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性便秘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冬梅1, 刘朝霞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目的:通过与西医治疗方法的对比,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肠紊乱性便秘的疗效,探讨一种更健康有效的疗法。方法:将符合条件的住院糖尿病胃肠紊乱性便秘患者通过随机数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口服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针刺一日一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1天。以治疗总有效率为结局指标,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24-50岁),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比较,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第一周、第二周以及第四周,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肠紊乱性便秘疗效确切,较之西医治疗效果更优。

关键词:糖尿病;胃肠紊乱性便秘;针刺;

便秘是糖尿病引起的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累及消化系统的常见临床症状。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便秘患者自主神经损伤机制的最主要原因【1】。有研究表明,神经病变程度与便秘的发生呈正比例关系。糖尿病便秘在程度上有轻有重,时间上可长可短,是造成血糖难以控制的一个常见因素。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应该是辅助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促进血糖控制的重要的措施之一【2】。笔者发现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性便秘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实验设计

本临床观察为随机单盲实验。临床观察地点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医医院内三科(糖尿病科)病房,此病房主要为糖尿病胃肠紊乱性便秘患者提供诊疗计划。

1.2患者以及诊断标准

为了临床观察要求,笔者选取了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医医院内三科(糖尿病科)病房60例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性便秘患者。

1.2.1评价标准

入选标准:糖尿病史5-10年,无明显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主症:口干渴、乏力肢倦、尿频量多、便秘(大便困难、超过3日一行或可2日日一行但较费力);次症:胃脘不舒、纳差、反酸不适等。起病方式:糖尿病病史多年,慢性起病、症状逐渐加重。起病年龄:可见于任何年龄阶段,好发年龄在40-60岁。评分值标准:分轻度或中度 ≥17分 重度≥24分。

1.2.2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经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胃肠功紊乱性便秘;(3)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糖控制尚可,或入院调整后血糖控制尚可;(4)性别不限,年龄在20~50岁(包括20岁和50岁);(5)胃肠功能紊乱性便秘病程在3年内;(6)能够坚持接受针灸治疗并且按医嘱口服中药汤剂,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病例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2)排除较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3)生命体征不稳定者;(4)孕妇或哺乳期妇女;(5)胃肠炎症(便常规白细胞阳性,HP实验阳性)、肠梗阻、肠套叠等明确诊断出胃肠功能紊乱原发病的情况;(6)入院后经调整血糖控制不佳。

1.3结果评定指标

治疗结果疗效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便秘”评定标准制订。

1.4研究方法

1.4.1研究对象分组

予选取的60名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性便秘患者,在临床观察开始之前,参照随机列表赋予每位患者一个符合入组标准的三位随机数字,按照数值的大小,前30位为对照组,后30位为治疗组。

1.4.2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接受常规降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降血糖治疗均以胰岛素注射为治疗方法。患者在临床观察期间血糖控制标准:血糖空腹6-8mmol/L,餐后血糖9-11 mmol/L;患者有其他合并症时,需要进行相应对症治疗。

(1)对照组:

给予调整胃肠功能西医药物莫沙必利(莫沙必利)治疗,按照药物具体常规用量,连续治疗21天。莫沙必利每片含莫沙必利5mg,给予患者每日3次口服,每次10mg。

(2)治疗组:

给予针刺原络通经相关腧穴治疗。针灸取穴:水道、天枢、合谷、丰隆、太白、支沟。具体操作:嘱患者仰卧位,针具以及患者局部皮肤常规酒精消毒后,用28号1.5-2寸针灸针对每个穴位依次针刺,腧穴进针行补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治疗21日。

1.5统计学及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一般资料

本临床观察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医医院内三科(糖尿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性便秘60例患者,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3.讨论

针灸作为中医重要的传统治疗方法,具有疏通气血、扶正祛邪、协调阴阳的作用。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主要立足于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多从和胃降逆、健脾消积、温阳益肾、升清降浊等法则选取穴位,以增强胃张力、增加胃排空能力。故本临床观察选取水道、天枢、合谷、丰隆、太白、支沟等穴位,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取得了预期疗效。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对胃肠运动有良性的双相调节作用【3】,即可以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的尤进或减弱使机体机能达到正常平衡与稳态,针灸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已被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实。本研究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肠紊乱性便秘,取得比西药口服制剂更好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别(P<0.05),笔者认为,针刺治疗不仅可能够减轻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症状,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发展,而且能够针对胃肠紊乱的症状,改善便秘,从疾病的本质出发减轻患者痛苦,且具有较西药更长效的持续作用(治疗第四周,P<0.05)。

参考文献:

[1]钱荣立.解读美国糖尿病学会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关于“以患者为中心的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方案”的立场声明[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1(21):5.

[2]Shakil A.Church RJ.Rao SS.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J].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77(12):1697-702,2008 Jun 15.

[3]孙国杰,王述菊,杜艳军,等.不同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双相调节效应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11):839-843.

论文作者:王冬梅1, 刘朝霞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性便秘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冬梅1, 刘朝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