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德育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二重性的影响分析及对策_青少年教育论文

社区德育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二重性的影响分析及对策_青少年教育论文

社区德育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二重性影响的分析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德育论文,对策论文,青少年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区德育,是社区中学校、家庭以外的教育组织、文化机构、社会团体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借助社会控制手段对其成员施加影响而进行的思想、政治、品德、纪律、法制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社区德育具有生活化、实践化、社会化以及主体性、渗透性、全程性等优点。社区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它的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主体道德水平的差异性、德育环境的复杂性、德育内容的两面性、德育方法的不可控性等缺点。客观、全面、科学地分析社区德育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二重影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德育的优势。

一、社区德育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二重性影响的分析

1.社区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增强了德育实效,但主体道德水平的差异性可能会影响一部分青少年德性定位

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素、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应是受教育者无条件地接受现成的道德规范原则,关键是形成道德思维、道德推理、道德判断,提高道德选择能力。社区德育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社区德育特别强调全体社区成员都是德育的主体,尊重和发挥社区居民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从而将道德意识与道德品质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陶冶统一起来,变“要我讲道德”为“我要讲道德”,使他们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将外在社会道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内心的道德力量,并逐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境界。

但是,社区德育的对象和影响范围是广泛而多样的,它全时空地面向广大社区成员,而社区成员由于政治背景、经济收入、年龄、职业、性别、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个人需求和自身道德素养等的差异,对社区德育的要求有所不一,同时,社区德育常常是在氛围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情境下进行的,可能有时还带有盲目性、自发性和复杂性,较难控制,在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某些消极因素对部分社区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德性定位产生负面影响。

2.社区德育方法的渗透性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道德自律机会,但社区环境的复杂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青少年的德性成长

社区德育是把握时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德育实践活动,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寓教于乐的情感性。社区德育教育把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寓于现实生活中,有效避免青少年产生逆反情绪,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愉悦感,同时也延伸了德育的时间与空间,体现出特有的渗透性。社区德育往往通过媒介、经验或某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来传递德育信息,比如电影、广播、电视、图书、报刊、公益广告,或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示范、模仿、交往和接触来传递信息和经验,实现思想和文化的影响,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道德自律的机会和条件。

但是,社会纷繁复杂,我们生活的世界瞬息万变,社区德育自然带有复杂多样的特征,社区德育施加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然而它落实到具体对象的身上时,就可能产生相互抵触、干扰、矛盾、冲突、抵消、中和的复杂现象,产生积极和消极共存的作用,产生出正效、零效甚至负效的不同结果来。如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同一社会事件或信息,不同的人们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评价的着眼点和标准不同,就可能作出不同的反映和结论,这影响着青少年价值取向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少年的德性成长。

3.社区德育内容的生活化充分调动青少年育德的兴趣和参与性,但社区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可能影响青少年道德文明行为

人的道德是在与外界、与自身关系中间表现出来的,这种关系植根于生活,因此,人们呼吁道德要回归生活。社区德育强调必须参与生活,教育内容必须要贴近生活现实,教育形式深入生活的实际,以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实施,又引领生活,为青少年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它能充分调动青少年育德的兴趣和参与性,有利于青少年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吸取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精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但是,由于社区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它传输的内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些信息还与德育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必须看到在文化传播领域中存在的一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甚至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大诱因,从而影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行为。

4.社区德育的全程、全方位性符合德性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开发前景,但社区文化及价值多元化的现象日益加剧,削弱了主流道德价值取向的影响力,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面临着多重选择的压力

社区德育对青少年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能实施“全程”、“全标”的育人行为。所谓“全程”是指全时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学习,社区德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所谓“全方位”是指社区德育作用范围广泛,从德性认知、情感、意志、动机、行为、评价等各个环节对人们的德性萌发、养成、转化进行全程影响,通过不同的社区德育主体履行不同的德育功能,从而实现对青少年德性的全方位的培养,促进青少年道德的升华。人的德性发展会随着生理、心理机能的成熟以及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更换新的形式。社区德育对青少年的德性养成实施全程、全方位的关照,符合德性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终身德育理念,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开发前景。

但是,社区德育无显性的教师和学生,也无“指令性”的德育要求,其德育影响和因素往往是不明显的,教育者的身份和德育内容是隐蔽的,人们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娱乐中、朋友式的交谈商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影响。在这种社会条件下,需要青少年有较强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智慧。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不能象以前照本宣科,简单地宣扬说教。青少年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智慧。教师成了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合作学习者,教育的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的过程。

实践证明,社区德育拓展了德育内容,更新了德育方式,丰富了德育理念,延伸了德育过程,展示了德育实效,同时也给青少年道德成长带来了一些挑战。

二、优化和调控社区德育环境

1.充分挖掘、合理整合并科学利用社区德育资源

社区德育资源按照存在形态分,可以分为场所资源、人力资源和活动资源三类。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影剧院、公园、商场、工厂、农场、村庄以及其它学校等属于场所资源。校外辅导员如老红军、劳模、警察、科技人员以及社区各类人员(如学生家长)等是学校外的人力资源。活动资源是既包括社区内各种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活动,如社区的街坊节、运动会、音乐节、联欢会、博览会、庙会等,社区内的这些资源,城乡会有所不同,但对于学校德育而言,都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宝贵教育资源。

建立社区德育资源档案,建立社区教育实体,开发社区教材资源,建立并实施社区德育资源共享制度。免费开放科技馆、图书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对青少年学生和社区居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游乐园、文化宫、电影院专业技能教育资源场所,实行有偿优惠政策。

2.优化社区教育环境,加强对大众传媒影响的调控

社区教育环境因素包括社区居民的精神风貌、社会风气、社区文化氛围和社区内的各类文化设施,这些因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现实情况看,优化社区教育环境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强社区内各类大众文化传媒的建设和管理。

社区内的大众文化传媒主要有广播、电视、互联网、出版社、书店、录象厅、歌舞厅和网吧等等。各类文化传媒都要注意推出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寓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作品,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

现阶段特别要加强对互联网网站和网吧的管理和监控。互联网具有隐蔽性、虚拟性和开放性,有优点,也有缺点和不足。网络拓展了当今青少年教育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加强对外交流,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满足青少年兴趣、爱好的需求。但是,互联网也容易带来上网成瘾的问题,导致青少年学生出现精神和躯体的病症,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些不健康网站,甚至有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热衷于宣传黄色、暴力内容甚至反动内容,容易诱发青少年犯罪。

对于网站和网吧,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督和控制,对有关经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帮助经营人员增强法制观念,端正经营意识。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制定严格而有效的措施,禁止学生进入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和网吧等社会文化场所。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网建设,实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校园和有关教育设施的制度,引导学生接受良好文化环境的熏陶。

3.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德育是与整个社会密切联系的。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网络,把德育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大背景下进行全面、综合思考,提高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思考党、政府、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应把德育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纳入到建设文明城市、城镇、乡镇等总的格局中去,把青少年德育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中去,统筹兼顾,齐抓共管,互相配合,真正形成综合一致的德育网络,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由所在社区的政府机关出面,把该社区的学校、机关、厂矿、商店、街道、部队等单位组织在一起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共同兴办该社区的教育。该委员会由关心教育事业、热爱青少年教育的工、农、商、学、兵等各方面代表组成,中小学教师代表在其中起骨干作用。它的职责是沟通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调动社区内各方面人员共同教育好年轻一代,发动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德育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由于它是政府出面组织的,因而它比学校具有更大的权威性,便于各单位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各单位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教育青少年的任务,为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德育网络。

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区德育构成了德育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三者相互渗透,彼此依赖,既相互独立,又互为统一,既相互制约,又互为促进,以其目标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相似性、途径和方法的互补性构成一个完善的德育运行系统。

标签:;  ;  ;  ;  ;  ;  

社区德育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二重性的影响分析及对策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