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施工条件复杂,制约因素繁多,施工工期紧,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很大,如何有效地控制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仍然是一个待解的难题。文章主要对市政道路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市政道路建设对人们生活和城市面貌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现代城市中的车辆的数量逐渐增多,这对市政道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当在对市政道路施工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的解决市政道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市政道路施工特点
1.1准备周期较短
对于市政工程道路施工项目,其准备周期通常较短,开工较为匆忙。在我国,多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均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建。这种出资模式有两方面的利弊:(1)任何施工项目都会给周边的企业和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因此,应尽可能地减少这种影响;(2)要合理控制施工进度,一方面进度不能过于拖拉,以免影响工程收益;另一方面又不能盲目追求进度,以免因进度过快而影响工程质量。总之,要辩证地处理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之间的关系。
1.2施工环境较为恶劣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其施工环境通常比较恶劣,施工空间比较狭窄,而且要面对较大的动迁量。另外,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是与区域性交通出行的具体需求相匹配的,因此,其施工现场很可能在市中心各交通要道中,会面临对周围环境较大的扰动。在施工现场,还会涉及旧房动迁,从而带来很大的拆迁量,而且给施工现场的交通带来不便。
1.3地下管线较复杂
在施工现场,一部分地下管线,如供热给水管线、煤气管线、电力通信管线等,常出现部位模糊问题,如果在施工前期没有开展仔细的勘察工作,进入施工后,很可能发生地下管线被不慎挖断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施工事故,从而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给施工收益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2市政道路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2.1优化施工质量监管制度
要想加强施工的管理首先就要优化管理制度。完备的制度可以为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标准以及质量规范等,所以其可以保证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更加合理地对质量问题进行检测以及控制。工程监管是整体工程进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监管人员都应该对其进行仔细的检查,防止漏检情况的发生。如若监管人员发现不符合要求之处,便要立即指出问题出错的地方,重新维修,直到符合工程要求的质量为止。
2.2加强施工材料设备质量控制
(1)控制材料质量。将质量安全与成本价格看成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本身即一种错误的观点,如果一味地节省资金,选择了价廉质劣的材料,那么随即带来的将会是不可挽回且无法估量的损失,在问题出现后进行补救,只会导致资金成本无谓地流失消耗,反而事与愿违。为此,控制资金成本的最有效方式应该是将每一笔资金都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选择施工材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合理利用资金,对材料进行严格把关,首先要确保材料选购的厂家符合国家标准,其产品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其次,在供货后要认真检查材料的质量报告与合格证书,并进行相应的试测,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刻进行处理。
(2)施工设备质量控制。在采购施工设备时,要确保施工设备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要有计划地选用一些先进的、施工质量较为可靠、施工效率较高的施工设备。采购时,首先要确保该设备满足现行国家相关规范的相关标准,还要确保这些设备适用于本工程,并且与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相符。不要盲目地追求先进的设备,使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无法驾驭这种设备。此外,进行操作前,还要注意对设备做好检测工作,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2.3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道路施工建设工程规模与技术含量的升级,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所以,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已经成为一项必要之举。对于技术人员,其是工程良好进行的关键,同时其还关乎着工程的质量,所以在进行整体的施工之前,要严格地对技术人员进行基本素质的考察,同时也要做一些基本的培训,保证工作的严谨性以及合理性,另外还要加强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从而很好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技术人员,应该禁止其参加相关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更换,避免延误工期,造成更大的损失。另外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简单的考察,同时要注意施工队的整体质量,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地解决,不要因为麻烦就进行忽视,从而导致工程的问题更加严重。此外,要为员工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在相互的学习、交流中掌握更深层次的内容。管理部门应组织施工人员分批次、定期参与专业技术升级培训,同时制定专业技能考核与评估方案,以此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始终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针对技术难点可以邀请专家进行指点,从而保证施工技术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降低由于施工人员自身技术水平原因而造成的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概率。企业也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其制定和完善详尽的培训学习与考核计划,使其能够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和技能提升。
2.4加强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1)控制路基、土方质量。路基宽度不够、平整不足、承载力不强等都会给市政道路的施工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如果不能控制路基、土方质量,就会给后期的道路施用造成影响。一旦出现路面塌陷、路床积水、路基弹簧等情况,人们的出行与交通问题便不容乐观。为此,施工人员要提高路基、土方的质量控制标准,积极对路基及沟槽进行中线、边线的复测。在进行填筑前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挖除杂草,选择合适的排水措施,在填筑过程中控制适当的速度,不能太快,回填土中不能掺有杂质及大块干土。只有严格控制路基、土方的质量,才能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
(2)控制沥青路面质量。严格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主要通过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技术、沥青路面碾压技术和沥青路面摊铺施工技术三方面进行总体控制。第一,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技术。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技术非常重要,要求工作人员要在施工前严格检查施工材料的比例,保证搅拌设备的正常使用。第二,沥青路面碾压技术。沥青路面碾压施工质量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核心,碾压技术能够提升沥青路面的施工紧实度,将路面压实平整,进而控制压路机的压实速度。在进行碾压施工时,要保证碾压机的碾压次数和速度。碾压机的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施工的效果。所以,必须控制好碾压机的碾压速度。例如,道路工程施工中,将速度控制到2~4km/h,但是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分析,如果是轮胎压力机的情况,就可以将速度提升。第三,沥青路面摊铺施工技术。沥青路面摊铺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大型摊铺机来完成的,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是根据摊铺的宽度和厚度及修筑公路的材料使用量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摊铺宽度是由设计人员在施工进行前设计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改动。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的方式,保证摊铺机能够匀速行进。
结论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是新时期下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于其质量控制工作,一直是施工环节中的一个难点。对此,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合理的措施,有计划地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使各方面的效益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唐禄果.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9):2126.
[2]姚小雄.浅谈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8(01):206.
[3]付建立,刘东乾.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要点[J].河南科技,2017(07):139~140.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路基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