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集约化管理的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论文_张国柱,刘永明

探索集约化管理的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论文_张国柱,刘永明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在我国生产力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很多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我国各行各业有很大的帮助。在电网工程中采用很多先进技术,电网不断壮大,网间联系更加紧密,促使电网事业服务于民、服务于国家。在电网系统中采用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就是壮大电网的一项措施。在电网工程中对电网实行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是为我国电网中的输电运行、变电设备等进行监管和控制。本篇将对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实用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集约化管理;地区电网;调度一体化;建设

引言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将新型管理策略及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为国家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智能化决策及技术支持。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是将电网调度监控环节的工作与操作站的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整合的技术。我国地区电网调度监控环节的工作职责不仅包括地方电网与省级机关的所有事务性工作,还包括监视控制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日常供电状况。可见,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实践意义较为深远。

1、集约化管理的介绍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集约化的“集”就是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2、调控一体化的介绍

调控一体化属于一种管理模式,它是集监管业务和调度业务为一体的新的管理模式。调控一体化主要应用在电网系统中,在电网系统中负责调度业务的同时在特定条件下负责监管和控制断路器,保证调控一体化监管现场的稳定。电网调控中心通过运用调控一题化,准确、及时、全面的掌握电网运行的状态。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中的调度业务是以电网正常运行状态为基准,对电网设备的开关、闸刀等进行遥控并在定值区域内切换、保护电源转换的调度通过程序化操作实现,能够有效预防错误操作,而影响设备停止运行的可能性;控制业务主要应用在特定情况下对断路器的控制,在电网系统中电流混乱的情况下阻止电流的运行。调度一体化的应用,提升了高事故处理的效率和电网日常操作的效率,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持久的同时,有效利用电网中的人力资源,达到减员增效的作用。

电网调控一体化是电网调度中心和运维操作站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管理模式。其中电网监控中心主要负责各地区高压变电的调度、监管及参与变电站监控系统信号的定义和分类工作。运维操作站主要负责就收电网监控中心传递的信号和设备调度工作整体管辖,例如,高事故发生时变电设备的跳闸操作及断电器的跳闸操作、电网系统正常运行的维护、输电设备和变电设备的养护及巡护、高事故发生的后续处理工作等。

3、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

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1)技术层面,即建设调控一体化的技术支持系统,支持“大运行”体系建设;(2)仅仅围绕电网调度和集中运行管理的“大运行”体系建设,主要是运行和管理体系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每个地区设置1个调控中心,建设1套调控一体化系统,接入该地区所有35330 kV变电站信息,由调控中心对该地区电网和所有35330 kV变电站进行监视和控制,在调控中心按照岗位设调度席位、监控席位、县调等席位,调度席位主要管理各地区电网运行,监控席位主要管理该地区电网所有变电站设备的监控操作,县调席位打破县域划分,统一管理该地区县调业务,这样在地区监控中心完成地电两级调度和监控业务,技术支持系统实现调控一体化、地县一体化。目前,在变电站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必须在外围配置操作队,辅助调控中心完成现场操作,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将逐步取消操作队,完全实现远程监控操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厂站自动化技术、调度自动化技术、光通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日趋成熟,调度自动化技术日趋成熟,构建大系统技术已经成熟。在硬件配置方面,实现异构、跨平台、跨操作系统,在支撑基础软件方面,建立统一标准、统一软件平台,构建灵活、可定制、应用功能强大的大容量、功能完善的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成为可能。

在我国,由于地域、经济发展差别较大,地、县两级电网规模、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模式差别也较大,沈阳地处我国东北方区域,地区电网规模适中,地区电网以110 kV为主,县区电网35 kV及以下电网和城市配网为主,大部分地区电网内35-330 kV变电站数目在80-110座之间,城区大型变电站间隔较多,信息量大,每站平均遥信量2000、遥测量500、遥控量500。郊县、偏远地区普通变电站间隔较少,每站平均遥信量1200、遥测量300、遥控量300。一个地区大型变电站在变电站总数中一般只占30%左右,随着变电站总数的增加,大型变电站数目比例会降到25%左右,实际信息量不会超出上述测算方法估算的数目,系统规模可以满足实际需要。

实行调控一体化后,由于投资规模的不同,其系统软件硬件水平、软件功能和设备档次大为不同,安全可靠性也不同,这些是以往单一集控系统、县调系统无法相比的。另外用一套调控一体化系统代替原来多套系统,系统单一,可大大减少运行维护人员数量和劳动强度,在系统维护的方便性、及时性、统一性方面都是原来无法比拟的,便于系统统一建模,数据和模型一致性好。

从以上方面比较分析,调控一体化模式要比原来调度+集控模式优越,建设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符合“大运行”体系建设的要求,符合智能电网发展的要求,是必要的、可行的。同时,一体化建设需要更加注重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并与规模投资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上档次、提水平、彰显规模效益,提高公司整体水平。

在技术层面,以建设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为先导,带动管理层面的业务流程和部门重新整合,紧紧围绕电网运行控制这一核心,需要打破层级、区域观念。

(一)要充分认识到这场变革不仅仅是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涉及到部门职责重新整合、人员变动等诸多复杂问题,这种变化可能会对电网安全造成威胁,影响人员的稳定和企业指标的完成等。

(二)从原来调度+集控模式发展为调控一体化模式,在系统建设和改造时,需要有一定时间的过渡期。目前,由于大多数综合自动化站对现场信息不做处理,全部直接上传到集控主站,造成集控站接收信息量非常大,大量信息上传,造成信息堆积,运行人员难以区分哪些是有用信息,同时,大量信息上传占用通道资源和系统资源,影响系统实时指标,这些都是目前一些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难以实现真正无人值班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信息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是否考虑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信息过滤、分类,按照优先级上送主站,保证采集和控制的实时性要求,这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束语

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符合当前电网发展趋势,通过调度、监控专业的融合不断深化,业务联系更加密切和协调,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在调控运行日常管理、无人变电站运行方式的调整、电网快速转移负荷以及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应急指挥方面更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优势,极大地提升了电网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了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网调度运行实用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何光层,等.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风险与预控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

论文作者:张国柱,刘永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探索集约化管理的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论文_张国柱,刘永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