗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呢?

学者们已经认识到非遗的保护与开发之间存在着的尖锐的冲突。著名的民俗学家和非遗保护专家刘魁立认为:“对文化的过度开发造成了对文化的严重伤害。”[1]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陈华文则进一步指出:在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方面存在着三大悖论,分别是非遗保护的投入与政府发展经济需要的悖论、非遗整体保护与人们向往现代生活的悖论、非遗保护的原真性与经济或商业利益驱动下开发导致的环境破坏形成的悖论,这些悖论导致了“保护—开发—破坏—再保护—再开发—再破坏”这样一个怪圈现象的出现[2]。笔者认为,在非遗保护与商业开发之间,非遗的保护是根本,是基础,而开发只是保护的一种手段。因此,在非遗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第一,坚持把非遗的文化、精神价值放在第一位。当下,无论是在非遗研究界,还是在保护非遗的具体实践中,都存在着过于重视非遗经济价值的倾向。在研究界,“国外的研究更侧重于对非遗本身的保护和传承的研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更看重非遗经济价值与旅游价值的开掘”,因此非遗开发研究成为了国内学者最为感兴趣的问题[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界,受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许多投资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中的人士,并非是出于对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的深切关怀,而是为了通过投资非遗获得源源不断的丰厚收入。为了从非遗中得到足够多的利润,某些开发商想尽各种方法,唯独没有考虑非遗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非遗具有多个层面的价值,例如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在这些价值中,文化、精神价值是非遗的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而经济价值仅仅是非遗附加价值中的一种,是第二位的。当非遗的文化、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发生矛盾的时候,文化和精神价值必须放在第一位。

第二,非遗的商业开发需要遵循非遗的传承规律。在当前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中,确实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弊病,以发展经济的模式看待非遗保护的情况频频发生。笔者认为,非遗的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在非遗保护的基础上,人们可以适度地对非遗进行商业开发。而在商业开发的时候,必须遵循非遗的传承规律——原来走市场的继续走市场,原来不曾走过市场的尽量不要走市场,而介乎两者之间者在进入市场时则需要谨慎从事[4]

在钢纤维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为了能够减少钢纤维混凝土产生裂缝等问题影响整体桥面结构的性能,需要在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处理,在养护过程中,需要采用养生覆盖膜进行保温,并且在强度达到一定要求进行洒水养护,养护周期不少于2周,养护结束后方可拆卸养护措施。

非遗种类繁多,性质多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传统技艺和医药等非遗原本就和商业有紧密的联系,可以继续走商业开发的道路;而传统礼仪和节庆则与普通民众的社区认同、文化认同有紧密的联系,应该避免走市场;传统口头文学中相声艺术继续走市场,而民间传说则只能依靠人民代代相传。

如今已经到了体验经济的时代。企业的生产不仅需要关注产品的质量,更需要关注顾客对商品的内心感受和深切体验。体验经济时代的企业应该以服务为中心,以商品为外在的形式,围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非遗旅游开发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给顾客带来一种萦绕于心、难以释怀的情感体验。美国的迪士尼乐园开创了体验经济的先河。它将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搬到了真实的世界之中,让大人和小孩大开眼界,流连忘返。

二、非遗的生产性保护

“生产性保护”是非遗保护中的四种保护方式之一。非遗保护专家马德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实施非遗保护中,主要采取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立法保护四种重要方式。”[5]何为“生产性保护”呢?国内较为权威的观点认为“生产性保护”主要是指,“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遗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6]非遗的活态性,决定了它必须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才能源源不断地流传下来。而生产性保护正是在遵循非遗活态传承规律的前提下提出的一种保护方法。

目前国内非遗界对“生产性保护”存在着误区。有些开发商或者非遗传承人将“生产性保护”视为产业性开发。许多游客喜欢民间艺术品,其原因主要是非遗的生产过程不同于工业化生产过程,它有强烈的个人手工性质,存在着深刻的精神追求[7]。其实,一旦工业化渗入非遗的过程中,非遗本身的性质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唐卡的生产过程为例。唐卡本是藏传佛教寺庙和信徒家庭悬挂的宗教卷轴画。传统的做法是在创作唐卡之前,画师应该先念经,反复思考、在头脑中形成要画的形象,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才开始创作。而今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有些人从电脑上下载唐卡的底稿,直接上色。一副底稿能用十几次甚至上百次。有些人甚至在制作唐卡的过程中出现了流水作业的情形。这种做法将非遗与经济利益完全挂钩,消解了唐卡制作过程中神圣的仪式感,降低了唐卡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在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中,固然可以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但更为重要的是,“生产性保护”的核心依然是保护,要提高文化主体的认同感,促进传统社区与现代社会的对接。从整体上而言,生产性保护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生产,不仅应对博物馆、档案馆、文化展览等文化客体提供具有商业性质的生产服务,而且要满足社区文化主体的精神追求。

药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不仅要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还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强化。如在药学生入学、毕业实习或者毕业仪式等不同环节采取必要的宣誓仪式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以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唐三彩制作技艺和青铜制作技艺由于与当今人们的审美紧密相连,均可以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以唐三彩制作技艺和青铜制作技艺为例,以前唐三彩制作技艺和青铜制作技艺与文物造假有一定的联系。今后随着国家文物法的进一步完善和人们对文物认识水平的提高,依靠文物贩子来倒卖文物赝品的途径势必受阻。笔者认为,对青铜器和陶瓷艺术的开发可以采取文物复制和制作创意礼品的形式进行。文物造假和文物复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物造假是采取各种工艺手段,高度模仿古代文物器具,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文物复制则是采取各种工艺手段,以古代文物为参照,适当地对原物的比例放大或者缩小,以达到传播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目的。目前,在洛阳民间文物造假的许多地方,都宣传的是艺术高仿制作,其实本质是文物造假,是为了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面对这种情况,洛阳市应该加强对文物复制的立法、监督和管理。例如,要求所有的复制品必须在瓷器的某个位置上注上作者的名字;要求所有的复制品都不能完全按照古代文物的大小尺寸,而应该同比放大或者缩小;要求所有的文物作坊和文物复制工厂在政府备案,不得涉嫌造假;所有的复制品都必须有编号。文物复制品既可以满足博物馆和展览馆文化展览的相关要求,也可以销售给一般的游客。此外,洛阳市青铜器制作者和陶瓷制作者也可以与现代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制作与现代人们的审美相符合的陶瓷艺术品或者青铜制品。随着审美经济时代的到来,文物复制和制作创意礼品将最终被证明是洛阳市陶瓷制作者和青铜器制作者的最佳出路。

1.4 组织病理检查 肾脏组织取材后置于甲醛中固定48 h,石蜡包埋,按8 μm厚度切片。Masson染色:肾脏组织切片脱蜡、水化,加入Bouin处理液过夜,用自来水冲洗;分别予苏木精染色液及碱性品红染色5~10 min,再予磷钨酸溶液反应5~10 min,最后予苯胺蓝染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200倍)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

三、非遗的旅游开发

总之,处理好非遗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将非遗的文化、精神价值放在第一位,其次需要遵循非遗的传承规律。生产性保护和旅游开发这两种措施目前是国内非遗保护界经常使用的两种方法,可以作为洛阳市非遗商业开发的借鉴。

总之,洛阳市非遗生产性保护,“要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提升专业水准和技能”[8]。它需要洛阳市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时代需要和自己的高超技能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真正使非遗源远流长。

在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中,洛阳市可以利用其原本拥有的丰富历史文物遗存和众多的非遗,开创以河洛文化精神为主导的非遗公园。在非遗公园的规划设计过程中,不能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而应该更多地思考非遗的传承问题。非遗公园的建立,可以汲取深圳民俗村的建设经验,将原本零散存在于洛阳各个地方的非遗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取得一定的规模化效益。非遗公园的建立可以分为传统技艺、传统表演艺术、口头传统和民俗活动等四个区域。在传统技艺区,可将洛阳唐三彩、澄泥砚、洛阳面塑等民间美术技艺与洛阳水席、小街锅贴制作技艺有机结合起来,游客在欣赏民间艺术的同时还可以品尝洛阳独到的饮食文化。在传统表演艺术区,可以展览洛阳的民间艺术,如狮子龙灯、河洛大鼓、曲剧和豫剧等。在口头传统区,可以欣赏说书艺人为大家叙述洛阳的来世今生,可以了解洛阳的古今豪杰。在民俗活动区,则可以参与洛阳民众的普通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游览完非遗公园之后,游客将会铭记洛阳的五彩往事和充满生机活力的当世,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之余体味慢生活的趣味。

此外,洛阳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佛教类非遗。洛阳市可以大力挖掘佛教类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为现代社会忙忙碌碌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栖息之地。当今社会,纷繁复杂、人心浮躁,可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能够过片刻的安静生活。佛教的教义给现代人提供了心灵得到片刻安宁的方法。佛教主张出世,忘却世俗的各种欲望,追求心灵的空静,无疑对现代人有许多启示。现代人虽不可能完全摆脱世俗名利的羁绊,但是在佛教简朴平静的生活中一定会感觉前所未有的满足。龙门石窟和白马寺等与佛教思想有紧密联系的旅游单位应该从救助这个时代的弊病出发,借助宗教类非遗,如宗教音乐和宗教仪式等给游客们提供心灵栖息的场所,让他们体味佛教的精髓。古代的佛教为了吸引更多的信奉者,以包容的胸怀提出了带发修行的方法。21世纪的中国佛教应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救助众生。体验佛教教义的方法可以采用让部分游客与和尚一起念经,让游客参加寺庙的日常生产活动,让他们从劈柴、打水、种菜等日常的朴素生活中体味生命的另一番风味。这将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它是以一个人的亲身体验和情感认同为基础的。

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因此,国家必须要支持技术、工艺先进的煤炭开采企业,对于技术落后的企业必须要坚决关停。国家还需要大力扶持环保型的企业,通过优惠政策推进环保企业的发展,将不合理不合法的煤炭开采企业从市场中清退。此外,煤炭开采企业更要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的原则,坚持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这样煤炭开采领域的发展才能够继续长久的走绿色健康的发展路线。

在体验经济时代,建立非遗公园和让游客体验寺庙生活将是洛阳非遗旅游开发的有效手段。国内外游客并不是走马观花地仅仅注重文化资源的外在形式,转瞬即逝。他们对洛阳文化资源的认识将会建立在深切体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在内心深处会喜欢它、赞美它。

参考文献:

[1]刘魁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3):11.

[2]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3):18-19.

[3]赵悦,石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三大矛盾探析[J].旅游学刊,2013,(9):85.

[4]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商业化经营[J].河南社会科学,2009,(4):20.

[5]宋俊华.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文化遗产,2012,(1):2.

[6]陈华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5):88.

[7]赵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产性保护[J].文艺研究,2009,(5):191.

[8]杨洪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的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2017,(9):175.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31-0200-03

基金项目: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72400410459);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6)-JKGHA-001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2016-gh-1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霍纪超(1979-),男,河南郑州人,河南科技大学讲师,河南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标签:;  ;  ;  ;  ;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策略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