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正向转化——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高校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14)06-0753-05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着力解决大学生思想和灵魂深处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因为信仰居于人的精神图谱的核心位置。“大学的本质是培养人”[1]。“思政课”的实质和归宿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选择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面对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新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正确认识“思政课”教学的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理性把握“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两种模式之间的关系,科学选择“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升华路径,实现信仰教育由应然走向实然。 一、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然与应然 信仰教育是“思政课”的实质和归宿,这是一种应然状态。但就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和所面临的挑战而言,当前的“思政课”仍处于以知识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实然与应然之间尚有一定距离。 首先,从受教育者方面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必修课,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尚未成为大学生的第一目的。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刚刚进入大学的青年学生尚未形成信仰的完全觉醒,处于信仰的选择期和确立信仰的关键期,关于“何谓信仰”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缺乏思考。当一个人连信仰为何物都未真正纳入理性视野时,难以切实讨论信仰以及信仰什么的问题。而且,信仰是一种自觉的意识,难以自发产生。这就提示我们,“思政课”教学有必要从激发大学生的信仰需要出发,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另一方面,信仰属精神层面,受经济基础的强力推动,归根到底是第二性的。在现实生活中,物质生活是人们的第一需要,满足物质需求进而获得未来就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大学生思考的首要问题和需要满足的首要诉求,现实乃至未来的物质需求无疑在大学生的生活选择中处于主导地位。当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逐无可厚非,因为人类不可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但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思想引导和信仰激励,就难以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积极有效的信仰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这就提出了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从教育者方面看,“思政课”教师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信仰教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当前,“马克思主义能否成为一种信仰?”“如何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等学理问题仍在争论和探讨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仰教育实践。有一种观点认为,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信仰,有将其宗教化之嫌。其理由是:信仰仅限于超越性的、纯精神性的、非理性的信仰,即宗教信仰。因此,若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信仰,就会将其引向宗教。分析这一观点的逻辑背后其实隐藏着这样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能否成为一种信仰,首先取决于人们对信仰的理解和界定。显然,这种观点将宗教信仰视为了信仰的唯一样态。这是西方的文化和宗教传统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与世界上其他文化特别是与中华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差别,用西方标准衡量中国人的信仰是不切实际和完全错误的。在中国人的现实语境当中,信仰有其广泛的指向,既包括宗教信仰,也包括各种世俗信仰和民间信仰。宗教信仰是信仰的典型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马克思主义信仰以科学性、价值性、革命性的统一为鲜明特征,实现了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争议的存在表征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待于在理论层面达成共识,并真正内化为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第三,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存在及其扩散对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决定人们信仰的多样性,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宗教信仰、民间信仰等等是客观存在,有些信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进程中,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有所抬头,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输出有所加强,反人类反社会的邪教有所发展,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并深刻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值得关注的是,在西方“普世价值”口号下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等不断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思想地位,马克思主义信仰遭遇困难。作为确定人生追求和信仰选择的青年大学生,在多种思潮的影响面前必然表现出难以取舍甚至莫衷一是,在以知识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大学教育中,如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能旗帜鲜明地打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旗帜,就不能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导向,因而作出错误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性质和功能,是阵地之争,也是人才之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必然去占领。这就倒逼“思政课”实现由现有的知识教育模式向信仰教育模式升华,实现信仰教育由应然走向实然。 二、厘清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之别 准确把握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升华的逻辑前提。信仰教育是否是对知识教育的完全否定?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之间是否相通?是否具备转化的可能性?这是实现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正向转化的重要前提。我们认为,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但二者又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彼此相通的。 首先,知识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受知识观的影响。不同时代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和看法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观。知识观的变迁推动了知识教育的变革。在中、西方的古代传统中,知识观有其共通性,都强调知识是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如: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主张“德性即知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将西方文明推进现代,启蒙思想家对知识的推崇,对知识教育的重视,赋予了现代知识教育以合法性。但现代社会的知识较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已“狭隘化”为科学知识,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实用性、工具性,主张知识即真理,是与客观相符合的主观认识。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的知识观是现代知识观最典型的代表。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代表这个世界的精神态度已被称为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者不想高谈阔论,而是要求知识;不想沉思意义,而是要求灵活的行动;不是感情,而是客观性;不是研究神秘的作用力,而是要清晰地确定事实。”[2]由此可见,现代社会的知识观削弱了古代知识观中的道德和价值意蕴。在这种知识观主导下的知识教育往往以“知识”为中心,而非以“人”为中心,忽略了对人自身的精神与灵魂层面的关怀和追问,人成了知识的容器,这是现代知识教育模式的最大弊端。这种弊端进而外化为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的双向分离。不容置疑,教育应指向人的精神与灵魂,指向人的精神与灵魂的核心——信仰,但知识教育不能担此重任。这就为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正向转化注入了意义指向。 其次,信仰教育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在现代的知识观话语下,信仰教育虽然不同于知识教育,但并不否定知识教育。相反,我们所倡导的信仰教育是以知识教育为基础的。不以知识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将导向蒙昧主义。蒙昧主义的信仰教育主张盲目、狂热的非理性信仰,这是我们坚决抵制的。我们的信仰教育是建立在信仰主体对信仰对象的理性认知基础之上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科学性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使唯心主义从“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3],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科学结论[4]。这一科学结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乃至自然科学等诸多科学领域,是由系统的科学知识建构起来的科学结论。如果没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基础,信仰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知识教育,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信仰基础知识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自觉倾向、亲近、选择和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够坚定和持久。 再次,知识教育有待于升华为信仰教育。信仰教育以知识教育为基础,但不能止于知识教育,不能以知识教育代替信仰教育,还要实现向信仰教育升华。知识是具体的微观的,是向人们说明某一事务本身的属性和特质,因而是客观存在。信仰是深藏于人们内心的思想意识,是表明人们对某种理论或主张坚信不移并自觉遵行的一种态度,因而是主观的。从而看出,知识和信仰是两个不同的存在形态,没有客观的知识就不能产生主观的信仰,没有主观的信仰就不能坚定对客观的认同。客观决定主观,知识决定信仰。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信仰对客观事务的认识与深化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信仰“一经确立便会极度信服和尊重”[5],就会使科学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演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难题,并非针对知识的传授,而是针对使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信仰而言的。当然,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先后进行的两种教育。我们所追求的作为知识教育的升华的信仰教育,是一种以信仰为主题、以生活逻辑为主线,统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遵循信仰生成的特定规律,逐步引导学生倾向并最终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种科学教育模式。 三、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正向转化的路径之择 实现“思政课”由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正向转化,推动信仰教育由应然走向实然,科学路径的选择至关重要。优化目标体系、转换教学逻辑、整合方式方法,是实现升华的路径之选。 第一,优化目标体系。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切忌教条化。“以热情去维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做法,并不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恰当方式。”[6]“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一个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相结合的三维立体目标系统。在信仰教育模式下,应由注重知识目标向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转化。着眼于不同的维度,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体现如下特点:一是着眼于当前信仰多元化的现实状况,信仰教育的目标设定应体现主导性。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实现整个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一元化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相反,我们的目标在于确保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意识形态当中的主导地位,确保大学生信仰状况的总体态势的良性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主导信仰与多元信仰并存,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实现学生的自主构建同主流价值引导相结合。二是着眼于个体信仰生成的规律,信仰教育的目标设定应体现阶段性。信仰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信仰的生成有一个从认识、认知、认同信仰对象到自觉行为再逐步坚定的过程。信仰教育的目标设定应遵循这一规律,从激发大学生的信仰需要,到引导大学生的信仰倾向,直至确立明确而坚定的信仰。三是着眼于教育对象个体的差异,信仰教育的目标设定应体现层次性。对于大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应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信仰意识模糊群体,应在激发他们信仰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渐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倾向,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对于个人信仰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者,应在尊重他们合法信仰选择的基础上,旨在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引导他们做爱国、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第二,转换教学逻辑。在信仰教育模式下,“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有其自身特定的逻辑体系,应实现由现有的知识教育模式下的“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换。按照“学科逻辑”展开的教学,是依据学科知识的整体架构和逻辑体系,由概念的讲解到原理的输出再到方法论的指导依次完成教学内容,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往往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很难做到与时俱进。“思政课”要想触及人的灵魂,就要回归生活,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围绕“生活逻辑”展开的生活化的“思政课”教学,立足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根据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从问题和情境出发,以观点教育为中心,而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按照生活主题建构知识点。在当前“思政课”教材全国“一本通”的现状下,如果短期内无法快速实现教材体系的逻辑转换,教学体系快速实现这种转换则是可能和必要的,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得以实现的最直接路径。 第三,整合方式方法。实现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正向转化,方式方法十分重要。为此,应注重以下三种方法的培育。 一是对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的引领与对现实困惑的回应相结合。信仰是承载和表征人类终极关怀的范畴。终极关怀的意义在于,将人类的思维指向世界与人生最深刻和内在的方面和层次,探寻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定位人生坐标,构建“精神家园”。信仰教育旨在引领受教育者的终极关怀,“思政课”所承载的信仰教育,就是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终极关怀热忱,引领终极关怀的取向。 终极关怀是追问终极存在、反思终极解释与体认终极价值的统一[7]。我们所主张的终极关怀既非专注于精神“极乐世界”,又非探究神秘莫测的“本质”,而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追问和思索。对大学生的现实关切的引领,应发端于时代的重大问题。马克思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8]现时代的重大问题往往迷雾重重,令人困惑丛生,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和说明。信仰教育就是搭建一个理论释惑的平台,引领大学生把握时代的脉搏,进而才能找准终极关怀的切入点,避免使终极关怀成为空中楼阁。 二是对大学生社会政治信仰的培育与个人人生信仰的建构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信仰涵括社会政治信仰和个人生活信仰两个层次。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信仰,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是“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当前,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仅仅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视为一种政治信仰,从而选择了疏离马克思主义。这主要是由于我们过去的教育中政治色彩太浓,理想化成分太多,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生活层面的关注。面对当前大学生群体普遍的政治冷漠的现状,决不能否定“思政课”在意识形态的引领方面的政治性,决不能回避敏感的政治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信仰的培育,应着力引导大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信仰的形成不是共产党人主观任意选择和强制执行的结果,而是社会发展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 个人人生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题中应有之意,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仅仅理解为政治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9]。在“思政课”教学中,如果用政治信仰替代了人生信仰,忽视对大学生个人人生信仰的引领和建构,不仅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本质要求。“思政课”教学必须关注个体的成长,只有秉承把人作为人,使人成为高尚的人的教育理念,回归个体的生活化本位,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当代大学生承载着沉重的就业压力,生存的挑战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能单纯关注生存能力的提高,不能忽视对生命价值的提升。对生命价值的张扬,是信仰教育区别于知识教育的关键。 三是正面“灌输”与比较批判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意识不能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经由系统的学习,才能被主体接受和把握。因此,以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最终目标的“思政课”教学,也应建立在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灌输”基础之上。有人“一见到‘灌输’二字就把它与‘填鸭式’的生硬灌输联系起来”[10],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这里所说的“灌输”是一种教育原则,而非单纯的方法,尤其不能把“灌输”固化为一种模式。即便是方法,也不是那种“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是系统传授、广泛宣传的方法。在灌输的内容上,强调系统性与专题性相结合,在注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前提下,对重点、难点、时代热点做专题式把握。在灌输的方式上,讲授与启发相结合,理论研讨与情境体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技术手段上,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离不开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在声光电的多彩组合中提升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网络将课堂“延伸”到课下。正面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为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收稿日期:2014-08-17促进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积极转变--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_教育论文
促进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积极转变--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