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晶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423000
摘要:目的:研究肝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99化学发光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肝病患者和70例体检健康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糖类抗原CA199水平,对比各组血清糖类抗原CA199检测结果。结果:肝病组患者血清CA199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CA199水平最高,其次为肝硬化、乙肝,且肝硬化患者随着腹水的增加,血清CA199水平明显升高,乙肝患者随着肝炎严重程度CA199水平呈进行性增加,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糖类抗原CA199属于肿瘤标志物,且在衡量肝病严重程度、腹水量和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肝病;血清糖类抗原CA199;化学发光法
引言
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水平的提高,肝病发生率不断增加,是当前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较大的疾病[1]。血清糖类抗原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识别的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肝病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也会发生不同程度升高。肝炎可能引发肝硬化、肝癌,肝癌早期采用影像学检查难度较大。而相关研究显示,血清糖类抗原CA199是一种黏蛋白型的低聚糖类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血清糖类抗原CA199水平对肝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本文作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99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肝病患者和70例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为阳性;均经B 超、CT、实验室检验及临床明确诊断。排除标准:排除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者;排除自发性腹膜炎、肾功能不全者。肝病组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30-68岁,平均(45.20±5.38)岁;其中乙肝30例,肝硬化25例,肝癌15例。健康组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33-66岁,平均(46.12±4.9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诊断标准
乙肝: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ALT或AST正常3倍;胆红素34.2mol/L。肝硬化:存在肝功能减退或门脉高压症;存在肝肿大或干缩小、脾大等改变;肝功检查为阳性;B超或CT显示为肝硬化。肝癌:参照《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标准》要求[3]:甲胎蛋白(AFP)对流法阳性或定量≥400μg/L,持续2个月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者;B超检查可见肝体积增大,病变向肝表面隆起,周围常有声晕;X线或CT可见低密度坏死区。
1.3检测方法
1.3.1仪器:采用日立-718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2试剂盒:糖类抗原19-9(CA19-9)定量测定试剂盒,北京大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201034002;生产批号:20141010。
1.3.3标本采集:研究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mL,并在2h分离血清,进行检测。
1.3.4正常值参考范围:CA199<35 U/ml[4]。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健康组和疾病组血清CA199水平对比
肝病组患者血清CA199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癌患者CA199水平最高,其次为肝硬化、乙肝。且见表。
3讨论
血清糖类抗原CA199主要分泌与消化道肿瘤,临床广泛应于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监测。血清CA199有许多黏膜细胞组成成分,在肝的良性疾病中也会发生不同升高,其升高机制与肝病患者干细胞坏死、再生密切相关。研究显示,随着肝病的进展,干细胞破坏、再生,一方面使肿瘤标志物释放,一方面使细胞膜上大分子糖肽升高。加之再生肝细胞分裂产生大量糖蛋白[5]。所以,血清CA199水平会升高。此外,肝细胞损伤时纤维增生也是CA199升高的主要因素。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肝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高于健康组,且肝癌CA199水平最高,其次为肝硬化、乙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清CA199水平的变化对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乙肝患者肝炎越严重,CA199水平越高,肝硬化患者随着腹水的增加,血清CA199水平明显升高,组间对比(P﹤0.05)。由此表明,血清CA199水平也与肝脏本身组织结构破坏和循环障碍有直接关系。因此,临床对血清CA199进行动态观察,警惕肝癌的发生,同时配合相关筛查,对早期诊断和治疗肝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是一种具有非特异干扰少、灵敏度高、简单方便的方法,可以提高检测准确率,为临床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总之,肝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99化学发光法检测,可以反应肝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肝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反应肝功能受损情况和肝细胞坏死程度,且为临床衡量肝硬化及腹水定量提供了依据。主要注意的是应特别警惕有肝癌发生倾向。临床排除肿瘤相关疾病前提下,可通过动态观察血清CA199 水平,以发挥在肝病诊治中的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阮静文.血清AFP、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140.
[2]阳莉华.CRP、AFP、CEA、CA199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137-138.
[3]崔秀玉,李秀平,于谨铭,等.血清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临床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5):13.
[4]彭中娟,龚向京.肝炎肝硬化辨证分型与辅助检查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0,41(333):75-77.
[5]张洋,于志军.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C、A125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11(3):180-181.
论文作者:曾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血清论文; 肝病论文; 抗原论文; 糖类论文; 肝硬化论文; 患者论文; 肝癌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